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47167200000037

第37章 三合泥

每次回四川,妻子都要给我推荐当地的美食,在她眼里,我是一位漂泊的食客和吃货,到每一个地方都不会忘记品味和尝食,我也不好拒绝,并且我俩在一起品尝和讨论美食,都很默契,有很多心得可以交流。

在四川的日子,妻子多次给我推荐川西三合泥,我却以为是民间流传的建筑材料,用黄土、谷壳、稻草、石灰、糯米做成的东西,妻子告诉我,三合泥又名三不粘,不粘牙、不沾匙、不粘碗,是一种甜食,流行于川西地区,为广汉三绝之一。

三合泥由大米、糯米、黄豆合磨成粉,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锅内放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成泥状,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润酥松,香甜可口,油而不腻。还有一种是以红枣、白莲、青豆为主料制作成的三合泥,气味芳香,味甜似蜜,入口即化。

三合泥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成都人又称它为古月胡三合泥。称得上成都小吃的元老,现已绝迹于都市生活,只有老成都人才能回忆起老春熙路口那老字号三合泥的味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凭票购买肉蛋的时代,有碗油乎乎烫滚滚的三合泥端在手里,小口小口的吃,那是何等的幸福。没吃过三合泥的人看到三合泥的外观就会放弃其品尝,那像稀释的芝麻汤圆馅,实在不漂亮,老成都一看到它就唤醒了久远的食欲,一定会吃一碗。

我们在成都生活期间,也常去广汉,妻子对那里的环境比较熟悉,特别是那些著名的美食店铺都可以找到。我们到广汉游玩几天,由妻子带路,一路的品味过去,走着走着,来到万寿街美食一条街,妻子告诉我,广汉的美食主要集中在这里,每家每户都会做数种名小吃,最有名的是三合泥,要我去见识一下。

我们已经吃了几家店,都有点饱了,我点了一份三合泥,准备带回去留给下午吃。很快,三合泥就上桌了,黑黑的泥状糊糊搀杂着不明碎屑,卖相极不好,也不吸引眼球,油乎乎的像剩饭。妻子要我趁热吃,不然就硬了不好吃,我实在吃不下,还是夹了一小块,外表沙沙的脆脆的,有种打牙的感觉,咬下去却是软软的,柔软得很,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碗,就像吃冬瓜糖,里面挤出甜甜的汁水,流入喉咙,又不是很腻,虽然碗底有层油,嚼起来还比较清爽。我连吃了两三坨,妻子看到我吃得那么入神,也吃了两坨,说这三合泥很正宗,是她小时候的味道,我们很快吃完了一份。

三合泥的配料有十八种左右,糯米、芝麻、核桃是构成三合泥的主体,糯米要浸泡二十四小时以上,将三种主材用慢火炒熟,磨成粉末,加少量水煮熟成泥状。煮的时候水要少,边煮边搅动,否则容易结块。再根据每个店家的风格加炒熟的碎花生、黑豆、黑米面等增加香味。放入大炒锅用猪油慢慢炒,炒时加入白糖或红糖,以及炒好的花生碎粒等配料。炒熟以后用小火煨着,保持不糊锅,食客来买的时候三合泥还是热腾腾的。三合泥颜色黑亮,口感柔滑糯软,香味浓郁。芝麻、核桃、花生、糯米等香味经过长时间的翻炒,其味道都散发出来并且糅合在一起,再加上猪油的特殊香味,让清寡的肠胃得到无比的犒赏。

红枣三合泥的制作比较简单,先将洗净的红枣、莲子蒸烂去皮,核碾成泥状,青豆同样煮烂成泥,加清水用箩筛出汁。碎冰糖和用清水泡发过滤后的桂花糖调成汁,枣泥、青豆汁和莲子泥分别同备好的糖汁在热油锅中炒熟加芡,做成三种不同颜色的羹泥。莲子泥盛入大盆做底,然后把枣泥、青豆泥分别放在它的两边,各占二分之一成太极图形。成形的三合泥三色各异而又相互成为一体,好似三个不同的人抱在一起,颇有点团结一致的意思。

三合泥的热量非常高,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适合小孩和老年人。店家不外卖,食客站着或坐着在店里吃完。三合泥含有大量油分和糖分,吃多了会觉得油腻,再加离锅后猪油会慢慢冷却,胃会感觉更加的涨满,三合泥适合趁热食用,配红白茶解腻。

董树山研创的三合泥主要由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经营,经营时间超过半个世纪。在成都古九眼桥桥头和川主庙街口曾经有个三合泥摊,每到傍晚来吃三合泥的人不少。老板现炒现卖,用小铜锅炒,最多一次炒三碗,不炒大锅。油多炒的数量少,炒出的三合泥很香,吃在嘴里,感到香味浓,味道甜,很爽口,住在东门外年龄大一点的人都知道这家有名的三合泥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合泥在成都有三个地方很著名,春熙路口、文化宫、九眼桥,为食客所熟悉,每到周末,父母牵着眉心中间点着五梅花的小朋友们排队买三合泥。现在,除了文殊坊和锦里这两条仿古街以外,大约只有到成都周边的古镇才能吃到了三合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