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汪精卫第四卷
46895800000017

第17章 农家恨(2)

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戒律:凡是不光彩的事,见不得人的事,只能让人体味其内涵,绝不允许明言其实质。一旦被人明言出来,心中的恼怒和痛苦,就像美女被人毁了容,成了一张丑陋可怕的面孔,即使是爹娘老子也不能容忍!

青木关于南京政府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话,本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它却如同一把尖刀直捅陈公博的心窝。“我不赞成后宫将军阁下的观点!”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声音里充满悲愤,胸部不停地起伏,一团怒火喷薄而出。“面临敌人谩骂式的抨击,诸如什么走狗卖国贼,什么强盗侵略者,能充耳不闻吗?能置之不理吗?人言可畏,敌人的抨击,势必进一步激发共党分子和好战分子的对抗情绪,引起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能充耳不闻吗?能置之不理吗?后宫将军阁下!”他的愤慨之盛,痛苦之深,胜过祖坟被人挖掉。

人们不是常说,被逼急了的老鼠也会咬猫么!

高冠吾和倪道烺都想说几句支持陈公博的话,但又感到不是时候,想看看后宫和青木的反应如何,再决定开口不开口和怎样开口。莫国康作为秘书,自然不便启齿,只能让自己的脉搏与陈公博的脉搏一起跳动。身为共产党员的徐康仁,希望陈公博在这场舌战中获胜。否则,老百姓闹饥荒,新四军也会挨饿。但是,他想得最多的是如果陈公博让步,会议结束之后,怎样迅速将情况报告给中共东南局指定与他接头的冯雪峰。

“引起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也没有什么可怕,帝国有一百多万兵力在中国呢!”后宫语气和缓,但语意执著,“等汪先生从广州返回南京之后,畑俊六总司令和我,准备与他研究怎样发动第二次长沙进攻战,以及怎样在华中地区,对新四军游击区开展大规模的‘扫荡’战等问题。”

“可是,重庆当局有五百多万军队呢!”陈公博想起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以来,日军很少打过胜仗,沦陷区逐渐缩小,妄图用武力彻底推翻重庆政府成了一句空话的事,真想挖苦后宫几句,但想到日军与南京政府的同舟共济,还是忍住了。“我看,还是讲究策略,不引起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为好!”他说。

“事情已经十分明白了,陈院长阁下不同意皇军直接在江苏、安徽两省征购粮食。”青木冷冷地说,“既然如此,作为帝国驻南京政府经济总顾问,作为上月二十五日双方签订由帝国贷款二百万日元给南京政府的帝国首席代表,我有权宣布二百万元贷款协议作废。”他倨傲地晃晃脑袋,“如果因此而影响你们的中央储备银行正式发行钞票的计划落空,其严重后果由南京政府自负。”

客厅里本来显得很不协调的空气,骤然凝固了。陈公博没有作声。青木的话像一记重锤,沉重地敲击着他本已痛苦的心扉。

今年一月,日本政府同意汪精卫集团除了原有的中国银行和中央储备银行以外,由日本贷款二十万日元再建立中央银行正式发行钞票。后来,汪精卫考虑重庆政府也由中央银行发行钞票,为了避免雷同,通过青木向日本政府反映,同意由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储备券作为流通货币。原来借的二十万日元贷款,在筹办中央银行时已经用完,又由青木和周佛海代表各自的政府签订协议,由日方贷款二百万日元作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钞票的基金。这是南京政府的经济所系,一旦这笔贷款被日方撤销,钞票发行不成,等于置汪精卫集团于死地!

任何人都害怕别人在经济上卡脖子。陈公博有如一头落入陷阱受伤的野兽,被狠心的猎人捆住四肢,投进槛车,只能俯仰由人,动弹不得。但是,他憋着一口气,不愿意直接转弯。他沉思一会,说道:“好吧!我打电话请示汪委员长,他说一,我绝不说二。”

本来,昨天上午他已与在广州的汪精卫通过电话,交换了意见,若后宫和青木非坚持由日军出面征购粮食不可,那就让步。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弄得这么僵,只好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搭梯下台。好在他与汪精卫通电话的事,在座者无一人知道,所以,他一举一动表现得十分自然。

电话机摆在客厅左角的一张三角形桌子上,陈公博用身子遮住电话机,抓起话筒,手指在号码盘上拨动几圈,又轻轻按住不与总机通话,然后装模作样地喊道:“请接广东省政府主席陈耀祖先生办公室。”因为电话机与后宫和青木的座位之间只有六七步的距离,有人从广州发话过来,后宫和青木可以听到个大概,他故意对着话筒说:“是耀祖兄吗?我是陈公博。喂,我说话你听得清楚吗?哦,你的声音传过来很小,但还听得清楚。喂,委座在你那里吗?太好了,请他接电话,我有重要事向他报告。”他将后宫和青木说的话对空重复一遍,然后说:“委座不必生气,青木先生阁下说要撤销二百万日元贷款,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委座说得对,他担任我们的经济总顾问以来,总是千方百计帮助我们发展经济,帮助我们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嗯,嗯,好,委座同意江苏、安徽两省的粮食由日军直接出面征购,好,好,我表示拥护。”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自律性,并用以自我调节与自然、社会客体的多种复杂关系,其目的是延展自我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满足自我发展的种种需要。但自律性的手段却截然不同,有的是真诚,有的是虚假。而后者往往较之前者获得更理想的效果。这是人类的悲哀和荒诞。对于虚假,受其害者切齿痛恨,获其益者爱不释手。

陈公博在电话机旁的虚假,竟然赢得后宫和青木的好感,尤其是青木,显得十分愧疚,见陈公博放下话筒走过来,赶忙起身握着他的手说:“知我者,院长阁下也!我刚才说的,的确是好朋友之间开几句玩笑。作为贵国政府的经济总顾问,我也的确尽力而为协助你们摆脱经济上的困难。”他奸笑一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刚才的怒目金刚变成了笑面观音。人有几副面孔?谁也说不清楚。

“我能够成为青木先生阁下的知己朋友,感到十分欣慰。”陈公博以好笑对好笑。

接着,双方在一种勉强的和蔼气氛中,交谈征购粮食的价格,后宫和青木要求低于现价格的百分之五十,不足部分由江苏、安徽两省政府补贴。高冠吾和倪道烺心情沉重极了,仿佛身上压着块千斤石头。省政府对南京政府的经济负担已经够繁重的了,再补贴百分之五十的粮食征购款,如同在枯饼上再榨出油来。

“补贴的数字这么大,我们实在负担不起。”高冠吾叫苦连天,“即使我们省政府的全体职员像蛤蟆过冬眠生活那样一年不吃饭,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我们是省一级政府,又不能开办银行发行钞票,这笔粮食补贴巨款从哪里来呢?”倪道烺愁眉苦脸,“真叫我们一筹莫展呢!”

“困难的确是有。”陈公博只好一味顺从。他略一思索,眼睛里冒出一种奇异的光焰,这光焰的深处藏着一种高冠吾和倪道烺熟悉而理解的东西,似乎比同情还要深沉,比言词还要明快。他含蓄地说:“但是,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事在人为嘛!”

事在人为?对了,那不足部分的粮价补贴,补多补少,乃至补与不补,不都是事在人为吗?反正老百姓翻不了天!

“好!我遵嘱照办,院座!”高冠吾会心地微笑着。

“我们安徽一定遵照院座的嘱咐行事,迎难前进!”倪道烺紧接着表示。

下午五点,后宫、青木和布施装着一肚子美食,怀着征服者特有的喜悦返回南京。晚上八点,后宫在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召集参加江苏、安徽省征购粮食的第二十二师团长松下清一郎和参谋长角屋邦夫、第三十四师团长牧野仲仁和参谋长闲院须征开会,青木和布施也在座。

“诸位知道,江苏、安徽是华中地区的两个主要产粮省,也是新四军活动猖獗的地区,尤其是江苏。我们之所以一定要坚持直接在这两个省征购粮食,其目的就是让新四军和支持新四军的农夫都没有饭吃。”后宫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不同的方式,对下属说话是一副严颜正色的面孔,“要告诉参加两省征购粮食的官兵们,一定要翻仓倒柜把农夫家里的粮食全部征购过来。‘民以食为天’,这个民,自然包括当兵的在内。没有粮食吃,农夫和新四军都会饿死。可以说,这是一场粮食战,或者说这是一把软刀子,但它却比兵戎相见更厉害,比钢刀子还要锋利千倍万倍!什么叫‘杀人不见血’?这就是。”他说得尽兴尽致,觉得满肚子就像刚拉完屎那样舒畅了才罢休。

“诸位与新四军交锋三年多了,都知道他们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如果他们没有粮食吃,长期吃野菜,连生命都难以为继,走路都抬不起腿,还能行动迅速吗?还能神出鬼没吗?”青木怪笑一声,“通过这场粮食战,再配以军事‘围剿’,彻底消灭新四军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青木君说得对!你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军事家。”后宫微笑着夸赞说。

“哪里哪里,这是普通常识。”青木谦虚地一笑。

“请示总参谋长!”松下清一郎霍地起身立正,“农民家里的杂粮征购不征购?”

“请坐。”后宫向松下挥挥手,“杂粮也是粮,已经收获的杂粮同样征购,还长在地里的以后再说。征购来的杂粮,我们的士兵不吃,可以用来喂马嘛。”

“请示总参谋长!黄豆、花生、芝麻这些油料作物征购不征购?”牧野仲仁起身立正问。

“坐,请坐。”后宫说,“凡是能吃的东西一律征购。”

“那么蔬菜呢?”总参谋长闲院须征站起身来。

“蔬菜也能够养命,但不必征购,可以把它破坏!”后宫冷冷地说。

布施轻步走到后宫面前,低声向他说了几句什么,见他连连点头,就返回原来的座位上坐下。

“刚才布施君不提醒我,倒使我忘记了。”后宫喃喃地说,“诸位下去还有个附带任务,就是物色一批年龄在十六岁至四十岁之间长相好的女人。据各军司令部报告,各随军慰安所的慰安妇出现严重减员现象,需要补充一批女人进去。”他望着四个下属问:“你们师团的随军慰安所的情况也是这样吗?”

“是这样,总参谋长。”角屋邦夫起身回答,“慰安妇与士兵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三十,个别慰安所是一比三十五,由于慰安妇招架不住,有些女人进慰安所个把月就死了。”

“那你们下去就多物色一些女人,把比例缩小到一比二十。”后宫说,“但必须把物色的女人押送到总司令部来,检查有无性病之后再统一分配,你们可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挂历一连撕去了四页,转眼到了八月八日。两个师团的日寇部队带着在沦陷区流通的、日军发行的军票和盖有江苏或安徽省政府财政厅四方大印的铅印欠款单,分赴两省各县乡保,并把主力部队派往两省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巢湖地区等重点产粮区。日寇在乡间的狼奔豕突,广大农户被骚扰得鸡犬不宁。

这里是铜陵附近的长江北岸,距离陈瑶湖不远的一个名叫陈埠的村庄,因为是鱼米之乡,引起敌人的重视。十四日中午时分,不足一百户的陈埠,就开来了十二辆卡车和一百八十多个日本兵。敌人提前吃了午饭,特地选择这个时候赶来的。领队的是日军中佐崛田正次郎,他命令五十个士兵包围村庄,其余的人去各家各户,把正在吃午饭的男女老少赶到村庄南面的一块地坪里。

“乡亲们,大家不必害怕,皇军是来征购粮食的,只要大家把粮食卖给皇军,绝不伤害你们一根毫毛。”保长张毓成面对像驱赶鸭子般被驱赶来的五百来个老百姓,高声叫喊着。

当地维持会长李景章搬来一把木靠椅,让日军中佐面对老百姓坐着,也跟着高声叫喊道:“皇军买卖公平,价格合理,大家把粮食卖给皇军不会吃亏。”

他们与日本侵略者狼狈为奸,日军依靠他们为虎作伥,他们依靠日军苟且偷安。世界上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人,任何强大的侵略者,也休想在异国站住脚跟。可是偏偏有,这是人类的灾难和不幸!

张毓成拿出陈埠的户籍簿,用红色铅笔在他认为粮食最多的户主姓名上划着圈,一连划了三十个。“我现在喊户主姓名,喊到谁,谁就和他的妻子一道站到前面来,领皇军去家里征购粮食。”张毓成喊出一对夫妇,就由抱着麻袋的四个日本兵押着去他们家翻仓倒柜。

他喊完第三十个户主姓名之后,就随同四个日本兵来到陈子俊家里。从吃到半途被迫停止的饭桌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勤劳能干的中年夫妻。陈子俊会耕种,饭碗里盛着没有吃完的大米饭,妻子王淑英会捕鱼,菜碗里盛着青辣椒炒鲜鱼块。她赶忙收拾饭桌上的碗筷,给张毓成等五人各倒了杯茶,尽管他们顾不上喝。他们一进屋就楼上楼下寻找粮食,把装在仓里、柜里的粮食找出来了,又亮着电筒寻找是否有地窖。经过半小时的寻寻觅觅,才找出六担稻谷、八斗玉米和三斗黄豆。

当敌人将这批粮食往麻袋里装时,王淑英心如刀割,哭着哀求说:“你们把我家的粮食都拿走,我一家老少六口人吃什么呀?”

“别装穷叫苦!”张毓成训斥道。他见一个士兵把几张军票和安徽省的一张欠款单放在饭桌上,笑着对他们说:“皇军买粮付款,合理合法,你们别管她,请搬粮食上车。”

“保长先生!我们不是装穷叫苦,这是我全家一年的口粮呢!”陈子俊也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