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和竞争意识
一位年青的妈妈说:我儿子在幼儿园很乖,很听话,就是太老实,太胆小。幼儿园里要挑选一名小朋友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儿童现场图画大赛。他画得不错,老师本来是选中他的,他不敢去,而其他小朋友很踊跃,结果这个机会让给了别人。我儿子的这种脾气真让我担心,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什么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老实人是要吃亏的。就像我大姐,读书时成绩很好,高中毕业时响应号召下乡,几年后回城当了工人。当时生活安稳,觉得很幸福,却没想到现在会面临下岗。看着原来的同学、同事有的当年考上大学,有的后来下了海,生活比她幸福得多,心里特别后悔,如果当时拼搏一下,不也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吗?
正如这位妈妈,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让孩子学会拼搏的重要性。确实,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未来社会的立足之本,这对于孩子的一生幸福自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竞争意识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奋发向上,形成你追我敢的势头。一般而言,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孩子逐渐具有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积极进取、正当竞争的心态。竞争意识强的人,往往会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会落在后面。
2.和同等条件的人相比,我应该做出比他们更大的成绩。
3.对于能表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活动,我应该积极参加而不是过度谦让。
4.我很愿意尝试有一定困难的、有意义的任务,这可以锻炼我的能力。
5.只有我做好了自身的准备,才能及时地抓住机遇,把梦想变成现实。
6.要想超过别人,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现今是个竞争的时代,谁都回避不了这个现实。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便开始经历无数的评价,到了工作岗位,同行同事之同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与世无争只是暂时的心境,如果没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个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不仅难以获得幸福生活所必须具有的地位和财富,更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缺少“竞争机制”,在生活上又事事被包办替,接受锻炼的机会很少,由此养成的惟我独尊、依赖别人的个性,很容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受挫,从而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时时处于劣势,产生不平衡心理。因此,要使今天的孩子成为能在明天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成为生活的强者,就要特别注重竞争培养他们的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呢?
第一,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学,要我做”,这种主动不仅是孩子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在动力,也是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主动性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大胆放手。只要孩子能做的就不帮他做,只要孩子能说的就不代替他说,只要孩子能想的就鼓励他去想,要把孩子推到前面而不是扶着、抱着孩子走路,这样就能使孩子逐渐意识到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第二,提高效率,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讲究时效性。现如今,由于家长包办代替太多,孩子们做事往往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学习、做事的效率都很差,这样的习惯很容易使孩子在竞争中错失良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惜时、守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意识和习惯极为重要。家长除了自身作出榜样外,可以通过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指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动;还可以尝试自然后果惩罚法,比如孩子因吃饭拖拉而影响游戏时间,或因不肯起床而上学迟到时,家长不必时时想着为孩子补救或放宽要求,而要让孩子感受到“如果不抓紧时间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现实,接受教训,逐渐形成时效观念。
第三,取长补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大家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试试看,你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哪个小朋友画得和别人不一样”,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孩子创新,支持孩子超越别人,这对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竞争的正当策略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推销自己的长处,体现自己的能力,还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同时还要善于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创新取胜。因此,家长一方面要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孩子善于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当孩子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孩子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以创新超越别人的意识和信心。
第四,正视输赢,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竞争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怎样正确对待输赢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行为,因此竞争最终将是意志力的较量。一般说来,一个人经受的考验越多,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越大,意志就会磨炼得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家庭中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与孩子玩竞争性游戏(下棋等),往往让孩子取胜来结束游戏。这对让孩子体验一定量的成功是有必要的,但长期如此,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使孩子变得“输不起”。我们一方面要对孩子提出适度的期望和要求,使孩子从成功中树立自信,从而敢于面对竞争,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挫折体验,以锻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感受到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克服困难,就能进一步获得成功。
一、帮助学生树立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的意义与价值
1.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和普通法则离不开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
2.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是培养国民的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
3.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素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它既有个人生存价值,又有教育价值。
二、培养利于学生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的目标与内容
1.培养竞争精神竞争精神包括竞争意识和竞争态度两个方面。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包括:(1)具有为国家、民族、集体争气、争光的自尊心,追求成功的自信心和毅力;(2)具有敢于挑战和勇于应对挑战、不怕输、不服输的勇气;(3)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荣誉。积极健康的竞争态度包括:(1)用正常的心态看待竞争,保持一种依靠自身努力和实力超越别人的健康心理,消除“东方式嫉妒”的劣根性;(2)用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遵守社会伦理规范、法律、法规和竞争规则;(3)以豁达的心胸对待和接受公平竞争的结果,尊重事实,认同别人成绩,尊重别人的观点,欣赏别人的才能和努力。
2.培养竞争能力竞争能力主要包括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表达与展示的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及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重在:(1)积极尝试,敢于冒险,一旦有新方案、新点子就能果断采取行动;(2)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思路,哪怕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疯狂的,也不轻易放弃,并善于在别人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中理出新的问题;(3)不迷信、不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4)勤于动手,积极实践。表达与展示的能力主要是:(1)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的观点;(2)能积极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捕捉机遇的能力主要是:(1)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2)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机会。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主要是:(1)善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见解,注意与不同意见者的沟通;(2)善于发动众人的积极参与,把大多数人视为合作伙伴,着力形成团队精神和群体竞争力;(3)善于寻求自己与竞争对手各自需要和利益的平衡点,以求达到“双赢”。
3.培养多样个性缺乏个性的人会淹没在群体意识之中,谈不上有独创性,因而就谈不上有竞争能力。
三、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有效的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途径一是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二是隐含于课内外活动之中,如各种竞赛、竞选、竞聘、辩论、演讲、特长展示和成果评价等;三是内蕴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2.有效的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的方法一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竞争活动;二是,创设公平、公正、公开、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和宽松、自由的竞争环境,使学生获得“良性竞争”的熏陶;三是,重视对学生竞争心理的健康教育和疏导,引导学生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消除竞争结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是,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和公平竞争的机会。
适宜做法
1.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有竞争意义的活动,如看带有竞争意识的电视节目或比赛活
动,感受激烈的竞争场面,引发参与竞争的激情。
2.多结合故事或生活实例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善于学习多动脑筋才能获胜。
3.不提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这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而不敢面对竞争。只要孩子积极参与并且付出努力,就要及时肯定。
4.让孩子有输与赢的体验,使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竞争必须付出汗水,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5.用积极的语言影响孩子,使孩子建立不断拼搏的信心与愿望。
竞争需要勇气
要想竞争,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尤其少不了勇气。试想想,一个前怕狼,后怕虎,毫无勇气的人,怎么能参加竞争呢?勇气在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国有一位叫卢斯的名人说得好:“勇气是一架梯子,其他美德全靠它爬上去。”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勇气这架梯子,竞争就上不去。竞争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也全靠登上勇气这架梯子,才能发挥作用。在广大中小学生当中,不乏勇敢者。勇敢者当然有勇气。凭着自己的勇气参与各种竞争,使很多中学生在竞争中初露锋芒。
竞争所需要的勇气不是匹夫之勇,不是鲁莽蛮干,而是知难而进,无所畏惧。“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托尔斯泰语)在我们周围,就有不少“为其所应为”的勇敢者,凭着自己的勇气在竞争中一往无前。
一、一个中学生去南极
1993年隆冬的一天,智利皇家空军的一架“大力神”C—130运输机,载着我国又一批赴南极考察的人员,平稳地降落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南极。在这一批去南极的人员当中,有一个18岁的小伙子,是我国所有赴南极的正式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叫齐澎涛,是北京劲松职高中餐班的学生。他是通过严格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才获得这次机会的。
在到达南极以后的400天,也就是一年零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他一直是我国南极长城站的厨师。他的任务主要是让中科院、极地研究所和科技成果司的叔叔们,能在这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里吃到可口的中餐。
为了适应南极的生活,他在去南极之前,曾在我国黑龙江亚布力这个被人称为“夹皮沟”的地方生活了半个月。他和其他预备队员一起,住在一座海跋4000米的高山上,经受严格的考验。
一次,为了自找苦吃,他们走出被他们称为“南极楼”的住地,到外宿营。其时气温已降到零下35摄氏度,而他们却偏偏支着单层帐篷,钻在薄不挡风的睡袋里。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恐怕不等到南极,就冻成冰棍了。
在南极不像在大城市出门有交通工具,因此必须学会滑雪。在电视屏幕上看运动员滑雪是挺惬意的,可要亲临其境,凭着滑雪板在茫茫雪原上滑行,真是谈何容易!即使是像齐澎涛这样健壮如牛的小伙子,照样摔得鼻青脸肿。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真可谓伤痕累累。
在南极要是迷路或者遇险怎么办?那就得靠自己的生存本领了。齐澎涛在那座“周天寒彻”的高山上,经过了严格的生存训练。他学会了凭着地图找目标,而且能寻找捷径,缩短距离;他能凭着几根绳子和两个滑轮,从冰缝里往上攀登;还能凭着绷带、胶布和常用药品进行自我救护。他不但有勇,而且有谋。从这些训练科目,我们就不难想象南极生活的艰苦,可是齐澎涛却笑着对记者说:“也不像人们所想象得那么苦。在这里,有燃油发电,照样可以看录像、打台球。有录像带录音带,照样‘卡拉OK’,唱歌跳舞……”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齐澎涛尚且如此乐观,在其他的环境中,他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一个连南极也敢闯一闯的勇敢者,以后还怕竞争吗?
二、第一次航海
浙江沿海渔村的中学生王涛,从小就向往航海。
他父亲是个水手。小时候他总是轻轻拍着王涛的头,用他那被缆绳磨得如松树皮般的大手,大声吆喝道:“敢不敢跟我去航海?”年幼的王涛便脆生生地应道:“敢!”父亲就高兴得像个孩子,跳到母亲身旁,说:“瞧咱们的孩子,大了准是一流的水手,嘿嘿,像我一样!”母亲没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看着王涛的目光与看父亲出海时的背影一模一样,深深地,看也看不穿。父亲终究是老了,他的目光不再锐利得像山鹰,他的身躯也终于弯得再也看不到远方。他倚着沙滩上的小帆船,默默地看海,看晴天的海,更看翻滚的海。
“海那边是什么?”王涛问父亲。父亲的目光忽然热起来,一把搂住他:
“儿于,去航海!”王涛看着怒涛翻滚海面,犹犹豫豫地说:“我不敢!”
父亲的目光立刻黯淡下来,过了好久,才说道:“连航海也不敢,将来怎样参与激烈的竞争?”
王涛被他轻蔑的语气激得热血沸腾,大声说:“怎么不敢?明天我一个人去!”
这是个阴雨的早晨,带着母亲的忧患,王涛挎着背包走上小帆船。
年少的热血掺着无畏的勇气,他生命中第一次航行开始了。海的那边对他是个遥远的梦。梦中那里是绿色,是希望。
帆船在海面稳稳地驶着,他的心中却隐着一份不安,父亲到哪去了?为什么这个早晨都不见他呢?我可是他盼了十来年的儿子的远航啊!这可是我生命中第一次“伟大”的尝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