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67

第67章 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发展步伐

第67章 培育特色经济加快发展步伐——积石山县安集乡党委

〔组织点评〕

安集乡党委采取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推进方式,在发展旱作农业、增加群众收入、落实惠民政策等重点工作中创先争优,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重点、难点问题,活动呈现出领导重视、组织得力、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推进扎实、成效明显的特点,为全县创先争优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中共积石山县委员会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石山县安集乡党委按照“培育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狠抓项目争取促经济发展,高度关注民生促和谐稳定”的工作思路,强基础、创特色、建平台、求突破,创造性地推进了“示范性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谋发展、解难题,着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安集乡党委深化乡情认识,紧贴群众需求,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安集乡属干旱半干旱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适宜于推广旱作农业。年初,乡党委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努力扩大旱作农业覆盖面,提出了“大干30天、实现全覆盖”的口号,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1.8万亩,实现玉米增产360万公斤,群众增收507元。同时,在苟家山村发展特色林果业,栽植核桃2000亩。二是关注民生,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安集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乡未通道路的自然社共17个,涉及村社道路共37.5公里。为了破解行路难题,乡党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拓宽改造安家湾至石家坪、前进至鲁家沟等农路4条共14.5公里,其余13条、23公里的村社道路年内全部完成拓宽改造任务。三是突出落实惠民政策,提高服务水平。筹措资金建成了乡便民服务中心,下设民政、财政、新农合、库区移民、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咨询等6个窗口,安排专人值班,进行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办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成立惠农政策落实核查小组,制定了《安集乡惠民政策流程图》,完善领导责任落实、政务村务公开、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对粮食直补及综合补贴等28项惠农政策,采取问、看、听、对的方式和谁查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逐项核查,真正做到了惠民政策的公正、公开、公平落实。

重教育、出实招,着力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努力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两基”工作措施到位。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组织全乡加大打巩固“两基”、迎“国检”的力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校长包校,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狠抓适龄儿童、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对辍学的5名学生及时动员劝返入学。二是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到位。进一步制定完善了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今年一季度环孕检服务率达100%,计划生育率为97.73%;建立生殖健康档案800份,妇科病检查800多人;落实“少生快富”对象5户,完成率为100%。三是社会治安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围绕创建“平安安集、和谐安集”的目标,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健全了乡、村、社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至目前,调处矛盾纠纷6起,调处率达到100%。特别是在信访工作中,落实干部包村制度,及时了解村情民意,变上访为下访,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县上无上访”,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抓党建、强基础、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围绕“发展抓党建,党建促发展”思路,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注重培育优秀党员。按照“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原则,从严把关,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名、发展新党员12名、预备党员转正21名,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二是注重提升村干部素质。采取党员冬训、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外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定任务、压担子,加快新任村干部的成长步伐。三是注重民主理事。对农路建设项目、农村低保、库区移民补助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一事一议”,增强了村“两委”开展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四是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建“五好”党支部和争当“六带头”优秀党员过程中,选树安集乡杨家湾村的马文吉、风林村的宋安林等5名“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800多人,使全乡劳务输转工作呈现出“走出大山,挺进东南沿海”新格局。

获奖情况

2007—2010年,连续4年荣获“积石山县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