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乡村记者
46661300000052

第52章 放木排

第十八章放木排

1

春雨如期而至。

山里的雨好像没有丘陵地带那么急,那么猛,山里的雨舒缓,呈现梦幻的色彩,雨雾像灵巧的精魂,在森林间、河洲头游荡,或浓或淡,或深或浅。

山坡上盛开着野花。那花白色,细碎,疏疏淡淡,轻轻巧巧,花型像樱花,花枝像梅。因了花朵的繁密,一树花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而且是山村的少女,不然,她就不会零零星星开放在山岩上、陡坡间、荆棘丛中,只有山村少女才有这样的野性,这样的胆魄。

有人告诉古钟,这叫樱花。

古钟的心又被揪得生痛。

樱子离开学校已经几个月了,却没有忘了老师。她写信说,自己在县城一个旅社做服务员,工作轻松,扫扫地,擦擦桌椅,给住店旅客登记。樱子兴奋地说,自己早晨吃包子、油条,中午、晚上吃白米饭,想怎样吃都行,只是工资不高,一个月50元。她说,她把这些钱都寄给了妈妈,请妈妈给爹看医生。

古钟萌发到县城找樱子的冲动,但是,他问自己,你找到她是要她返校重新上课还是专门去看看她,你的看望会带给樱子怎样的信息,如果她把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看作自己对她的爱恋,那不是徒惹麻烦,给她制造痛苦么?自己年轻还没有恋爱的打算,樱子干脆就是一个未成年人,在两个人之间本不应该发生什么感情纠葛的。

古钟打消了去看樱子的念头,认认真真回了信,嘱咐她好好做事,保重身体。

既然自己改变不了生活,那就适应生活,古钟对自己说。

古钟非常佩服柳老师,每天早晨起床,就见柳老师坐在东向的学校操场边一块岩石上,认真看书。早晨的薄雾漫漫散去,鲜红的太阳挣脱树梢的纠缠,一跃到空中,霎时,柳老师沐浴在霞光中,美丽动人。这个初中毕业的女子,凭了丈夫家的关系被推荐到学校上课,却勤奋好学,一点不示弱,古钟相信,她一点能够顺利通过民师招考,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古钟想到了自己的未来,他知道,自己初中的文化底子,没有读过大学,实在是人生的遗憾,记得中考成绩出来后,古钟班级53名同学有33个达到师范录取线、3个达到中专录取线,不但在全镇、全区,而且在全县引起轰动时,班主任老师、语文科车老师却站在讲台上拍打着自己的胸脯说,这是絶泽而鱼,你们的目标应该是读大学,现在师范这张网,把几条好点的鱼捞走了,以后谁去考大学?这个场面震撼了古钟和同学,只是,谁能摆脱跳出农门的诱惑力呢?几家有条件放孩子读高中呢,车老师的话没有产生效果,他非常生气,不论哪家请升学饭,他声色俱厉地拒绝。

古钟与多数同学拿定的主意是,边工作,边读书,那么多的电大、函大招生,自己完全可以参加的。几经比较,古钟选择的是中国文学函授大学,规格高,任课教师都是当时中文领域有名望的专家,加之学费也不是太贵,古钟通过邮局汇款,不多久就领到学生证和教材。

函授教学于古钟来说是全新的形式,教材分篇、章、节,每节布置了练习题,多是分析题,实践题,这倒很符合古钟性格,他本来就是爱琢磨的人,所以,每篇作业,他洋洋洒洒数千字,也不管辅导老师怎样看,写了就写了。

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高尚的业余爱好,有了明确的追求,古钟对自己说,我是古钟,我能行!

2

蒙蒙春雨连绵不断,那河里的水就见浑了见猛了。先是浅黄,之后是铁锈红;先是携带着一些草叶树枝,后是一棵树一棵树的顺着激流滚滚而下。

放排的季节到了。

山里人砍了树,除了一部分靠肩挑背扛运出山外,更多的是依靠上半年的水,把原木运出去。山民们把原木一根根排好,用了又粗又长的竹篾索串好,木排与木排之间又用竹索连接,放排的人手捏竹杆挺立排头,借着水势,一路过险滩,度平坡,浩浩荡荡向目的地进发。

放排的汉子手里忙着,嘴里可不闲着,破着嗓子一路嚎着小曲

高山埂上栽芙蓉

芙蓉花开朵朵红

老妹好比芙蓉树

里朵谢来解朵红

河中过排时,古钟喜欢一个人站在河边看着。看着滚滚河水,望着木排像出山的猛兽汹涌向前,古钟由衷地佩服这些放排的山里汉子,他感受到他们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他们在困难面前誓不低头的勇气。

古钟想写一篇放排汉子的文章,要写真实,具体,生动,他知道,必须跟着他们去体会。

正好要出山一趟。河水暴涨,出山就不方便,这就直接关系到古钟的生活。因为他没考虑到山里的雨季会这么长,买的米早吃完了,已经把能够借的人家都借了,没菜吃随便应付,没米吃却没办法,他甚至借了几斤红薯丝煮着吃,勉强度日。古钟体会到山里生活的艰辛。

找了个星期天,古钟到渡口找了个放排的老大,把意思说了说。那个老大是认识古钟的,说,你古老师年纪轻,在我们这里名气可不小,会唱会跳的,只是这放排事马虎不得,第一要有胆量,第二要会水,不知你怎么样?

古钟点头,说,没事。

因为有小时的经历,古钟许久以来对水怀有敬畏之心,即使在师范时热爱体育运动,他也不敢与同学们去游泳。直到分配到崇河教书,天还热,学生们很少在学校洗澡,他们看中的是不远处的大河,古钟被学生一闹,不敢擅作主张,就去问向校长,向校长说,安全是第一大事,不能让学生到河里去,出了事谁也负担不起。古钟是鼓励学生贴近大自然的,如果自己会水,就早扑进清凌凌的河中了。哪能因为怕担责任就拒绝孩子的天性。于是,他通过摸底,确定了几个会水的同学,安排他们准备好几根竹竿、绳子,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又把一些不太会水的同学组织起来,明确要求他们只能在浅水区玩,如果违规,就禁止再下河了。这样一来,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特别是那些会水的同学,热心辅导其他同学,时间不长,竟使多数同学精通游泳。

古钟有时坐沙滩上,有时到浅水区洗洗,他不敢深入,那绿莹莹的一片,闪着邪恶的光,使他恐惧,他重新体会到幼年的失重感,无助感,不论那是学生怎样鼓励他,他还是不敢游到他们身边。

一次,郭勇带着同学在水里游得欢,古钟见他与几个同学交头接耳了一番,就离开深水区向自己游来。郭勇甩着一头的水珠说,老师,他们想学高空跳水,我准备到那边去,你去帮帮我。说着,指了指河对岸一个平坦的石台子。古钟见石台距水面有3、4米的样子,下面是深水潭,本能就要拒绝郭勇,但是,郭勇已经钻水下玩迷藏去了,不一会,就在石台子下面冒出来,作势往上爬。古钟担心出意外,赶忙趟过一个浅水滩,往对岸去。

古钟已经站在石台子上面,张着手,挺胸收腹,要往下跳。古钟匆匆忙忙爬上去,边喊,不能跳,太危险,一边就伸手去抓郭勇。突然,郭勇一转身,闪到古钟身后,两手轻轻一推,古钟惊叫一声,像一粒石子垂直落下。

古钟进入了水的深处,一直往下坠,小时候体会到的那种强烈感觉再一次潮水般袭来,他来不及诅咒郭勇,只是拼命划拉着两手,向水面串,正感觉筋疲力尽时,一只手从身后伸出,拖起他的下巴,一用力,他重新浮到水面了。一看,正是郭勇做着鬼脸在笑。古钟想伸出巴掌去打他,郭勇一眨眼就不见了。在这样的追逐间,古钟发现,自己能游泳了。

这一次玩得尽兴。上岸时,郭勇说,老师,你不是不会游,是怕,心里怕了,什么事也做不成。

现在想想,这个孩子的话有道理。

没做过的事就要去做,不能怕。这是古钟的人生信条。

天蒙蒙亮的时候,古钟上了木排。他只戴了一个斗笠。

这个排队规模大,有9节,放排的有3个,头、中、尾各安排一个人负责。在老大的指引下,木排像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奔向下游。

河面一平缓,木排就跑得慢。老大精神一来,先是清清嗓子,打一长窜呜呼,惊飞林中几只花尾巴的鸟。然后,几句酸曲丢向山林

老妹住在高山岩

十指尖尖好做鞋

至今哥子没鞋着

何不做双相送伌

古钟想,这样的景象,这样的气势,如果自己不亲身体验,就写不成荡气回肠的好文字。

排头老大唱了,哪有排尾排中伙计不和的道理,古钟大饱耳福,想和一支,只是不会山歌,想唱一支校园歌曲,估计会酸掉牙,看看这个场面,这个气势,哪是唱校园歌曲的地方。几个放排汉子多次要古钟唱歌,他只是连连摆手,说自己不会唱。

河道逐渐窄起来,水声震耳欲聋,几个放排汉子息了歌,提着竹杆忙碌起来。古钟看见前面是一个落差快3米的险滩,木排因了水势,早失了温驯模样,要变做狂舞巨龙摆脱人的控制。

排老大嚎一声,小心,古钟已随木排钻进滩头中,听哄的一声巨响,一挂木排已经被水里礁石挂住,其它的挤到两边,已失了队形。

幸好没有受伤的,古钟早就扣紧了木排上的竹篾索,没有被甩进水里,两个下水的放排汉子已经逆水游着爬上木排。

古钟第一次欣赏到这种激越的狂野的生命韵律,它是有别于课堂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的感受,在这时,大自然是严峻的考官,每一个个体是他的考察对象。大自然对待万物是平等的,只是有那么多的人在大自然面前退缩了,把自己包裹在一个窄小的空间里。

古钟知道,自己这次坐木排是对的。

排老大看着古钟微笑平和的神态,抹着脸上的水珠说,如果你放排,一定是一个好把式。

3

古钟应邀参加了一次县文联的会议。

会议在一个山区林场举行。古钟请了假,到县汽车站坐班车,往这个林场去。

会议主要讨论一个作家发表的一个中篇小说,小说发在《收获》上,级别之高破了县文艺作品发表历史。

参会的人高谈阔论,从文章主旨、意韵、细节描写、情节的展开等多方面发表看法。古钟作为一年轻的文艺爱好者,不想在这样的会议出风头,只是静静地听。其实,他对小说题材有自己看法,一个中篇,就是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纠缠,虽然用了许多意向描写,但是,性爱的份量还是占了很重比例。总的感觉,小说没有抓住这个热气腾腾的社会来写,他真想说说山里的事,打猎的老郭,调皮精灵的郭勇,清秀淳朴的樱子,放排的山里汉,只是,这些人这些事如何仅仅是一个说字了得。

文学如果是隔靴抓痒的,如果是个人的小资情调,要它与不要它何异。

会议空暇,县文联一个副主席却找了他,热情握住他的手说,你发表的几篇文章我基本看了,生活真实,细节动人,就照这样写下去,一定会超过我们。说着,还高声介绍古钟。

古钟早红了脸,忐忑不安站着,心想怎样与大家打招呼。谁知,旁边的人瞧瞧古钟,继续忙着自己的交谈去了。古钟不怨他们,自己毕竟就写几篇文字,他们可都是县文坛的知名人士,哪有兴趣理会一个年轻人。副主席拍拍古钟的肩膀,说,到了县城找我,多写,匆匆忙忙招呼别人去了。

古钟看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聊得带劲的人,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圈子,你不是圈子里的人,哪个理睬你?他感受到孤独,捏了一本杂志,找一个安静地方看书去。

回到学校,古钟思考了一番,文学创作应该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他不会也不想去与那些圈子里的人掺和,只会想自己的问题,写自己的文章。那么,在工作之余,除了学习函大教材外,应该还可以学点什么。学习什么呢?

古钟写了信与同学交流,一个胡姓同学的来信启发了他。胡同学说,自己正在搞法律专业自考,只要买来教材,自己琢磨,每年分上下两次考试就行,一共13科,拿到13科的单科及格证就行。胡姓同学还分析了法律应用的前景,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社会纠纷增多、法制意识增强,多数公民都会选择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胡姓同学自毕业开始至今,已经通过了5门,再加把劲,估计明年就要拿到法律专科文凭。

古钟决定,自己在学习中文外,同时参加法律专业学习。

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了柳老师,柳老师泡了碗茶端给他,碗面上时香喷喷的芝麻、菊花,柳老师钦佩地说,年青就好,没结婚就好,你看我通过民师转正考试花了多少精神。古钟关切问起她的考试情况,柳老师肯定地点点头,我估计能过,有你这个好老师指导呢。古钟急切地辩解,哪能呢,我同你一样也是初中的底子,没有辅导什么。柳老师说,所以你如饥似渴学习,真好,你不像他们,有时间就打麻将。

隔壁郭老师房间传来麻将扔在桌上的噼啪声,一会儿,向校长兴奋地喊,自摸,胡了,每人5元。

古钟摇摇头,不吱声。他看着柳老师,说,如果你去师范培训,我是一个地方都没得去了。

柳老师笑笑,说,你不会寂寞的,你有书。再说,还有那么多喜欢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