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学思集
47551300000035

第35章 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是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必要条件。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三产业,对实现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就发展第三产业问题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同时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提出粗浅的建议。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所包括的行业划分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一开始是把凡以自然界为劳动对象的种植业、畜牧业、开矿业划为第一产业,把加工业、建筑业划为第二产业,煤气、自来水、电有时放在第二产业,有时放在第三产业。当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类法,是把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划为第一产业,把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电、水划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行政管理服务等。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分类方法,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两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否定了第三产业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参与物质生产的性质和作用,往往造成实际工作中片面追求工农业产值而轻视第三产业发展的倾向,至今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并参照国外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一次对我国三大产业做出明确划分,并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根据国情,我国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等。

我们可以从以上三次产业划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所谓第三产业,一般是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为满足整个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社会公共事业的一种劳务活动。这种服务性的劳务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由于它们的生产费用,也有交换价值。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

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各国经济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先进、由单一向综合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在经历了原始、畜牧和农业三个发展阶段之后,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而进入了第四阶段,即农工时期。之后又随着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应用,从而发展了现代工业,工业和农业成为各国经济的支柱,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时期,即第五阶段工业化时期。随着产业革命,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转移,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增长,使工业产值和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成为主体。第六阶段是服务时期,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社会化:一方面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一生产领域不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另一方面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又要求有大量劳动力进入这一服务领域,即第三产业。于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和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有的国家称为进入“第三产业时期”。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史的这六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用来区分或衡量各国处在何种发展阶段,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提出这样一个标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应该从各产业部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和就业结构来决定。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世界上几个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现状的剖析得到进一步证明。

英国,是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也是第三产业发展最早、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就业最早超过第一、二产业的国家。但它在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却是一个农业国。到18世纪产业革命,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又使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解放了出来,第三产业有了快速发展。到1881年,劳动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占13%,第二产业占50%,第三产业占37%。从此以后,随着工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广泛运用,从事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减少,到1984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增加值下降到2%,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34%,增加值下降到32%,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63%,增加值上升到66%。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在18世纪工业化前的1859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63 .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6 .2%;186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6%;187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占52%,第二产业劳动力占23%,第三产业劳动力占25%。很显然,美国当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经过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1950年,近150年的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到6%,劳动力下降到1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6%,劳动力占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到54 .5%,劳动力上升到53%。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到198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到2%,劳动力下降到4%;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到32%,劳动力下降到28%;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到66%,劳动力上升到68%。之后,随着科技进步,第一、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劳动力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劳动力的比重继续上升。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工业国,1872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占85%,第二产业劳动力占5%,第三产业劳动力占10%。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大推进了工业化进程,但由于它连续发动侵略战争,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26%,劳动力占50 .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9%,劳动力占22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5%,劳动力占26 .6%。日本进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198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到3%,劳动力下降到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2%,劳动力占35%,第三产业增加值上升到55%,劳动力上升到56%。

从以上3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或者说可以寻找到一些发展规律,这主要是:

第一,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中,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达程度,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般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第一位降到第三位,第三产业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第三产业虽然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前就存在,但是只有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它才能快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而真正快速发展起来。

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联系的,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工业中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把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四,第三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成员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对第三产业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第五,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一般是按三步走的规律进行的。第一步,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第二步,当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农业劳动力一部分向工业转移,一部分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步,一些老工业国,如英国、德国,当工业劳动力占到48%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工业国如美国、日本,当工业劳动力占到35%时,出现了农业和工业上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世界范围看,第三产业的发展,大体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由原始农业、畜牧业进入到农业,农业发展以后进入到工业,再由工业进入到服务业。现在日本就提出进入服务社会,它的台阶、分类比较明显。第二种类型是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由于过去受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这种划分的影响,片面强调抓物质生产,而忽视抓非物质生产,甚至对非物质生产采取许多人为限制的做法,服务行业老是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通过计划分配,而不是通过市场,工资也是低工资,这样就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先进”的工业,落后的服务业。第三种类型是非洲和美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发达的服务业,落后的工业,最明显的就是墨西哥,服务行业产值占50%,而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占50%以上,没法解决就业问题,结果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都上不去。

三、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及其原因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有了较大恢复和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9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4818亿元,增长23 .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递增6 .8%。其中,1979年到1990年,年递增10%。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还是落后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差,欠账较多,市场体系、社会服务体系、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流通不畅,发展速度慢,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199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28 .4%,劳动力占6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4.3%,劳动力占 2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27 .3%,劳动力占18.6%。目前,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平均达到65%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就是低收入国家,这两个比重一般也在30%左右。而我国仅分别为27.3%和18 .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过去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和国情认识不清,以产品经济理论为指导,想超越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因此人为地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提出了实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正因为如此,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二是过去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过去苏联的统计分类方法,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两大类,没有遵循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错误认为只有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第三产业不创造财富。因此,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不把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对待,因而投入不足,价格和收费偏低,致使第三产业的不少行业靠财政补贴维持,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后劲。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澄清这些糊涂观念。应该看到,第三产业也创造价值,或者是实现价值,或者决定着创造价值的速度。诚然,马克思曾经讲过“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流通,指的是在理论研究上区别于生产、分配、消费的纯流通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商品流通,更不能误解为流通产业不创造价值。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的运输、储藏保管、分类和包装既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又是生产的继续,为商品增加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随着劳动的凝结而产生,但这时还只是潜在的,没有实现的价值,只有通过流通环节使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商品价值的补偿。如果没有流通,商品便不能进入消费领域,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结果对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流通环节实现价值的功能,不亚于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功能。流通的作用不仅在于实现价值,而且流通的速度还决定着再生产过程的速度,决定着创造价值的速度。这是因为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数量,以较少量的资金投入,创造更多的价值。一些服务业也创造价值,或者是实现价值,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服务劳动虽然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物质形态,但同样具有生产性和商品性。马克思指出:服务劳动“以自己的物质规定性给自己的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49页)。第三产业投资收益率较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积累。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来自第三产业的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80年代的3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我国国民收入和社会积累的来源,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更快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它同工业、农业一样,将成为发展国民经济、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积累的重要产业。

三是过去长期以来实行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一切都是国家统一调拨,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工业品实行包购包销,割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严格限制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各种服务性行业也受到种种限制。加之不允许或限制个体和私营办商业和服务业,这样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10多年来的改革,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由高度集中的旧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换阶段,旧体制的许多弊端仍然存在,继续阻碍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该管的没有管好,如国营商业这一主渠道作用没有好好发挥,而对不管的又限制太死,不敢放手让集体、个人和私营去搞;国家已投资兴办的交通和服务业办得不好,而对流动性大、面广分散、投资规模小和以劳务服务为主等特点,国家没有必要、也不便于全部包下来的,又限制太死,而不放手动员社会力量,由集体、私营和个人去投资兴办。同时,把第三产业当作事业单位、福利单位对待,不以产业化为方向,不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种做法使之缺乏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束缚了它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能过多依赖国家投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鼓励和引导个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第三产业,不会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不会改变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四是过去长期以来采取抑制需求和限制消费的政策,实行低工资、低消费,只能解决吃饭、穿暖问题,没有多余的钱用于消费。消费落在生产的后边,拖住了经济发展的后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深刻地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页)历史和现实表明,消费是发展生产的动力,这是客观经济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消费应当走在生产前头,应采取扩大需求和鼓励消费的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以形成生产为了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推动国民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和高效增长的重要战略决策,当前关键是抓落实,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三个观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要改变第三产业不创造社会财富,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观念,依靠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要改变依赖国家投资兴办第三产业的观念,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放手让集体、个人和私营投资兴办;要改变把第三产业看成是办事业、办公益、办福利的观念,鼓励和支持第三产业向企业化、商品化发展,建立充满活力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

二要从国情、省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路子。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外发展第三产业的经验,又要认真总结和吸取国内发展第三产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大国,工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80%左右。这就决定着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高度发达以后,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步转移”的路子,也不能走使农民破产、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大城市的路子,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和农村双向转移、双向发展的路子。农村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它的劳动力转移是两个方向,既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又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发展和完善农村的市场和服务体系。其中包括一部分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城市劳动力是两个方向,即一部分继续向第二产业转移,大部分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也包括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转移到第三产业。这种“双向”发展的好处是:(1)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根本改变二元结构的状态;(2)有利于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拉力和推力作用,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和高效的发展,提前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战略目标;(3)有利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差别缩小和消失,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城乡人民共同富裕。

三要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步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经济体制有直接的关系。要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精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出来,调动起来,实行国家、集体、个体私营一起上的方针。要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外资、台资和港资兴办第三产业。要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探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

四要加强规划,明确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制订规划应注意如下几点:(1)指导思想要明确。以省情为出发点,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第一、二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和高效增长,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2)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善消费品市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培育金融市场、人才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要建设一批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不同档次的购物中心、综合商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和营运高效的流通网络,以创造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条件。要积极扶持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各类技术服务业、咨询业和信息业等。要大力兴办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服务业。(3)要城市和农村同时并举。在重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发展潜力大,前景宽广,城乡发展各有重点。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增强城市功能,建立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交通、通信、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建设,强化先导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村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以及规模经营的水平;因地制宜地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相应地发展各种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镇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4)各级各部门都要制订本地区和本部门发展第三产业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尤其要重视机关单位、学校、工厂和街道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凡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尽快全面铺开。有的政策性较强、涉及本单位职工承受能力的,坚持先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情况和条件有差别,在发展第三产业中,不要一律化、一刀切,防止盲目性和简单化。要实事求是处理好具体政策和利益关系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混乱,使第三产业全面、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此文系1992年8月向浙江省政府提交的研究报告,并刊于《理论学习》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