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的冠军
4742900000038

第38章 2进退有度,卫冕不青睐过分执著的人

第九章2进退有度,卫冕不青睐过分执著的人

布?维克利,原名叫托马斯·布伦特·布·维克利,是现在高尔夫球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人之一。但是这位仁兄更令人吃惊的是他打球之前的经历,“从小我就喜欢棒球,我为它付出了所有的热情。”维克利说,“但是我在玩棒球的时候,肩膀受了伤,给我很大的打击。因此我决定试试橄榄球,不幸的是我又伤了膝盖。我就想,那就打篮球吧,没想到胳膊也受了伤。然后我又在踢足球的时候把脚踝弄伤了。这么一圈下来,我认为最好找不会让我再次受伤的运动,最后发现了高尔夫。”最后,布?维克利选择了高尔夫,并在这个领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成就了高尔夫名将数次的放弃,成就了高尔夫名将——布·维克利

很多时候,在做事情时,我们需要执著的精神,因为执著能带给我们持之以恒的勇气和毅力,帮助我们达到目标。但是执著不是绝对的,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像高尔夫天才布?维克利那样变通。学会变通是做人的一大准则,如果你做事不知道变通,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最终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果。就像布?维克利,正是他的不盲目坚持,使他在高尔夫运动场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执著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好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变通。因为,只有变通才会找到方法,才会找到一条捷径。变通,就是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哲学家讲:“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挪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行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篱。执著很重要,但盲目执著是不可取的。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些。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可以奔跑在战场上,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才能,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后世。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 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者,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不知变通,就是过分执著于手中书本的缘故。所以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商君书》中有一段名言:“聪明的人创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的制裁,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是的,圣人创造“规矩”,开创未来,常人遵从“规矩”,重复历史。为什么孔子是圣人,而他的三千弟子不是?道理就在于思想是否解放,行动是否创新,敢于自主地、实事求是地、开创性地思考、分析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取得成功,卫冕自己领域的“冠军”,关键就在于他用绝了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进退之时、俯仰之间,都超人一等,让左右暗自佩服,以之为师。变通之道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决定你能否从人群中挺立起来、能否永远夺冠的第一关键;反之,凡不知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者,一定会在许多重要时刻碰得头破血流,跌入失败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