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117

第117章 植物王国趣谈(8)

“阿拉伯僧侣的传说”也可以叫做“雪克·欧玛尔传说”。1258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欧玛尔,流浪到离故乡摩卡很远的瓦萨巴(位于阿拉伯)时,已经饥饿疲倦到再也走不动。当他坐在树根上休息时,发现有一只小鸟飞来停在枝头上,以一种从未听过的极为悦耳的声音啼叫,他仔细一看发现那只小鸟是在啄食枝头上果实后,才叫出这美妙的啼声的。于是他便将那一带的果实全采下来放入锅中加水熬煮,不久之后竟开始散发浓郁香味,喝了以后不但觉得很好喝,而且还觉得疲惫的身心为之一振,于是他采下许多这种神奇的果实,遇到有病人便就拿给他们熬汤来喝。咖啡因此而被发现,而雪克·欧玛尔也因广做善事而被免罪。

咖啡的“血统论”

与红酒一样,咖啡的优劣和产地有很大关系。最有名的咖啡产地有以下:

巴西

最大的咖啡生产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多斯咖啡,它的口感香醇,中性,可以直接煮,或和其他种类的咖啡豆相混成综合咖啡,也是很好的选择。其它种类的巴西咖啡如里约、帕拉那等因不需过多的照顾,可以大量生产,虽然味道较为粗糙,但不失为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咖啡。

哥伦比亚

产量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咖啡工业国。较有名的产地“麦德林”、“马尼萨雷斯”、“波哥大”、“亚美尼亚”等,所栽培的咖啡豆皆为阿尼卡比种,味道相当浓郁,品质、价格也很稳定,煎焙过的咖啡豆,更显得大且漂亮。从低级品至高级品都能生产,其中有些是世上少有的好货,味道香醇至令人爱不释手。

墨西哥

中美洲主要的咖啡生产国。这里的咖啡口感舒适,迷人的芳香,上选的墨西哥咖啡有科特佩、华图司科、欧瑞扎巴,其中科特佩被认为是世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夏威夷

去夏威夷除了观光,别忘了夏威夷还出产咖啡豆——Kona。口感甜美带有愉快的葡萄酒的酸味,非常特殊。它是生产在夏威夷西南海岸的Kona,这是夏威夷最传统且出名的咖啡。

印尼

苏门答腊的高级曼特宁,它独特的香浓口感,微酸性的口味,品质可说是世界第一。另外,在爪畦生产的阿拉伯克咖啡,苦中带甘,甘中又有酸的余香,久久不散。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的高纬度地方所生产的咖啡豆是世上赫赫有名的。浓郁、味道温和,但极酸。著名的咖啡是中部高原所出产的,这里的土壤都是包括连续好几层厚的火山灰和火山尘。

安哥拉

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工业国,但只出产少量的阿拉伯克咖啡,品质之高自不在话下。

衣索匹亚

阿拉伯克咖啡的故乡。生长在高纬度的地方,需要很多人工悉心的照顾。这里有著名的衣索匹亚摩卡,它有着与葡萄酒相似的酸味,香浓,且产量颇丰。

牙买加

牙买加的国宝,蓝山咖啡在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无瑕,就像葡萄酒一样,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结合精华烘培技术研制而成,实属咖啡中之极品。

肯亚

肯亚种植的是高品质的阿拉伯克咖啡豆,咖啡豆几乎吸收了整个咖啡樱桃的精华,味微酸,有浓稠的香味,很受欧洲人的喜爱。

也门

摩卡咖啡想必大家都已非常熟悉。也门的摩卡咖啡曾经风靡一时,在世界各地刮起一阵摩卡旋风。酸醇香,带润滑的中酸至强酸,甘性特性。

秘鲁

后起之秀的秘鲁咖啡正逐渐打开知名度,进军世界。多种植在高海拔的地区,有规划的种植使得产量大大的提升,口感香醇,酸度恰如其分。

瓜地马拉

瓜地马拉的中央地区种植着世界知名、风味绝佳的好咖啡。这里的咖啡豆多带有炭烧味、可可香,唯其酸度稍强。

菌类“明星”

在用孢子繁殖后代的生物中,菌类无疑是杰出的一族。它们的身上虽然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依靠现成的营养维持生计,但不少植物学家仍然认为,菌类应归入植物的行列,应该称作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包括真菌和细菌。它们中间有不少罕见的种类,如前面写过的竹荪等。正是这些菌类“明星”,为菌类植物增添了不少光彩。

(1)冬是虫来夏是草

19世纪中期,一位法国植物学家来到我国四川、西藏一带考察。在海拔3500米的高山草甸上,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这种生物在夏天是草,冬天又变成一条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植物学家看到的就是有名的冬虫夏草,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属于子囊菌纲麦角菌科。

在我国,冬虫夏草仅仅分布在四川、云南、青海、西藏、贵州和甘肃等地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灌木丛和高山草甸之中。每到盛夏,原先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孢子成熟了,散发出去。孢子萌发以后。长成了菌丝体。

秋冬之际,天气变凉,蝙蝠蛾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纷纷钻入地下,准备过冬。此时,萌发的菌丝体乘机侵入幼虫体内,吸取虫体的营养,在虫体内生长,形成一个菌核。

第二年的夏天,菌核从虫体头部萌发出一条细棒状的子座,子座慢慢长得像草一样,顶上膨大,充满了孢子。待到孢子成熟,它们又将侵入别的幼虫,长成新的冬虫夏草。

干燥的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和冬虫夏草素,是著名的中草药。

近来,国外一些科学家在南美丛林里也发现了冬虫夏草。不过,生活在南美的冬虫夏草不但会侵入昆虫的幼虫,也会进攻成虫。

(2)漫话茯苓

所用茯苓部是菌类植物,它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一般生长在松树的根部。茯苓为什么长在地下呢?

相传很早以前,一场罕见的瘟疫袭击了一个村庄。村子里死了很多人,一位老药农冒险爬上高山去采药,药虽采到,人却摔死了。后来,药农丧生之处长出许多肥大的茯苓。又据说人无论得了什么病,吃了茯苓就会痊愈。消息不知怎么传入皇帝的耳朵,他想采尽天下所有的茯苓,可没料到一夜之间所有的茯苓都躲到了地下。

传说归传说,真菌学家告诉我们,茯苓爱在土下20~30厘米深的松树根上“安营扎寨”却是真的。它们能分泌“消化”树根的纤维素酶,顺利地得到松树的营养。所以,茯苓的菌核一般能长到10多千克重,直径达30~40厘米。

人们挖出茯苓,将它们垒起“发汗”,尔后将它们切制成茯苓片。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可切成白茯苓,红色部分可切成赤茯苓,包裹树根的部分可加工成茯神。

茯苓的菌核中含有大量的茯苓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三萜酸类化合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

茯苓除了药用,还可以加工成茯苓饼和茯苓糕等。

(3)猪苓藏地下

和茯苓一样,一种叫猪苓的菌类植物也生活在地下。但猪苓菌核的外观远没有茯苓光滑、好看。

猪苓菌核的形状很不规则,看似一团团猪粪,小的直径为4厘米,大的直径可达20厘米。有时候,好几块菌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团块,重量达10多千克。

猪苓喜欢凉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它们生长在柞树、枫树、桦树和栎树的树根附近,并常与蜜环菌共生在一起。

猪苓和茯苓一样,南北各地都有生长。在南方,全年都可以采收,在北方,多在夏秋两季挖取。

新鲜的猪苓菌核味道鲜美,可以当菜吃。菌核干燥以后,可以作中药,它含有麦角甾醇和生物素,并具有抗癌作用。

(4)彩色的云芝

有时候,走进杨、柳、榆、桦、梨树等阔叶树林,你会在朽木和倒木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漂亮的同心环带。

环带上密生各色绒毛,有的紫色,有的蓝色,有的褐色,还有呈黑色和白色的,五彩缤纷,很是好看。这环带实际是一种真菌,环带的颜色极似天上的彩云,所以这种真菌被称为彩纹云芝。彩纹云芝属担子菌纲,它的子实体没有柄,呈半圆形或贝壳形,菌盖很薄,边缘呈波浪状,侧生在枯树干上。

彩纹云芝生命力极强,它能耐干热。夏季和秋季是它生长的旺季。它的菌丝对木材的分解力极强,因此往往造成木材的迅速腐烂,所以彩纹云芝是林业上危害十分严重的病源菌。

但是,凡事都得一分为二,彩纹云芝虽然危害树木,但本身却含有一种云芝多糖。这云芝多糖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治疗慢性肝炎,防治肿瘤。

(5)香菇“大力士”

有一回,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的一条马路上发生了一件怪事,刚铺好的柏油路面突然冒出一个个小包,那小包不久就破裂了,从里面竟长出一个个小香菇。小小香菇,能顶破柏油路面,它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菌类学家告诉我们,香菇虽小,但在雨水充足、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全身能发出相当于几百个大气压力的膨胀力。柏油马路就是这样被香菇“大力士”给顶破的。

香菇也属于担子菌纲,最大可长到18厘米长。它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其中,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

尚未成熟的香菇。菌盖向下卷成波浪形,一旦成熟就水平展开,过于成熟时则向上反卷。

香菇的菌盖肉乎乎的,白而肥厚,最厚的达1厘米左右。

香菇的子实体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干食。新鲜时香气并不浓郁,晒干或烘干后就发出特殊的香味。香菇营养丰富,并含有香菇多糖,是著名的保健食品。

(6)发光的蜜环菌

每年夏秋之际的夜间,人们常在田野里看到枯树桩隐隐发出微弱的荧光。这是什么道理呢?

经过科学家的仔细研究,人们发现这只是蜜环菌玩的把戏。与茯苓、猪苓、云芝和香菇一样,蜜环菌也属于担子菌纲。它们一般生长在枯树、倒木、枯枝及其附近的地面,菌盖呈肉质,表面覆有褐色的细毛。

蜜环菌呈蜜黄色,中央的颜色比较深,圆柱形的菌柄直径达2厘米。

蜜环菌的菌丝会发光。每年的夏天和秋天,菌丝从土壤里侵入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根部,在树根的皮层里发育,树根的被侵入部分就全部腐烂了。

蜜环菌的菌丝继续朝皮层里延伸,一直扩展到整个树干基部。这时,树根全部腐烂,树的地上部分也随之死亡。

晚上,人们在旷野里看到的发光物,其实就是大量繁殖的蜜环菌菌丝。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蜜环菌,它们常和天麻以及猪苓共生在一起。蜜环菌的子实体可供食用,菌丝有着与天麻相类似的药用成分。

(7)食虫蘑菇

人们总以为只有猪笼草、茅膏菜和水中“杀手”狸藻才以捕虫为生。其实,蘑菇也会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