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178

第178章 宝贵的珍稀植物(2)

“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

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或叫“黎明红杉”就是水杉。

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教授在四川万县磨刀溪路旁发现了三棵从未见到过的奇异树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33米,胸围2米。当时谁也不认识它,甚至不知道它应该属于哪一属?哪一科?一直到1946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辅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研究,才证实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单独添进了一个水杉属、水杉种。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自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树龄约400余年的水杉巨树后,在湖北利川县水杉坝与小河又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水杉属于落叶乔木,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瓦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线形,柔软,几无柄,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354℃,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上,pH值45~55。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水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挺拔,枝子向侧面斜伸出去,全树犹如一座宝塔。它的枝叶扶疏,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入秋以后便脱落。水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树木,同时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树种,它的适应力很强,生长极为迅速,在幼龄阶段,每年可长高1米以上。水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心材紫红,材质细密轻软,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同时还是质地优良的造纸原料。

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生长快,是亚热带地区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速生,用材树种。

珙桐

珙桐,又名水梨子、鸽子树,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隶属于珙桐科珙桐属,除珙桐和光叶珙桐外,目前其本科本属内没有任何近缘植物幸存至今,故而有“植物括化石”和“绿色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类珍稀保护植物。

珙桐是落叶乔木,多零星生长,极少成林,树干能长高到20多米,大树胸径可达08米~1米以上。叶片有点像桑树叶,花开时节,两片乳白色的苞片大小和形状极似鸽之两翼,而圆球形的花序像极鸽子的头部,远远望去犹如白鸽栖上枝头,山风吹动,像一群群跃跃欲飞之白鸽,蔚为壮观,因此又名为“中国鸽子树”。珙桐树极其长寿,树龄常达百年以上。开花期更可长达5个月。

约在100万年前,地球上植被十分丰富,珙桐及其家族曾繁荣一时,但在第四纪冰川侵袭后,许多植物惨遭灭绝。由于我国高山大川多,成了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珙桐就是在我国中西部偏僻的山区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之一,植物学家称它为“林海中的珍珠”。

珙桐自然分布带主要在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5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尤以四川的峨眉山及雷波、马边等县最为集中。湖北的神农架、贵州的梵净山、湖南的张家界和天平山以及云南的东北部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大熊猫的发现者法国神父戴维1900年前在四川穆平(宝兴)林区发现珙桐树,很快引起了欧美植物学家的重视,纷纷来川寻找珙桐。1900年英伦园艺公司派遣植物学家威尔逊到中国搜集珙桐种子,1903年至1904年几次将所采集的种子寄回英国繁殖。1897年,法国人法戈斯将他采集到的37枚珙桐树种子送回法国栽种,但只有一枚发了芽,在异邦的土地上生长良好,并于1906年开了花。英国的威尔逊也于1903~1904年寄种于英国育苗种植,并开了花结了果。在法戈斯、威尔逊之后,西方对“绿色熊猫”珙桐感到极大兴趣的专家、学者多了起来,采集到珙桐种子的人也多了起来。于是,珙桐种植风靡一时,珙桐不仅在一些著名植物园中扎下了根,而且很快出现在欧美的许多城市和街头,以后又陆续进入了普通居民的庭院,成了闻名中外的园林观赏树之一。

1925年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家陈嵘教授赴鄂西考察发现了珙桐,又在1927年夏季专程到四川调查,在穆平一带采集珙桐种子寄往美国。

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主人向他介绍庭院中那洁白的“鸽子”花是来自“中国鸽子树”(珙桐)开放的。周总理对这种奇特美丽的花十分赞赏,当即指示有关人员,一定要对珙桐的研究加以重视,让我们在城市和花圃中出现“白鸽展翅”,也要有这象征和平友好的“鸽子”花。

珙桐的美丽传说

相传宝兴有一土司,只有一个女儿,取名白鸽。与一个叫珙桐的农家小伙子相爱。白鸽把一根碧玉簪掰成两截,一截赠珙桐,一截留给自己,以表终身。但父亲不允,为断女儿之念,便派人在深山将珙桐杀死。白鸽得知后,淡妆素裹,逃出家来,找到珙桐被害处,哭得死去活来。忽然,在白鸽面前长出一株形如碧玉簪的小树,顷刻之间,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白鸽知是珙桐化成,便伸双臂向这株大树扑去,顿时,变成千万朵形如白鸽、洁白美丽的花朵挂满枝头。还有一则传说是家住夹金山下的土司女儿卓玛将被选到西藏布达拉宫去和那里首领的儿子结为夫妻,就在她出门远嫁的那天早晨,她喂养的一只名“雪鸽”的白鸽,忽然飞到她身边同她一起远行。在布达拉宫的日日夜夜里,卓玛十分思念故乡,三年后的一天,她写了一封家书,托雪鸽为她送去。雪鸽便带着一群小白鸽起程往川北飞走,越过千山万水,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飞到了卓玛的故乡夹金山下,由于经过长途飞行,它十分疲倦,便在珙桐树上停了下来,立时,全被冻僵在枝头,化成美丽洁白的鸽子花,不断地点头,向前来探望的人们问好。

鹅掌楸

鹅掌楸为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叶互生,叶形马褂状,具长柄,托叶与叶柄离生,叶片先端平截或微凹,近基部具一对或两列侧裂。花五香气,单生枝顶,与叶同时开放,两性,花被片9枚,3片一轮,近相等,药室内外开裂。雌蕊群无柄,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分离,最下部不育,每心皮具胚珠2颗,自子房顶端下垂。聚合果纺锤形,成熟时心皮木质,种皮与内果皮愈合,顶端延伸成翅状,成熟时自花托脱落,花托宿存枝上。种子1粒至2粒,具薄而干燥的种皮,胚藏于胚乳中。

本属于中生代白垩纪时,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法国都有化石发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时还有10多种,广布于北半球热带地区,至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种类灭绝,只剩下远隔太平洋遥遥相望的两个孤零同胞兄弟。中国鹅掌楸分布于我国和越南北部,北美鹅掌楸分布于北美东南部。1963年南京林业大学叶培忠先生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北美鹅掌楸进行杂交,育成杂交后代,表现为生长势超越双亲,而且落叶迟、抗性强。

怎样来区别这三种鹅掌楸呢?从叶片上分,中国鹅掌楸两侧通常各有1裂,向中部凹入较深,老叶背面有乳头状的白粉点;北美鹅掌楸两侧各有2裂至3裂,不向中部凹入,老叶背面无白粉;杂种叶形变异较大。从干、枝上分,中国鹅掌楸树皮灰白色,无显著凹槽,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北美鹅掌楸树皮紫褐色,有较深凹槽,小枝褐色或紫褐色。从花、果上分,中国鹅掌楸花杯状,径4厘米至5厘米,花被片外面为浅绿色,具有明显的黄纵纹,内面为黄色,聚合果长7厘米至9厘米,翅状小坚果先端钝;北美鹅掌楸花碗状,花被片内侧近中部为一橙红色的宽带,聚合果长6厘米至8厘米,翅状小坚果先端尖。杂交种花钟状,花瓣的边缘及基部黄绿色,中间为浅橙黄色,并带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果实较双亲为大。

苏铁

苏铁又名风尾蕉、避火蕉、金代、铁树等,在民间,“铁树”这一名称用得较多,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即使是衰败垂死的苏铁,只要用铁钉钉入其主干内,就可起死回生,重复生机,故而名之。

苏铁是分布在热带地区的裸子植物,它长得有点像棕榈树,所以也被称为原生棕榈。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裸子植物。在恐龙称霸的中生代,苏铁家族可是个旺族,据说当时的每三种植物中就有一种是苏铁,然而不知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当恐龙灭绝后,显赫的苏铁家族也逐渐衰落了,目前只剩下110余种。

苏铁是雌雄异株的植物。雌花和雄花分别生长在雌株和雄株的茎顶部。雄花序黄色,形如圆柱形宝塔,高耸于绿色丛中。雌花序黄褐色,呈扁球形,为绿叶所环抱。苏铁的种子形如鸟蛋,成熟时朱红色,俗称风尾蛋。

俗话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千年铁树开了花”或“铁树开花马长角”,比喻事物的漫长和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尤其是在热带地区,20年以上的苏铁几乎年年都可以开花。苏铁雌雄异株,花形各异,花期6~8月,雄球花长椭圆形,挺立于青绿的羽叶之中,黄褐色的花球,内含昂然生机,外溢虎虎生气,傲岸而庄严;雌球花扁圆形,浅黄色,紧贴于茎顶,如淡泊宁静的处女,安详而柔顺地接受热带、亚热带阳光的照射。

云南省植物园内有三株巨大的铁树,一雄两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从野外引种而来,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铁树,树龄近千年,被广大中外游人誉为“铁树王”,堪称稀世之宝。它们的学名叫篦齿苏铁,目前,这种植物已濒临灭绝,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雪莲

藏族老百姓将雪莲花分为雄、雌两种,据说雌的可以生吃,具有甜味,雄的带苦味。而植物分类学上将雪莲分为雪莲亚属和雪兔子亚属两大类。西藏产雪莲亚属13种,雪兔子亚属17种,共计30种。

雪莲

雪莲花除产西藏外,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也有分布。各地民间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盲、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印度民间还用雪莲花来治疗许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溃疡、痔疮、支气管炎、心脏病、鼻出血和蛇咬伤等症。在藏医藏药上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

雪莲花具有生理活性有效成分。其中伞形花内酯具有明显的抗菌、降压镇静、解痉作用;东莨菪素具有祛风、抗炎、止痛、祛痰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治疗喘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96,6%。芹菜素具有平滑肌解痉和抗胃溃疡作用;对羚基苯酮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特别饶有兴趣的是雪莲花中所含的秋水仙碱,该成分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典型代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临床用以治疗癌症,特别对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对皮肤癌、白血病和何金氏病等亦有一定作用。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异功效,12~24小时内减轻炎症并迅速止痛,长期使用可减少发作次数。

此外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活性,能延长大鼠动情后期,而缩短间情期和动情前期。但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能引起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严重者会出现肠麻痹和便秘、四肢酸痛等副作用。由于雪莲花中含有疗效好而毒性较大的秋水仙碱,所以民间在用雪莲花泡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和妇科病时切不可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