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
46715500000042

第42章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12)

让孩子有一颗爱心

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聪明的妈妈各有各的办法。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或得更自信更快乐。给孩子一颗爱心,一份快乐人生。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美国孩子的爱心教育

——公民精神

美国人也提倡公民的“服务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发挥著作用。

从在幼儿园开始,阿姨会告诉孩子要懂得环保,为自己和别的孩子创造干净的环境,所以任何掉在地上的垃圾,孩子都清理干净。

孩子从小会接受公民教育,被老师带领着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做有益的事情。老师会常常组织大家讨论我的存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给别人做些什么? 老师会肯定那些在谈话中表现出尊重别人、帮助他人的想法。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孩子们都会明白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

在孩子成绩单上,孩子参加小区志愿者活动、帮助照顾养老院老人、为残疾人做的事情、.为保护环境出力等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凭证。美国人并不提倡做无名英雄,做了好事是很光荣的事情,可以被嘉奖,更应该给记录下来。

——爱心缺乏也是病

美国的父母把那些没有爱心的孩子称为是患上了“爱心缺乏症”,在他们,恩看来与人打招呼不知道称呼别人的姓名、习惯威胁恐吓他人、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对公共的事业冷漠都是“爱心缺乏症”的表现。

美国有很多专家会用很多方式来治疗“爱心缺乏症”。

例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心存感激之情等。

如何对给孩子一颗爱心

——父母要做关心别人的模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家长应该坚持正面的教育:孝顺长辈、关心亲朋、团结邻居、尊重孩子气的同情心。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相互体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爱心。在餐桌上,主动给别人夹菜;和家人一起讨论明天的晚餐内容;和家人分享一块蛋糕时给不在场的人留下一份,都是相互关心的表现。

——学会与人分享。 当孩子诚心诚意请父母分享自己的东西的时候,父母应该开心地接受而不拒绝孩子的好意思。孩子的好意若是长期被拒绝,就再也没有和人分享的意识了。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只有勤勤劳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父母要付诸行动,大胆放手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勤劳而充满爱心。

——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每一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是请千万别用自私、没有道德甚至品行低劣等词语去定义孩子,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结合体,孩子其实本质并不如你想象地那样坏,只是他还不清楚自己的言行所代表的意义。在对孩子进行爱心的教育时,一定要给孩子留够足够的自尊,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不妥之处伤害到别人了,就别把他的错误指责出来并不断地重复甚至在第三方面前提起,让孩子自己去悄悄改正。如果你对他一时对他们的不礼貌或缺少爱心的行为打加指责,甚至全盘否定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

——强化友好行为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对孩子友善的行为要及时地赞扬孩子,要鼓励孩子继续这样的行为。

——培养表达爱心的能力

把孩子带出去,让孩子多接触人群,多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玩耍。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看孩子怎样识别别人的好意并向别人表达好意,要让孩子在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喜欢别人和人做朋友,这样可以 培养孩子的爱心。

——让孩子和大自然交朋友

让孩子学会爱护花草和小动物,大自然是人类好朋友,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也是一种善良。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看看,欣赏美丽的风景,看看动物园的小动物,让孩子热爱这些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