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46466600000009

第9章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1)

我们日常所说的养生,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寿。长寿,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黄帝内经》第一篇就谈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上古人之所以能年过百岁而不衰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多作操劳,所以形体和精神都能保养得很好,这样才能尽享天年。

《黄帝内经》确立的养生学说,为人们保养身心健康,祛病延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具体的养生方法有:

(一)调摄精神,修德养性

《黄帝内经》认为,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精神情志活动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又可反作用于内脏气血,影响其功能。所以,良好的精神情志状态有利于脏腑气血保持正常。

若遇到突然、强烈、反复、持续的不良精神因素刺激,人就会因身体气机失调、气血紊乱、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生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情志的不同影响又能使疾病缓解或者恶化。因此,调节精神情志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了。

怎样调节精神情志呢?首先就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恬淡虚无”就是说人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操,保持乐观的情绪。思想上清净淡泊,无贪欲妄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就能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旺盛,不生病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世界观等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名人贤哲均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彭祖,是上古五帝中颛顼的玄孙。传说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到殷商末纣王时,已767岁,相传他活了八百多岁,是世上最懂养生之道、活得最长的人。

据说彭祖生性恬淡,不关心世俗名利,不追求虚名荣耀,只是专心致志地讲求养生长寿之道。他潜心研究师傅撰写的《九都》等养生的经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彭祖经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使得颜面长葆青春。他经常盘腿危坐,凝神屏气练功。从早晨坐到中午,调理气息,揉拭双目,摩挲身体,周身舒适后才起来行动。他脸无怒容,笑口常开,生病或疲劳时,他就运用气功祛病,消除疲劳。他使内气潜转,从头面,直到五脏六腑,最后达到四肢毛发,那气流像轻云一样在体内流转,既驱除疲劳又治愈疾病。

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中,特别提出了情志的调和与修养是养生的关键。在精神的调摄上主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淫欲不惑其心,情怀舒畅等怡情养性方法。七情是五脏之气产生的,七情违和极易伤气而导致气机之病理变化,“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七情之中,尤忌暴怒和忧郁,大怒会使人气血逆行于上,使人昏厥;忧郁使人五脏六腑都受到伤害。历代实践证明,人的情志变化和精神状态常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或好转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见的暴怒狂喜引起心脑疾患突然加剧甚至猝死,如中风、心肌梗塞等。又如某些肿瘤患者,因极度恐惧忧愁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等皆属常见。

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三气周瑜”一节,讲述了诸葛亮利用计谋将对手周瑜置于死地的故事。周瑜三次被“气”后均大叫一声,由此可看出周瑜性格暴躁、情绪容易激动。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周瑜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特点,一次又一次给他强烈刺激,最终促使周瑜心脏病发作而死亡,这说明过度的情绪波动会损害健康。

事实上,情绪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外部反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如兴奋、愉快、希望、勇敢、恬静、好感、和悦等;另一类是消极低落的情绪,如痛苦、惊慌、愤怒、忧郁、沮丧、不满、失望等。积极情绪能使人产生愉快轻松的感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对健康有益;而消极情绪则会使人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对健康有害。因此,经常保持心情豁达、开朗,实为养生要诀。

(二)调节饮食,合理膳食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人自呱呱坠地起,饮食就成为供给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源泉。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补充营养物质。人没有饮食,没有营养,便没有生命的延续。从古至今,中国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黄帝内经》认为,享用合理的膳食,将谷肉果菜搭配得当,营养丰富而全面,就可维持和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而饮食失当,过饥、过饱、偏嗜、过恣腻、没有规律、不讲卫生、误食毒物等,最易影响健康,折损寿命。所以,《黄帝内经》着重提出调节饮食,谨和五味,合理配膳,饮食定时,饥饱适中,膳食卫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途径。

人体五脏六腑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均有赖于后天脾胃运化输布之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黄帝内经》将饮食按五行学说分成酸、苦、甘、辛、咸五类并分属五脏。饮食五味入胃后,各归其所喜之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而“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和五味”。故《黄帝内经》根据饮食五味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的营养观,应是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着重提出了饮食养生之道——饮食有节,就是要有节制地去吃一些东西,不可过食、饱食。

饱食是导致中老年疾病的主要原因。首先,饱食可引起体内中性脂肪过多蓄积。众所周知,妨碍人们长寿的最大因素就是血管的老化,即动脉硬化。长期以来,为预防动脉硬化,营养学家一致认为应防止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尽量少吃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肉、蛋等。

然而,是否吃含胆固醇少的食物的人,就比吃含胆固醇多的食物的人患中老年疾病的机率少呢?

1970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他们曾对爱尔兰的575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即使吃含胆固醇多的食物的人,如果适当增加运动量,将摄入的营养全部消耗,没有脂肪蓄积的话,动脉硬化的进展速度就没有那么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没有那么高。因此,长期饱食使体内饱和脂肪蓄积,是上述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仅是食糖,即使米饭、面条等饮食,如果长期饱食,造成营养过剩的话,多余的营养也会转化为脂肪,加速动脉硬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0名被释囚徒的死亡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希特勒集中营里未被饥饿和酷刑折磨死的200名囚徒获得了自由,新政府为他们设宴庆祝。酒宴上,一盘盘大块精肉,一瓶瓶醇香美酒,使这些长时间不曾见过美食的获释囚徒欣喜若狂,个个开怀畅饮,可就在他们连连举杯共庆新生、醉饮饱食后的数小时,200名被释囚徒竟不知不觉地陆续死去,无人幸免。后经医警协作,查清原因,竟是由于他们暴饮暴食高蛋白食物而导致氨中毒死亡。

有关研究还证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肠道吸收的氨和氨基酸代谢生成的氨,可通过肝脏和肾脏得以解毒。但长期饥饿及肝病肾病者,肝脏解毒能力大大降低。当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时,会使血氨剧增,大大超过肝、肾处理氨的能力,产生氨中毒,更严重的是血中大量堆积的氨会随血流入脑组织,毒害中枢神经,轻者引起昏迷,重则猝死。因此,调节饮食、合理进食对人们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三)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黄帝内经》非常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并要求人们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故《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起居有常。”起居有常包括生活、工作、行立坐卧等诸多方面。比如起床、吃饭、上下班、睡眠、锻炼、学习、大小便等等,均应遵循并养成一定的规律性。因为起居规律化就能保证人体阴阳不受或少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