“你怎么看这件事?”
回到办公室之后,王家烈问着刘嵩。
领导也是人,而且是高高在上之人,身处高位接触的人就少了,听不到下面的声音,往往底下办事之人就故意呈现出一些领导想听到的声音,但是,领导又必须听到各种声音,特别是他希望听到的声音。
不过话有说回来,上学时老师让你发言你可以不说,但是在官场上倘若是领导让你发言,那么你就必须说话了,因为你一直在追求进步,所以必须得抓住一切机会,回答领导的话便是一个展现自己的好时机。
领导问话之所以痛苦就在于,领导的问话不好回答,答对了领导会对你印象深刻,以后或许有机会加以重用,但是倘若回到错了那么领导就觉得你缺乏观察力了,甚至是缺乏抓主要问题的能力,那将是极其严重,也许就有可能是一直做一个文字工作者了。
怎么说也是个痛苦的事情,说多了领导觉得你整天没事干都在研究小报告上;说少了,领导又觉得你不尽职,在工作上没有花心思,但是对于所说之事有必须言之有据,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报,回答问话时一定慎言!
“有问题!”刘嵩摸着下巴说道。
阳灼给刘嵩倒了一杯水之后揭开王家烈的杯子,看了一下是否需要续水。
“怎么讲?”王家烈来了兴趣。
刘嵩看了一眼王家烈,“我不敢说!”。
“恩?”王家烈只是在鼻子里面哼了一下。
阳灼倒了水之后就出去了,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就不要听,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就千万不要知道。
最近阳灼在读《明史》,觉得秘书有点类似是皇帝身边的服侍太监,秘书长则是大内总管,皇帝有条规定内侍不得干政,就算是皇帝是十分的喜欢,十分的偏爱,内侍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也就是说作为秘书最好不要对官场之事发表意见。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阳灼就开始思考了,刘嵩虽然是云城市公安局副局长,不过只是云城市有些特别并不像其它地方那样公安局局长由副市长兼任出现,故而王家烈当时可以随意谴责刘嵩了。
刘嵩的枪开的蹊跷!阳灼心里想着,阳灼看见刘嵩的简历,刘嵩是侦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工作岗位上也是表现不俗,怎么会犯随意开枪惊扰人群这样的低级错误呢!阳灼有些想不明白,难道是接到了局长的命令?有这个可能。
如果自己是王家烈,自己会这么处理这些事情?阳灼在心里思考着。
作为秘书本来是不该思考这些事情的,但是阳灼觉得只有站在王家烈的位子上思考,然后再看王家烈这么处理,进而从中找到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学到本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自己。
当时发现围攻事件时,阳灼也是觉得第一件事情是找四海集团盘问清楚,王家烈也确实去了,不过只是逛了一圈,只字不提欠薪事情,是不便提?还是没有必要提?
阳灼觉得王家烈是后者,也许就在逛的这一圈的时间里面,王家烈已经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四海集团根本不可能欠薪。
是什么事情让王家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呢?是看到四海集团开阔的厂址还是四海集团的声誉,阳灼觉得是四海集团本身的声誉,阳灼上网调查了一下四海集团每年交税都是一个亿多,不可能为了这些许的小钱使得自己的声誉受损。
难道是别人栽赃于四海集团?有这样的可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说同行是冤家,被人陷害也是说的过去的,可是四海集团已经是一个特别的名字了,也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放眼云城市甚至是南和省都没有对手的,会是什么人敢这样呢?
阳灼突然想到事情的重点还是在哪些要钱的人群,看来王家烈在去四海集团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或者是在去四海集团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这样一想阳灼就觉得王家烈的确是高明。
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这就是“围魏救赵”,看来在官场远比战场要复杂的得,真是一入官场深似海啊,阳灼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家烈当时要求给围攻的老百姓安排住宿的原因了。
阳灼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是12:40了,刘嵩来的时候是12:20也就是说刘嵩再里面已经待了二十分钟了,是该进去给领导续水了,阳灼提着水壶便走了进去。
关于喝茶,王家烈有一种特殊的要求,那就是不喝饮水机里面的水,王家烈总是觉得饮水机里面的水经过处理过的,似乎不是那么新鲜了,而且王家烈坚持认为饮水机烧水永远都没有一百度。
王家烈喝水只喝电水壶烧开的水,水是自来水但是必须要经过过滤器过滤之后再装进水壶。
“已经密切监视着!请王市长放心!”
阳灼进去的时候,刘嵩说去了这样的一句话,阳灼见到刘嵩杯子里面只是剩下小半杯了,便上前直接续满了。
王家烈这时候端起了茶杯,刘嵩便起身告辞了。
这是“端茶送客”?阳灼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下。
当领导无话可说之时,又不便于直接提出来说“就这样吧,你走吧!”,又不能就这样盯着对方看,也许端茶就是最好的信号了。
揭开王家烈的杯子,发现里面还有水,阳灼并没有在往里面加水,而是拿起王家烈的杯子走向了里面的厕所。
阳灼不知道王家烈喝茶是喝浓茶还是和淡茶,又不便于问,如果每件小事都要请示,那么自己这个秘书便就当到头了。
借着给王家烈清洗茶杯的机会,阳灼悄悄的数了一下里面的茶叶,大约是二十五片左右,阳灼悄悄的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