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过硬的品牌产品
春天到了,有一群燕子从南方纷纷往北飞。北京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两只燕子分别飞到相邻两家的屋檐下搭窝。
这两只雌燕子有一勤一懒,垒窝时,勤燕子仔细寻找结实树枝和稻草,精心地布置自己的房子,丝毫没有怠慢垒窝这件事。而懒燕子则就近取材,偷工减料,心想只要能容身就行,还没等勤燕子建一半它的窝就大功告成,住了进去,还时不时地嘲笑勤燕子愚蠢,说:“反正就住一年,要这么认真干嘛!”勤燕子没有理会它,还是兢兢业业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时隔不久,它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懒燕子的窝本来就小且不结实,加上被孩子们一折腾,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懒燕子不在意还自我安慰道:“没多久就要走了,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有一天,它和小燕子们都睡熟了,窝突然掉了下来,它万幸没事,可怜它那些无辜的孩子们,因为刚出生不久还不会飞,一只只活活地被摔死了。
现在它只好伤心地躲到勤燕子那里去,看到勤燕子结实的窝和可爱的孩子们,它悲痛地哭了。
勤燕子和它的孩子们之所以能够安全,是它有高质量的窝,而懒燕子却不同,它就因为懒而建造不过关的窝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在企业管理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有企业在质量管理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追求质量也是管理的一种艺术,如果企业能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并且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计划,就能预防不良产品的出现,使工作充满乐趣,生产力高度发挥,不会为整天层出不穷质量问题而头痛不已。
【事典】“奔驰”汽车公司的成功之路:质量第一
“奔驰”的成功之路,是质量至上之路,奔驰车以高质量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汽车王国!它向人类展示产品质量务求完美在市场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保持产品优良是奔驰公司也是任何一家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重要法则。
奔驰汽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一百多年来,奔驰汽车公司向世界各地提供了大量豪华、新颖、优质的汽车。“奔驰—600型”高级轿车成为许多国家元首、世界超级富翁、国际明星的首选,也成为权势、金钱的象征。
一百多年来,“奔驰”也为该公司带来了巨额财富。仅就该公司成立100周年的1986年而言,奔驰汽车公司创造了年销售额高达510亿德国马克,税后利润高达6.5亿美元的历史新纪录。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奔驰汽车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足迹。
对产品质量作精益求精的探索,创造第一流的产品,这是一百多年来奔驰汽车公司的经营宗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产品的构思、工艺的设计、样本的研制、批量的生产直到最后的服务,质量第一、至尊无尚的原则一直贯彻始终。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该公司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质量保证监督网,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不合格的成品坚决不出厂。各厂、车间、班组层层设立质量保证机构,派有专人检验质量。在奔驰汽车公司的工厂中,生产工人中有1/7是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光是一个引擎就要经过42道检验。
除此之外,奔驰公司还由董事会代表、车间代表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检查组,定期对所属部门进行检查。不仅检查产品质量、工艺和材料质量,还要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而且还检查质量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
随着专业化协作的加强,许多零部件是由协作厂提供的。对此,奔驰公司也严格把关,辛德尔芬根分厂共有职工3400名,每天组装汽车1600辆。奔驰公司规定如果一箱里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就全部退货。由于长期执行这项制度,协作厂商也都自觉地提高零部件质量。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质量,奔驰公司经常组织技术力量对协作厂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
对于汽车来说,其质量要求主要是行驶安全,坚固耐用,乘坐舒适,外型美观。为此,奔驰汽车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个安全车身。发生车祸时,车身不会挤瘪,方向盘在撞击后能自动推拢,确保驾驶者的人身安全。60年代,他们研制出ABS刹车系统,用电子控制器控制轮胎、紧急刹车时不因路面情况复杂而翻车。70年代末,他们又研制出转变灵活,既快又稳,而且在高速急转和较大倾斜的角度下不会翻车的“190”型小轿车,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坚持质量第一,以质求胜的原则还体现在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上。在奔驰公司的销售处,人们可以看到奔驰公司生产的各种车的图样,了解到汽车的性能特点。顾客如果对汽车的颜色、外观、内部装潢、附加设备等有特殊要求,厂方可以按需生产。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奔驰公司在各地设立了一千七百多个服务站,提供从换机油、检修、急送零部件,一直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运输咨询等项服务。奔驰就是这样依靠高品质的生产质量和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在奔驰汽车公司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它的汽车生产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个品种,三千七百多个型号。但他们为了保证企业的声誉和产品质量,产量始终控制在七十多万辆,其中小汽车只有44万辆。而后起的美国福特公司、日本丰田公司年产量都在二三百万辆以上。由于生产严格把关,数量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价格也是一般车的2倍以上,最高售价达34000美元,而买主却纷涌而至。
奔驰因其优良的质量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所以年营业额可达400亿马克。更为重要的是,奔驰汽车在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心中牢固树立了这一形象:奔驰等于优质。
一句话点评:质量的优劣决定企业的成败。
2.尊重理论、创新和时间
很久以前,有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因为上了年纪,地里的活儿干不过来,就不能像邻人那样顿顿有饭吃。好在夫妻俩很恩爱,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生活得到也快乐。
一天早晨,起床做饭的老婆婆大喊大叫:“老爷!老爷!不得了!我们家的母鸡生下金色耀眼的蛋呀!”老爷爷到鸡窝前一看,果然是看到一颗全是蛋。
从此,母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并且卖得很高的价钱。原本很穷的他们,一下子变得很富有。
然而,他们还想拥有更多的金蛋。“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那么它的肚子一定有很多金子吧!不如直接把蛋拿出来。”于是,老爷爷就把母鸡杀了。可是却找不到金子。
老两口后悔不迭,老太太哀叹道:“糟糕啦!如果让它活着,每天还能生金蛋……现在惨了。”
任何时候杀鸡取卵的作法都是可悲的。我们不能企求他人在其能力之外去满足自己的要求,一切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任一企业制定利润“目标趋向”时无不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杀型的选择,一种是生存型的选择。前者导致利润最大化进而导致短期行为。后一种选择即生存型的选择,奋斗目标讲的只是“适当利润”,为长期发展计,这类经理人要求企业以为社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宗旨,以薄利多销为手段;他们总是在消费者和社会信任与支持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企业持续地得到消费者和社会的支持以使自己兴旺发达。
【事典】以服务大众为目标,经营才能无往不利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本田技研公司经营管理企业的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
“三尊重”可以说是本田公司的经营思想的核心。
一、尊重理论
在本田公司中,经营建立在尊重理论的基础上,而且凡是与公司有关的业务,都将尊重理论,加以合理的处理。
公司尊重每个人符合理论的想法,即创新和改良才有进步和发展。人的体力只不过二十分之一马力,而人的价值却是与根据理论思考问题和合理地处理事务的智慧和能力成正比的。
他们认为:“如果我们公司有新颖之处的话,那就不仅是它的从业人员年纪轻,而且是他们尊重新理论。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和进步不论何时都取决于更合乎理论。”
二、尊重创新
在目前全世界这种日新月异的进步的时代,资本力量在创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已经让位给创新,就是说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将引导企业走向繁荣。没有创新,就是抱着钱袋子也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成为失败者。有些公司没有资本,但依靠创新获得发展。相反,不少企业尽管资本力量雄厚,工厂设备齐全,人员也不少,却因为经营不善和缺乏创新精神而出现亏损。时代的迅猛进步把企业经营中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颠倒过来了。”
三、尊重时间
“拿纺织品作比方,技术是经线,时间是纬线,二者相交织,方成为产品——织物,为迅速生产织物,就只有增加穿引纬线的织梭的速度。”
“虽然发明了好技术,但若错过好时机,技术的作用也就等于零。在发明、创造和改良过程中,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不管多么好的发明和发现,如果比别人晚了,哪怕是百之一秒,也就不成其为发明和发现了。创新和时间是绝对分不开的。”
“尊重理论、尊重创新,尊重时间”是本田宗一郎多年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已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被写入本田公司的“五项运营方针”之中。
一句话点评:企业要生存,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3.要做大得先做好
有一个村子,以种水稻而著称。村子几乎是让大片大片的水田包围着,每到秋天时,金黄色的稻田像一地地金子一样好看。但是,这段时间,村人纷纷外出淘金去了。于是,村里许多田地荒芜着。在村子里,有一个农夫守着几亩稻田过日子。每年插秧、施肥、收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他看到村上的人都到外地淘金发财去了,他还在稻田里继续劳作。只是每当看到村上的人从外面回来时的那种喜气洋洋的样子,他心中总不大好受。
一天,农夫坐在地边上,抽着他的汗烟袋心里寻思,我就不信靠种稻田,我不能发财。你们再风光,还不是得回家来吃我们种的稻米。从此以后,他天天寻思着如何种稻子来发财。
一天夜里,他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到稻田把刚刚露头的稻苗,都往上给拨了一截,心中还在想,我帮它们长快些,这样一年不就能多收一两茬了吗?
结果,到了中午,被拨的稻苗都蔫在了稻田里。
稻苗连生存都不可能了,还哪里来的一年两三茬。看来这个农夫也许真的是太想发财,一时自己都搞糊涂了。
在企业管理中,变革是必要的,但是变革一定不能连公司的核心都变了,因为变革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能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能在剧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实现永续经营。
所以变革要先确定变革目标,回答“在哪些方面变,变成怎样”的问题。在变之前一定要记住:先是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才进行有效的变革。
【事典】IBM的领导人郭士纳:正确的态度决定一切
罗·郭士纳决心对IBM大改革时,他是面临一个两难境地:郭士纳发现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注入公司的大部分思想很有用而且非常重要。他喜欢说他所设想的IBM,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回归了原IBM。他指的是老沃森时代,不是后期的——不是那个迟迟做不出决策或自满到瘫痪的IBM。
郭士纳认为,老托马斯·沃森经营的IBM,是顾客至上的公司。虽然是顾客至上,但绝不是一见到顾客就对顾客说:“你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是问:“你要解决的主要业务问题是什么?”只有这样,IBM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先锋,就是这个IBM将公司押在一个远见——360系统上并大获成功,为商界塑造了完美形象。
在努力改变IBM企业文化的同时,郭士纳小心翼翼地避免破坏IBM的主要优势:IBM的技术和出色的员工。郭士纳不想把洗澡水,连同小孩一起倒掉。但他确实想改变企业文化。他说:“态度更是个问题,即那种在成功之上建立起来的管理结构和管理行为。我把这种态度看成成功的诅咒。”
在尽力改变员工在IBM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中,郭士纳并不满足于对IBM旧的企业文化的小修小补。他说一些聪明的人很明显地看到旧的系统已经运转不灵了,公司若能够吸引这样的人才就会非常有建设性。
他所做的努力当然与以前截然不同,就是鼓励IBM员工们对公司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对工作更认真;最重要的是更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他想树立的IBM新企业文化,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的文化。”但“不断地自我更新”能永远成为IBM新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吗?
郭士纳说:“如果想在大变革时期保持领先的话就必须如此。记住,我们的市场本身是极具活力的,它千变万化,不断推陈出新……如果你想赢得比赛,你必须每天醒来都期盼着变化。事实上,你必须乐意接受变化。取得所有胜利,永不满足做亚军,要赢得每一分,独自承受失败,这些想法是次要的。‘不断地自我更新’意味着欣然接受变化。如果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和领导我们的产业,那么就改变它——不论它是个程序、工作方式,或新为特点的业绩卓著的群体。公司的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郭士纳相信,你必须准备迎接变化,并且必须有紧迫感,愿意在必要时马上做出改变,否则在未来迅猛变化的计算机产业中就不可能跟上潮流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