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臂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针灸的治疗作用
一、调和阴阳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完成的。例如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的头痛,治当育阴潜阳,可取足少阴经穴针以补法,配足厥阴经穴针以泻法。又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阴气盛,阳气虚则可引起嗜睡,两者都可以取阴跷的照海和阳跷的申脉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二、扶正祛邪
扶正,扶助抗病能力;祛邪,祛除致病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即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是正气处于相对劣势,邪气处于相对优势而形成的。如果正气旺盛,邪气就不足以致病;假使正气虚弱,邪气就会趁虚侵入而致病。
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性来考虑。例如:膏肓、气海、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用之;而十宣、中极、人中等穴,多于祛邪时用之。此外,还要根据邪正消长的转化情况,区别病症的标本缓急,随机应用扶正祛邪的法则。否则,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三、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病理而言,经络与脏腑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病起于外者,经络先病而后可传于脏腑;病生于内者,脏腑先病而后可反映于经络。例如:太阳伤寒,首先出现头项腰背疼痛的经络症候,然后出现脏腑症候。又如阑尾炎、胆囊炎在腹痛、胁痛的同时,都可在其下合穴附近找到压痛点。这些病症的由来,就是因为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经络脏腑的气血偏虚偏实的结果。
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取得“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用毫针刺激人体腧穴等部位,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毫针刺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临床应用最广,是针灸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达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一)毫针的结构
目前临床所用的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的结构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为针尖,又称针芒;针柄与针尖之间的主体部分称为针身,又称针体;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针根;针身与针根之后持针着力的部分称为针柄;柄的末梢部分称为针尾。针柄与针尾多用铜丝或银丝缠绕,呈螺旋状或圆筒状,针柄的形状有圈柄、花柄、平柄和管柄等多种(见图4-1)。
图4-1毫针的结构(二)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粗细和长短来区分的(见表4-1、表4-2)。
二、针刺法的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一)指力练习
主要在纸垫上或棉团上练习。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cm,宽约5cm,厚约2~3cm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或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径约6~7cm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练习。在棉团练习时,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球,在原处做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见图4-2、图4-3)
图4-2纸垫练针图4-3棉团练针
(二)手法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入2~3mm,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2.捻转的练习捻转是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指与食、中指向前、向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3.提插的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在原处做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练副一定程度,可将三种方法综合起来练习,使之成为一体。
(三)自身练习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及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三、针刺前的准备
(一)针具选择
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病变部位及所取穴位的具体位置,选用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择针具的长短主要应该根据所用穴位的具体位置来定,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应选较短较细的针;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应选用较长较粗的针。选针的长度应大于应刺入腧穴的深度,使针刺入后针身露在皮肤上一部分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用1寸的针;应刺入1寸,可选用1.5寸的针。
(二)体位选择
选择适宜的体位,对于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提高治疗效果、防止针刺异常情况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初诊而精神紧张的病人,或病重体弱者,选用坐位容易发生晕针,一般情况下采用卧位针刺。病人若处于不舒适的体位,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折针等异常情况。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如下。
1.仰卧位适宜于取前身部(头面、颈部、胸腹、四肢前面)的腧穴,如印堂、百会、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见图4-4)。
图4-4仰卧位
2.侧卧位适宜于取侧身部(侧头、胁肋、侧腰、臀部、四肢侧面)的腧穴,如头维、太阳、下关、肩髑、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见图4-5)。
图4-5侧卧位
3.俯卧位适宜于取后身部(头颈、背、腰、臀、下肢后侧)的腧穴,百会、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悬钟等穴(见图4-6)。
图4-6俯卧位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头面、颈、胸、四肢的部分腧穴,如上星、印堂、天突、肩髑、曲池等穴(见图4-7)。
5.侧伏坐位适宜于取侧头、面颊、耳、颈侧、上肢的部分腧穴,如头维、太阳、风池、颊车、听宫等穴(见图4-8)。
图4-7仰靠坐位图4-8侧伏坐位
图4-9俯伏坐位6.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背俞等穴(见图4-9)。
临床上选择体位,应以医生取穴准确、操作方便,患者自然舒适、能够持久留针为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体位,选取便于取穴的体位;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者,最好选取仰卧位,以防晕针;选穴处方时便要考虑到体位,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取穴针刺。
(三)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施针者手指的消毒。作为保健针灸,针具可采用煮沸消毒,即将针具用纱布包扎好,放入清水锅中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煮15~20分钟就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用药物消毒,即将针具置于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取出拭干应用。现代临床上常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针刺的腧穴部位,一般使用75%乙醇棉球在欲刺的穴位皮肤上,由中心向周围擦拭消毒;或先擦2%碘酊,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穴位皮肤消毒之后,切忌接触污物,防止重新污染。施针者手指用清水洗干净,并在针刺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
四、进针法
进针法指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操作方法。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施术的手称为“刺手”,多为右手;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押手”,多为左手。持针姿势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之间相对,其状如握毛笔(见图4-10)。
图4-10持针姿势(一)单手进针法
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单手进针的方法很多,现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夹持针柄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指腹夹持针下柄下段,中指指腹紧贴针身旁边,依靠拇、食指关节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见图4-11)。
2.夹持针身进针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对准穴位,运用指力、腕臂力快速刺入穴位(见图4-12)。长针、短针均可运用本法进针。此外,还可用拇、食指夹持针身,中指指腹紧贴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当针尖抵达穴位时,运用指力、腕臂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此法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毫针进针。
图4-11夹持针柄进针法图4-12夹持针身进针法
(二)双手进针法
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4种:
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甲切掐穴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见图4-13)。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针尖露出二三分,并固定在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双手配合,左手下压,右手捻转,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见图4-14)。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进针(见图4-15)。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见图4-16)。
(三)针管进针法
利用针管代替押手进针的方法。针管多为塑料、玻璃或金属制成。选用比所刺毫针短3分左右的针管放在穴位皮肤上,将毫针放入针管内,左手夹持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露在针管上端的针柄尾端快速叩击,将针尖刺入穴位,然后退出针管(见图4-17)。图4-16提捏进针法图4-17针管进针法
五、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一)针刺的方向
指针尖所朝的方向。确定针刺的方向主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
1.依循行定方向采用“迎随补泻”手法时,补法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顺经而刺;泻法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逆经而刺。
2.依腧穴定方向根据穴位的局部解剖,针刺某些穴位时,必须朝某一特定方向进针。如哑门穴,针尖应朝下颌方向缓慢刺入;廉泉穴,针尖应朝舌根方向缓慢刺入;背部第一侧线穴位,针尖应朝脊柱方向刺入等。
3.依病情定方向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为使针感达到病变所在部位,即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针尖应朝向病所,采用适宜的行气手法。
(二)针刺的角度
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它主要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局部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确定的。一般可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3种(见图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