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急忙派人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儿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了,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眼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宁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圆寂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悲痛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啊。”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虚名者,有名无实,或要其名而不要其实之谓也。然而,就是有很多的人对此贪恋不已。比如,已经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总裁,却偏要花钱买个教授、研究员的头衔;已经官至县长、市长,却还要顺手捎带个硕士、博士文凭。
弘一大师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看淡虚名的人,即使在他作为法师再度出名的情况之下,他依旧是对“法师”、“老法师”、“律师”等诸如此类的称呼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追求学问的人就应该是淡泊名利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的,不应该去沽名钓誉,因为虚名只会让人骄傲自满,唯有学问是实实在在的。的确,虚名无益,古哲云“嚼破虚名无滋味”,可谓一针见血。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要想摆脱痛苦,必须看淡虚名浮利;想到得到幸福,必须舍弃虚名浮利。
人生箴言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