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47166400000023

第23章 礼仪是商海纵横的资本(2)

小慧在一家待遇不错的公司里做秘书。一次,公司来了几位业务上重要的客人,经理一再吩咐不能怠慢这几位“财神爷”,公司下半年的利润就指望他们了。所以小慧在接待时非常慎重,在倒水时,经理暗暗给小慧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她不要用一次性纸杯倒水。可是小慧并没有领会领导的意思,还以为是让她快点倒水,于是她一路小跑,按照以往的惯例,拿出一次性纸杯为每位客人倒好了茶水。经理看了,也无法挽回了,连忙热情地嘘寒问暖,以引开客人的目光。好在,这几位客人没那么多讲究,对于这个细节也并未太在意,合同如约而签。经理终于松了一口气。事后,经理告诫小慧,当公司的一些重要客人来访时,一定不能用一次性纸杯倒水,以免有怠慢之嫌。

倒水,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却大有学问。礼仪专家指出:

·切忌使用不干净的茶具。给一些重要的客人倒茶时,要使用干净的茶具,尤其要注意茶具是否久置未用,是否沾染灰尘等,如果有,最好在倒茶前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茶水、茶叶要适量。俗话说:“满酒半茶”。如果把茶水倒得很满,会让客人觉得很别扭,也不好端起杯子,同时也会给人没有尽到待客之道的感觉。此外,茶叶也不宜太多或太少,口味适中是最佳的选择,当然如果客人提出要求茶浓或茶淡些,可以遵照客人的意思多放或少放茶叶。

·端茶要得法。按照传统习惯,应双手给客人端茶。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在倒满之后,用小茶碟装杯子,然后再端给客人。

商场中,往往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决定了生意的成败。因此,对于端茶倒水之类的这些接待宾客的细小礼节万万不能忽视。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卢瑞华

商业宴请,不要埋头就吃,吃了就走

俗话说:“宴请的功夫在吃外。”一场好的宴请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机会,还会让你获得更多人的赏识。

宴请是一种常见的礼仪社交活动,就宴请活动的性质而言,约有三种:第一种是礼仪性的。例如,为欢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庆祝国庆日等重要节日;第二种是交谊性的,主要是为表示友好,发展友谊。例如,接风、送行、告别等;第三种是目的性的,这种宴会的各方,为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而举行宴请,以便在席间进行商谈。这三种宴请是在生活中最为常用的。礼仪专家指出,在参加这些宴请时,切忌不可以只顾低头猛吃,吃完后拍拍屁股就走,这是一种非常没有修养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人,人们会嗤之以鼻,不会与其有进一步的交往。因此,如果想获得成功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生意铺上一条平坦大道,就要学会以下几条宴请的礼仪:

·在宴席上,要及时向主人敬酒致谢。敬酒的顺序一般是先和主人、主宾先碰杯,同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不应借此机会抽烟或四处观望等;在与身份低或年轻者与身份高年长者碰杯时,应稍欠身点头,杯沿与对方杯沿略低以示尊敬。

·待主人招呼后再开始用餐。用餐时要文雅,应闭嘴咀嚼,不应发出声响。如果食物太热时,待稍凉后再吃,切勿用直接嘴吹。鱼刺、骨头、菜渣等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遮口,吐到杂物盘中。

·宴席后,不要马上离开。吃完饭后,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马上离开,应该与在坐的人稍事寒暄一会儿,聊聊天、喝喝茶、吃点水果、品品咖啡等,一般在吃完水果后,即表示宴会结束,此时,主人会向主宾示意,之后方可离开席位。

·离席后,应有礼貌地向主人握手道谢。通常是男宾先与男主人告别,女宾先与女主人告别,然后交叉再与其他人告别,一般是在主宾离席后陆续告辞。如确有急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及致歉后悄悄离去,不必惊动太多客人,以免影响整个宴会的气氛。

·宴请后别忘了写封感谢信。一般在宴请2~3天内,客人可写一封简短带有“致谢”字样的名信片表示感谢。一般是用铅笔在名片的底部书写,名信片可寄出也可亲自送达。

宴请的学问太多了,要学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切身的经历和体会,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奥妙与技巧。

一个只顾低头吃饭的人,是不会赢得很多朋友的,更不会利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赢得财富。

弄清位置高低排列次序

熟知对方的一切,才能做好接待工作,让对方觉得不会有怠慢之处。

接待中,座次的安排是一件小事情,但却是一件不能忽略的小事情。从这件事情中,让对方可以感觉到对其的尊重和礼待等。因此做好接待各方面的座次安排也非一件易事。下面是接待关于座次的安排礼仪:

·关于宴席座次的安排。在宴请接待的客人时,一般主陪坐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坐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坐在主陪的右面,2号客人会在主陪的左面,3号客人坐在副主陪的右面,4号客人坐在副主陪的左面,其他成员可以随意就坐。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的方式排列,如果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该视情况而定。

·仪式的座次安排。签字双方主人在左边,客人在主人的右边。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关于乘车的座次安排。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车的主座位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俗话说,如果想做好一件事情,那么就在要做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接待时安排座次也一样,如果想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么就需要在安排之前对被接待者进行详细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底细”之后,才能做出令双方都满意的座次安排。

熟知递烟和点烟的礼节

烟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与修养。

烟在商务活动中是最能拉近两个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的距离的。当初次见面的两个人,互相拿出一根香烟,话匣子也就此打开,相互间的陌生感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这就是烟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千万不可小视这一根不起眼的烟。它有时可以成就一桩生意,有时可以恢复一段友情,有时可以创造一段友情,有时还可以化解尴尬……

如今,烟更是成为大从消遣娱乐的好工具,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烟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个排解器,无论心情好坏都可以点上一支烟,云里雾里的同时,身心也会完全放松地享受一会儿。但是你知道,有关烟的一些礼仪规则吗?

·通常当男士在脱帽子、戴帽子或鞠躬时,应该熄灭烟蒂或烟斗,当男士们在交谈时,也应该如此。

·当男士和女士在马路上散步时也不应该抽烟。在某种场合,男士们应该在抽烟前先征得许可。在聚会时,如果已有人吸烟的话,就可以没有顾虑了。

·在长辈面前、陌生女士旁边、火车的餐桌边等,出于礼貌要先征询一下周围人的意见。

这是有关烟的最基本的一些规则,此外还有递烟与点烟的一些礼节:

·递烟给对方时,应将烟包开口,弹出数支,露着上半截,由对方自己取出一支。如果在家中,可放在盒中由对方自取,等对方取好烟,自己才取出一根烟来吸。不吸烟的人,别人将烟递过来时,只要略微摇手示意,说声“谢谢,我不会”,对方不该强求。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在递烟时,使用双手拿住烟盒让对方自己抽取,以示尊重。

·如果一位男士旁边坐着一位女士的话,你在递烟给这位男士的之前,应先递一支烟给旁边的女士。如果确定她不会抽烟,那么可以不必递给她,然后再递烟给男士。

·如果在人多的场合,要先算算自己兜里有多支烟,是否够分给每个人。如不够也一定要计算好只敬哪些人,然后再选择其中的客人,先递给关系比较疏远的人,然后才是先长后幼,依次分发。

·递烟时,可一手取二支烟,另一只手虚托着,微笑屈腰将烟递去对方面前,请对方接纳。切忌抛扔、传转等,以防失了对方威严,吃力不讨好。

·有了烟,必少不了火,无论火柴或是火机,点火时须先检查清楚,火柴是否受潮,火机是否有气、气门是否适中。此程序必不可少且必占点火程序的首位。不然在对方屏气以等时,或屡不发火,或火气太大以至火烧眉毛,“敬”之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点烟时,如果是几个人同时点,那么年轻的就要先给年长的先点,男士先给女士点,主人先给客人点。

·点烟时,一支火柴点两支烟就得熄掉。用打火机,点完两支后也应熄灭一下,切忌连点三次。

递烟点火,虽是生活小事,但在一递一点中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切忌递烟点烟进,不可一火烧到底,而应力求一敬一燃、一燃一灭,这样才会不失稳妥,不失礼仪。

递烟点烟是小事,但它却是成就大事的必经之路。有些在谈判桌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许就能在一支小小的烟中解决。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敬酒有敬酒的学问,劝酒有劝酒的智慧,只有把学问做到家,把智慧用对地方,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敬酒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等为序,一一敬上。在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如果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其身份或是留意一下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要做到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交际时离不开吃饭,而吃饭时大多数情况下离不开酒,正所谓“无酒不成席”。但是随着现代酒桌文化的发展,敬酒有敬酒的规则,劝酒也有劝酒的礼仪:

·劝酒要把握好时机。宴席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劝酒,因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酒量适当喝一些,这时劝酒显得多此一举;宴席要结束的时候不要劝酒,“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劝酒,就有些强人所难了。劝酒的最佳时机是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这时候劝酒能活跃酒桌气氛,也很容易劝酒成功。

·劝酒要看准对象。并不是酒桌上的每个人都要劝,劝酒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对象。对酒量小的人不要劝,对喝酒特别实在的人不要劝,对女士不要劝。

·劝酒要分清场合。有些场合下不宜劝酒,如不太熟悉的人第一次坐在酒桌上喝酒,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和酒量,不宜劝酒;在悲伤的时候喝酒不宜劝酒;上下级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不宜劝酒;最适合的劝酒场合应该是在喜庆气氛的酒桌上,如新婚之喜、升学之喜、乔迁之喜等。

·劝酒语要文明。劝酒的时候,劝酒语绝不能粗俗,要文明、真诚,体现出当时酒桌的氛围。比如:“为我们初次合作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干一杯。”、“感谢您给我无私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我敬您一杯。”等,像这样文明高雅的劝酒语,能恰当地表达敬酒者的心情,令人回味。

总之,敬酒时要看好顺序,劝酒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要盲目地敬酒,也不要盲目地劝酒,这样不但起不到调解气氛的作用,而且还容易节外生枝,使原本友好的关系产生裂痕,甚至发生其它意想不到的事情。

敬酒能展示一个人的风度;劝酒则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饭要吃,牙还要剔净

生活中,越是不经意的一些小事情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吃饭塞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情,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剔牙的时候还需要讲礼仪。大多数人都是在饭后拿随便拿根牙签,旁无若人地剔起来。如果是一群亲朋好友,这也算不上什么,可是如果面对的是一些外来贵客,如此的剔牙法就会有失风范了。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如果对方是来洽谈生意的,看到如此一幕,也许一桩油水不小的生意就此泡汤了。谁愿意和“不讲礼”的人合作呢?

因此,吃完饭后,剔牙的时候也要注意点“影响”:

·一忌张嘴当众剔牙,有失君子风范。

·二忌剔完牙后直接把“不良之物”吐到地面上,这么做更显得个人修养没到位。

·三忌剔完牙后嘴里一直叼着牙签,如此举止会让人感觉不是可靠之人,难以信任。

剔牙是件小事,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修养。有着良好修养的人,不会当众剔牙,即使不得已,剔的时候也会用手或餐巾等做一下遮挡,以显示对他人的尊重有礼。而剔完牙的“不良之物”更是不会随意乱吐,最好收到餐巾纸中,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才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不要把别人的名片落到饭桌上

把别人的名片丢在桌上就是对其的一种不尊重,既然你没有事先尊重别人,那么也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它已经成为人们社交活动中重要的沟通联系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尤其是名片的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