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和珅:帝王心腹
4726900000024

第24章 大兴宅第安明献殷勤,以文入罪海成自做孽(1)

一日,和珅陪皇上在御花园读书,两人边读边谈,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皇上坐在椅子上,兴致颇高,却忘记了给和珅赐座,和珅小心翼翼站着,到了最后双腿麻木,动起来特别僵硬,看上去极为别扭。乾隆忙问怎么回事,和珅道:“奴才自当学生起,就有腿疾,天冷了痛,站久了痛,走多了痛,适才觉得有点麻木,望皇上恕罪。”

乾隆当即感动,道:“既然腿有这些个毛病,在偌大的紫禁城走来走去肯定受不了,我赐你紫禁城骑马吧。”

和珅确实有腿疾,天气变化就痛。不过此刻说出来,却起了不一样的效果。一般官员在紫禁城是不准骑马坐轿的。赐紫禁城骑马是莫大的荣誉,朝野轰动。

和珅尝到了这个甜头,知道皇上在心情好的时候,待他如亲人。又一日,和珅和皇上聊天时,谈到自己与弟弟和琳一块住在驴肉胡同,诸多不便。皇上想想也是,道:“既然抬入正黄旗,便该移居到德胜门内,建立与你身份相符的府第。我把什刹海的一块土地赐予你吧。”

和珅心中大喜,这算是他的一桩大心愿。驴肉胡同的和府,实在是与他如今的身份不搭配,而且一大家子住着,很是不便。但是,自己要住德胜门内,如果没有皇上批准,是绝对不行的。

自小和珅就耳闻目染过别人府第的奢华,不论是英廉的府第,还是自己外祖父嘉谟的宅院,各种亭台楼阁、庄严气象、奢靡宝物,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之神往。现在,皇上已经把位于前海与后海之间的一块地皮划给自己,有一百亩之大,前海、后海乃是北京城的肺,实在宜居之地。拥有一座京城最奢华、最有品位的大宅,是和珅几年来的夙愿。和珅早已为心目中的大宅子取了名字“和第”。

要兴建这样的大宅子,没有一个大管家主持是不行的,刘全是他的忠实管家,但太多对外的事务需要他管理,和珅醉心于经营商业,已经开了当铺、皮货铺、粮店、酒店、古玩店等,这些都需要刘全主管打理。于是,他想起一个人,呼什图。呼什图本姓刘,直隶大城县人,是乾隆得力的太监,曾经管理内务府采办买卖。和珅在乾隆旁边后,与呼什图走得近,两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得意人,懂得小意儿,呼什图也深知和珅前途不可估量,对和珅敬重有加。和珅觉得此人可靠又能干,要请求皇上将他赐给自己当内监总管,乾隆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呼什图一来,和珅便把兴建宅邸的重任交付于他。那呼什图善风水,观察了地形,暗暗心惊,告知和珅:在京城有两条龙脉,一条自然在紫禁城,另一条水龙的龙脉,正在和珅的地皮内。呼什图道:“大人有福,只怕福能齐天!不过有这样的福地,须得找一件宝贝镇住,才可以福气绵延万代!”和珅听了,心念一动,他冥思苦想,想出一件镇宅之宝。于是,这件旷古绝无的皇宫宝物,谁也不知道怎么不明不白地来到和珅府中,与世隔绝,直到日后此府易手,宝贝才得以重见天日,天下才知和珅的用心。这是后话。

却说户部的笔帖式安明,上次给和珅送礼巴结,被拒绝,倒是让和珅受到皇上的嘉奖,安明颇为懊恼。不过懊恼过后:他又想了想,和珅年纪轻轻,没有军功没有政绩,官升得那么快,显然走的不是正路。这样的人不可能以清廉正直处世,他拒贿的事迹,无疑是做给皇上看的,自己只不过送礼的时间不对,撞在枪口上,等他戏演完了,自己还是有机可乘的。

这不,一听说和珅要在什刹海北岸建房,安明觉得机会来了。

安明为什么看准和珅,又要苦心结交呢?原来,安明本是户部司务,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赋税,安明掌管几十个分司和分局,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六年,不求上升,只想永远在这个位置上干下去。在他看来,即便做了侍郎乃至尚书,也不如这个职位来得实惠。司务在侍郎手下,户部侍郎如流水一样,换了多个,他还是铁打的营盘,纹丝不动。为了保住这个职位,每换一个户部侍郎,他就拼命巴结,不遗余力,位置甚是牢固,性情也渐渐跋扈。

后来新到任一个程尚书,左右侍郎和他性情不合,不想给他实权,于是便笼络手下各司务,结成一伙。尚书交代什么事务,底下便阳奉阴违,做事不得力,想架空尚书,让他早点滚蛋。安明与侍郎交往甚密,自然站在侍郎一边,对尚书的指令只说不做,甚至对尚书十分轻慢,一副老油条的样子。

程尚书混到这个份上,玩派别政治也是厉害的,知道了形势,便想了一个对策。他表面上作出软弱无能的样子,显得束手无策,暗地里找了几个主事、监督和笔帖式,联络感情,又许诺将来提升他们。反尚书联盟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下面的人都是因为碍不过侍郎的关系,要把这些人暗地里拉拢过去并不难,于是很快与尚书站在一起。尚书策反成功后,让他们暗地里搜集侍郎贪污等罪证。时机一到,尚书将真凭实据奏报皇上,轻易就把两个侍郎给清除出户部。安明跟着侍郎一起倒霉,由司务被降为笔帖式。

侍郎腾出空位,和珅就是这时候被任命为户部侍郎的。

安明被免去司务,各省用不着他,再也不用给他送礼,失去了敛财的机会,便朝思暮想如何能回到原来的位子上。于是他转头巴结新尚书,无奈安明过去做得很绝,现在无论如何弥补,尚书已知他为人,总是以冷屁股对他的笑脸,不能奏效。安明仍不死心,转而对尚书的儿子、家人和亲戚示好,但尚书不为所动,安明巴结无果。

灰心之际,突然想起新来的侍郎和珅。和珅升迁如此之快,与皇上如此亲近,前程不可限量。趁着他在这里当侍郎,若能攀附得上,靠着这棵大树,升为司务不是难事。他瞅准了,于是和珅每次到户部办事,安明总是特别热情,点头哈腰,打千作揖。在路上看见了,便行跪拜大礼。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久而久之,和珅虽然对他不是很了解,但还是有印象的。

和珅建宅邸,安明打探了一番,找了一个时机来拜访和珅,道:“大人建房买料,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呢,您这木料买贵了,运费也太多,如果我来操办,能为大人省下不少银子呀!”和珅家里的财务都由他自己经手,知道价格,道:“我这价格已经比别人便宜许多了,还能再便宜?”安明道:“大人专于政务,为国操劳,对这等事不太熟悉,我亲戚就是做这生意的,以后这种事情就交属下来办,绝对还能再便宜。”和珅知道安明不敢蒙他,顺水推舟道:“那好吧,就让我看看你的能耐!”

安明掏出自己的钱财,假借亲戚的名义,把“和第”的木料全包了,一算下来,最后的花费还不如市价的一半。和珅本是对金钱计较的人,一见占了这么多便宜,心中欢喜,却也明白其中的诀窍。安明见和珅高兴,连同和珅家里的许多事务,比如说门前石狮子、花园中太湖石等都一并操办。此后经常带着礼物,来拜访和珅,十分周到体贴。和珅原来心中琢磨,安明忙前忙后,其实只有两个字,送钱,就是绕着弯子送给自己银子。此事说起来不露痕迹,但查起来,是能查出问题的,心中还颇为忐忑。要是他出了什么事,嘴巴不严,就会牵连自己。后来见安明极为妥帖会意,让人可以信任,渐渐地也放心了,对安明的投靠相当满意,已把安明当自己人看待。

有一次,安明带着贵重礼物来访,和珅关切问道:“你办事利落,相当有能耐,怎么只做个小小的笔帖式呢?”

安明一看时机已到,连忙跪倒,说道:“大人,小人原来做户部司务,只因原来的户部侍郎与新来的尚书不和,侍郎被调走,小人受了牵连降职为笔帖式。这是小人与尚书之间的误会,希望大人能够解围。”

和珅听了安明与尚书间的纠葛,沉吟道:“你只要保证自己没有过错,勤勉办事,重新调职还是有希望的。”

安明道:“小人办事从来不敢怠慢,户部牵扯全国诸多事务,小人四海之内广交朋友,经手的木料能够便宜很多,也是这个原因!”

和珅道:“这件事急不得,你的才干我看在眼里,不用焦心,不久将要京察,我自然会替你保举,来年便可提拔,不过你和尚书大人也要常走动。”

安明理解和珅的意思,对尚书更加在心。刚好尚书的儿子得病,多日不见好,安明为他多方求医,又购来上等的灵芝,尚书的儿子果然病有好转,尚书对安明脸色略有缓和。

一日和珅对尚书道:“京察业已开始,我看安明做事勤勉,可保一等。”尚书知道和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不敢违拗,况且和珅保举这等下职,只是小事,便顺水推舟道:“和大人所言极是,我正要提拔他,复他司务一职,可现在的司务却不好调动。”和珅道:“现在的司务也不错,提升为北档房主事也是可以的。”尚书道:“就依您的意见!”

京察结束后,安明果然被评为一等,不久司务被提拔为主事,留出空缺,安明顺理成章地得偿所愿,官复原职。安明复职成功,立即带着厚礼前往和府答谢。礼物的重中之重,乃是一块美玉,没有半点瑕疵,几乎浑然天成,福禄寿的雕图,刀法纯熟,线条流畅,是一件稀世珍宝,和珅看了心里欢喜,却道:“这是宝贝,有分量的,我不能收。”安明道:“大人何出此言?虽然大人地位尊贵,但待我如同兄长,咱们的关系,哪用你我分得那么清楚。这纯粹是一玩意儿,放在我手里玩与放在大人手里玩有何区别呢?大人喜欢把玩,就是这玩意儿有福气。”和珅见他说得如此圆润恳切,也就不再推辞。

此时,和珅根本想不到,安明乃是他棋局中的一步问题手。

却说曾在军机处当众羞辱过和珅的江西巡抚海成,刚开始看不起和珅,但是回来不久,就为自己的莽撞而后悔了。他本以为和珅一时得宠,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周围看不惯他的大臣挤出军机处。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此后,和珅隔几个月就升一次,不久就兼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又被皇上赏准紫禁城骑马,海成心中又愤懑又不安。他时常让属下打听和珅的动向,连属下都看出和珅的势头太猛,海成虽然贵为边疆大吏,但不可能斗得过随时在皇上身边的红人高官,海成与之结下的梁子,迟早会砸到海成头上。

“听说和珅城府颇深,手段阴险,大人曾经与之不睦,是不是去京中活动活动,改善关系?听说和珅爱财,只要舍得花钱,这事还是可能的。”属下建议道。

海成恼羞成怒道:“我堂堂巡抚,怎么可能去巴结这种小人。你尽管去打听消息,有对我们不利的地方,尽快来报!”

属下赶紧退下。其实,海成并非没有想过和解的方案,只不过主动去讨好,自己拉不下脸,万一讨好不成,还惹得众人讥笑,和珅知道他惶恐之心,只怕会得寸进尺。再说了,自己是有功之臣,一步步爬上来的,和珅是暴发户,按常理来说位子要比和珅稳固得多。

不能和解,但总是要防止和珅的报复,为此海成绞尽脑汁,最后想到一个辙:只有获得皇上的欢心,稳固自己的地位,任由和珅怎么反扑,自己都能处于不倒翁的地位。

但海成也并非真正能力出众的要员,想要有实在的政绩讨皇上欢心,也是很难的。唯一能迅速而高效地出成绩,让皇上感到自己的忠心,海成只能想到一个法子:从文字狱入手。

清朝乃是异族入关,统治者对汉人思想的钳制、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异常重视。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文字狱如火如荼,在中国历史可以说是空前的,朝廷绝不允许反清思想传播、蔓延,宁可杀错一万,也不遗漏一个。揭发检举文字狱的人,就是立功者;隐瞒不报或者办理不力者,则是大罪。这种风气之下,告密诬陷之风大为盛行。雍正年间、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错写成“狴”,雍正察见,认为大不敬,马上把徐骏革职,派人盘查。盘查者奉了圣旨,不立功是不行的,终于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到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附会这“清风”说的就是清朝,这两句诗分明就是讽喻清朝皇族浅薄少文。这样,徐骏就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给丢了。故而,没有经历过文字狱的人,很难想象出它的严重与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