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3000000041

第41章 显才华至诚至孝(11)

邬思道抚摸着自己残存的双腿,“我这次出山也只能到四皇子手下做事,据我所知,在众多皇子中四皇子的势力并不强,此人在朝臣中的威信并不好,康熙也不十分欣赏他,把宝押在他身上成事的机会有多少实在难料,可惜我没有机会到太子帐下。”

张潜斋拍拍儿子的肩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走一步看一步吧,在胤禛手下已有一位我们的人,他就是性音和尚,今后遇着什么事可与他商量,需要传给我的什么信息也由他代传。此人虽然是个粗人,但做事还是十分仔细的,他曾是你伯父永王的部下,追随你伯父多年,忠心不二。”

邬思道与性音虽然不曾深交,但此人的为人他还是了解的。当年因为科场事件,就是他和一位叫文觉的和尚把他救出来的,并带到南少林养伤静养,后来也去看望他几次,虽然没有什么谋略,但武功十分高强。

张潜斋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小匣子。他打开匣子,从一个丝绸布包里拿出一样东西说:

“道儿,这是你皇祖父留下来的传国玉玺,它已经辗转多人之手,我保存了多年现在该传给你了,你好好珍藏吧,希望将来复国之日再用,万一永远没有复国之日就作为咱朱家的传家之宝吧,让后世子孙记住自己是大明朱家皇室的后代,世代不忘复国大业。”

邬思道拿起玉玺,仔细看了看,又放回匣中说道:

“父亲,还是由你老人家保存吧,儿臣这一去也不知是凶多还是吉多,万一被人发现藏有玉玺岂不暴露了身份?”

“不,还是你收藏起来吧,不能带在身上,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放着也行。父亲整日东奔西走,说不定哪一天被捕入狱或一死呜呼,岂不留下遗憾?据说你伯父永王曾留下一大批金银宝藏,专门留招兵买马反清复明之用,不曾想在入宫行刺中被乱剑击死,那批财宝也就无从寻找,父亲总不能让这传国之宝也下落不明吧?”

邬思道这才收拾起那枚凝结血泪与屈辱的传国玉玺,把它包裹好放在匣中,匣子沉甸甸的,邬思道明白这玉玺的份量。据说,满清入关后,顺治帝曾派人寻找这枚玉玺,几乎把皇宫翻了一个遍,后来又悬赏寻找,有发现并献上者封一等公,提供线索者赏黄金万两。这枚小小玉玺的价值是无法用价钱估量的,它是皇权的象征,拥有它就等于拥有国家大权,统治天下也就顺天理而行。没有它,则给人名不正言不顺之感,特别是满清入主中原,更加认识到这枚玉玺的价值。

相传,这枚玉玺就是战国时秦赵之争的和氏璧刻制而成。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利用和氏璧刻制这枚最高权力象征的印记,后来的历代君王都以此玉玺为国家印记,不知道辗转过多少人之手。

邬思道紧紧把它揣在怀中。

蜿蜒的山路上,一辆马车颠簸着驶向远方。

直到马车消失在视野之外,张潜斋才满含泪水地转过身,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回家中。

自从邬思道走后,张潜斋一直心绪不宁,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总觉得要出什么事似的。会出什么事呢?张潜斋把最近安排的几件事都反复拈量一遍,派小儿张思遗和周昆来一起去京师打探消息,让甘凤池到湖北和那里的自莲教联络共举义旗,再者就是道儿去南京,这几件事都不会有什么差错呀,自己的内心为何如此烦躁呢?多少年的生活阅历锻炼了张潜斋的敏感,只要他有这种预感,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如此。这天,张潜斋还没有入睡,一名家丁就急匆匆来报告说,周昆来回来了,有要事报告他。张潜斋来到客厅,一见周昆来一人坐在那里,就声音颤抖地问道:

“昆来,怎么就你一人,遆儿呢?”

周昆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满含泪水地说:

“定王,臣该死,没有保护好小王爷,小王爷他——”

“快说,他怎么啦?”张潜斋紧声问道。

“小王爷被清军抓走了。”

张潜斋犹如晴天劈雳,几乎栽倒下来。周昆来急忙扶住张潜斋,让他坐在椅子上,十分痛心地说:

“都是臣不好,没有照料好小王爷,臣该死,臣后悔让小王爷冒险行刺。”

张潜斋强忍悲痛坐了起来,挥袖擦去满脸的泪水,哽咽道:

“别再懊恼自己,快坐起来,把事情经过讲与我听,看看有没有救出来的可能。”

“王爷派我和恩遗到京城探听消息。刚到半路就听说康熙南巡,我们不知真假,又向北走几天,果然遇到康熙南巡的龙舟。我和思遣一商量,康熙南巡了,去北京还有什么用。就尾随康熙南巡的船只南下。一路上,我们发现康熙一改往日南巡的做法,不但允许两岸百姓列队观看,而且经常走出船内站在船头和百姓招手致意。哼,他如此做法不过是表现天子与民同乐的胸怀,也是小瞧咱抗清义士不敢怎么他。我和恩逆一商量,决定行刺康熙,给他点颜色看看,搅了他南巡的这趟浑水。我们从宿迁一直跟踪到扬州,一路上寻找几次下手机会都没有成功。听说康熙要驻跸扬州,再不下手就没有机会了,于是我们商定在康熙上岸的那一瞬间动手。”

“结果如何?”张潜斋插话问道。

“思遗一箭射得特别准,如果不是那名大内侍卫飞身上前阻挡,那一箭准要了康熙老儿的狗命,只可惜功败垂成,只伤了那名侍卫。”

张潜斋连连摇头,“你们太冒险了,也太冲动了,凭你们两人的力量如何能够刺杀了康熙,我们多少兄弟义士都是因为刺杀康熙而死,却从来也没有一次成功的。”

张潜斋说着,又抑止不住潸然泪下。

周昆来继续说道:“刺杀未成,思遗和我都暴露了目标,大批官兵随后追来,我和小王爷冲出重围,但在逃走的时候我和小王爷都受了箭伤,我的伤势较重,小王爷为了掩护我,故意把官兵引开,结果一去没有回来,后来我才打听到,思遗因伤势较重没有走脱,被清军捉去了。”

周昆来说着,露出肩膀,左膀和右肩都受了箭伤。

“你打听到遆儿关押在何处吗?”

“康熙到了南京住在荣国府,估计思遆也可能被关在那里。王爷快召集甘大侠等人商量解救小王爷的事吧,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张潜斋摇摇头,“从官兵大牢里救人谈何容易,稍一不慎会丧送更多的兄弟。”

周昆来急了,“那思遆怎么办?你们不救我带人去救!”

周昆来起身要走,张潜斋喝住了他:

“如此年纪了,脾气还这样毛毛糙糙,不是你等做事欠考虑,如何弄到眼前这地步?我们有多少人马?硬和官兵拼杀如同以卵击石,救不了人还白白去送死!我不比你着急吗?急有什么用,必须周密布置从长计议,只能智取,不能硬闯。”

“从长计议?只怕思遆早被官兵杀害了,救人如救火,耽搁不得。”

张潜斋耐心说道:“据我分析,朝廷一时不会杀害逋儿,可能把他当诱饵把反清势力一网打尽。我们必须先摸清关遆儿的地方后再作打算,你先静养几天,有事我会找你的。”

张潜斋刚刚安置好周昆来,冷静地坐下来,猛然听到院内一声鸽鸣,他急忙走出室内,向盘旋在庭院中的信鸽挥挥手,也发出一声鸽鸣,那信鸽翩然落在他的肩膀上。张潜斋从信鸽翅膀下取出一个油布管,从中抽出一个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永王留下之财宝藏在京西妙峰山大觉寺,胤禛已派人去取,速派人赶到寺内提前取走。

张潜斋把性音传来的信息仔细考虑一下,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哥哥留下的那批财宝终于有了着落,对于反清复明大业可以起到很大作用。担心的是胤禛已经派人去挖取,能否赶在胤禛所派之人前头取走财宝实在难以预料,如果双方争夺起来,无疑对自己不利,又不知要伤亡多少兄弟,何况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去营救遗儿。

张潜斋知道这两件事都耽搁不得,他慎重考虑后立即布置行动计划。

张长庚正为屯积在镇江的那批货找不到买主而心急如焚,韩世琦匆匆赶来报告说,扬州知府崔华联系一位买主,据说来头不小,是个大户,从那人口气看,差不多能买走积存货物的一半。

张长庚听后十分高兴,只要货物脱手,就查无对证,别说是四阿哥派人去盘查,就是圣上亲自查寻他也不怕。张长庚忽然又警觉地问道:

“那位买主是何许人,是否可靠?他有多大的财力?”

韩世琦以为张长庚怕货被骗走而要不来银子,立即答道:

“请大人放心,我心中有数,早已密令属下之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先把银拿到手才准许他们把货运走。”

张长庚打断他的话,“本官不是怕那商人不付银子,一个小小的商贾能有多大势力敢从我两江总督手下取走货而赖帐?我是让你查清那人底细,防止是胤禳派来取证的人,倘若这人是胤禛派来的,我们把货全都卖给了他,岂不是不打自招?”

韩世琦连忙说道:“下官已经派人查访过了,此人姓张,从福州来的,是个双腿残疾的人,从事商业多年了,财力也较雄厚,为人也很坦诚,自称是入仕无望才做起生意的。”

张长庚一听是个柱双拐的瘸子,略略放下心来,又叮嘱道:

“是个瘸子也要慎重一些,先派人接触几次,探探口风,不到必要时万万不可给他看货,一旦谈成,让他先付过银子我们用船给他送走。”

韩世琦连连点头称是,他见张长庚不再说什么,又谨慎地问道:

“张大人要不要亲自与那人叙谈一次,见见面,再最后定夺交货之事?”

张长庚斥道:“如今是什么时候?皇上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你是想让我卷铺盖回老家不成?不但我不能出面,连你也不能出面,万一出了事,总不能让别人一锅端吧?”

韩世琦唯唯诺诺地退出两江总督府。他觉得有些滑稽,张长庚一向胆大妄为,什么事都敢自作主张办理,今天怎么突然胆小如鼠了,做事瞻前顾后,说话婆婆妈妈。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别看张长庚在他面前拍桌子打板,吹胡子瞪眼,在皇上跟前比老鼠见猫还乖呢。有时连大气也不敢喘,就是在几位阿哥面前也是处处陪着小心。

韩世琦回到巡抚衙门,立即派自己的师爷陈宏礼前去约定地点洽谈。

坐在四人小轿内,邬恩道不时挑帘四望。如今故地重游,街景没有多大变化,但人事已非,别人不说,自己的遭遇犹如这秦淮河里的水,幽幽咽咽,剪不断,理还乱。

当年南闱科考,自己风华正茂,倜傥潇洒,三场之后躇踌满志,自以为定能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大有出将入相之前程,谁知道——邬思道轻轻叹息一声,两行清泪爬上清瘦的脸上,命运多舛,生不逢辰,最终落得佛龛神像木鱼伴青灯,虽然没有剃发出家,内心却如枯井死水。百无聊赖读史书,十年苦读后的今天究竟有多大的学识他自己也不清楚,只觉得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治国领兵无所不晓,经商谈佛论道无所不能。本打算把满腹经纶变成几页文章传后世,谁知道自己的身世背后竟连接家仇国恨,一怒之下委身于四阿哥手下做一幕宾。

来到金陵已经多日了,不但没有见到四阿哥的面,连华亭馆也没有让住进去,仅在一个豪华的旅店里住下了。其间仅秘密会见了一次戴氏兄弟,想让自己为四阿哥办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就目前的人选,非他莫属。

邬思道了解情况后答应了,无论是试探他的才华,还是因为自己身份没有暴露而成为合适的人选,他都愿意为胤禛拿到所急需的证据,也算自己进入雍郡王府的一个见面礼吧,不表现出特别的才能今后如何博得胤禛的信赖呢?没有胤禛的信任,那萧墙屠龙大计就无从实施。

经过自己的一番周密布置,邬思道投石问路,轻而易举地将急需把货物出手的张长庚等人引上钩。

在两人的搀扶下,邬思道走进花映楼,刚一进门,陈宏礼就迎了上去:

“张先生好,久仰,久仰。”

邬思道略一施礼,“让陈先生久等了,失敬,失敬。”

二人分宾主坐下,边吃边聊。

陈宏礼问道:“听说张先生想要一批稀缺货,不知要些什么货,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见告?”

邬思道淡淡一笑,“做买卖之人哪有什么固定的生意,只要能赚钱什么贷都要,不知陈先生手中都有些什么货?”

“在下同张先生一样都是生意场上的人,也是有什么赚钱的就贩运什么货,每次货物的品种并不固定,来源也不固定。只要能赚钱,哪来的货我陈某人都敢要。”

邬思道放下酒杯轻轻拍掌,“这么说陈兄与我是志同道合,我买货不讲卖主是公是私,是官还是民,是内地的还是偏远蛮夷的,甚至东洋倭人与西洋红毛的货我都买过,如今世道谁的钱不能赚。来,为咱们兄弟脾味相投干杯!”

陈宏礼放下酒杯,装作吃惊的样子问:

“张先生同洋人打过交道,做过交易?”

邬思道重重地放下酒杯,十分不在意地说:

“你老兄太少见多怪啦,与洋人做生意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经常与他们打交道。朝鲜、日本的货我都买过,比如去年我从朝鲜买了一船人参,我也卖给一位叫福译次郎的日本商人一船瓷器。嘿,还是与洋人做买卖赚大钱,他们只要认准你的货,一般是不讨价还价的。”

陈宏礼仍不放心地问:“张先生果真与西洋红毛做过买卖,该不会是吹牛吧?”

“哈哈,吹牛?你老兄太小瞧我张某人啦,我不仅与他们做过生意,我还会说几句洋话呢?比如‘狗逮猫’就是‘早上好’,这是洋人见面时最常说的一句话,还有‘狗腚白’就是‘后会有期’。我和洋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学会不少洋话。总觉得洋人与狗特别亲近,许多话都跟狗有关,可能洋人是狗的后代,瞧他们的眼睛与毛发,还真与黄狗差不多。”

陈宏礼被邬思道逗得连嘴里的酒都喷了出来,他边擦嘴边说道:

“想不到张先生如此健谈开心,和张先生共事一定能多活十年。”

陈宏礼乐过笑过之后,冷静考虑片刻,仍不放心,故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