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47337400000042

第42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洽(9)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医家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是既有燥屎内结,又有热结旁流,结者难下,旁流者时下,故形成大便乍难乍易的特点。肠中有燥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于膀胱,则小便当数多。但若燥热内盛,灼伤津液,津液内乏,则可见小便不利。有的认为是阳明燥热与糟粕结为燥屎,故大便乍难。然小便不利,是津液受燥热逼迫,部分反流于肠,则所结之燥屎,尚有部分得以稍润,故有排出乍易之时。有的认为本条是承上条大下后六七日燥屎复结而来,言日程既久,则所结之大便,有迟有早,有甚坚者,亦有尚未坚硬者。其坚结者,则始终难下,故日“乍难”;其未坚者,或有可通之时,故曰“乍易”。有医家在急腹症的治疗中,观察到所谓“不完全性肠梗阻”及“高位肠梗阻”有此大便乍难乍易情形,可与承气汤攻下。若作如是观,则小便不利,似作津伤理解为较妥。

【原文243】食谷欲呕①,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词解】①食谷欲呕:当进食时气逆要呕。

【释义】辨呕逆之寒热。

阳明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下降为顺。若因某种病因影响,则胃气不能正常下降,反而上逆,就可发生呕呃等症状,故曰“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

阳明呕呃有寒热之异:以方测证,用吴茱萸汤治疗的“食谷欲呕”,应属于阳明寒呕。因胃气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若勉进饮食,必因寒浊所阻,不能受纳,以致胃气上逆,发为呕逆。寒浊之呕,其气不馊不腐,舌淡苔白,脉象缓弱。且胃气虚寒,易生饮邪,故常伴呕吐涎沫、脉象弦迟等。治当以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若上焦有热,扰于胸膈胃脘,亦会使胃失和降,发生呕吐。热呕一般其气酸腐,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泻上焦热邪,如栀子豉汤或枳实栀子豉汤等。误投吴茱萸汤,是以热助热,反致病情加重,故云“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吴茱萸为方中主药,性味辛苦而热,善能暖肝胃而下气降浊,人参、大枣甘温以补益中气,崇土以制木;重用生姜以温胃散寒化饮、降逆止呕。因本证挟有水饮之邪,故不用甘草之缓恋。

【辨治要点】

主症:食谷欲呕,或吐涎沫,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弦等。

成因:胃气虚寒,浊阴上逆。

治法:温胃降浊。

方药: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原文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释义】太阳病误下致痞、病传阳明以及水停下焦的辨证。

本条论述了太阳中风误下的心下痞证;不恶寒而渴的转属阳明证;小便数大便必硬的脾约证;口渴而小便不利的膀胱蓄水证。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即指太阳中风阳浮阴弱之脉而言;发热、汗出、恶风寒为太阳中风表虚之证。不呕者,无少阳阳明证也。如此可断为太阳中风证。惟心下痞非中风所有,今表证而见心下痞,溯其源,乃误用下法,不惟表证不解,而且外邪内陷,气机闭塞于心下所致。论其治法,应先解表,如桂枝汤类;后治痞,如泻心汤类。若未经误下而出现不恶寒而口渴之证,是太阳表邪化热入里,内传阳明,热盛伤津。因其不见潮热、谵语、腹满痛等证,故虽是转属阳明,但未成腑实可下之证。若仅仅见到小便数、大便硬、不更衣、无所苦等证,则属胃强脾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的脾约证。脾约证,是由于津液被伤,胃肠燥热,脾阴被胃阳所约束,不能行津液于胃中,而致大便硬。此与正阳阳明因热成燥,因燥成实,腑气不通,而致腹满疼痛拒按者不同,只宜用麻子仁丸润下,不可用承气汤攻下。若口渴喜饮水,是病情发展的另一种转归,既非承气、脾约等证,亦非白虎、猪苓等证。而是但见胃中干燥,欲得饮水。因其热势不重,故欲引水自救,可少少与之,以和胃气,让其自然消化,病情可望自行康复。不可急暴,以免有停饮之患。若口渴不止,则需辨明原因,再以法治之。例如: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属膀胱气化不行,水停下焦,宜用五苓散化气利水,使水邪去,则津液得以上承,口渴自止。

总起来看,这一条提出了太阳中风的几种转归:有经误下形成的心下痞证;有不经误下自然传变而转属阳明。阳明证既有口渴为主的热证,也有不更衣十日无所苦的脾约证。还可能是膀胱蓄水而见口渴,宜用五苓散化气利水,同时提示要与阳明热盛津伤的口渴作鉴别。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苔白,脉浮或浮数。

成因:水蓄下焦,气化不行,气机闭塞。

治法:化气行水消痞。

方药: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原文245】脉阳微①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②,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③,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词解】

①脉阳微:指脉象浮虚无力。

②阳脉实:指脉象浮盛有力。

③阳绝于里:阳绝指阳气盛极,不是衰绝。阳绝于里就是阳气独盛于里之意。

【释义】汗多津伤便硬的辨证。

阳脉微,即脉象浮取微弱和缓,反映邪正相争已不激烈,多为表病之后,邪气将退而尚未尽除,正气渐复而抗邪能力尚弱。汗出较少亦是表病少许弥留,人体尚未康复之际,但得静养调摄,多能邪去正安,故为“自和”。

若汗出过多,则是病邪传里,化热化燥,逼迫津液所致。阳脉实,即脉浮而充实有力,总属阳热实证之脉。其里热已盛,本不当汗,误发其汗,则助热生火,阳邪极盛于里,津液亡失,而致肠中干燥,大便硬结,形成阳明燥实证。

【原文246】脉浮而芤①,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词解】①脉浮而芤:脉搏轻取可得为浮,浮大中空,形似葱管为芤。主阴血不足,阳气浮盛之象。

【释义】胃热津亏的脉证。

脉浮为阳气盛,故曰“浮为阳”。芤为浮大中空,按如葱管,主阴血虚,故曰“芤为阴”。“脉浮而芤”,是阳热有余而阴液不足的脉象。阳热有余,独盛于内,则胃气生热,阳盛灼阴,阴液亏耗,不能和阳,则阳愈亢而阴绝于里。胃热阳绝,阴不济阳而化燥,势必导致大肠失润而大便硬结。

本条阳明病浮芤之脉并见,则阳热盛、阴液虚为势所必然。阳热盛则胃气生热,热邪独盛于内。阴液虚则胃肠干燥,无液以和阳。阳亢阴虚,则为脾约之证。

【原文247】趺阳①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词解】①趺阳:就是冲阳穴,在足背第二及三跖骨之间,为足阳明胃经的动脉。

【释义】辨脾约脉证和治法。

趺阳脉,即足背动脉,属足阳明胃经,以候脾胃后天之气。“趺阳脉浮而涩”,浮主阳盛,涩主阴虚,见于趺阳部位,则浮为胃阳亢盛,涩主脾阴不足。脾胃相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今胃强脾弱,强阳煎灼弱阴,使脾之功能受到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津液偏渗膀胱而“小便数”,不能还于胃中以滋润大肠,“大便则难”,此即“浮涩相搏,其脾为约”。脾约本于胃燥,而小便愈多,津液愈伤,脾阴愈弱,胃燥愈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脾约证虽属阳明,但与诸承气汤证有所区别。承气汤证属阳明燥化成实,故多有潮热、谵语、烦躁、腹满硬痛等,其中固有津伤之象,然非脾失转输、津液偏渗所致,而应责之于燥热特盛,故病机重在阳明。脾约证虽有胃热,然不能与承气汤证之燥热比肩,其病机重点在于太阴阳明功能失调。脾约证以大便难为主要临床表现,治以麻子仁丸润下通便。

麻子仁丸即小承气汤加麻子仁、杏仁、芍药而成。大黄、厚朴、枳实具小承气汤意,有泻热去实、行气导滞之功,冀胃热衰减,脾不受制,可望恢复运转,行其津液。麻子仁润肠滋燥,通利大便。杏仁润肠,又能润肺而肃降,使气下行,从而有利于传导之官。芍药和营血而缓急迫。方后云“蜜和丸”,是取润下缓行之意。又日“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知药量甚小,是缓而又缓也。“渐加,以知为度”,亦见其病有轻重,禀赋有厚薄,投量多少,可审情度势而定。然多少之间,必以知为度,是不使其太过或不及。

【辨治要点】

主症:趺阳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硬,腹无所苦。

成因:胃热肠燥津亏。

治法:泻热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厚朴、枳实、大黄)。

【原文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①,蒸蒸发热②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词解】

①发汗不解:指用发汗法后病仍未愈,不是太阳表证不解。

②蒸蒸发热:形容发热如蒸笼中热气向外蒸腾。

【释义】太阳病汗后转属阳明胃实的证治。

“太阳病三日”,即本病是由太阳病发展而来。“发汗不解”,并非指表证未罢,而是指病邪未除而向里传变。“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形容内热较盛,向外蒸腾。内热盛如此,则不恶寒、反恶热等阳明外证更加明显,说明病邪已由太阳之表转属阳明胃腑之里。这里以蒸蒸发热作为阳明病的典型证候,并以此区别于太阳之发热恶寒和少阳之往来寒热。由于里热伤津,发汗又伤津,故本证以阳明燥实为主。惟其热势蒸腾,有外达之势,则腑中结实未甚,形无大实大满之候,尚未达到发潮热、腹满疼痛拒按的严重程度。病属燥热初结,故治以调胃承气汤软坚润燥、泻热和胃。

【原文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太阳病吐后转属阳明燥实腹满的证治。

伤寒本为太阳表证,不当吐而误用吐法,胃的气液受伤,邪气内陷而化热,津伤化燥而成实,燥实阻滞,阳明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而腹胀满。此腹胀满,乃因燥实而致,故其治仍以调胃承气汤和胃润燥。燥实去则腑气通,腑气通则腹胀除。

以上两条,从蒸蒸发热和腹胀满的内外证候,反映并概括了调胃承气汤证的特点。由于此调胃承气汤证来自于太阳病汗吐后津伤化燥,初结阳明,病情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故其治不用大承气汤,而用调胃承气汤,从这个意义上讲,调胃承气汤证又可看作是胃家实的一个轻证,而兼有胃气受损,因吐法亦能伤中气。

【原文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太阳病误治伤津致热结成实的证治。

太阳表证,当发汗解表,妄用吐下,是为误治;先吐下而后再汗,是为治疗失序,其结果必致邪不解而内陷。若内陷胸膈,见烦热、心中懊,属栀子豉汤证,二便多无改变。今吐、下、发汗后,病人出现了微烦、小便数、大便硬等证,说明邪热内陷阳明,形成了阳明腑实证。误治津伤,表邪入里化热,其势尚轻浅,故见微烦;热迫津液偏渗于膀胱,不能还于胃中,所以小便频数而多,大便干结而硬。本证以气滞热结为主,尚未达到谵语、潮热、手足溅然汗出等燥屎结实的程度,且在汗、吐、下后正气受伤,故不宜大承气汤峻下,只可以小承气汤泻热通便,使胃肠气机得以调和通畅则病可愈,故曰,“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原文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释义】大小承气汤的使用方法及其辨证要点。

“得病二三日”的“病”泛指疾病,确切地说是指外感热病。“脉弱”,是对脉紧而言,紧变缓相对地叫“脉弱”,由此可推测是寒邪已化热入里。“无太阳、柴胡证”,即既无太阳表证,又无小柴胡汤主治的少阳半表半里证。“烦躁”是里热上扰心神,“心下硬”是胃院部硬满,均为阳明里实、胃气不和之证。

“至四五日”,烦躁心下硬满仍不缓解,言外之意,当有不大便一证,若反不能食,腹满疼痛拒按,脉沉紧,是燥屎已成,腑气不通;今能食,心下硬而脉弱,说明阳明病势轻浅,不耐峻下攻伐,只能“以小承气汤少少与之”,以微和胃气。小承气汤的服法是煮取1升2合,分2次温服。故“少少与”,则1次只服三五合,而不超过6合,以微和胃气,使烦躁小安。

若服药后至6日仍不见大便,则须加大药量,可给予小承气汤1升,则大便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