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47337400000021

第2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9)

重用茯苓半斤,先煮,取其量大直达下焦以行水。用桂枝甘草汤辛甘发散为阳,以充实上焦阳气。再用大枣配桂枝甘草,以充实上中焦营气。上中焦营卫充实,心脾阳气恢复,则能下达以温肾水。肾水得阳气之温,则阴邪平而悸动止。以甘澜水煎,取其不助水邪。本方还有培土制水之功,土强自可制水,阳健则能御邪,欲作奔豚之病当可自消。

【辨治要点】

主症: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成因: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原文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脾虚气滞腹胀的证治。

脾气素虚,一经发汗,则致阳气外泄,脾虚更显,运行失职,湿邪内阻,气滞于中,故腹满。治宜健脾除湿,宽中消满,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方中厚朴苦温善消腹胀,生姜辛开理气,半夏开结燥湿,人参甘草健脾培土以助运化。全方补而不腻,消而无伤,为消补兼施之剂。原方用药比例,朴、姜、夏之量大于参、草,为消大于补,又含治标宜急,治本宜缓之义。

腹胀满一症有虚实寒热之异,可因失治或误治而产生。其实者,多见于阳明腑实证,为燥实内结证,其腹满特征为腹满持续不减,按之不濡,多伴有大便燥结、腹痛、苔厚脉实等特征,宜用承气辈泄热通腑。其虚者,多见于太阴寒湿证,其腹满特征为腹满时减,喜温喜按,按之濡软,多伴有下利、口淡不渴、苔白舌淡等症象,宜用四逆辈温中散寒。本条所论病证以腹胀满一症最为主要,他症不甚突出,其腹满特征为腹满时减,减而不显,少时复作,喜温而不喜按,在病机上以脾虚失运为本,湿阻气滞为标,虚实挟杂。治宜攻补兼施,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辨治要点】

主症:腹胀满,午后为甚,食入增剧,食消则减,舌淡苔白腻。

成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机阻滞。

治法:温运健脾,消滞除满。

方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

【原文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①,气上冲胸②,起则头眩③,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词解】

①心下逆满:指胃脘部因气上逆而感觉胀满。

②气上冲胸:即上逆之气有向胸膈顶冲的感觉。

③起则头眩:指起坐站立变换体位就头晕目眩,或本有头晕目眩在起坐站立时加重。

【释义】心脾阳气不足,水气上逆的证治。

病在太阳当汗,反用吐下,损伤脾胃之阳。中阳受损,水津不化,饮停中焦,气机逆乱,症见心下胀满,时觉有气向胸胁冲撞。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水饮阻滞于中,浊阴上逆,起坐站立更助冲逆之势,清阳更难达于头部,故尤觉头晕目眩。脉沉紧说明病在里而不在表,是寒饮停于内的征兆。由此可见,水饮既是一种病理性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由于脾阳不振、水饮停蓄是本证的关键,故治当温阳健脾,化饮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本方仍是桂枝甘草汤加味,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充实胸中阳气。水气逆乱,用茯苓健脾利水,白术健脾化湿,与桂枝同用,即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由于本病是中阳虚弱,故不能使用发汗的方法治法,否则汗多伤阳,经脉失于温煦,肢体就会出现震颤动摇,甚则不能自主。此与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病机不同,彼属表证未解,下焦寒水之气上泛,而此则为中阳虚衰,水饮内停。二者不可混同。

本条是倒装文法,“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应接在“脉沉紧”句下,其义方通。

饮邪为病,多基于阳气亏虚。阳虚寒凝,则水饮不化。故治疗饮病,首先温阳祛寒。饮邪为病,与脾失健运有关,湿邪不化,水无以制,聚而成饮,所以治疗饮病,还应健脾助运。水饮内停,常存在气化不利,而寒邪凝滞又加重气化不利,因而治疗寒饮内停必须温阳化气。水饮得化后还应有所出路,治疗上当淡渗利水,以畅其道。苓桂术甘汤具备了上述温、运、化、利的功效,所以苓桂术甘汤是治疗寒饮内停的代表方。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成因:脾虚水停,水气上冲。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原文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释义】论汗后阴阳两虚的证治。

联系上条内容,可知患者同属于正虚之体,文中虽未言起于何病,但从治以汗法来看,可能原是太阳表证。既为表证,当有恶寒之证,然汗后表解,恶寒应罢。今汗后恶寒反而加重,且不见发热,可知恶寒并非表不解,而是表证虽解,但正虚更甚,“反恶寒者,虚故也”一语,就是对正虚病机变化的概括。本条述证简单,以方测证,可知这里的“虚”是指汗后伤阴伤阳,导致阴阳两虚。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故恶寒反剧;阴虚不足以濡润筋脉,可能会有肢痉挛急之变。表证已去而转为里虚,阳气衰弱则鼓动脉搏无力,阴液不足则脉道失于充盈。阴阳两虚,故脉不应浮而当见沉迟细弱之象。治以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阳益阴,而达到阴阳两顾。

本方芍药味酸微苦以滋营阴,甘草甘温和中缓急,二药相伍,是酸甘合化,以益阴养营。附子辛热扶阳实卫,与甘草同用,更有辛甘化阳之功。三药合之,共奏阴阳双补之效。

【辨治要点】

主症:恶寒,脉微细,脚挛急。

成因: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治法:复阳益阴,阴阳兼顾。

方药: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

【原文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释义】阴阳两虚烦躁证治。

若病家本有正虚,复感外邪,当表里兼顾,谨慎用药。如仅以太阳病论治,则汗不得法而伤阴伤阳。又误用下法,造成阴阳两伤更甚。汗下后“病仍不解”,是指病情有新的变化,非指太阳表证不解。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误治太阳,极易损伤少阴。少阴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根。少阴之阴阳两伤,水火失:济,故见烦躁不宁。证以少阴阳虚为主,所以还应伴见恶寒、下利、厥逆、舌质淡、苔白滑、脉微细等。治当扶阳兼以救阴,用茯苓四逆汤。

本方由茯苓、人参、干姜、附子、炙甘草组成。干姜、附子回阳救逆;茯苓、人参益气生津,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姜附与人参配伍,回阳之中有益阴之效,益阴之中有助阳之功;甘草益气和中,且能调和诸药。

本证与干姜附子汤证同为太阳病变证,又均见烦躁一症,所用的治疗方剂,皆由四逆汤加味或减味而成,临证时须认真区别。干姜附子汤证,为阳虚阴盛,证见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身无大热、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治当急救回阳,仅用干姜、附子,单捷小剂而顿服,功专救阳。茯苓四逆汤证的病机为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证候是四肢厥逆烦躁、恶寒下利、脉微欲绝、舌质淡、苔白滑等,为阳虚阴损,烦躁不分昼夜,治当回阳益阴,故用四逆汤加茯苓、人参,复方大剂而分服,双救阴阳。

【辨治要点】

主症:烦躁,肢厥,脉微细。

成因:少阴阳虚,阴液不继。

治法:回阳益阴。

方药: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干姜、附子、炙甘草)。

【原文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芒硝半升甘草二两,炙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释义】汗后虚实不同的证治比较。

发汗本为太阳表证的正治法,但若汗不如法,可以伤阴,亦可伤阳,其变证每因体质的差异而有不同。本条列举阳虚与阳盛之人,来说明疾病的不同转归。如阳虚之体,发汗过多,易损阳气,则病从寒化而转为虚寒证,其证见恶寒,治疗当以扶阳为主;若阳盛之体,发汗过多则易伤津化燥,热并胃腑,燥热成实,当见不恶寒,反恶热,谵语,不大便等证,可与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临证辨别疾病的转归,辨别病性的阴阳,必须以客观脉证为依据。

不恶寒,但热者,用调胃承气汤治疗,仅是举例而言。栀子豉汤、白虎汤、以及大小承气汤等都是治疗“不恶寒,但热”的方剂,临床应用,还必须辨证施治。

调胃承气汤的方药分析见后阳明病篇。

【原文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①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②和服方寸匕③,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词解】

①消渴:形容口渴之甚,饮不解渴,此处是症状,不是病名。

②白饮:即米汤。

③方寸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皿。其形如刀匕,容量为一方寸正方,量药时以满而不溢出或滚下为度。

【释义】汗后津伤胃燥与蓄水的证治。

太阳病,若汗不如法,或发汗太过,可出现两种不同的机转:

第一种情况是:太阳病发汗后,外邪虽解,但因汗出太多,损伤津液,致使胃中津液亏乏。阴虚则阳盛,津亏则气燥,阳盛气燥,阴阳不和,则心神不宁而烦躁不得眠。过汗后,胃中阴液一时性不足,而欲饮水自救。因为病势不重,故可采取饮食调理的办法。当病人想喝水时,让其少量多次饮用,使胃中津液得以补充,胃燥得润,则可不治而愈。但因患者胃气尚弱,饮不可过多,多饮则易造成停水之患。

第二种情况是:发汗后,非但表邪未解,且太阳之邪循经人腑,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使邪与水结于下焦,也可形成太阳蓄水证。由于表邪未解,故可见脉浮、身微热、恶寒等证;由于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如常疏布,水停于下而津乏于上,故可见小便不利、口渴而欲饮水。治宜化气行水,兼以解表,用五苓散。

方中猪苓、茯苓甘淡,主利水道,能化决渎之气,是利水除湿之要药;泽泻甘寒,利水渗湿泄热,最善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透达三焦蓄热停水,利水之力颇强;白术甘温,补脾燥湿,助脾气以转输,使水津四布;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又可外散表邪。五药相合,为化气行水之剂。此外,服药后“白饮和服”,乃有桂枝汤啜粥之义;“多饮暖水”以行药力,助汗以行津,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邪得解,故曰“汗出愈”。

【辨治要点】

主症:小便小利,小腹硬满或胀满,渴欲饮水,饮后不舒,或兼发热,苔白滑,脉浮或浮数。

成因: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

方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原文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释义】补述蓄水证脉证。

此条承上条叙述发汗后,表不解,水饮内蓄之证。脉见浮数,为表邪未尽之象。烦渴乃口渴之甚,因汗后表邪随经人里,膀胱气化失职,下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证属蓄水,应有小便不利等症,治宜解表利水,用五苓散。

上条言脉浮,本条言脉浮数,都揭示表证未解;上条谓消渴,本条谓烦渴,都揭示水蓄下焦,津液不能上承,两者病机基本相同,故都用五苓散利水解表,前后可以互参互证。

【原文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释义】水饮内停的辨证治疗。

伤寒汗出之后,口渴的,应当用五苓散治疗;不渴的,用茯苓甘草汤治疗。

同是伤寒汗出之后,以口渴与否为审证要点,一用五苓散治疗,一用茯苓甘草汤治疗。五苓散证是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水津不布,除口渴外,还有小便不利等症。茯苓甘草汤证叙述简略,结合后面的127条“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以及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可以确认,茯苓甘草汤证除口渴外,应见心下悸而小便利。是伤寒发汗,汗不得法,损伤胃阳,水饮停聚于胃所致。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药组成。方中重用生姜温胃散水,茯苓渗湿利水、桂枝温阳化气利水,甘草益气和中,合为温胃散饮、化气利水之剂。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悸动不宁,口不渴,严重时泛吐清水痰涎,脉弦,舌苔白滑。

成因:胃阳不足,水停中焦。

治法:温胃阳,散水饮。

方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生姜、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