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47250200000004

第4章 论博物馆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程旭(1)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始于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至今已有一百年了。一百年来,我国博物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座座现代化博物馆拔地而起,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公益场所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认真回顾我国博物馆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研究博物馆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发展博物馆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博物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我国博物馆大多建设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烙印非常深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博物馆原有的运行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受到挑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资金严重短缺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从宏观角度来看,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但是,由于文物保护经费基数低,投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长,文物保护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十五”规划的保守测算,“十五”期间文物保护资金需求缺口达60亿元。陕西是一个文博大省,全省共有各类博物馆132个,其中属文物系统的各级博物馆就有98

个。据统计全省文博系统资金缺口达15亿左右。陕西历史博物馆自1991年正式建成开放以来至2003年“非典”前,虽无大的发展跨越,但尚能维持正常运转。2003年后,由于受“非典”疫情影响,门票收入锐减,加之设备老化、陈列落后诸多因素的影响,每年资金缺口近1000万元,近1000万元的债务和上亿元的资金缺口使陕西历史博物馆步履维艰,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成为基本模式,虽未出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馆长为躲债而不敢上班的情况,但债主上门催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尽管国家已将文物保护事业的“五纳入”作为基本国策,将博物馆事业界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不少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落实。经费投入的充足与否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有关,也与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文博系统有个著名的“888”,是指上海博物馆政府每年拨款8000万,河南博物院政府每年拨款800万,陕西历史博物馆政府每年拨款80万,同为全国著名博物馆,财政拨款差距如此之大实属罕见。时至今日,上海博物馆每年的经费已增至1.4亿元,河南博物院增至1500万元,而陕西历史博物馆仅增至140万元,经费投入仍维持十倍之差的状况。

总之,除少数馆外,全国博物馆经费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

由于资金不足,博物馆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博物馆的生存和正常运转,而根本无暇考虑充分发挥博物馆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博物馆的发展。可以说,经费不足已经成了严重制约博物馆正常运转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藏品来源枯竭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和发挥其展示、研究和教育传播功能的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博物馆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依靠强大的政策支持,几乎所有的藏品都来自于各地的无偿调拨或考古发掘单位的移交。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博物馆与考古所普遍实行分家制度,而行政管理体制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及时调整,建立合理的文物资源管理、移交及共享制度,出土文物的归宿与移交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重要出土文物难以被应该收藏的博物馆收藏。虽然《文物法》明确规定:“考古发掘的文物……按国家有关规定移交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或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或其他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但事实是文物发掘单位不按法律规定向收藏单位移交文物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一些文物发掘单位建库房、办陈列、出国参加对外展览却成为一种时髦,博物馆需要得到新出土的文物,考古发掘单位持有新出土的文物而不愿移交,结果是包括国家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多年没有得到过考古新发现的文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旅游带动经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地在发掘本地资源之时,惟恐资源匮乏,如再从其手中调拨一些给上级博物馆,其难度也越来越大。此外,由于经费局限,博物馆对流散文物的征集工作也难于有效开展。得不到藏品补充,发展博物馆事业几乎要成为无源之水。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博物馆本应是一个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机构。但目前我国博物馆的现实却是:博物馆如同政府的派生机构和安置机构,博物馆不愿安置的政府官员亲属子女、军转干部、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等纷沓而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博物馆真正需要、也愿意接收的专业人才无法进来。据统计,全国博物馆工作人员中,只有38%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文博、历史、考古等背景的人员就更少。由于博物馆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一方面导致博物馆机构臃肿,人满为患,另一方面却又缺少业务骨干,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形成许多工作没有人能做,许多人没有事情做的不良局面。如此的人才资源配置态势仅仅维持正常运转和维护日常的稳定亦很困难,更不要说博物馆迅速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与世界高速发展的博物馆接轨了。

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其原因首先是体制不顺,机制不畅。我国现行的博物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公有制单位。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建立起了大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计划经济时代,博物馆在体制的庇护下,条件优越,工作悠闲,运行尚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博物馆运行机制未能迅速地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加以变革,大多数博物馆仍以“老地方”、“老面孔”、“老腔调”的状态运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现生存困难在所难免。

其次是政府投入不足。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根本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依靠门票收入或其它创收达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因此,其基本运行经费应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由于处在发展时期的中国,各行各业的资金缺口都非常大,所以政府在博物馆事业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例如,安徽省博物馆每年维持正常运转需要800多万元,而省财政的拨款只有三、四百万,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年维持正常运转需要2000多万元,而省财政拨款仅仅一百多万元。

这种投入博物馆维持正常运转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满足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了。

再次,观念陈旧,认识模糊。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把博物馆定义为“非盈利性”文化机构,我们一些博物馆人,因此将“非盈利性”简单地理解为不能盈利,加之受计划经济影响太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有些地区认为有钱就可以建造好的博物馆,固守传统博物馆的模式,待大规模的建设完成后,由于缺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热闹一阵后便难以生存了;有的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功能的作用,盲目追求建设大而全的博物馆,极为有限的文物资源和宝贵的人力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浪费;有的不能够密切结合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建设和发展博物馆文化,致使博物馆缺乏吸引力。

更有甚者,认为博物馆是一块没有铜臭味的净土,排斥、拒绝市场经济因素进入文博领域,等等。观念落后,认识模糊,必然导致博物馆发展迟缓,甚至陷入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