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齐民要术
47337200000099

第99章 齐民要术卷第九(6)

作寒食浆法:以三月中清明前,夜炊饭,鸡向鸣,下熟热饭于瓮中,以向满为限。数日后便酢,中饮⑥。因家常炊次,三四日辄以新炊饭一椀酘之。每取浆,随多少即新汲冷水添之。讫夏,飱浆并不败而常满,所以为异。以二升,得解水一升,水冷清俊⑦,有殊于凡。

令夏月饭瓮、井口边无虫法:清明节前二日夜,鸡鸣时,炊黍熟,取釜汤遍洗井口、瓮边地,则无马炫(xián)⑧,百虫不近井、瓮矣。甚是神验。

治旱稻、赤米令饭白法:莫问冬夏,常以热汤浸米,一食久,然后以手接之。汤冷,泻去,即以冷水淘汰,挼取白乃止。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又:臼市赤稻一臼,米里着蒿叶一把,白盐一把,合臼市之,即绝白。

【注释】①飱:水浇饭,即水泡饭。本篇的飱是酸浆和水,则是酸浆泡饭。酸浆是特制的,即下文的寒食浆。②涩:发毛。本段末令饭涩中涩字意为糊浊。《要术》本文在各种食品中常用滑、涩二字表、明口味的好坏。滑是好的,常称滑美,涩是不好的,所谓涩恶。滑,指软滑、腻滑、溜滑、涎滑等,而涩是滑的反面,《说文》所谓不滑也,则指浑浊、糊口、粗粝不细腻,乃至硬而不酥、韧而不脆等,不是现在一般所说的涩口(含鞣酸的瓜果蔬菜)。③淘必宜净及注文,应移前,在碎则浊而不美之下。而米碎还嫌浑浊,舂过不淘更糊浊,上文臼市讫应是淘讫之误,其所以经宿则涩,正是因为淘米放着过夜,煮后容易发毛。④壮,应作装,指装上甑蒸。卷八《作酱等法》有更装,《蒸缹》有炊一装,皆贾氏用词(他不用砒、奘)。⑤凡米粗粝使精白,或粉碎,贾氏、《食经》、《食次》都称为折,意谓耗折、粉折。这粟米一石只剩下七斗,确实折耗很多,很精白,其胚乳外层的糊粉层殆已折脱罄尽,所以炊成饭很坚实,而又滑溜细腻好吃。不过营养成分却大大减损了。⑥饮,原作饭,这是饮浆,下文明说每取浆,明系饮字之误。但上文以向满为限下应脱以冷水沃之句。⑦水冷,疑应作水泠。泠(líng),清凉轻俊之意。⑧马炫:即马陆(Orthomorphapekuensis),山蛩虫科,躯干两侧有很多对步足,栖息于潮湿地方或石堆下面等阴湿之地。

【译文】作粟飱(sūn)的方法:米要舂得白净,但不要舂碎。碎了殆饭就会浑浊不美。〔淘米必须洁净。十遍以上更好。〕〔淘〕好了就炊作〔馈饭〕。〔淘好的米〕放着过一夜就会发毛。用香酸浆水调和暖水把馈饭浸渍着,过一会儿,用手揉捏,不让饭有粘块。再放着过一会,然后装上甑蒸熟。停放馈饭的时间,冬天该长些,夏天该短些,总要留意掌握。假如不停放一段时间,饭就太硬了。下飱饭时,先将酸浆调和到酸甜合口味,然后把热饭下到酸浆里,让饭在浆面上露出点尖就停止投饭。该短时间地等一下,不要搅拌,让饭自然解散开来。然后捞出来盛在碗里,歹食便滑美好吃。如果下了饭就搅拌,饭就变糊浊了。

耗折粟米〔使极精白〕的方法:取一石香美好谷子的脱壳粟米,不要有碎米杂米。放在木槽里,用热水淘洗,又用脚踏;倒掉米泔水,加热水再踏;这样反复洗踏十遍,大约还有七斗米剩着,便停止。捞出来,晒干。炊饭前,再淘洗洁净,〔炊作馈饭〕。把馈饭下在大盆里的时候,盆中要多放冷水,务必要使米心冷透。用手揉搓馈饭,停放着的时间要久些。因为这精米米粒坚实,还必须再蒸软熟的缘故,如果不多停留些时间,饭就会太硬。投饭和调浆的方法,都跟上面说的一样。饭粒像青玉的颜色,溜滑而且味道美。又很坚实,吃了整天不会饿。蒸软熟后作成酪粥,比粳米还要好。

作寒食浆的方法:在三月里清明节之前,夜里炊饭,到鸡快叫时,把熟热的饭下到瓮里,到快满瓮为止,〔灌下水〕。过几天便酸了,可以〔喝〕了。家里日常炊饭的时候,每隔三四天就投下一碗新蒸熟的饭。每次舀浆出来,看舀出多少,随即添进多少新汲的冷水。直到夏天,这调和殆饭的酸浆也不会坏,而且常常是满的,所以显得奇异。二升酸浆,可以兑进一升水来稀释,清凉轻俊,和一般的浆大不相同。

使夏天饭瓮和井口旁边没有虫的方法:在清明节前两天的夜里,鸡叫时蒸熟黍饭,拿蒸锅里的热汤把井口和饭瓮旁边的地统统洗一遍,就不会有马炫(xiàn),其他各种虫也不到井瓮边上来了。非常灵验。

治旱稻、赤米使炊成白饭的方法:不管冬季还是夏季,总要用热汤来浸米,浸吃一顿饭的时间,然后用手揉搓。汤冷了,倒掉,就用冷水沟洗,揉搓,一直到白了为止。这样,饭的颜色就洁白,跟清流水稻米一样。

又〔治赤米的方法〕:舂赤稻米时,一臼米里放进一把蒿叶,一把白盐,混合着一起舂,就舂得极白。

《食经》曰:作面饭法:用面五升,先干蒸,搅使冷。用水一升。留一升面,减水三合;以七合水,溲四升面,以手擘解。以饭,一升面粉粉干下。稍切取,大如栗颗。讫,蒸熟。下着筛中,更蒸之①。

作粳米糗糒(qiǔbèi)法②:取粳米,汰洒(xǐ),作饭,曝令燥。捣细,磨,粗细作两种折③。

粳米枣糟法:炊饭熟烂,曝令干,细筛④。用枣蒸熟,迮取膏,溲糒。率一升精,用枣一升。

崔寔曰:五月多作精,以供出入之粮。

菰米饭法⑤:菰谷盛韦囊中;捣瓷器为屑,勿令作末,内韦囊中令满,板上揉之取米。一作可用升半。炊如稻米。

胡饭法:以酢瓜菹长切,脬(Iuán)炙肥肉,生杂菜,内饼中急卷。卷用两卷,三截,还令相就,并六断,长不过二寸。别奠飘齑随之。细切胡芹、蓼下酢中为飘齑。

《食次》曰:折米饭⑥:生折,用冷水。用虽好,作甚难。蒯(kuǎi)苦怪反米饭⑦:蒯者,背洗米令净也。

【注释】①以饭,一升面粉粉干下,大概是说把留下的一升干蒸的面粉,连同饭一起下在四升溲过的面粉里再溲和。如果没有猜错,通常以饭下该有合字。但下着筛中,更蒸之,仍不大好理解。又减下的三合水,怎样用?《食经》文的疏简或残阙,往往留下难解的谜。②糗糒:干粮,或炒或煮,或成粉或不成粉。这里是熟饭晒干磨成粉的。③粗细作两种折:按:折谓损折,此指折粗取细,细的一种折好了过筛,粗的一种再折,即再磨,所谓两种折。④晒干的饭如何细筛,上文应有捣、磨的过程,但《食经》文往往这样想当然。自上条以下至胡饭法仍是《食经》文,崔寔《四民月令》文是因为同是糒法插进去的。⑤菰:茭白。其子实称菰谷,其米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所记是脱壳后再炊成饭。⑥折米饭:一种折米使极精白而炊成的饭。折法是用冷水淘折,推测其意似乎是没有像用热水那样容易折得精白,所以折起来比较烦难,但糊粉层没有泡糊,比较清爽好吃。⑦蒯米饭,疑应作蒯米炊饭,这饭才作成,脱炊字。注文蒯的解释,当是其时其地方言。又背,仅明抄如字,湖湘本等误作皆。背是吴越方言,谓簸扬,今江浙仍有此口语。《食经》、《食次》的风尚和俗语,往往与江南不谋而合,疑其书为南朝人所写。

【译文】《食经》说:作面饭的方法:用五升面粉,先干蒸,搅拌让它冷了。用一升水。留下一升面粉,减去三合水;拿七合水溲和四升面粉,用手擘散。再加饭〔连同〕一升干蒸面粉〔一起溲和到四升擘散的面里(?)〕。然后慢慢切下来,切成像板栗大小的颗颗。切完了,蒸熟。放到筛里,再蒸(?)。

作粳米糗糒(qiǔbèi)的方法:取粳米汰洗洁净,炊成饭,晒干。捣成碎末,再磨;筛过,粗的再磨细。

作粳米枣精的方法:把饭炊到烂熟,晒干,〔捣磨后〕,筛取细粉。拿红枣蒸熟,榨出膏泥,溲和到干饭粉的糒里。比例是一升糒用一升枣。

崔寔说:五月里多作糒,准备外出时作干粮。

作菰米饭的方法:将菰的谷实盛在皮袋里;把瓷器捣成碎屑,但不要捣成细末,装进皮袋里,要装满,放在板上揉搓,〔揉去谷壳〕,取得米。作一次可以用一升半菰谷。把米炊作饭,跟稻米一样。

作胡饭的方法:将酸腌瓜切成长条,脔割肥肉,炙熟,杂和些生菜,一并放进〔先作好的〕饼里,卷紧。〔盛供上席时〕用两个卷饼,一卷切成三段,仍然相连排着,一份共有六段,每段长不超过二寸,供上。另外盛着飘齑跟上去。将胡芹、蓼切细,下在醋里面,就是飘齑。

《食次》说:折米饭:用冷水淘折生米。用起来虽然好,但作起来很难。把米蒯干净,〔炊作〕饭。蒯,是背米淘洗使米洁净的意思。

素食第八十七

《食次》曰:葱韭羹法:下油水中煮葱、韭——五分切,沸俱下。与胡芹、盐、豉、研米糁——粒大如粟米。瓠羹:下油水中煮极熟——瓠体横切,厚三分,沸而下。与盐、豉、胡芹。累奠之。

油豉:豉三合,油一升,酢五升①,姜、橘皮、葱、胡芹、盐,合和,蒸。蒸熟,更以油五升,就气上洒之。讫,即合甑覆泻瓮中。

膏煎紫菜:以燥菜下油中煎之,可食即止。擘奠如脯。

薤白蒸:秫米一石,熟舂臼市,令米毛②,不酒③(xī)先击反。以豉三升煮之④,淅箕漉取汁⑤,用沃米,令上谐可走虾⑥。米释,漉出——停米豉中⑦,夏可半日,冬可一日,出来。葱、薤等寸切,令得一石许,胡芹寸切,令得一升许,油五升,合和蒸之——可分为两甑蒸之。气馏,以豉汁五升洒之。凡三过三洒,可经一炊久。三洒豉汁,半熟⑧,更以油五升洒之,即下。用热食。若不即食,重蒸取气出。洒油之后,不得停灶上;则漏去油。重蒸不宜久,久亦漏油。奠讫,以姜、椒末粉之。溲甑亦然⑨。

臁音苏托饭⑩:托二斗,水一石。熬白米三升,令黄黑,合托,三沸。绢漉取汁,澄清,以臁一升投中。无臁,与油二升。臁托好。一升次檀托,一名托中价。

蜜姜:生姜一升,净洗,刮去皮,苄(suàn)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以水二升,煮令沸,去沫。与蜜二升煮,复令沸,更去沫。梳子盛,合汁减半奠;用箸,二人共。无生姜,用干姜,法如前,唯切欲极细。

【注释】①豉三合,油一升,酢五升,下文还要用五升油来洒,这样的配比,不合理。三合约合今60毫升,只有一小杯,油和醋多到17~20倍,这点点豆豉,底下醋泡着,上层油封着,都反常。从洒油来推测,豆豉决不止三合,因为只有这点点,五升油根本无法洒,那只能是沃灌。也许是:豉五升,油一升,酢三合,不过也只是猜谜而已。总之,自瓠羹以下至蜜姜,仍是《食次》文,它的谜比《食经》还多。②毛,可以作带糠不淘洗解释,但也可能是白字之误。③漕,各本同,字书未收。吾点校记:疑淅之变体。据下文潜箕,应是淅的另一写法。这又是《食次》的异写字。④豉三升,下文要用豉汁沃灌一石米,这太少,应有误。⑤连下条的漉取汁,均以沥取液汁为漉,《食次》与《食经》用词相同,但贾氏不同(贾氏指取出固体物)。⑥谐,意谓恰好,指上面高出的豉汁刚好达到能使虾游走的深度。这又是《食次》的特用词,与《食经》的谐令胜刀相同(卷八《羹腥法》烂熟引《食经》)。⑦豉,指豉汁,应有汁字。⑧半熟,三次洒豉汁,等于馏了三次,米已蒸熟,而且半熟也不能吃,应是米熟之误。⑨溲甑亦然,或者指溲米上甑时也要加些姜、椒末?词语特别,有否误字,也是难猜的谜。⑩臁:同酥。此指酥油。这是《食次》用词。托:应是牦的同音借用字,《集韵·入声·二十陌》解释牦是屑米为饮,这臁托也是一种jf乇米加炒米合煮取得米汤加上酥油的饮浆,与籷很相似。托下应有煮字。一升,黄麓森校记,疑一名之误。次檀托及下旬中托中价,无从理解,大概都是少数民族名称的译音。金抄作一升,他本作一斤。

【译文】《食次》说:葱韭羹的作法:将葱和韭菜都切成五分长,下在加油的水里煮——等水开了一齐放下去。加入胡芹、盐、豆豉和研碎了的米糁——颗粒像粟米大小。

瓠羹:将瓠横切成片,每片三分厚,下在加油的水里煮——等水开了放下去,煮到极熟。加上盐、豆豉、胡芹。一片片叠着盛供上席。

油豉:三合豆豉,一升油,五升醋(?),加上生姜、橘皮、葱、胡芹、盐,混和着一起蒸。蒸熟了,再用五升油就着水汽上面洒下去。洒完了,举起甑倒覆过来倒进瓮里。

油煎紫菜:用干燥的紫菜下在油里煎,到可以吃就停煎。撕开来盛供上席,像撕开腊肉一样。

薤白蒸:糯米一石,精熟地舂捣,让米就带着糠,不淘洗。用三升(?)豆豉煮出汁,拿淅箕沥出豉汁,用来浸米,豉汁高出米上面恰好可以让虾游走的深度。米浸涨了,捞出来——浸米的时间,夏天大约半天,冬天大约一天,然后捞出。葱、薤白切成一寸长,要用一石左右,胡芹也切成一寸长,用一升左右,再加五升油,〔连同米〕一起混和起来蒸——可以分作两甑来蒸。气馏之后,又用五升豉汁洒上。一共气馏三次,洒三次豉汁,大约蒸到炊熟一顿饭久的时间。洒了三次豉汁,〔米〕熟了,再用五升油洒下去,就下甑。趁热吃。如果不是马上吃的,后来吃时要重蒸到冒气。洒油之后,不要停放在灶火上,否则会漏掉油。重蒸时也不宜过久,过久了也会漏油。盛好之后,撒些生姜、花椒末在上面,供上席。溲米上甑时(?),也要加些姜、椒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