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63

第63章 理清思路谋发展改善民生促和谐

第63章 理清思路谋发展改善民生促和谐——临潭县卓洛乡党委

〔组织点评〕

卓洛乡党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通过集思广益、发动群众、多方筹资,带领全乡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全乡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

——中共临潭县委员会

甘肃省临潭县卓洛乡是一个回族比较集中的民族乡,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全乡总人口2515人,现辖3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全乡有回族、藏族、汉族、东乡族等4个民族,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1元。乡党委下设党支部6个,党员119人。

近年来,卓洛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切入点,立足乡情,抢抓机遇、谋求发展,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以坚强的措施、创新的手段领导全乡党员干部奋勇前进,使全乡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思路、定目标,谋划科学发展新路子

卓洛乡党委及时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大好机遇,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寻找全乡发展的突破口。乡党委班子成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重新认识和多角度审视乡情,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和周末及春节假期,与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广泛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寻找使全乡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路子。在广泛听取和集中各方智慧的基础上,乡党委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区域特色,做优种植业,做大畜产业,做强劳务输出,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打法。

抓班子、带队伍,注重搭建平台激活力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乡党委紧扣发展富民主题,在造就“五带头、六表率”的党员干部队伍上狠下工夫。及时调整村党组织设置形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在农牧村党员中普遍开展了以“带家庭,带邻居、带巷道、带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四带”活动,采取设岗定责、党员承诺、结对帮扶等形式不断扩大创先争优辐射面。并结合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送政策进村、送温暖入户”活动。实行外出流动党员网络管理制和发展党员票决制。开展“我为卓洛发展献一计、牵一线、添一砖”主题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培育出一大批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党员典型。在机关年轻干部中开展“五个一”(一次志向确定、一次主题演讲、一项兼职锻炼、一次才艺展示、一个拜师学艺)活动,以“一诺三评三公开”为抓手,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度”,分别设立了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土地、司法等代理服务台,建立了“村干部年终绩效工作考核办法”、“卓洛乡干部管理实施细则”、“卓洛乡干部职工年终考核办法”和“督查通报制度”等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了全乡党员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办实事、暖民心,着力改善民生筑和谐

卓洛乡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了“访民情、解民忧、增感情、树新风”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多渠道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看望慰问本乡退休老党员、老村社干部、贫困家庭、社会各界人士等,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2010年共慰问老党员等32人,发放慰问金6900元及面粉等。近年来,乡党委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办好民生工程”,共落实民生政策项达17个以上,生态绿化计划已启动实施,村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土地复耕项目完成规划正在申报,百亩青稞基地已在建设,数字化电视即将进入千家万户,养殖业走产业化之路正在推进,商贸业的传带作用已得到有效发挥。今年,乡党委多方筹措资金,带领党员、群众自己动手,分头承包,分班轮流挖沟埋管1800米,截至目前已接通了水源,着力解决了卓洛乡上园子村和下园子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兑现了在乡人代会上的承诺。

获奖情况

2004年,被省委授予“五个好党委”称号;被临潭县委授予“五个好党委”称号。

2005年,被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授予“文明乡”称号。

2006年,被临潭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8年,被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授予“五优单位”称号;被临潭县委授予“开展‘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构建和谐新临潭’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2009年,获第五次全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