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绅殷德五岁时被钦定为额驸,此后乾隆待他视如己出,不但给他最好的师傅,培养诗词歌赋才能,而且让他自小与天下文人名士交流。很快,丰绅殷德便成为一个出众的少年,文采横溢,儒雅风流,不论是相貌还是才华,与和珅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爷觉得越来越满意,自觉为十公主找到了一个好夫君。
十公主呢,与丰绅殷德的风流倜傥相反,自幼尚武,喜欢骑马,经常跟随父皇和兄长外出打猎,一身戎装,颇有英武之气。和珅经常叫丰绅殷德多去陪陪公主,培养感情,无奈丰绅殷德更喜欢读书,不太爱外出,只有和珅催促了才会去看看。
一转眼,十公主就十二岁了,长得与乾隆神似。这一年,十公主随着父兄到木兰围场打猎,随行的皇子有永瑆、永琰和永璘。八阿哥永璇因为卧病不起,留京诊治。从京城一路过去,秋色无限,几天往北的路程,树叶从绿转为黄再转为红,如火如荼,燃烧于眼前。塞北的风光令人心神迷醉,也令人觉得天地宽广,大有作为。木兰围场面积广阔,是由蒙古喀喇沁、敖汉、翁牛特部敬献给康熙皇帝的。“木兰”即是满语“哨鹿围”“鹿哨子”的意思,原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围猎时,士兵们用这种哨子吹出一种类似于雄鹿求偶的声音,吸引雌鹿闻声寻来,雄鹿则为夺偶也跑来,其他的野兽则为捕鹿而聚拢,这样动物就会聚集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包围圈内,包围圈逐渐缩小,便可以瓮中捉鳖。
乾隆带着皇子来木兰围场,一是笼络蒙古王公,二是趁机考验一下皇子的各种能力。乾隆一身戎装,年近八十却是精神焕发,皇子们也英姿勃发,期待一展身手。包围圈已经很小了,随行的侍从身披鹿皮,头戴假的鹿角,用鹿哨子模仿母鹿的叫声,把公鹿引诱出来。很快,公鹿和小鹿都从树林里露出来。皇子们一个个跃马开弓,一时间,围场如同战场,喊杀声震天。掉头逃跑的野兽,却被包围的侍卫防线压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十公主看见几头小鹿奔来,弯弓搭箭射出,一头小鹿应声而倒。十公主欢呼一声,策马奔了过去,乾隆吩咐众侍卫跟着保护,把公主的战利品抬过来,围观的众臣齐声高呼庆祝。乾隆非常高兴,当场赐十公主黄马褂一件。身披戎装的十公主穿上黄马褂,更加英姿飒爽。
傍晚,满载而归,在木兰围场的张三营行宫住宿。乾隆与诸位王公大臣、将士猎手聚集一堂,饮酒吃肉。围猎持续二十多天,收获颇丰,便在张三营行宫举行庆功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按照功劳大小对皇子予以奖赏。皇子之中,永瑆收获猎物最多,其次是永琰和永璂,永璘所得最少。十公主虽然所得不多,但她是女孩,乾隆却最引以为傲,道:“可惜呀,如果你是皇子,我真想立你为太子。”可见乾隆之宠爱。
乾隆五十三年,十公主被破例册封为固伦和孝公主。按照清朝皇家的礼制,中宫皇后生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嫔妃生的女儿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十公主是惇妃所生,按理只能册封“和硕”,这次册封却打破惯例,“固伦”是品级,“和孝”是十公主的封号。
册封仪式过后,十公主成为固伦和孝公主,丰绅殷德跟着沾光,成为固伦额驸,地位大大提高。乾隆赏赐给公主一座田宅,建立公主府,又赐给很多名贵的珠宝、绸缎,公主留起头发,这是满族的风俗,女子蓄发表示待嫁。
乾隆五十四年,算虚岁,他们俩都到了十六岁,也就是该成婚的年龄了。十一月二十七日,固伦公主正式下嫁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娶十公主,但不能说“娶”,只能用“尚”,不能说“娶妻”,只能说“尚主”。不能说十公主“出嫁”,只能说“下嫁”。
这是当年最隆重的婚礼。公主梳洗完毕,来到保和殿。保和殿是皇帝接见蒙古、新疆等外藩王公大臣的地方,公主下嫁时也要在这里宴请驸马。殿内金砖铺地,坐北朝南设雕镂金漆宝座,富丽堂皇。这里也曾经是顺治皇帝大婚的地方。
参加贺礼的王公大臣都已经到齐,喜气洋洋地站在两侧。鼓磬管弦齐奏,乐曲喜气冲天。奏毕,王公大臣以及执事人员,整齐地行三跪九叩礼。
乾隆御赐的嫁妆,更是超过之前所有的公主,华丽的各式绸缎,足以开一个绸店。各种红宝石朝顶帽、金凤、金翟鸟、金佛、金珊瑚头箍、金手镯、青石朝珠,乃至各式古董玉器、名贵珠宝、衣物数不胜数。乾隆亲自将女儿扶上由十六名銮仪卫抬着的凤舆,送亲的队伍从东华门出发,朝和珅府走去。一路上,侍卫处处可见,神态凛然。围观的人群如云,争先恐后想一睹公主的芳容。和邸张灯结彩,大张旗鼓,前往和府道贺的官员排起长队,和珅与额驸丰绅殷德站在朱漆一新的大门口迎接。上百桌的酒宴,使得宅院热闹非凡,山珍海味,数不胜数。送礼的人带着贵重的礼品,在门口排着长队,来回不止千人。就连对和珅不屑的首席军机大臣阿桂,也带来了贵重的礼物,谁让他儿子娶的是公主呢。婚礼持续了数天,仍有外地的大臣赶来祝贺,直到四五天后才算安静下来。
和珅风光无限,赚足了面子,不仅是因为场面盛大,百官庆贺,更是因为乾隆特地赐给和珅一颗宝石顶戴。这是极大的荣耀,惊动了朝内文武百官,便借齐齐来道贺之时,顺带欣赏这稀罕之物。和珅摆宴款待,特意把它放在一张显眼的桌子上,便于欣赏赞叹,只见朝冠正中缀着一颗大红宝石,闪闪发光。官员们争相赞叹道:“万岁爷赐予相国的这颗珍贵宝石,真乃旷世隆恩!”“和中堂功高盖世,理应享受这样的赏赐,这颗宝石顶戴真是绝配。”
夸赞声让和珅飘飘然,此刻他受到的尊崇与皇上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宅内高朋满座,美酒言欢,宅外停满了马车与轿子,交通堵塞。这时,一辆华丽的马车直奔和府而来,马夫叫嚣着,其他的轿子和车子都让路,到了和邸门口。一个太监拿着黄色轴卷的圣旨,在门口叫道:“圣旨到!”
此时,和珅从酒意中抖擞一醒,忙整理了华服,叫人在香案前焚香,跪在圣旨前面。其他的官员想来,皇上又给和中堂赏赐了,自己有福目睹,也在旁边跪下。
只听得传旨太监尖声宣读:“查文华大学士和珅,督办兰州军务期间,指挥不力,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匿不上奏,掩饰战事发展,且有贪污军饷之事。兹念其前功,不予深究,着追还前赐宝石顶,以示薄儆。钦此!”
原来是兰州事情败露,皇上派人来追还宝石顶的。和珅听旨毕,面色由红转青,神情木然,兰州督师是自己想建立军功而未遂的污点,当初自己闪转腾挪借查贪躲过去了,但凭借这一指挥失误,和珅也得到莫大的经验:自己不是帅才,但没有军功而身居高位,又怎能服众呢?和珅后来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办法,每次战争,都自告奋勇筹备粮草,做好后勤供应,也能立下军功。没想到这件旧事,不知让谁透露给皇上,还是被捅了出来,而且是在这种场合下,不仅大煞风景,而且当众出丑。回头查出哪个不知死活的人向皇上禀报,一定十倍报复!
和珅定了定神,谢恩领旨,把皇上钦赐朝冠上的大红宝石摘了下来,呈给传旨太监。这颗宝石,只让和珅风光几日,又要物归原主了。太监收了宝石,也不多废话,说了声“告辞”,径自出了和珅府,登上马车朝皇宫方向而去。
满堂宾客,目睹此状,有的替和珅惋惜,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内心赞叹皇上英明,终于向和珅开刀了,一个个再也无心吃饭喝酒,不等和珅相送,大多悄悄告辞回家。
和珅自得宠以来,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太监走后,一时气急,险些昏厥。皇上也是气人,治罪也要分场合,这不是存心整自己吗!稍微心定,又想,皇上如果对自己下手,自己这么些年受贿的各种事儿,会不会被连根拔起呢?到底谁这么有能耐,是不是已经暗中下手调查了?人有把柄,就是活得不踏实。这喜怒忧愁交加,比如冰火并施,确实把和珅搞得头昏脑胀,只好向乾隆写了告病的奏折,请求休假。
次日,又有宫中太监过来宣旨,和珅吓了一跳,从床上起来,不知皇上这回唱的是哪出。太监并无要事,只是告诉代表皇上过来看看和珅,并传达皇上旨意:务必好好休养身体。
和珅心道:皇上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让太监来探听我的虚实,准备发第二招?又忐忑不安。
只过两个时辰,又有皇宫传旨太监过来,还带着宫里的太医,为和珅诊治。和珅心想:莫非皇上要查明自己是否真的病了?便把自己所知的病症,从前和现在的,一五一十都讲给太医,否则讲不明白,说不定落个欺君之罪。
御医走后不久,又有太监送来御药,告知如何服用。太监走后,和珅心中不安,叫人来,把药材一一识别、洗净,这才拿去熬药。傍晚,又有太监传送御膳,说是乾隆特意赏赐。
这下让和珅重新猜测乾隆的葫芦。以乾隆的脾性,如果要治罪自己的话,不太可能会花这种小心思的,必定一是一,二是二,光明磊落。和珅左思右想,突然思路贯通:皇上一定是遭人暗中挑拨,揭发我在兰州之事,一时发怒而为之,马上派人来收回红宝石。后来觉得处罚过于粗暴,所以派人看医送药,说明还是器重我的。这么一想,浑身陡然一松,郁闷之气从天灵盖遁逸,顿时就觉得病好了。
次日,和珅虽然心中忐忑,但还是去面见皇上,叩谢送药的恩典。乾隆情真意切地问道:“爱卿的病体痊愈了吗?”和珅磕头回道:“托皇上洪福,奴才的身体,服了御赐之药,已好大半,能够上朝了。”乾隆欣慰道:“那就好,固伦和孝公主的婚事,你操劳过多,可能受累了,没事要多歇息--对了,朕前几天赐你的红宝石,你怎么不戴呢?”
乾隆在对话中,看见和珅的顶戴,缀的还是以前的红珊瑚,突而问起。和珅一惊,皇上这是有意挖苦,说明还抓住这个辫子不放,心中慌张,连忙叩头谢罪道:“奴才知罪了。奴才有负圣恩,红宝石才被陛下追回,奴才一定好好反省过错。”乾隆一听,满脸惊愕道:“你有什么罪,朕何时追还了宝石顶戴?和珅,你快从头说来。”
和珅一听,满头雾水,这下真不知是演什么戏了。看皇上表情,确实是一副不知情的样子,马上磕头,把太监过来传旨,追回宝石,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只是隐瞒去圣旨中所说的罪过。
乾隆大怒道:“到底是谁假传我旨意的?”
把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和所有的军机大臣都传来盘问,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和珅向皇上描述太监的长相,叫了太监的总管来验证,总管也说没有这样的太监,看来是一场江湖骗局。
皇上御赐的红宝石顶,在天子脚下被人骗走,真是无法无天。而和珅被江湖人玩弄于股掌,更是丢尽脸面,羞怒交加。乾隆命令:刑部与九门提督,根据和珅所描述,画像寻人,搜查京城每个角落,限期破案。
九门提督是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负责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九座城门的内外守卫,以及平日的巡逻、救火、编查保甲、缉捕、断狱等诸多事务。和珅被骗,这种事九门提督脱不了干系,忙亲自到和珅府上请罪,商量捉拿要犯之策。
和珅道:“这次要犯如此猖獗,骗的不仅是我的宝石,更是丢皇上的面子,查不出来,只怕皇上饶不了。”
九门提督道:“中堂说得有理,在下就是把京城抄个底儿朝天,也要查出来。宝石一旦查获,定然送到府上。”
当即下令,巡捕营的营官、巡检一起出动,在各个城门仔细盘查行人。派人明察暗访,旅店、妓院、酒楼、当铺等地方被折腾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时间全城风声鹤唳,百姓怨声载道。
恰好吏部侍郎郝云士上门问候,和珅如获救星,连忙请进。和珅问道:“果真被你说中。”郝云士呵呵笑道:“大人过奖,一点点阴云飘过,即可见晴。”
郝云士为扬州仪征人氏,和珅还没有当吏部尚书的时候,也经常插手官员的任免,与郝云士早就相识。当初有很多人来到京城,想认识和珅,苦于无门,见和珅一面,比见昙花一现要难得多。有一位山西巡抚,花钱托关系要见和珅,派属下给和珅送了二十万两白银,以图结交,和珅的管家只问了一句“黄的还是白的”,就收了起来,和珅根本就不露面。还有一位山东历城的县令,有一次进京觐见皇上,想顺便求见和珅一面,将来在同僚中夸耀一番。他在京城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只好送给和邸的看门仆人两千两银子,请求帮忙。结果得以在和珅下朝归来时,跪在和珅的家门口,高举自己的手板,以求接见。和珅在轿中听了门人禀报,连轿子都不下,在轿中怒斥道:“县令什么东西,虫豸一般,也敢来叩见我!”县令花了两千两银子,换来一顿羞辱,落荒而走,一时传为笑话。
郝云士看到求见和珅的大有人在,许多人盲目花冤枉钱也见不到一面,看中其中商机,便摇身一变,成为掮客,帮助撮合外地官员求见和珅。和珅通过郝云士遴选,接见的官员必然知道和珅的饭局身价,有可靠来源,何乐不为!外地官员花钱请郝云士牵线搭桥,结识和珅之后,获得升迁,还会送来丰厚的礼金。郝云士来者不拒,获得不少家资,也成为京城富家。
郝云士能与和珅深交,不仅因为充当掮客,还因为他有一手绝活,擅长相面、卜术,其对人预测前途、命运,很有准头,在京城颇有名气,常有人托人来求卜卦、相面。和珅也相信卜相之术,请郝云士给自己看相,郝云士一看和珅之相貌,为最标准的福相,自然讨得和珅欢喜。不久前,他对和珅相面,曾云:和珅四十岁大寿这一年,大喜之年,会有阴云一闪,有惊无险。和珅连日来受惊,忘了此预言,如今郝云士一来,顿时想起,不由佩服郝云士的神机妙算。
和珅又道:“郝大人给我看看,我这大红宝石顶能否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