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135

第135章 别有情趣的植物(3)

澳洲有一种很有名的猴面包树,它也同澳洲梧桐一样,具有很强的储水本领。澳洲梧桐有一个特别粗的茎杆,像一个巨大的酒瓶,里面储藏着大量水分。因为它生长在有漫长旱季的地区,它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就在雨季拼命喝水,并把水储藏起来,这样到了旱季就能高枕无忧了。

能“报时”的植物——时钟花

自古道“花开花落自有时”,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你随处可见一种黄色小花,每到开花季节,每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大约九点钟左右,花朵就绽放,下午太阳落山时,大约六点钟左右,花朵就闭合,每朵小花每天都是这样。大约要持续一星期左右才凋谢。

这种美丽的黄色小花,就是时钟花科的草本植物时钟花。它来自遥远的南美洲。时钟花有多个品种,常见的有黄色时钟花和白色时钟花。时钟花为什么会按时开放?因为它具有生物钟,生物钟是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也是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其实,植物、动物和人都有生物钟。

18世纪,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对植物开花时间作了很多观察和研究,然后在自己的花园里培植了一座有趣的“花钟”:蛇床花黎明二三点钟左右开花;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独木能成林的树——榕树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可是在树木的大家庭里无奇不有,有一种榕树,一棵树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一公顷之多,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榕树

榕树是一种喜欢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常绿阔叶乔木,它遍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低海拔的热带林中和沿海海岸及三角洲等低温地区。由于榕树的果实味甜,小鸟善食,坚硬不能消化的种子随鸟粪到处散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古塔顶上,古城墙上和古老屋顶上,都可见有小鸟播种的小榕树。在热带林的大树上生长的小榕树,也多数是小鸟播种的,这种树上有树的奇特现象构成了热带林的一大景观。

榕树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非常发达。它的主干和枝条上有很多皮孔,到处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这些气生根向下生长入土后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支、不长叶。榕树气生根的功能,和其他根系一样,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同时还支撑着不断往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据统计,一棵巨大的老榕树的支柱根可达1000多条。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一棵生长在河滩的大榕树,树冠宽大达6000多平方米,树冠下有上千条支柱根,犹如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这片“森林”距海不远,形成有名的“鸟类天堂”。

园林工作者受榕树生长特性的启发,别出心裁地对榕树的气生根和书树冠进行诱导、整形,使它成为庭院绿化中的一种奇特景色和富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能“假死”的植物——卷柏

蕨类植物中的一种卷柏,它有一种奇特的本领。如果将采下来的卷柏存放起来,它的叶子会因干燥而蜷缩成拳头状,看起来似乎已经干死了。其实它是“假死”,一旦有了水分,蜷缩的叶子又重新展开,渐渐还阳“复活”,继续生长。卷柏三番五次的“死”而复生,生而又“死”,经历着曲折的、生生死死的艰难历程,所以人们称它为九死还魂草。

卷柏为什么具有九死还魂的本领呢?原来,卷柏生活在干燥的岩石缝里,很难得到充足的水分,长期进化而适应环境的结果,使他们形成了体内含水量极低的特点。遇到干旱的季节,卷柏便蜷缩成团,不再伸展,全身的细胞像是处在休眠状态,即使体内的含水量降低到5%以下,细胞内的原生质活动正常,所以卷柏照样能生存。雨季到来,卷柏吸水立即“苏醒”过来,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枝叶重新展开,获得新生,它们的生命力真是顽强的很!

卷柏还是一种药,最明显的疗效是用:止血。治疗吐血、便血、尿血等疾病。

卷柏属卷柏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小草,在我国也有分布,多生长在向阳山坡或岩石缝中。它一般株高5~15厘米,主茎直立,顶端丛生的小枝呈扇状分布。每当干旱缺水时,它的枝叶卷曲得像拳头,故又叫它“拳头草”。如果继续干旱下去,整个植株即会变得枯萎焦干,看上去好像已经干死了,可是只要一得到水,枝叶又会展开而复活;以后如再遇到干旱,它仍旧会“假死”,遇水后照样又重新复活,因为它可以三番五次的“死”而复活,所以人们还称它九死还魂草、长寿草、长生不死草、万岁草。

干“死”了的卷柏为什么遇水又能复活呢?植物学家们发现,卷柏的细胞原生质有着与众不同的奇妙性能。一般植物因干旱而过度失水时,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受破坏,因此有水时也不能恢复生活能力了。而卷柏的细胞中的原生质耐旱脱水性能很强,即使在失水时也不会受损,一旦得到水后便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它不易于死。

卷柏不但是观赏植物,也是药用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收敛功能。卷柏生用破血,可治疗经闭、跌打损伤、腹痛;炒用止血,炒炭可治疗吐血、便血、尿血等症。

没有叶子的植物——光棍树

光棍树属于大戟科植物。这种奇特的植物没有娇艳的风姿,没有美丽的花朵,也没有潇洒的叶片,生得光溜溜的,却也很让人喜欢。因此,有人又称它“神仙棒”。

光棍树也是一种拟态植物,因为它把自己伪装得像棍棒一样。为什么光棍树仅有绿色的枝条而没有叶片呢?原来,在漫长的岁月中,植物为适应环境,都会发生变异,光棍树的故乡——非洲沙漠地区长年赤日炎炎,雨量极其稀少,由于严重缺水,许多动植物大量死亡,甚至灭绝。适者生存,为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水抗旱,原来枝繁叶茂的光棍树为减少水分蒸发,叶片就慢慢退化了,消失了,而枝干变成了绿色,用绿色密集的枝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是不能成活生长的,而绿色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这样,光棍树就得以生存了。但是,如果把光棍树种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不仅会很容易地繁殖生长,而且还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呢!这也是为适应湿润环境而发生的,生长出一些小叶片,可以增加水分的蒸发量,从而达到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光棍树的伪装,骗过了许多草食动物的眼睛。有些食草动物认为它是个“穷光棍”,光秃秃的没有叶子,根本不屑一顾。不过,真要是对它下口,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它还有一招,它的体内枝叶含有毒素,会“教训”那些胆大妄为的食草动物。

有趣的瓜——蛇瓜

蛇瓜,别名蛇豆、蛇丝瓜、大豆角等,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在西非、美洲热带和加勒比海等地也有栽培,我国只有零星栽培,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地区种植较多。

蛇瓜以嫩果实为蔬,但嫩叶和嫩茎也可食。嫩瓜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松软,有一种轻微的臭味,但是煮熟以后则变为香味,微甘甜。蛇瓜性凉,人肺、胃、大肠,能清热化痰,润肺滑肠。蛇瓜的嫩果和嫩茎叶可炒食、作汤,别具风味。蛇瓜少有病虫危害,可称为无公害蔬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没有尝食过的人会觉其有一股腥味,不敢购买,但一经尝食后就会认可。

蛇瓜根系发达,茎蔓生,叶为掌状,绿色,有5~7个较圆的裂口,边缘有锯齿,叶面有细茸毛。雌雄同株异花,腋生,雄花为总状花序、白色。果实细长,末端稍弯曲,形状似蛇,故称蛇瓜。

无根无叶的植物——天麻

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赤箭”。别名明天麻。还有神草(吴普本草)、独摇芝(抱朴子)、定风草(药性论)、合离草、离母(图经本草)之称。日本人称之为鬼箭杆、盗人脚等。它对眩晕、小儿惊痫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天麻为什么无根无叶呢?因为天麻的生长过程神秘莫测,别具一格。

天麻是草本植物,生长在林区山间,初夏时节,从地面长出像细竹笋似的砖红色的花穗,穗的顶端排列着黄红色的朵朵小花,看上去真像一支出土的小箭,所以人们常称它为“赤箭”。花开过后,结上一串果子,每个果子里有上万粒如沙尘那样的种子,随风飘扬,不见一片绿色叶子长出。细心采药的人,顺着这根“赤箭”往下挖,从地下挖出一些像马铃薯、鸭蛋、花生米那样大小的块茎,但找不到一条根,这些块茎就是珍贵药材天麻。

没有根、不见叶,全身没有叶绿素,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也无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那天麻是怎样长大的呢?原来,天麻生长时有它自己的秘诀“吃菌!”

在林子里到处蔓延着一种名叫蜜环菌的真菌,菌盖是蜂蜜色,菌柄上有环,蜜环菌由此而得名。蜜环菌的菌丝体到处钻营,无孔不入,专靠吸吮其它植物的养料为生,腐烂木材,危害森林,当遇到天麻时,菌丝也照例把块茎包围起来。没想到真菌这时占不到便宜了,天麻的细胞里有一种特殊的酶,能把钻到块茎里面来的菌丝当作很好的食料消化,吸收掉,这样,真菌反而成了天麻的食物!靠蜜环菌的喂养,天麻长大了,没有根没有叶一样过得很好。这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根和叶慢慢便退化了,就是现在,你在块茎的节间还可以依稀见到叶的痕迹——薄薄的小鳞片。可是,当天麻衰老的时候,生理机能衰退,已没有“吃菌”的能力,这时反而成为蜜环菌的食物。所以天麻和蜜环菌是共生的关系,前期天麻吃蜜环菌,后期则是蜜环菌吃天麻。

当人们摸到天麻的脾气后,只要把它的“粮食”——蜜环菌准备好,给它一个阴湿的环境,在平原也可以人工栽培天麻。

天麻虽然无根无叶,可它具有高等植物最大的特征:有复杂的开花、结实的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它属于兰科植物。兰科里不少植物都生得稀奇古怪,天麻恐怕是其中最退化、极有趣的成员之一吧!

植物界的“吸血鬼”——菟丝花

植物界中也有一种可耻的寄生虫,它们不愿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而是通过窃取其它植物体内的营养来生存并繁衍,这种植物被人称之为“吸血鬼”,在生物学上称为寄生植物。而那些被窃取养分的植物被称为“寄主”。寄主对这些“寄生虫”毫无办法,只能任其生长,有时甚至会被榨干营养,干枯而死。寄生植物因为不必制造养料,叶子也就慢慢退化了。菟丝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菟丝子常常寄生在大豆身上,它茎干上的吸器可穿透寄生植物运送养分的通道,窃取养料。菟丝子的根在它刚长出来的时候还稍稍起点作用,一旦攀附住寄主,根便不起作用而慢慢的枯萎了。

林海牌叶伞——海芋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仪态万千,竞相显奇媲美。有笔直的“通天柱”,有舵背的“躬腰老”,有长须的“美须公”,有弯弯曲曲的“爬地龙”,还有一些植物,可遮风挡雨,有“绿叶雨具”之誉。

在被人称为绿叶雨具的植物中,有的巨叶植物又被某些学者冠以“林海牌叶伞”的美称。这些巨叶植物,生长在热带中,叶巨如伞,人们在林中突遇大雨时,常蹲在叶下避雨,或将叶片顶在头上当伞作帽。最有名的“林海牌叶伞”,是天南星科植物——海芋。这种植物有矮粗的肉质鳞茎,株高可达2~3米,茎干有直立生长的,有匍匐于地的,多生长在阴湿沟谷、石山或密林下。那带有节痕、长有少数须根的茎干上端,生长着一轮具有肉质长柄的绿色巨叶。叶色碧绿生辉,叶脉显露。叶片有的长达1米,宽50米厘米,比农民常用的雨帽还要宽大。海芋之叶,可以用于搭盖临时棚房。人们在野外进餐时,砍几片芋叶铺在地上,可作绿色的“地桌”,供人摆放食物进餐。烈日当空之时,那巨大的叶片又可以充当“遮阳伞”。顶在头上遮阴,在森林里突然遇到变天下雨,砍两片海芋叶顶在头上,便成为一把不用花钱购买的绿叶雨伞。顶上这种雨伞,冒雨赶路也不会被雨淋湿衣服。

海芋,不仅会生长“林海牌叶伞”,其根茎还富含淀粉。根可入药,淀粉可作工业原料。

林海中能生长“林海牌叶伞”的植物,除海芋外,还有与它同科属的一些天南星科植物,如假芋、大野芋、大千年大黑麻芋等。这些叫“芋”的植物也和海芋一样,有粗壮的分节肉质量鳞茎,长有雨帽般大小的绿叶。叶片有翠绿的、淡绿的、紫黑色的,都可用于遮阳挡雨。还有林中那些野芭蕉,叶片又宽又长,可捂折成钩状披在头上,暂作“雨衣”。

有“林海牌叶伞”之称的芋类植物,因叶碧而巨,四季常青,树型美观,已被人们引入庭院栽培,作盆景观赏。

自带“氮肥厂”的植物——豆科植物

“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氮、磷、钾等肥料,如果缺少了这些肥料,尤其是缺少了氮肥,植物就会长得又矮又小。虽然空气中水含有大量的氮素,可是绝大部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只有豆科植物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将它转化成氮肥,供应自己生长的需要。因为在它们的根部,都有一个小小的“地下氮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