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即高血压的危急现象。由于某些诱因,引起短期内血压急剧上升,出现一系列危险表现,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逆转的生命器官损害。高血压危象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高血压中。
1.常见诱因
(1)寒冷刺激和气候变化。
(2)情绪激动。
(3)精神创伤。
(4)过度疲劳。
(5)突然停用降压药物。
在这些因素刺激下,全身小血管像突然抽筋一样地缩在一起,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的外周阻力突然增高,从而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特点
(1)血压突然升高,一般以高压升高为主,大多超过200mmHg(毫米汞柱),严重者低压亦升高,大多超过130mmHg(毫米汞柱)。
(2)心率增快,有时可达110次/分以上。
(3)异常兴奋、发热、出汗、口干、皮肤潮红、手足发抖,甚则剧烈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神志变化、气急、心悸、视物模糊或暂时失明、腹痛、尿频、少尿或排尿困难等。
(4)面色苍白、皮肤出现红斑,烦躁不安或精神委靡。
(5)重症者又出现神志改变、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呼吸困难、抽搐、昏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中风等严重后果。
上述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恢复迅速,但易复发。多数人在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后,症状可缓解,异常体征可消失。危象是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症状,病情凶险,特别是并发高血压脑病、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可导致死亡。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要立即卧床休息,并服用心痛定、降压乐、利血平等快速降压药及安定10mg。严禁服用氨茶碱、麻黄素等兴奋剂或血管扩张剂。同时呼叫救护车,尽快送附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即高血压所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是在原有的高血压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同时伴有短暂脑功能障碍的一系列表现。可由多种伴有高血压的疾病引起,多发生在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患者身上,这类患者多有明显的脑动脉硬化,也可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上发生。高血压脑病如不积极抢救,则极易导致患者死亡。
其发病机制是血压急骤升高超过脑动脉的调节范围时,脑小动脉血管在强烈的痉挛之后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被过度灌注而产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临床表现特点如下。
(1)血压的突然升高,达200~260mmHg/140~180mmHg(毫米汞柱)。
(2)最先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于头痛后几小时甚至一二天后,出现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或伴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力障碍,或伴随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还可出现暂时性偏瘫、局限性抽搐、四肢肌肉痉挛、半身感觉障碍、失语等表现。
(4)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心动过缓和呼吸困难。
(5)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天,短者仅数分钟。
病程一般较短,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导致死亡;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则症状、体征可完全消失,恢复至高血压脑病发病前的水平。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必须快速降压,制止抽搐,防止脑水肿等等。另外,尚需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高血压急症的家庭急救处理
多数高血压急症发生在医院外,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于家中发病,家里的其他成员应能做出初步判断,并适当做些相应的处理,实属重要。发现后不要慌忙地急于送医院,一方面是防止病情加重,另一方面又可防止途中发生意外。
1.现场处理
大多数高血压危症系突然发生,可以在任何场合出现。一旦出现高血压危症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为此时患者最需要的是少挪动,故在没有适当搬运条件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往医院送。现场应急的措施主要是:(1)此时患者情绪恐惧害怕,容易加重病情,故首先应稳定患者的情绪;(2)舌下含服降压效力快的药物,常用尼群地平10~20mg或维拉帕米40~80mg压碎后舌下含服,也可用卡托普利12.5~25mg咬碎后舌下含服,一般5分钟后血压开始下降,半小时到1小时后出现最大的降压效果,并能维持疗效3~6小时。当血压下降后待病情稳定再积极组织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过去20年,国内外将短效硝苯地平作为常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方法之一。最近,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该药舌下含服的危险性,主要有血压骤降,周围血管扩张引起的盗血现象,反射性心动过速,故应用时要慎重。
2.家庭一般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
(2)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在500mg以下,多食富含钾之类的水果,如橘子、梨。
(3)稳定患者情绪。口服安定2.5~5mg,每日3次以达到镇静作用,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
(4)找出患者随身携带的降压药,舌下含服起效迅速的降压药。常用的有尼群地平10~20mg或卡托普利12.5~25mg咬碎舌下含服。
(5)出现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时,速送医院急救。3.不同伴随症状的应急处理
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这时家人要安慰患者别紧张,卧床休息。家中若备有降压药,可立刻服用,还可以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若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见缓解,要及早护送患者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
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在劳累或兴奋后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闷,可放射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现象。遇到上述情况时,应让患者安静休息,以常备的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或打开一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家中如备有氧气袋,可同时让其吸入氧气。如症状不见减轻应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备车前往医院。
如患者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危险。应吩咐患者双腿下垂,采取坐位,让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伴有脑血管意外,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此时要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伴有剧烈呕吐时,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如发现患者出现中风先兆表现,如半身麻木、偏瘫、头痛剧烈、呕吐,甚至昏迷等现象,切忌随意自行活动,应平躺侧卧,防止呕吐,特别应防止将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同时立即与医院联系急救。
老年高血压病的特别提醒
1.脉压增大危险大
以收缩压减去舒张压所得的差值,即是脉压。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表示血管弹性差,相对变硬,动脉扩张。一般人从50岁起,脉压开始增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一样,脉压增大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人们都知道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越高,危险越大,然而脉压越大危险越大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年人,常常认为年纪大了,收缩压应该有点升高了,只要舒张压升高不多,就觉得问题不大。其实当收缩压超过160mmHg(毫米汞柱)时,舒张压在75mmHg(毫米汞柱)时的危险性要远远大于舒张压略低于95mmHg(毫米汞柱)的患者。
对脉压大的老年患者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改善血管弹性,软化血管,舒张大动脉的非降压药进行治疗:
硝酸脂类药物:可直接舒张大动脉血管平滑肌,改善大动脉弹性,发挥作用较快。
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改善动脉弹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他汀类药物改善动脉弹性和缩小脉压的作用相对较慢,需要长期治疗才可出现效果。
叶酸:能软化血管,从而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在橙汁和绿叶蔬菜中含有天然叶酸,但如果要发挥叶酸降低高血压患者脉压的作用,单纯从食物中摄取叶酸的量不足以降低脉压,需要高剂量补充剂才行。现代研究还发现,叶酸可以预防高血压,经过对数万名女性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年龄越轻,就越能降低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
2.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又称之为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其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140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mmHg(毫米汞柱)。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老年人的大血管弹性降低所致,这是血管老化的标志之一。这类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以降低因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一旦发现就应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以非药物疗法。药物治疗主要用利尿剂、地平类钙离子拮抗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以普利类药物为佳,如与地平类钙离子拮抗剂联用,则疗效好,尤其是对伴有冠心病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最为合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将血压平稳地降至130/85mmHg(毫米汞柱)以下,至少应在140/90mmHg(毫米汞柱)以下。用药的注意事项是:(1)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如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缓释剂联合应用;(2)避免降压太快,故不要随意增加服药次数和剂量;(3)要防范药源性低血压。因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射功能减退,易发生服药后血压急剧下降而出现低血压反应;(4)必须做到小剂量联合用药。服药期间改变体位时不可动作过快,幅度不可过大。在用药最初2周内每日定时测量血压1~2次,了解血压情况。
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1)低盐、低脂、高钙、高钾饮食,多吃谷类、乳类、鱼、水果、蔬菜;(2)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3)规律生活,可维持人体内固有的生物钟的正常运转;(4)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量过多饮酒、大量抽烟、无节制地打麻将等。
长期降压治疗可减少1/3的心脑血管发病数,可降低42%的脑卒中的发作,减少14%的心肌梗死发病,还能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预防房颤的复发等。
3.老年高血压患者鼻腔易出血
一位作家年已60余岁,患高血压病有14年了,一个冬日的早晨晨练回家,发现鼻腔里黏糊糊的,用手一擦,竟然是鲜血。到附近的诊所,经鼻腔塞上棉球的简单处理,回家后平卧,血很快就止住了,一家人都没当回事。第二天,该作家上厕所时,突然感到头痛,半边身体变得不灵活了,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诊断为脑血管意外(中风)。高血压患者若出现鼻出血,尤其是老年患者,常是因血压不稳定造成的。为什么鼻出血反映了血压的波动呢?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病史较长的患者,多数有动脉硬化的病变,血管脆性增加,鼻腔血管弯曲度较大,靠近鼻孔处的黏膜下脂肪少,加上老年鼻腔壁中膜肌层纤维改变,长期高血压也使鼻腔静脉处于淤血和扩张状态,在血压波动时,由于受到血流的冲击,鼻腔血管就易发生破裂出血,而在血压波动时,就更容易导致鼻腔静脉破裂。因此,若发现高血压患者出现鼻出血时,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测量血压,了解掌握血压波动情况,必要时可上医院进行观察,以防不测。为防血压波动,冬季室外温度低时,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病者,不宜在室外进行晨练,以免因皮肤血管受冷收缩,致使血流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增加患者中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