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长短经一日一释
47327300000030

第30章 中庸之道 华夏精神

【经文】

晏子曰:“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夫,谓之嫉妒。”反忠孝也。《吕氏春秋》曰:“夫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人之主,不阿一人。”申子曰:“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而乱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辏,莫得专君焉。”

韩子曰:“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反文武也。曾公曰:“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吴子曰:“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之君,恃众好勇,以丧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训,故临敌而不进,无逮于恭;僵尸而哀之,无及于仁矣。”《钤经》曰:“文中多武,可以辅主;武中多文,可以匡君;文武兼备,可任军事;文武兼阙,不可征伐。”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乱代,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六亲不和有孝慈。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国家昏乱有忠臣。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反忠也。

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境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里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反圣法也。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来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盗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反仁义也。

由是言之,夫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忠孝贤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代,非自昭于尧汤之时,非故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乱。

孙卿曰:“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中世;禹之法犹存也,而夏不代王。故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矣。”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代以洴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客得之,以说吴王。越人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其所用之异。”

故知制度者,代非无也,在用之而已。

【译文】

齐国的名相晏婴说:“一个好的臣子,固然应对上司忠心,然而忠心太过分了,就变成专权,那就不是忠了;当儿子的孝敬父母是好事,但是如果只突出他一个人的孝顺,把其他兄弟姐妹都比下去,那就是不孝;妻子爱自己的丈夫是家庭和睦的保障,但是如果丈夫还有二房小妾,做妻子的霸住丈夫独专其房,醋意太大不能容纳别人,很可能导致家破人亡。因此忠孝做得太过分了,也会引起反弹。”

《吕氏春秋》说:“阴阳调和滋养万物,香花毒草,一视同仁。甘露雨水,普泽天下,东西南北,不遗一隅。一国之君,普天同仰,老少美丑,平等对待。战国时的法家、韩国的申不害说过:一个女人独霸了丈夫,其他的太太就要捣乱;一个大臣独揽大权,其他臣子的积极性就会被压下去。所以嫉妒心太强的妻子很容易破家,权力欲太重的大臣很容易破国。有鉴于此,一个高明的领导人,对于部下,决不偏听偏信,也不专权重用某个人,而是同心协力,各尽其能。就像车轮上的根根辐条一样,不让其中的某一根单独起作用。就样就不会发生一人专权的现象了。”

韩非子说:“读书人舞文弄墨,常常扰乱国家的法令;认为力气大,武功好才有用的人常常靠蛮勇解决问题,也是对国家法令的破坏。”“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这是法家反文反武的说法。曹操则说:“一个国家单纯依靠武力或是单纯依靠文化,都要灭亡。”吴国的夫差,鲁国的偃王,就是“恃文者亡”的明证。吴起说:“上古时候的穷桑氏(即承桑氏)的国王治理国家,废弃了军队建设,专讲道德,结果国家被人家灭了。夏代的有扈,依仗人口众多,军事力量强大,不修文化,结果也亡国了。高明的帝王吸取这个教训,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训’作为政治的最高原则,对内加强文明道德建设,对外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因此敌人不敢侵犯,民众文明安定,国王从容谦恭,供奉为国牺牲的烈士,激励人民学习英勇尚武的精神还不妨害仁爱文明的修养。”《素书》(即《钤经》)说:“有文化素养又经过军事训练的人,或经过战火考验又有文化素养的人,才可以匡扶君王。国家如此,个人也一样,文武兼备的人才能做大将,否则不可委以军事重任,让其率军征伐。”

战国时的法家慎到说过:“做个忠臣固然是好的,但忠臣并不能救乱世;相反,如果是处在一个混乱的、百废待兴的时代,忠臣只会加重那个时代的混乱。”如何理解这个道理呢?舜的父母很坏,却生了舜这样一个圣贤的好儿子。舜的父亲一次次要把亲生儿子舜置于死地,舜每次都逃过了劫难,原谅了父亲。夏朝的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结果使他的过错显得格外突出,真像是罪恶滔天一样。孝子不会出在慈父之家。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说,家庭有了变故,有了危机,才能看出儿女的孝道来。忠臣不会产生在圣明的君王执政的时代,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当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有忠臣出来殉国赴难。一个英明的领导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就会要求部下既要尽忠,但不能过分,所管的事、所负的责任不能超越其职权范围,否则,就走到了忠的反面。

至于那些被称为圣人的,能说没为窃国大盗储蓄、保管精神物质财富吗?肯定是有的。怎么知道呢?田成子弑齐君盗其国就是一例。从前,齐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城镇相连,人口众多,一派繁荣景象。市场上摆满了生猛海鲜,田野上人欢马叫,方圆二千余里,举国上下,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城镇乡村的组织规划,哪一样不是依照他们的开国圣人姜太公的做法呢?等到后来窃国大盗田成子一出现,杀了齐简公,偷窃了齐国,田成子所到手的,又岂只是一个齐国,而且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好的政治制度,都偷过来了。所以历史上虽然骂田成子是窃国大盗,但他一旦权势到手,就像尧舜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了齐国的国王,各际上一样恭维他,一样承认他,到底还传了十二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而且偷了姜太公开创的圣明的政治制度,这些权势、法规又反过来保护了这个大强盗。这就是好的政治制度的副作用。

强盗问他的头目盗跖:“当强盗也有道吗?”强盗头子说:“当然有啊!天下什么事能离得了道呢?当强盗的学问大着呢!首先是估计某处有多少财宝,值不值得动手,要计算得准确周到,这是盗的“神通”;动手的时候,别人在后面,自己先进去,这是要有勇于牺牲精神的,这是盗的“勇敢”;得手之后,别人先撤退,自己最后走,有危险自己承当,这是盗的“义气”;判断某处可不可以去抢劫、偷盗,什么时候去才能成功,这是需要智慧的,这是盗的“智慧”;东西抢到以后,大块分金,大块吃肉,平均分配,这是盗的“仁爱”。仁、义、智、勇、圣,这五条标准不具备而能成大盗的,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董卓这类人对有文化学识的人都知道笼络利用,由此看来,仁、义、礼、智、信这些原则,好人要想成功,需要用来做依据;坏人要想成功,也不能违反这些原则。可是天下到底好人少,坏人多,所以好人用这些原则做好事,给天下众生带来的利益少,坏人用这些原则做坏事,给天下众生带来的灾祸就多了。这就是仁义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孔孟所标榜的仁义礼乐也罢,法家所提倡的名法刑赏也罢,忠孝贤智这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文韬武略、审时度势这些世俗才智的运用,每家的思想,每一种法制,都是天地间的真理,并没有向哪些人隐瞒,向哪些人显露。尽管时代变了,而真理还是代代都存在的,并不是说在三代以前,仁义道德因是圣明时代就自动出来了,到了夏桀、商纣,因是昏乱时代,仁义道德就故意离开了人类社会。问题在于每个时代的领袖人物怎样去运用,用得好就天下大治,用得不好就天下大乱。一治一乱,全在于人。

荀子说:“古代羿的思想政策并没有遗失,只不过羿在中年就死了,没有继续下去;大禹的文化法制都还存在,但因没有接班人,没有继承下来。”问题就在这里。任何法律、思想、体制、主义、法规,本身不能独立存在,而要靠人去运用,用得好就存在,用得不好就消亡。

《庄子》这本书里讲的一则寓言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宋国的一家人,有一祖传秘方,冬天涂在手上不生冻疮,皮肤不会皲裂,这家人靠这个秘方世世代代为生。有人路经这里,听说这家人有此秘方,提出用一百两金子买他们的秘方。客人买到手后,就去南方游说吴王。吴、越地处海疆,守卫国土,主要靠海军。他游说吴王成功,做了吴国的海军司令,替吴国练兵。到了冬天,吴、越两国发生了海战,吴国的水兵涂了他的不皲之药,不怕冷,不生冻疮,结果打败了越国,此人因此立了大功,割地封侯。同样一个不生冻疮、不皲手的药方,有的人用来封侯拜将,而守着这个方子的那家人却世世代代给人家漂布。

由此看来,同样一个东西,人的聪明才智不同,用法不同,效果就有天地之别。所以任何思想,任何制度,不是有没有,而在于用与不用和会用不会用。会用,就能求名得名,求利得利;不会用,就只有世代倒霉了。

【智解】

凡事要掌握好限度

事情做得不到位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要是做过了头,很可能使得事情向相反的一面发展。是非善恶皆是如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就很好地阐释了其中的奥妙。它昭示着宇宙万物对称、和谐,静之为衡、动之有序的最高法则。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刚健中正,居中不偏,是万事顺通的无形大道。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是儒家基于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得出的最高理念,并进而发挥出德治、仁义、礼乐的经世致用哲学。

“中庸”这一概念,最早出于孔子之口,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亦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好的了,但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表面上看,中庸是在两个极端取中间点,但其中蕴含的理念绝非如此浅薄。不能把“中庸”说成是无原则的调和、折衷。“中庸”的“中”字是正确、恰到好处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古人说,物极必反。做任何事情,既不能走左极端,也不能走右极端。两者之间有个度,就是中庸。它表示事物存在的限度、幅度和范围的哲学范畴,是认识、处理问题的一种好的方法。简单说,中庸是在两个极端中取一个最恰好的点。

中庸之道的内涵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论语》中记载,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的学问比较高?”孔子说:“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太过;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不及。”子贡:“那么说,是子张的学问比较高了!”孔子说:“过和不及的缺点是一样的。”这就是“过犹不及”,孔子不赞成偏激行为,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他主张中立而不倚。中道的标准就是仁义之道,“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行义以达其道”,“君子义以为上”。仁义之道就是儒家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原则。

中庸之道还包含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这“两端”并非仅指两个极端,而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中庸即是用中之常道,它的最大特色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符合多数人的健康正常生活需要。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情欲、德行、理智,德行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一个健康的人性,应是情与理的平衡,他所做的事情便会合情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一种理性精神。

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相结合,便是中和之道。这是一种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行中和之道的关键便是使人的行为符合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则天下太平。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由此看来,天地万物都要讲一个“度”的问题,不可不够又不能过头。无论是国家、团体还是个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着这个原则。君王也好,大臣也好,百姓也罢,都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应该做的事,而且要把握事情发展的程度。越过了自身应该守住的限度,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违背了中庸之道,就会把事情搞糟。

汉武帝的时候,封在河间的献王刘德到长安朝见汉武帝,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进退起居都很规矩得体。汉武帝看到以后,表面上装出赞许的样子,内心却很不高兴,于是对献王说:“汤武当年起事的时候,根据地不过才七十里,文王也不过是以方圆百里的地方打的天下。你现在管的地方,比他们造反时的领地大多了。好好干吧!”献王听了这几句话,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回封地以后,便沉湎酒色,一天到晚喝得烂醉如泥。他这样做意在表示自己胸无大志,并以此告诉汉武帝:这一下你总该放心了吧?我不过是个酒色之徒,哪能跟汤武、文王相比?看来,即使是做尽忠职守的事情,也要安守自己的本分才行。所以战国时的法家尸佼在他的著作中说:“君臣父子,上下长幼,不论贵贱亲疏,人人都要守本分,这是理;对别人能恰如其分地表现爱心,就是仁;恰如其分地施舍,就是义;恰如其分地使用自己的思虑计谋,就是智;恰如其分地做事,就是适;恰如其分地说话,就是信。总之,一言一行都要晓得自己的本分,都要适可而止,才可以说是成熟了。”

在当代社会中,“中庸之道”对于我们处理很多事物还是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的。“允执其中”、“和而不同”,就是要使事物矛盾的两方或多种因素和谐地统一起来,使社会上各阶层、各类型的人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人们把维护社会和人际之间的和谐统一作为自己的责任。凡事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过激,防止事与愿违,对待各种不同的事物也要讲究“权变”和“适中”等。总之,当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需要平衡、稳定的时候,“中庸”原则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就充分的显示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