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
46715500000037

第37章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7)

教孩子怎么样和异性接触

孩子到了青春期,好像做父母的和孩子一起都变得敏感起来,孩子身边的每一个异性父母都难免会多注意一下,这个时候孩子的异性的相处好像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

不少地父母都回避这个问题,尽力地让孩子不去和异性接触或是少接触,在他们看来,现在和异性接触孩子只会早早地开始恋爱影响学习。其实家长越是禁止,孩子越是好奇。这个时候不少孩子已经情窦初开,对异性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好感,即使没有产生爱慕之情,也会开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和异性做朋友,父母的阻止其实是因为他们总是误解了孩子。

父母的担忧

——与异性交往会影响学习

这种说法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反对学生与异性交往的主要理由之一,而且他们似乎总能举出一大把的例子来证明那些“谈恋爱”的孩子如何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其实,我想可能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父母和老师也要负上一定责任,因为孩子可能自己并没有因为和异性的朋友有接触而分散精力,却反而因为承受不住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而倍感困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善于和异性相处的人一般都是比较积极乐观的,如果他能够和异性相处得很愉快,他自己的情绪也会十分饱满,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让孩子和异性交往其实并不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反只要控制得好了,还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如果仅仅是怕孩子太早恋爱就阻断了孩子和异性成为朋友并互相学习的机会,未免是得不偿失的。

——与异性交往最容易让孩子过早恋爱甚至犯下错误

父母的敏感性有时候常常会让旁人觉得可笑:他们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果和另一个异性单独在一起,就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恋爱了。一旦对孩子产生了怀疑,他们就开始紧张,一边拼命地阻止孩子和“恋人”的接触;一方面到去指责别人家的父母不管好自己的孩子。

其实父母完全不必如此紧张,这个时候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像你们所想的那样是在恋爱的,一男一女的约会大部分其实是孩子的正常友谊交往,而这些孩子在这个时候单独相处的时候,谈论的话题也大多脱离不了学校生活和功课内容等。有的时候家长的小题大作可能反而造就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原本是普通朋友的两个孩子被你们的逼成了一对真正的小情侣。

即使孩子真的是恋爱了,也并没有什么可怕,爱情本来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是孩子开始得早了一点。家长怕孩子恋爱,无非怕的一是沉溺感情失去理智影响学习,二是不小心有了过早的性行为。与其因为害怕而阻止孩子,坦诚地和孩子谈谈,了解孩子心中所想,也明确告诉他你的想法,也许谈过之后你会发现,问题远没有你想象的严重。

和异性交往不是长大后的事

不少父母都说,和同性别的孩子交朋友不就可以了吗,现在不是恋爱的时候没有接触和认识太多的异性,结交了异性朋友孩子反而会想东想西的。

其实,学会与异性交往,达成异性交往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国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这不是孩子长大以后才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严加控制,孩子以后可能就丧失了和异性交往的能力。

而且因为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让孩子和结交异性的朋友,可以让孩子实现彼此性格的互补,互相学习优点,男孩子会因为和女孩子的接触而变得更细心,女孩子也可以通过和男孩子的接触克服自己小气脆弱的缺点。

孩子已经具备了和异性交往的能力

父母往往认为异性之间交往是一种禁区,孩子还不具备和异性交往的能力,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有问题:难道和异性交往还需要什么特殊能力不成?

其实孩子早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因为异性交往和孩子的同性交往是一样的,都是最普通最简单的人际交往,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能力。

有的父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成熟,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没有结实过异性的朋友,那孩子有可能才是真的永远不会成熟起来。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和身边的异性都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会重新发现彼此之间的不同,然后渴望获得对方的友谊,和异性朋友那里学到的很多经验是在同性朋友那里学习不到的,大家都能从对方那里学到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处世风格等,正是这样的交流学习让孩子的思想更全面,内心也更成熟,视野更开阔。

父母的严格禁止,只会让孩子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却并不会让孩子断绝和异性做朋友的想法,与其让孩子偷偷摸摸地去尝试异性的友谊,倒不如家长坦诚一点,大方一点,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异性交往,在坦诚的父母面前,孩子反而不会藏匿自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