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历史悬案之谜
46964000000016

第16章 近代历史名人悬案(16)

1962年8月5日清晨,玛丽莲·梦露的女管家默里太太发现梦露卧室门下透出一丝灯光。默里太太心中不安,上前去推卧室的门,却没有推开,便急忙叫来梦露的私人医生格尔森。两人打破窗玻璃进入梦露卧室,眼前的一幕令人惊诧,梦露身体裹着皱成一团的被单,僵卧在床E,已经停止了呼吸。经检查,格尔森认为梦露是因吞服安眠药而死。死亡时间为凌晨3点左右。

人们推测,梦露自杀,主要是由于好莱坞没有给她奥斯卡提名,因而受到沉重打击,加上最后一次婚姻的失败及好莱坞将其解雇。同时,与梦露的身世和性格有关。她的外祖父母和母亲都有过精神病史,梦露自己也自杀过两次,并被送进过精神病院。缺少家庭温暖的成长环境也令她性格敏感而脆弱。

也有人认为,梦露自杀主要与总统约翰·肯尼迪及其弟罗伯特·肯尼迪有关。据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妹夫劳福德说,梦露生前与肯尼迪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早在1954年,在劳福德的引荐下,梦露便认识了时任参议员的约翰·肯尼迪,两人从此交往下去。肯尼迪当上总统后,梦露在他45岁的生日庆祝会上为他演唱了“祝你生日快乐”和“谢谢你记住我”两首歌,肯尼迪总统当众说:“在听了用那么甜美的声音、完美的技巧为我演唱的歌曲后,我甚至感觉到从此可以隐退了!”但不久以后,罗伯特和警察局长胡佛告诉肯尼迪,他与梦露的暖昧关系已经被黑手党掌握。肯尼迪决定与梦露断绝关系,但梦露仍不断给肯尼迪打电话、写信,甚至威胁他要向媒体披露二人的关系。无奈之下,肯尼迪找来罗伯特当说客。不料,罗伯特与梦露一见钟情。不久之后,二人关系出现裂痕。8月4日梦露通过劳福德找到罗伯特,威胁他要召开记者招待会,把她与肯尼迪兄弟的事抖落出来。罗伯特非常气愤,警告梦露不许再写信、打电话给他们。失去理智的梦露一边骂脏话,一边扑上去用拳打罗伯特,甚至从厨房拿刀要砍罗伯特。劳福特从旁制止,并打电话通知梦露的心理医生格尔森大夫使其平静。就在当天夜里,梦露服毒自杀了。

梦露死亡当天,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齐·海厄姆斯采访了梦露的邻居,邻居告诉他,前一天,有架直升机一直在房子上空低飞,嗡嗡响个不停。他通过查阅机场出租飞机公司工作记录,发现8月5日凌晨2时,一架直升机将一个人运到洛杉矶机场,而那个人很可能是罗伯特·肯尼迪。

1985年,梦露的女管家默里太太透露,1962年8月4日,罗伯特来贝弗利山庄(梦露别墅)看过梦露,两人大吵一架,梦露变得歇斯底里,罗伯特的侍从人员不得不出来劝阻。

但是有人研究了梦露的尸检报告,发现其中有很多疑点:报告说梦露一次性吞服47粒安眠药,可同时又说她的胃内是空的,只有20毫升的褐色液体。从医学角度讲,吞服那么多安眠药,在胃内一点残留都没有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梦露的尸检报告最初长达723页,后来,却减少到54页。因而人们渐渐相信了这样一个传说:梦露是他杀而不是自杀。

梦露的前夫罗伯特·斯莱泽也对梦露自杀提出质疑。梦露死后,他去查看现场。结果发现梦露卧室外面落下一些玻璃碎片。如果格尔森破窗而入,玻璃片应该落在室内而不是室外。另外,梦露的一本红色日记也不翼而飞,这个日记本记载着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一些交往情况。因此,斯莱泽怀疑一定是有人杀死梦露,又拿走那个红色日记本,然后破窗而逃。

最先到达梦露死亡现场的洛杉矶市中心警察分局警官杰克·克莱蒙斯证实,梦露尸体上有乌青块,显然是厮打痕迹,尸体也曾被移动和重新布置过。

老私家侦探史毕葛罗一直认为梦露是他杀而非自杀。他曾花了二十几年时间追查梦露之死真相,并写了三本关于梦露死因的书。在他的书中所下的结论是:梦露不是自杀身亡,而是被肯尼迪家族雇用黑帮分子“做掉”的。

好莱坞原制片人唐·沃尔夫也曾对此事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艰苦调查。他仔细研究了梦露的毒物报告。在她的血中含有四点五毫克戊硫巴比妥和八毫克水合氯酚,这个剂量足能杀死15~20个人,而且她的胃中却没有任何痕迹,显然是别人强行给她进行了静脉注射。于是他推测到梦露的死是由于她与肯尼迪兄弟的特殊关系。知道了太多的国家机密,这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遭此厄运。

梦露的一位朋友说梦露在死前曾打电话给他:“如果他不来找我,我星期一就开记者会,将我与他们两兄弟的事都揭发出来,看看事情闹到华盛顿会怎样。”

20世纪60年代时曾为梦露打工的萨斯曼则认为,美国传媒无人不知罗伯特兄弟与梦露有染,但没有人将之公布于众,所以肯尼迪兄弟根本不会把梦露当成一种威胁,更不用买通凶手杀她。倒是梦露脾气极坏,不可理喻,所以她极有可能以自杀来报复肯尼迪兄弟。

如此多的推测,互相矛盾的证据,更使梦露的死因如同乱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川端康成自杀之谜

1972年4月16日晚上9点,在一幢10层楼的名叫玛丽娜的高级公寓里,有人发现房间里飘出阵阵浓烈的煤气味。当人们手忙脚乱,将门踢开时,映人眼帘的是:一名70岁左右的男子躺在地板上,头朝瓷砖洗面池,鼻子里插着橡胶气管,表情平静,像睡着一样。这名男子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经检查,川端康成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尸检官根据尸斑、瞳孔、皮下出血等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死者系吸入煤气自杀而死。

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于大阪市的显赫旧家族里。他的父亲是个医生,喜欢中国诗词和山水画。不幸的是,当川端康成还在襁褓中时,就失去父母,由祖父母抚养,8岁时祖母去世,16岁时,祖父也故去。从此,他便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

从初中时开始,川端康成就热衷于阅读《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以后又在东京帝国大学专攻日本文学,古文造诣很深。这些经历对他的所谓“虚无孤独”的文学风格的形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早在中学二年级时,川端康成就立志做一名小说家,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大学读书时(1921年)创作《招魂祭小景》受到当时被誉为资产阶级文坛大师菊池宽的赏识,1926年发表中篇小说《伊豆舞女》,开始名噪文坛,赢得了新进作家的声誉。当时,日本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革命风暴席卷日本列岛。在文化领域内也是两军对垒,剑拔弩张。川端康成在菊池宽的支持下,同横光利一等人,以《文艺时代》杂志为阵地,树起“新感党派”的旗帜,宣扬“艺术至上”、“文学与政治无关”等口号。这一时期,川端康成的作品多以伊豆为题材,表现了纤细而敏锐的感觉和新颖的技巧。后来,他转而以东京市浅草一带大众娱乐场所的女性为题材,创作了《浅草红团》、《浅草姊妹》等作品。此外,描写舞女生涯的《鲜花圆舞曲》和感叹人生悲哀等的《水晶幻想》、《童谣》、《女儿心》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1935年开始发表、战后才修改完成的《雪国》,1949—1951年创作的《千纸鹤》和1961~1962年创作的《古都》等三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此后,他参加了呼吁世界和平七人委员会,在夏威夷大学做讲师。

在长达50年的文学生涯中,川端康成一贯坚持唯美主义文学方向。他初期醉心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乔依斯的创作,对英美“意识流”小说推崇备至,并进而把日本传统的抒情美和现代的感受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美”的世界。他在创作中追求静止的瞬间的“美”,在思想上表现虚无意识,强调刹那间的感觉,以及受压抑的人体本能。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曾以《美的日本和我》为题发表演说,宣扬“‘风花雪月’是表现包罗万象的人类感情美的基本思想。思想的主人就是自己,‘悟’的领域全靠自己的力量展开。”

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死带给人们极大震动。人们不禁要问,他为什么要自杀呢?

有些人认为,文学家过重的思想负担令他崩溃。

另有人认为,川端康成是受了右翼法西斯分子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的影响,也与他自身的政治堕落有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曾当过随军记者,日本投降后,他伤心欲绝,决计要用文学创作活动使日本人“感觉什么是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二战后,川端康成同反动统治阶级勾结日益紧密,公开支持警察头子秦野章竞选。三岛由纪夫在川端的推荐下走上文坛,1970年11月,他以剖腹自杀煽动军队搞政变,川端康成扬言三岛精神仍活在许多人心中,并将载入史册。不久,他便步其后尘。

也有人猜测作家是为了摆脱缠身的病魔。1972年3月7日~15日,川端康成因患盲肠炎在镰仓市的一家医院住院做手术。由于当时医院一律禁止探视患者,川端康成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便想到用死来摆脱。

川端康成的夫人回忆说,川端康成总吃安眠药,由于安眠药的作用,川端康成起夜时经常神志不清,闹出一些笑话。如服用安眠药后睡在浴池旁边。她分析4月16日,川端康成来到创作室后,吞服了安眠药,在半醒半睡之间打开了煤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