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47454600000019

第19章 泌尿男性疾病(2)

处方

1.痰浊凝聚证:阴茎无明显损伤史,除阴茎硬结外,无明显不适。或可见形体稍胖,周身乏力,口中作黏,大便溏薄。舌红,苔薄腻,脉细濡。治宜健脾化痰。

基本处方制半夏10g,青皮、陈皮各6g,炙僵蚕、茯苓、黄柏、生甘草梢、白芥子、荷叶、川贝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六君子丸:水丸剂,成人每次6~9g,每日2~3次,口服。儿童用量减半。适用于痰浊凝聚者。

(2)散结灵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痰浊凝聚者。

(3)夏枯草、川楝子、白芍、连翘、茯苓、伸筋草、甘草各10g,玄参、川断各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随证加减。适用于痰浊凝聚者。

(4)夏枯草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或泡汤喝,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痰浊凝聚者。

(5)昆布、海藻各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阴茎痰核各证型。

2.血脉瘀滞证:阴茎有多次轻度损伤史。阴茎硬结隐隐刺痛,勃起时较为明显,严重者阴茎背侧静脉怒张或青紫。舌暗、边有瘀点,脉细略涩。治宜活血化瘀。

基本处方生地黄12g,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丹皮、丹参、制没药、生甘草梢、川断、三棱、莪术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血府逐瘀丸:蜜丸剂,每次9g,每日2次,空腹红糖水、姜糖水或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2)夏枯草、川楝子、白芍、连翘、茯苓、伸筋草、甘草各10g,玄参、川断各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随证加减。适用于阴茎痰核各证型。

(3)熏洗疗法:丝瓜络、橘核、小茴香各10g,落得打30g,川乌、草乌、乌梅、当归各8g,金银花藤20g,白芥子、麻黄各5g。每日2次,煎汤熏洗。适用于阴茎痰核各证型。

警示

1.减少不良性刺激,性交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止阴茎海绵体受伤。

2.忌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3.患病后应正确对待病情,以免背上过重的思想包袱,诱发性功能障碍。

§§§第四节男子性功能减退症(阳痿)

男子性功能减退症(阳痿)指持续或反复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一般认为,病程至少应在3个月以上方能诊断为阳痿。阳痿是一种男性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40~70岁男性半数以上患有阳痿。阳痿有器质性与功能性之分。过去临床上功能性阳痿为多见,属器质性病变者甚少。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发现器质性阳痿的发病率也较以往增加。目前一般认为本病是一些基础疾病(糖尿病、血管疾病、垂体病变等)的早期表现之一。本病属于中医学“阳痿”、“阴痿”等范畴。

诊断要点

1.全面了解性生活史、既往病史及心理社会史对阳痿首诊很重要。

2.阳痿的发生除了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外,尚可出现一些与之相关的伴随症状。功能性阳痿多伴有抑郁、焦虑、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酸、早泄等全身症状;器质性阳痿则有原发疾病的特有症状。

3.功能性阳痿多无明显体征。器质性阳痿可以因原发疾病的不同,有神经系统、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或生殖器官的缺陷及异常。

4.夜间阴茎勃起试验对区分心理性和器质性阳痿有帮助。为进一步查明器质性的病因,已发展相关的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检查(如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海绵体测压造影等)、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VISETR诊断仪检查可作出动脉性、静脉性和肌性等病因学的诊断。海绵体活检已被采用来评价海绵体结构和功能。

辨治原则

中医学认为阴茎的勃起是由一系列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就脏腑来说,与肾主生殖、心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气血生化有密切关系,就经络来说,肝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阳明与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与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宫(男子为精室),如由于内外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上述脏腑及经络的功能失调或受损,均可产生阳痿。治疗上虚者补之:多用血肉有情温润之品,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品,寓“阴中求阳”之意。实者泄之:有火宜清,湿热下注宜苦寒坚阴,淡渗利湿。

处方

1.肝气郁结证:交媾时阴茎勃起不佳,或性生活前戏过程中,阴茎勃起尚可,但欲交接时则见萎软;或平素独处时阴茎勃起良好,或针对不同性伴勃起质量存在很大差异,情怀抑郁,精神不悦,多疑善虑,胸闷善太息,夜寐梦多。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通络兴阳。

基本处方柴胡6g,枳实12g,薄荷6g(后下),白蒺藜15g,当归、白芍、钩藤各10g(后下),青皮、陈皮、炙甘草各6g,郁金10g,蜈蚣2条。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越鞠丸:水丸剂。成人每日2次,每次6g。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1/2,3~7岁服1/3,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肝郁气结者。

(2)丹栀逍遥丸:水丸剂、蜜丸剂。水丸每日2次,每次6~9g;蜜丸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肝郁气结者。

(3)沈氏达郁汤加减:升麻、柴胡、川芎各5g,香附、刺蒺藜、橘叶、何首乌、枸杞子、肉苁蓉、巴戟天、枳壳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结者。

(4)解郁活血汤:当归12g,柴胡、川芎、红花、桃仁、郁金、石菖蒲、牛膝、甘草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结者。

2.湿热下注证:有性欲要求,但阴茎萎软,或勃起不坚之时,尿道口即有淡黄色黏液流出,旋即阴茎复又萎软,阴囊潮湿,或见湿痒、臊臭,口中粘苦,或见血精、射精疼痛,小便黄赤,尿后余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

基本处方龙胆草12g,栀子10g,生地黄12g,黄芩10g,车前子(包煎)、泽泻各12g,通草、柴胡各6g,当归12g,白蒺藜15g,蜈蚣2条,生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四妙丸:丸剂。每次3~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2)龙胆泻肝口服液:合剂。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3)柴胡胜湿汤:柴胡、生甘草、黄柏各6g,升麻、泽泻各4.5g,当归梢、羌活、麻黄根、汉防己、龙胆草、茯苓各3g,五味子20个,红花少许。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经湿热者。

(4)龙胆地龙起痿汤:龙胆草、地龙各15g,制大黄、生地黄、泽泻、蛇床子各12g,蜈蚣5条,柴胡9g,车前子18g,木通10g,茯苓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3.瘀血阻滞证:阴茎勃起不佳,伴有勃起刺痛,少腹、会阴、腰骶部疼痛,睾丸、阴茎根部坠胀,或伴有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等。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苔腻,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

基本处方川芎12g,丹参10g,白僵蚕12g,九香虫10g,赤芍、黄芪各12g,紫梢花15g,柴胡6g,牛膝12g,白蒺藜15g,蜈蚣2条,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失笑散:散剂。每次5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黄酒或醋冲服。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2)血府逐瘀丸:蜜丸剂。每次9g,每日2次,空腹红糖水、姜汤水或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3)活血止痛散:散剂。每次1.5~3g,每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4)活血散瘀汤加减:当归尾、赤芍、桃仁各10g,川芎、苏木、牡丹皮各6g,丹参10g,枳壳6g,全瓜蒌、花槟榔各10g,柴胡、制大黄、红花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5)活血起痿汤:黄芪、丹参各30g,川芎、赤芍、牛膝各20g,当归15g,桃仁、红花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瘀血阻滞者。

(6)大活络丹:每次1粒,每日3次,黄酒化开,温开水送下。适用于阳痿瘀血阻滞者。

(7)跌打丸:每次1粒,每日3次,黄酒化开,温开水送下。适用于阳痿瘀血阻滞者。

4.痰湿内盛证:阴茎萎软,勃起迟缓,素体丰腴,体倦易疲,晨起痰多,头晕目眩,肢体困重,或见胸闷、泛恶,口中粘腻。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或弦滑。治宜化痰除湿通络。

基本处方半夏10g,苍术12g,白僵蚕12g,防己10g,茯苓12g,瓜蒌12g,薏苡仁15g,陈皮6g,黄芪12g,白蒺藜15g,蜈蚣2条,甘草6g,露蜂房15g,炒桂枝6g,九香虫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中满分消丸:水丸剂。每次6g,每日1~2次,饭后口服。适用于阳痿痰湿内盛者。

5.寒滞肝脉证:阴茎萎软,性欲减退,阴茎、睾丸冷痛牵引少腹,得热稍舒,遇寒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沉迟。治宜温肝散寒。

基本处方乌药12g,沉香3g,枸杞子12g,当归10g,淫羊藿12g,肉桂6g,小茴香6g,山茱萸12g,蜈蚣2条,炙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四逆散:散剂。每次4.5~9g,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适用于阳痿寒滞肝脉证。

6.惊恐伤肾证:多伴有房事失败史,或因同房时外因干扰而产生恐慌心理。阴茎勃起不良以行房时为显,晨时或不欲行房时勃起良好,伴每欲行房焦虑恐慌,精神疲乏,心慌气短,头晕目眩,时或汗多,事后头晕目眩,少眠,多梦易惊。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宜平补阴阳,潜镇摄纳。

基本处方龙骨12g(先煎),川续断10g,枸杞子12g,当归10g,白芍、潼蒺藜各12g,桂枝6g,山茱萸12g,牡蛎15g(先煎),蜈蚣2条,炙甘草6g,钩藤10g(后下)。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柴胡疏肝丸:丸剂。每次6~9g,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阳痿惊恐肝郁者。

(2)磁朱丸:水丸剂。每次3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阳痿惊恐伤肾者。

7.心脾受损证:阴茎萎软,交孃不能,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心悸少寐,多梦健忘等症,或见遗精、早泄。舌质淡,苔少、边有齿印,脉细弱。治宜补益心脾。

基本处方党参、白术各12g,当归10g,茯神、黄芪、远志各12g,酸枣仁15g,木香、肉桂、炙甘草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归脾丸:丸剂。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3次;小蜜丸每次6g,每日2~3次;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空腹送服。适用于阳痿心脾两虚者。

(2)启阳娱心丹:人参30g,远志60g,茯神100g,石菖蒲50g,甘草10g,菟丝子120g,白术90g,生酸枣仁60g,橘红40g,砂仁75g,柴胡15g,当归、白芍各60g,淮山药、神曲各9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阳痿心脾虚者。

8.肾阳亏虚证:性欲低下或无性欲,阴茎勃起不佳,或不能勃起,精液自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头晕耳鸣,面色苍白,偶可见胡须稀少,乳房增大,阴茎短小等变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肾壮阳。

基本处方熟附子10g,肉桂6g,枸杞子12g,当归10g,熟地黄、白术各12g,韭菜子15g,山茱萸12g,肉苁蓉15g,淫羊藿12g,炙甘草6g,杜仲15g,仙茅、巴戟天各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右归丸:蜜丸剂。每次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阳痿肾阳亏虚者。

(2)金匮肾气丸:蜜丸或浓缩丸剂。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适用于肾阳亏虚者。

(3)还少丹加减:熟地黄12g,枸杞子、锁阳、仙茅、阳起石、山茱萸、巴戟天、仙灵脾各10g,五味子6g,石菖蒲3g,肉苁蓉、褚实子各10g,大茴香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肾阳亏虚者。

(4)龟鹿补肾汤:鹿角胶(熔化)、龟板胶(熔化)、枸杞子、肉苁蓉各12g,黄芪18g,熟地黄20g,仙灵脾、益智仁(打碎)各9g,巴戟天、阳起石(先煎)各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肾阳亏虚者。

(5)龟龄集:每次3~4g,每日1~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适用于阳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

(6)龙蛾丸:每次12粒,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适用于阳痿肾阳虚损者。

(7)蛇床子、百花巢各62g,零陵香、降香各31g。共为粗末,每日临卧时,取药末18g,加水5升,煮沸,熏洗前阴部。适用于肾阳虚寒之阳痿。

(8)小茴香、炮姜各5g。共研末,加食盐少许,以人乳(或蜂蜜、鸡蛋清)调敷肚脐,外加胶布贴紧,5~7天后去除敷料。适用于肾阳虚寒之阳痿。

9.肾阴亏虚证:阴茎能勃起,但历时短暂,且举而不坚,形软而疲,或欲念一动即遗精滑泄,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烦躁易怒,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弱。治宜滋补肾阴,填精起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