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的冠军
4742900000058

第58章 4一切皆有可能

第十三章4一切皆有可能

北京奥运会期间,花剑世界杯上海站的现场,人们见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她站在那条熟悉的剑道上,绚丽的剑花似乎抹去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划痕。她倔强地不要任何人帮忙,默默地将击剑比赛服一件一件穿到身上。戴上面罩,手中的剑寒光依旧,令人无法相信已是一位迈入人生50岁大关的女人。她,就是中国击剑史上的丰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勇夺女子花剑金牌,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击剑金牌的亚洲运动员——栾菊杰。

洛杉矶奥运会上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在决赛前试剑

这次她代表加拿大出征,被她的学生们昵称为“击剑妈妈”。以50岁的年龄参加奥运击剑比赛,在世界击剑史上,栾菊杰是第一人。虽然最后她输了,虽然她代表的不是中国,但她在比赛结束后,展开那早已准备好的“祖国好”的旗帜时,全场无不为之动容!她说,站在祖国的赛场上参加奥运会,只为圆梦,不谈成绩,“对于一名曾经的中国国家队运动员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激动的事了”。

栾菊杰打出的栾菊杰打出的“祖国好”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时隔24年,再次站在奥运赛场上的她,扬起了剑花,为我们铸就了一段不老的传奇,她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老的剑客!

50岁高龄,参加以年轻人为主的奥运会?不可能。50岁高龄,想在人才辈出的奥运会上夺取奖牌?不可能。……栾菊杰的出现,带给了我们无数个疑问,也粉碎了我们心中不断涌现的“不可能”。虽然她没夺得奖牌,但是,谁又能否认,她的勇气、坚持与梦想恰恰是这些“不可能”的最佳注解呢?

把“不可能”去除,人生就处处皆有可能。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曾经有许多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行为学家联合起来研究这种生物。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而大黄蜂这种生物,正好与这个理论反其道而行。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翅膀却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而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的身体与翅膀比例的这种设计,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简单地说,大黄蜂这种生物,是根本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甚至于它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慢。这种现象,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学家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流体力学”。每一只大黄蜂在它成熟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由此可见,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只要敢于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谈到“不可能”这个词,我们来看一看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年轻时用的一个奇特的方法。

年轻的时候,卡耐基产生了要做一名作家的雄心。要达到这个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典将是他的工具。但由于他小的时候很穷,接受的教育并不完善,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卡耐基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其中的字。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字,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他的整个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当然,并不是建议你从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这个字剪掉,而是建议你要从你的脑海中把这个观念铲除掉,谈话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态度中去掉它。抛弃它,不再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地抛开,而用光明灿烂的“可能”来代替它。

翻一翻你的人生词典,里面还有“不可能”吗?可能很多时候,在我们鼓起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时,有人好心地告诉我们:“算了吧,你想得未免也太天真、太不可思议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接着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我的想法是不是太不符合实际了,那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回到500年前,如果有人跟你说,你坐上一个银灰色东西就可以飞上天;你拿出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就能够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说话;打开一个“方柜子”就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相信你也同样会告诉他“不可能”。但,如今飞机、手机、电视甚至宇宙飞船不是都已变成现实了吗?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奇迹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纵观历史上成就伟业的人,往往并非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而是那些将“不可能”和“我做不到”这样的字眼儿,从他们的字典中连根拔去的人。富尔顿仅有一只简单的桨轮,但他发明了蒸汽轮船;在一家药店的阁楼上,迈克尔?法拉第只有一堆破烂的瓶瓶罐罐,但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地下室中,惠特尼只有几件工具,但他发明了锯齿轧花机;豪?伊莱亚斯只有简陋的针与梭,但他发明了缝纫机;贫穷的贝尔教授只有最简单的实验仪器,但他发明了电话。难道不正是这些人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吗?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德鲁?卡内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这是多么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啊!

我们每—位在生活中、在职场上拼搏并希望获得成功的人,都应该把这句话铭刻在自己的记忆深处。敢于向“不可能”发出挑战,就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