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访谈的艺术(第10版)
47341600000020

第20章 探查性访谈(1)

探查性访谈是最常见的访谈类型。

巧妙地运用探查性提问是探查性访谈的关键。

探查性访谈是最常见的访谈类型。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使用或者经历过。像新闻记者、律师、警察、招聘人员、卫生保健专家、保险索赔调查员、法律顾问、监察员、教师和学生,以及熟人、家长和孩子,等等,都依靠探查性访谈收集和提供重要信息。探查性访谈可能是简短的、非正式的,譬如某个人寻求关于电脑的技术援助,某个电视记者在节目开始前跟警方核对事实,或者乘车人询问去会议中心的方向。或者也可能很长而且是正式的,比如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企业首席执行官之间、一名顾问与一个客户之间或者一名历史学家与一个朝鲜战争中的老兵之间的一个小时的对话。

不论时长、形式和背景,访谈的目的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准确完全地获取相关且及时的信息。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包括仔细地提问、投入地倾听和观察,并巧妙地从回答中探究表面信息之下隐含的细节、解释、情感、态度、立场和数据资料。

访谈准备

成功的探查性访谈并不简单也非偶然,它需要周全的计划,有时要经过彩排,还要有技巧地执行。没有可以当作参照模式的典型的探查性访谈,正如获得普利策奖的《西雅图时报》首席调查记者埃里克·纳尔德(EricNalder)所说,一切因我们进行的访谈和访谈对象的不同而异①。准备工作包括明确目的、研究主题和架构访谈。

目的决定了怎样准备访谈和访谈中要做什么。

明确目的

一开始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访谈,最终要得到什么。这也许像寻找穿越山谷的最佳线路从而避免修建高架路那样简单,也许如同策划一项小规模商业风险项目那样复杂。目的明确,是确定访谈的时长和次数、选择访谈对象以及决定访谈时间和地点的关键。

要知道具体的情形(situation)会怎样影响目的。例如,若背景是一次新闻发布会或情况介绍会,被访者(如新闻发言人)可能会指定所提问题的类型和数量,可得的信息,哪些话题不可以做记录,被访者的哪些话可以引用,以及可以报道某些事实与观点的时机。背景因素,例如问题的严肃性、来源的有效性和事件的新鲜性将决定访谈的急迫性、访谈的时间长短以及如何在符合伦理和法律的前提之下提问。

因特网和数据库成为访员重要的信息源。

注意省略的内容、日期和阶段性事件,这些都可能有助于你集中实现访谈目的。

你对我感兴趣,我就会表现出对你的兴趣。

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

如果你大体上知道了访谈主题,你就可以确定在访谈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和见解,这些内容从其他信息资源例如课程大纲、书籍、杂志文章、互联网、图书馆、年度报告和法庭档案中是不易获得的。调查研究使你能提出机智有见解的问题,并避免对起因和结果的错误假设(falseassumptions)。比如说谁知道些什么、被访者是否愿意透露重要信息来源,或者被访者准确、公正地提供信息的能力如何,等等,都会通过你事先的调查研究而得以了解。

仔细查找个人或组织的记录、档案和剪辑文件。与曾经研究该主题或问题的同事和朋友谈话。搜寻社团、教堂、学校、法院的记录、出版物和档案。去当地或大学学校的图书馆查找相关著作、地图、年鉴、组织或地方志、政府档案文件、书籍、百科全书、专业杂志、报纸、期刊以及传记式词典。浏览因特网。有些主题需要你查找关于法律、医学、前任总统、历史或科技方面的专业图书馆和电脑数据库。

就主题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注意可利用的材料里没有的内容,例如解释、数据说明、问题的各个方面、态度和情感。有用的信息时新性如何?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而可能改变态度、原始资料或遵守的信条?哪些奇闻轶事和引用语对一则报道或新闻是重要的?

忽视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搞砸一次访谈,破坏你的信誉或许还会让你和你的组织陷入窘境。例如,访问者试图与一个作者谈论他的书却没有看书的扉页或摘要,与政府立法机关的一员讨论一条法规而没有看复杂法案的简明纲要,或者是招募新人而没看求职信,没有比这更没有成功希望的了。这样的访员很少能学到新东西,长见识或做出好的决定。

你事先做过调查研究这一事实会给受访者留下印象,显示你不能被轻易愚弄,并且能激发人们积极而有深度的回应。当别人花时间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兴趣、研究领域、成就或观点时,我们会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为自己所做的事和我们是谁感到自豪。要知道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名词,并能正确发音和使用。要知道受访者的名字(以及怎样拼写)、头衔和所在组织。你应该清楚一个人是教授还是讲师,是编辑还是记者,是飞行员还是航海员,是博士、硕士、兽医博士、牙科博士、骨科博士或医学教育博士中哪个学位的医生。

网络资料

使用互联网了解你的大学或者你可能选择去读硕士的大学或专业院校。首先集中研究学院或大学,然后是次一级的学院,最后是系。哪类信息是容易得到的?信息的时新性如何?缺少的哪类信息是你必须通过访问教师和学生才能找到的?

架构访谈

设计一个结构序列,但要保留灵活性。

访谈指南针对主题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大致记录一下可以发展为访谈指南的范围和次范围。这个指南也许是精练的提纲、一个主题的要点、笔记本里的关键词或是新闻采访的惯用指南。

●涉及的人是谁?

●发生了什么事?

●什么时候发生的?

●在哪里发生的?

●是怎样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访谈的时长、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决定着指南的类型。第4章提到过结构序列。按时间顺序设计的架构在贯穿故事或事件时是显著有效的,因为它们是依照时间序列展开的。逻辑序列,例如“原因-结果”或“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的类型,则适合在处理问题和危机时使用。当访谈涉及地点时,空间序列是有帮助的。要保持灵活性,因为探查性访谈很少是完全按计划进行的。

可靠的开始是激发受访者的关键。

知道双方对“不做记录”的理解。

适度的进程表是长时间访谈的有用工具。

开始设计一个将营造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围,并能与受访者建立积极关系的开始。不要向受访者表现出“见面熟“的样子。你们真的熟悉到可以直呼名字或昵称吗?如果你对受访者来说是陌生人,那就介绍你自己、你的职位以及你代表的组织,即使其他人非常了解你。

●说明你想讨论什么以及原因。

●解释所得信息将被怎样使用。

●说明访谈的时间长度。回顾第4章讨论的开始技巧以决定哪一种或哪个组合最适合这次访谈。例如,得体地提及受访者在某问题上的立场可以使访谈顺利开始:“我了解到,您赞同市政府最近颁布的有关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权利的法规。”或者你也可以用对方的个人爱好、成就或最近从事的活动等话题来作为开场白。开场提问或评论可以引发人们的交谈,或让他们为讨论更实在的问题做好准备。

不要依赖于模式化的开始。要设计适合具体情况和访谈的开始。随意的问候,友好地谈及主题或共同的朋友,或是简短的交谈,有可能为双方营造出友好放松的氛围,也可能在一个又忙又烦、既不想也没有时间与你简短交谈的人那里得到相反的效果。

要确保双方在开始阶段结束前对互动交流的基本规则达成共识。这对于由警察、记者或监察员实施的探查性访谈来说尤为重要。如果一切重要的事情都将不做记录,那为什么要进行访谈呢?要确保双方明白“不做记录”(offtherecord)的含义。这含义可能是不注明消息来源,或把信息当作背景资料使用。如果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话被引用,就争取让他同意引用语可以不署名使用或用于不归因的报道正文。

主体如果访谈非常简短,或者你对于进行探查性访谈和表述问题很熟练,可以只准备一个指南,不必再设计进程表。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要制定适度的进程表,将主题和次主题转换为主要提问,并在每道题后面准备次级问题。

适度的进程表使你不必在陈述的过程中临时设计每个提问,并能使你仔细准确地表述问题。同时,在需要或机会出现的时候,适度的进程表允许有删除问题或提出新问题的灵活性。例如,你可能意外地发现在事前调查和计划时没注意到的问题或主题,而它们可能产生“曲径通幽”之效。

访员常常担心,如果他们偏离了计划好的进程表或指南,将会打乱思路并失去对访谈的控制。这些冒险是值得的,并且适度的进程表能使风险降到最低。你可以回到进程表并从偏离的地方继续。适度的进程表对探查性访谈来说非常理想,因为它允许你根据每个受访者、具体情况及其回答来自由调整和临时做准备。

遵守时间限定。

结束在获得了信息或时间用完时结束访谈。例如,若访谈被限制在15分钟,那么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访谈或准备结束。不要忽视时间限制或央求受访者继续进行。如果你意识到结束时间到了而你只需要再多一点时间,受访者可能会允许增加时间。如果不是这样,则立即结束并着手商定下一次访谈。尊重对方的时间限定会增进友好关系。

回顾第4章提到的结束规则和技巧,尤其是大扫除式的提问。要一直对受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还要记住,直到双方看不到也听不到彼此时,访谈才真正结束。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对方的重要信息和见解,因为在结束访谈的那一阵子,受访者可能会放松防备。要积极地使受访者参与到结束过程中来。

挑选受访者和访员

当你已经明确了目的,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并建构好了一次访谈时,接下来就要挑选受访者并决定应由谁来实施。

挑选受访者

你的目的和访谈背景可能决定你必须访问的对象或对象群体:一个受伤的摩托车手,抢劫案的一个证人,一个需要建议的学生,一个研究我们细胞系统的科技人员。在某些情况下,你也可以从一些学生、政客、证人或垒球队员中自由挑选访谈对象。受访者可能要求是专家或是具有不同观点的外行人。使用以下四条准则来挑选受访者:(1)信息水平;(2)易得性;(3)积极性;(4)能力。

确保受访者拥有你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水平这个人是否拥有你所需的知识信息是最重要的标准。如果他有,那么通过他的经验、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和职位反映出的专业水平怎样?此人居于一个鸟瞰全局的位置上吗?此人的参与程度如何?有时你的目的之一就是评价一个人的专业水平。例如,作为一名口述历史学家,你可能想要访问真正参与制造航天飞机的人而不仅仅是航天飞机方面的专家。作为一名记者,可能你需要采访的是负责调查谋杀案的侦探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雷蒙德·戈登(RaymondGorden)曾经写到过那些能提供本地信息、可以帮助选择并联系有见识的受访者,并有助于促进合作的关键信息员(Keyinformant)②。这些人往往处于社会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关键点上,对在本区域内各个领域占有详细信息(符合我们的信息水平要求)的人有着广泛的认识。找出这些关键的信息员并观察他们怎样帮助挑选受访者。关键信息员可以是家庭成员、朋友、学生组织的成员、雇主或接受访问的人;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某个企事业机构的办公室主任以及一些基层组织如居委会、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是合格的人选。

不要预先假设受访者不会接受访谈;先问问再说。

说明相关情况以减少拒访的可能性。

易得性信息源可能非常远,或当你需要做深度访谈时他只有几分钟时间,或无法在你要求的最终期限之前接受访谈。在放弃一个信息源之前可以考虑使用电话或电子邮件。永远不要假设一个人是无用的。可能你认为名人或地位很高的人难以接近,但是有大量记者或研究者写出了著名的访谈录,仅仅是因为访员向受访者提出了要求或坚持不懈地提问。而其他人没有做出努力,有时候在提问前就放弃了。你可能因为认定一个人不会与你交谈而自己放弃了一次访谈,比如一种你自己的预见:“您没有时间谈话,是吗?”

考虑找一个合适的中间人,即戈登提到的所谓关键信息员,比如一个共同的朋友或同事、助手,或公关部门。你应该到对方工作、生活或娱乐的地方找他,而不是希望那个人来找你。当你提出要求时要明确以下几条:

●你是谁?

●你代表谁?

●你想要谈论什么?

●你将怎样使用获得的信息?

●访谈需要多长时间?

●访谈将在何时何地进行?有时受访者会要求提前看一下部分或全部问题。对受访者提出的有关主题、问题、禁止涉及的主题以及评论不做记录等要求须谨慎对待,这些要求如果过分的话则有必要考虑此人是否还是可行的访谈对象。

对访谈中揭露的事实的担心会使参与者不愿配合。

施加压力是最后一招。

许多潜在受访者愿意,但不能参加访谈。

积极性潜在的受访者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和你会面:

●他们可能不信任你本人,或者因为你的组织、职业或职位而不信任你。

●他们也许害怕揭露事实会对他们、他们的组织或其他重要的人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