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47598500000011

第11章 五言律诗(1)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

【原文】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①。今看两楹奠②,当与梦时同。

【解析】

诗中“栖栖”一语,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栖栖:指孔子为推行其道,一生奔走各国,游说诸侯。这里作者是赞颂他这种行为。“叹凤”、“伤麟”二语,概括了孔子之道终身不行。全诗紧扣着一个“叹”字,着重嗟叹孔子一生的不得志,对他深表同情。结语二句,意谓现在作者来致祭,礼仪正和孔子生前的梦想相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

【注释】

①叹凤句:孔子认为凤鸟至,河出图,是圣王之世的征兆。伤麟句:古人以为麟是象征太平盛世的瑞兽。传说孔子见人捕获了麟,曾大为悲痛地说:麟出而死,我的政治愿望无法实现了。②“今看”二句:两楹,两柱之间。奠,祭奠。孔子说他曾夜梦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这二句意谓孔子生前的梦今天实现了。

望月怀远

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①。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②,还寝梦佳期。

【解析】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这一句是景起,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颈联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尾联构思奇妙:只有满手的月光相赠,可是怎么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着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此诗结尾情感真挚,意境清幽。

【注释】

①遥夜:长夜。竟夕:整夜。②不堪:不能。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①,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景中抒情,暗示与友人今后相距遥远,会面很难。颔联抒写彼此惜别之情,是深入一层的写法。颈联推开一步,说虽天各一方,但保持友情,为千古名句。尾联落脚“送”字,勉励旷达。

【注释】

①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个国。故称“三秦”。②宦游人:离别家乡到外地求官的人。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原文】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①。不堪玄鬓影②,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③,谁为表予心。

【解析】

开头两句诗,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与“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与“我”联系在一起。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字字在说蝉,同时也在说自己。第七句仍用“比”体,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辩白词。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表示抗议,诗人感到:只有蝉是“知音”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此时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堪称寄托遥深。

【注释】

①西陆:秋天。古人以日行“西陆”谓之秋。西陆,二十八宿中的昴宿。南冠:被囚系的人。②玄鬓:黑发,指蝉。蝉首色黑,故云玄鬓。③信高洁:相信是清高廉洁的。古人以蝉“居高食洁”为高洁的象征。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原文】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①,归思欲沾巾。

【解析】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惊奇。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这两联描绘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妙在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严密。

【注释】

①古调:指陆丞的诗。言其风格典雅动人。

杂诗

沈佺期

【原文】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解析】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

首联叙事,交代背景。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电影中称这“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画面的组合为“蒙太奇”手法。颈联又以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尾联所写的: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百姓安居乐业。揭示出诗的主旨,感慨深沉。

【注释】

①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②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原文】

阳月南飞雁①,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②,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解析】

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可想而知。开头四句,悲切之音脱口而出。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的景色。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据《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此典故。宋人沈义父在《乐府指迷》里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此诗尾联就是如此。

【注释】

①阳月:农历十月。《尔雅》:“十月为阳。”②殊未已:还没有停止。

次北固山①下

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

这首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的“北固山”。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展现“潮平”的结果。对句“风正一帆悬”中的“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原因是前有“正”字,“风正”说明风是顺风、和风。

第三联历来脍炙人口,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最后一联中的“乡书”、“归雁”紧承上联而来,照应首联中的“客路”、“行舟”,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情愁。

【注释】

①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北固山:在今镇江市北,三面临江,其势险固。

破山寺①后禅院

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②,惟闻钟磬音。

【解析】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刹。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三四句写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五六句写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映射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注释】

①破山寺: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兴福寺。各本作《题破山寺后禅院》。②万籁:各种声响。

寄左省①杜拾遗

岑参

【原文】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②,自觉谏书稀。

【解析】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同仕于朝。

诗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五六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清人纪晓岚说:“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这样理解才是深刻。

【注释】

①左省: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岑参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属右署。“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②阙事:指缺点,过错。

赠孟浩然

李白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②,徒此挹清芬。

【解析】

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常往来于汉江一带,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李白出游襄阳,谒韩朝宗,访孟浩然,本诗即作于此时。

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佩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高的风度人品和卓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位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中间两联是在形象描绘中蕴含敬爱之情,最后两句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诗在赞语中作结。

【注释】

①中圣:“中圣人”的缩写,指饮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载,古时酒徒称清酒为圣人,称浊酒为贤人。中(zhòng)酒,即喝醉了。

②高山句:《诗经·小雅·车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用其意,谓孟浩然风格高尚,以示向往之忱。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②,万里送行舟。

【解析】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驰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诗开头二句即写此壮游。“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月下飞天镜”写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结尾两句来看,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水而不是惜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注释】

①大荒:荒原,此指辽阔的原野。②怜:爱。故乡水:指四川流来的长江水。

送友人

李白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①。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②。

【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表达了对友人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写得十分工整,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这联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两句,情意更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注释】

①孤蓬:飞蓬,为菊科草本植物,枯后根易折,随风飞旋,诗里借喻远行的友人。②萧萧:马鸣声。《诗经叫·雅·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之马。《左传》:“有班马之声”。杜预注:“班,别也”,指分别。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原文】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①,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解析】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篇用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和尚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身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其中还包涵着一个“高山流水”的典故(《列子·汤问》)。第六句也是用典。“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解:“霜降则钟鸣,故言和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余响入霜钟”是说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最后二句,说诗人听完蜀僧弹琴,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