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46938900000007

第7章 名词术语(1)

“万万岁”的由来

“万万岁的”的称呼,出现于唐朝,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借此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众学士,出题答对。

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搜肠乱肚,对答了十几句,武后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惯于拍马屁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意,忙吟答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彩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

小处不可随便的由来

于右任,国民党的元老派,著名诗人,资深记者,当代草圣,写得一手好书法。他书法艺术,独具奇功,博采众长,自成风格,在国内颇有影响。他在南京任职期间,常发现总统府内有那么一些“阿猫阿狗”,很不讲卫生。每当膀胱吃紧时就一切不顾,找个拐弯抹角处就“方便”起来,弄得院内臊气冲天,令于先生十分愤慨。一次他怒气冲冲找来一张白纸,挥笔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大字,叫侍卫官把它贴出去。以便提醒那些龌龊之徒讲点公德。

谁料这个侍卫官也有个鬼心眼,他发现于先生带怒写下的这几个字更加遒劲有力,令人叫绝。于是心生一计来个偷梁换柱之术。他另请一个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条子顶替贴了出去,而把这张“真迹”送到一家高级装裱店精心装裱成幅,恭恭敬敬地挂在自己的家里。

侍卫官的亲朋好友为他有了书法大师于先生的墨宝而赞叹不已。不过这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大字在裱装时已把它分解组合成“小处不可随便”的横幅了。因于右任系名人,他的这句话纷纷被人传颂并加以引用,成为一些人行为的座右铭。

“病入膏肓”的由来

“病入膏盲”是指人的病势严重,即将成为绝症。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的一则故事。《左传·秦医缓和》记载:晋景公姬犭需患重病,请求秦国派医生治疗。秦恒公派了医生缓。缓还没有到,晋景公梦见疾病为二竖子(两个孩子),说:“那是个好医生,恐怕伤害我们,逃到哪去呢?”其中一个说:“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肓即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位置,膏指心尖脂肪,都属于人体内深层的部位,针药难以达到。缓来之后,果然说:“疾不来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人便用“病入膏盲”比喻病重。称疾病为“二竖”也来源于此。

何谓“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战术变化多端的两种阵势。所以,五花八门比喻变化莫测、花样繁多。

后来,人们又用五花八门代指各行各业,成为各行各业的暗语。

“五花”是:金菊花,指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土生花,指挑夫。

“八门”是:一门巾,算命占卦的;二门皮,卖草药的;三门彩,变戏法的;四门挂,江湖卖艺的;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者;七门调,搭篷扎纸的;八门聊,高台唱戏的。简称为巾、皮、彩、挂、平、团、调、聊,是谓“八门”。

“寿比南山”的由来

在中国,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的颂语来给老年人祝寿。那么,南山是指哪里?原来南山指的是山东益都县风景幽绝的云门山,因在城南,亦称南山。

从山脚向上仰望,大红的“寿”字赫然镌刻在顶峰的崖壁上。字首直指云端,字脚踏在壁底,真乃山像一“寿”字,“寿”是一座山。

此字出自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笔,笔锋若龙跃天门,虎跳凤阁,气势雄伟,异常壮观。

1981年益都县文物部门首次拓下了这个书法与雕刻技术双绝的“寿”字,拓时,专门搭了脚手架,以18丈白布代纸,30斤鸡蛋清调了7斤朱砂为墨,分段拓下了这个硕大无朋的“寿”字。此字之大高达7.5米、宽3.7米,供全国各地游客观赏。

拍“马屁”的由来

蒙古人十分爱马,有“人不出名马出名”之说。人们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因为马如果肥,其股必隆起。一些趋炎附势的人看到权贵来到,不管其马优劣如何,总是争着拍马屁股恭维:“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后来,人们就用“拍马屁”一语来形容阿谀奉承者的行为。

“孺子牛”的由来

齐景公晚年,非常宏爱小儿子荼。有一天,荼撒娇,硬要景公装条牛给他牵着玩。景公拗不过他,只好衔了一条绳子让他牵着到处走,没有走多久就眼花缭乱,一头栽在地上,磕掉了一瓣门牙。于是“孺子牛”的典故就出来了。

“孺子牛”本来只用来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经鲁迅引用,“孺子牛”就变成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意思了。

“马虎”一词的由来

“马虎”是指做事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的意思。它原意来源于这样一个典故:据说宋代有一位画家,有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有人请他画马,他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了个马身子。这位画家的大儿子问爸爸“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他的小儿子又问他,他却又说是马。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误认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只得给马主赔偿其损失。一天小儿子在野外恰好遇见一只虎,误认为是一匹骏马,便去骑它,结果被虎咬死。为此画家痛定思痛,把“马虎图”付之一炬,还赋诗一首以自诫:“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骑虎难下的由来

东晋成帝的时候,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乱部队。在战争的初期,有几路联军连连失利,军中粮食也快用完了。

面对困境,主帅陶侃很是着急,他生气地对温峤说:“你动员我来时,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现在交战不久,粮食就快完了,如果粮食不来,我只有撤军!”温峤对陶侃说:“自古以来,军队打胜仗,首先要内部团结,现在虽然陷入了困境,粮食不足了,可眼下如果撤军不仅会让人耻笑我们,而且也使叛军更加嚣张。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猛兽的身上,不把它打死,怎么好中途退下来呢?咱们只有勇猛向前啊!”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两人率军奋勇杀敌,最后终于打败了叛军。

温峤劝说陶侃的“骑猛兽可下哉”一句后来便演变成了“骑虎难下”。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不可能,就像故事中陶侃想撤军又撤不了一样,因而骑虎难下也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

“酬宾”何义

有时商品展销会的横幅上写着“酬宾大展销”几个字,遇有降价销售商品时,也经常使用“酬宾”的说法。“酬”,是个形声字,从酉,州声。酉,是古代酒器的象形,因此凡是酒器名称或与喝酒动作行为有关的字都从酉。显然,“酬”与喝酒的行为有关。古人喝酒时十分讲究礼节。饮酒开始时,主人要向宾客敬酒,称为献,宾客回敬主人酒叫酢,主人接饮后再敬宾客酒,则叫作酬。引申之,酬就有了“报答”的意思。顾客多次光顾商店购物,本身就是对商店的大力支持,因此,商店为了表示“酬答顾客”的意思,就经常使用“酬宾”这一词语了。

“吝啬”原是两个人

传说在很久以前,吝先生到城里办事,半路上遇到了啬先生。两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挺投机,便结交为友。分手时,两人相约,中秋节到乌有山子虚亭饮酒赏月。约定好吝先生携酒,啬先生备菜,但两人都十分小气,不肯花一分钱。中秋节两人按约准时到了乌有山子虚亭。相互之间面面相觑,见对方都是空手而来。相视了一会,尔后哈哈大笑。两人坐于石桌旁,吝先生首先站起来,打破了相互之间的尴尬局面,用手做洒杯状,遥指高空,朗声说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请啬兄开怀畅饮。”啬先生也毫不示弱,随即伸出两个手指做筷子,指着荷塘深情地说:“池中游鱼,鱼是菜,请吝先生大饱口福”。觥筹交错,互敬互让,好不高兴。吝先生手起嘴动咂得直响,自夸道:“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逊色三分。”啬先生随即把两个指头送入嘴里,吧嗒着嘴道:“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无法相比”。过往游人看到两人如痴如呆、荒谬可笑的举动,无不前仰后合,捧腹大笑。其中一位游客认识吝啬二人,便风趣地挖苦道:“今天两位仁兄赏月,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着是吝啬人,死了是吝啬鬼。”自此,吝啬一词便传播开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这个词,早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其实,“二百五”,不是俗语,而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上榜文:

“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是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杀人者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帖,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苏秦是自己所杀,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的呀!”四个人又都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便说:“果真勇士也!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齐声回答:“每人二百五。”齐王大怒道:“来人啦!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的士”的由来

1907年初春,在纽约百老汇剧院门口,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被马车夫打个半死。这青年叫亚伦,他为女友雇马车,车夫竟要出比平时高十倍的车费,两人因此争执而遭到毒打。

亚伦伤愈后,发誓要让漫天要价的马车夫们失业。他向父亲借了一笔钱,决定开创计程车事业。

当时汽车已经问世了。1892年,查尔斯·杜里埃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还出现了像沃尔兹·福特和史蒂倍克这些汽车制造技师。可是那时美国造的汽车体型太大,笨重难看。亚伦找到坐落在底特律东杰佛逊大街的沃尔兹工厂,该厂1899年开始生产沃尔兹牌汽车。可是以小本经营起家的沃尔兹工厂,他只对汽车做最后组装,零件大部分是由利兰父子开的工厂制造的。沃尔兹详细向亚伦说明了他制造小型车的困难。于是亚伦把目光投向了欧洲。

经多方考察,终于在法国订购了24辆四缸16马力小汽车。送回美国,车身漆成鱼非鱼色,中间加一道灰线条,十分有气派。

下一步就是给汽车安装计程表了。这计程表是他的一位修理钟表的朋友给设计的。

亚伦在法国时,知道那里有以路程计算出租马车费的装置,法文叫Taximeter。亚伦就用这个词加上cab(出租汽车)来称呼自己的计程出租汽车。后来干脆只称“Taxi”了。

1907年10月1日,计程车运营典礼揭幕。24辆新车排成横队,穿制服的司机肃立车旁。很多贵宾应邀前来,由当年的女友韦莉丝剪彩。他并没有与韦莉丝成婚,但她是挨打的见证人,与他的事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一年后,亚伦的出租车率先装上了葛利生发明的电动喇叭。

“的士”的大发展对马车业威胁很大。马车夫们联合起来抵制“的士”。他们向政府请愿,以马车阻挡“的士”,殴打司机甚至砸坏出租车。面对马车夫的挑战,亚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传“的士”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发动舆论制止马车夫的暴行并吸收马车夫转业。很多马车夫变成了“的士”司机。

最后,纽约街头只剩下一辆马车了,车主就是当年殴打亚伦的那个人,他叫杜斯。亚伦主动找到杜斯家,向杜斯说:“我没有战胜你,是时代淘汰了马车。如果你放弃马车,我给你荣誉董事职位,只领工资不必上班。”老杜斯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从此,纽约街头再也不见马车了,而“的士”得到了普及,“TAXI”这个词也传到了全世界。

“靠右行”的来历

我国车辆靠右边走的交通规则,已是众所周知,这一规则的来历也是由来已久的。

早在古代,欧洲大陆上的军人和军队在路上相遇时,就靠右边走的规定。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军人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执矛或剑。实行靠右走的规定后,双方可以在持盾牌的一边走过,避免冲突或误伤。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的左右行驶泾渭分明,贵族的马车一定要靠左行驶,把徒步行走的下层平民挤到右边去。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罗伯斯庇尔发布命令,所有巴黎的马车和行人一律靠右行驶。后为被拿破仑征服过的欧洲国家,如瑞士、德国、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也相继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

我国车辆靠右行驶早在唐代已经施行。制定这项规则的是唐代初年的大臣马周。鸦片战争后,我国因受英、日等国的影响,汽车及各种人力车、畜力车又较长时间实行靠左行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式汽车大量进口,其方向盘及灯光装置,均适用于美国车辆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如果要使这种车辆适用于我国当时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必须进行车辆改装、改装费需增加车价的1/5。为节约经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作出决定,自1946年元月1日零时起,全国一律实行车辆靠右行驶,并相沿至今。

“唐人街”的由来

华侨或外籍华人聚居城市的街或区,有的被称为“唐人街”。

例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都有“唐人街”。

我国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声誉远及国外。《明史·外国真腊传》写道:“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清诗人王土礻真在《池北偶谈·汉人唐人秦人》中也说:“昔予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中国人汉人,或曰唐人。谓唐人者,如荷兰、暹罗诸国,盖自唐始通中国,故相沿云尔。”可见海外各国对中国人早有“唐人”的称呼,华侨亦自称“唐人”,并把其居住地取名为“唐人街”,袭用至今。

英语中的chinatown,译成中文为“中国城”或“华埠”,但多数人习惯译为“唐人街”。

“克拉”的来历

一般人都知道,钻石的重量是以克拉(CARAT)来计算的。1克拉的重量是1盎司的1/142。或等于1/5克。克拉是怎样来的?

为什么会成为黄金纯度和贵重宝石重量的衡量标准呢?

克拉这个字是由CAROB这个字演变而来的。此字是角豆树的英文名称。每粒角豆树种子的重量刚好就是1克拉,误差只有1/10000盎司。上述的说法有圣经文献、历史书籍和植物学研究著作做证明。

角豆树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和中东地区,后经希腊人、罗马人及阿拉伯人移植往北非海岸及西班牙,向东移植到印度。以前的人除了把角豆树用作装饰,提供遮荫和供食用之外,还把它作为一种衡量宝石重量的标准。角豆树的果实成豆荚状,长4至12寸,每个豆荚有5至15位坚硬和扁平的种子。收成的时候,人们用目力筛选,挑选重量几乎绝对相等的种子,然后涂上焦油,即使多年使用,角豆树种子也能保持稳定重量,不受任何环境因素影响,故此成为最理想的宝石测量标准。对于中古时代由印度贩卖钻石及其他室石往欧洲的商旅来说,角豆树种子是宝石贸易不可缺少的工具。

随看砝码不断改进,角豆树种子已为精确度达1%克拉的数位式天平所取代,但它却因为克拉这个名称而广为人知。

“刘海”的来历

年轻的姑娘们都爱在额前留下一绺头发,称之为“刘海”,这里还有段不寻常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