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3000000050

第50章 权谋智慧(7)

“既然众兄弟一定要我讲些什么,我就把这多日来忙碌的事告诉大家,并恳请皇阿玛答应儿臣一件事。”

“朕先听你讲讲是何事再作定论。”

胤禛说着,从腰间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去年黄河、淮河等多条河流泛滥,致使万民流离失所,千顷良田被毁。阿玛皇恩浩荡,令儿臣等人赈灾,救民于水火,使得万民庆贺,感恩戴德,但儿臣总觉得赈灾之举是拆东墙补西墙,治病却不救人,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以四哥高见如何解决根本问题呢?”胤见胤禛在众人谈笑的兴头禔及这事扫了大家的兴,又在皇上面前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举,早已不耐烦了,这才插嘴问道。

“这正是我告诉皇阿玛的。”胤禛看一眼胤继续说道。“我多日一直在府中细心研究黄河的水系分布情况,特别是黄河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地貌与两岸堤坝情况,觉得导致黄淮两河连年泛滥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春夏两季雨季集中,降水太多,各支流水系汇人大河,从而造成河水猛增,冲垮堤岸。二是黄河与淮河的人海口洪泽湖一带由于淤积泥沙太多,水位较高形成河水倒灌。三是黄淮两河下游拐弯处太多,水流不畅,再加上河堤不牢,也容易造成涝灾。第四个方面是黄河中流地带开荒垦田毁林耕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也使得黄河泥沙增多,抬高下游河床。第五点是河务工作荒疏,只是对河堤修修补补,不能彻底根治黄淮连年决堤之险。”

胤禛话音刚落,没等他说下去,胤禔就说道:

“我以为老四有什么真知灼见,独到高论呢,原来也是老生常谈,并没放出什么新鲜屁来。”

这话一出,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胤禛微微涨红了脸,怒视胤禔说:

“那就请大阿哥放几个新鲜屁给我们弟兄八个听听。”

康熙一拍桌子斥道:“放肆!既然胤禛提到河务之事,你等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各抒己见,但不许中伤攻击。朕对河务之事也深感头痛,正准备让户部廷议此事呢?”

康熙这么一说,大家你看我我望你都不发言,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真考查过此事,心里提前也没准备,想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又怕话一出口牛头不对马嘴招致皇上臭骂。

八阿哥胤祀也参加了赈灾募集工作,他多少对河务之事了解一二。见胤禛一条一条摆得头头是道,似乎正中皇上心怀,心中老大不快,想同他唱个反调,细细思索一会儿寻求对策。

他见众人都不发言,更觉得有发言的必要,站起来说道:“我在赈灾过程中也忙中抽闲察看了多处河道,并同当地河道官员攀谈过,了解到的情况与四阿哥的意见不十分不同,认为四阿哥的几条理由有的是歪曲事实,有的是危言耸听,还有的是造谣诽谤。”

这话让胤禔高兴,他知道今天有戏看了,老四与老八要打擂台赛,为了让他们打起来自己有机可乘,吹风点火说:

“老八,老四为讨好皇阿玛精心编制的五大纲领全部被你一句话给否定了,老四自己伤心就不说了,我等兄弟也不服,你必须拿出自己观点与真凭实据来,不然,皇阿玛要将你治罪,骂你是人身攻击。”

胤祀见皇上怒视胤禔,他知道自己是骑虎难下,必须说出几点批驳的理由,只好硬着头皮说:

“四阿哥说的第一点是雨量集中春夏两季,降水多,河流不止而冲堤,这是事实。但千古以来都是如此,谁也不能让雨水在春夏秋冬四季均匀降落,因此,这一条原因等于不是原因。”

胤祀否定了胤禛的第一条原因后停顿一下,正寻思如何批驳第二条,胤禔又催促说:

“还有第二、第三条呢?这第一条不用你批驳我等谁人不知。”

“这个第二条吗,”胤祀边思索边说,“四阿哥说黄淮两河形成涝灾与入海口河水倒灌有关,我认为这是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众所周知,黄河与淮河都汇入洪泽湖,而洪泽湖明显低于黄河与淮河这是三岁孩童也知道的,怎么能形成倒灌呢?如此说来,那句‘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千古民谚就要改成‘人往低处走,水向高处流’啦。”

“八哥说得好!”胤立即为胤祀助威。

胤禛知道再沉默下去,今番精心设计的策略要适得其反了,急忙站起来反驳道:

“老八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振振有辞,只要真正到过洪泽湖的人都会对他的这番驳斥的话感到好笑,进一步说,更暴露了他的无知与浅薄。黄河与洪泽湖交口处在清口,但由于入口角度近似直角,形成黄水倒灌湖内,湖水增高而无从泻出,形成盐城、高邮一带水灾。八阿哥连什么水倒灌什么水都没搞清楚就在此妄加批驳,未免有点无的放矢吧。”

“这第二点老八是败定了,也不必再浪费口舌了,还有三、四、五三条呢?就看老八有没有足够的证据了。”

胤禔不从中吹火点火,胤祀也会站起反驳的。果然不等胤禔把话讲下去,胤祀又说道:

“对错有众兄弟讨论不算,最后自有皇阿玛作定论的,再说第三条,你说两河下游拐弯较多,水流不畅这是事实,水流不畅未必造成涝灾。而我却以为,正是因为拐弯较多,水流不畅,减缓河水一泻千里巨大的冲击力,河堤方才不易被冲垮,不但不会形成涝灾,而且只能减少涝灾。”

不容胤禛辩白,胤祀接连说下去。

“四阿哥把涝灾的原因说成与垦荒耕田扩大农作物种植有关,这是把矛头指向皇阿玛,皇阿玛为了增加粮食生产,解决军需供应及贫民温饱问题,多次提倡垦荒种田,也三番五次谕令各地督抚大员,务必把荒废土地开垦起来。四阿哥却口口声声说涝灾与垦荒有关联,是何居心?四阿哥说涝灾是河务工作荒疏,治河不力,年年只是修修补补,言下之意是河道总督于成龙、张鹏翮等人失职,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也是阿玛一手提拔的,莫非四阿哥说皇上用人不当?这治水大事也并非几任河道总督能够做得了主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皇阿玛亲自过问,亲自督导,四阿哥是指责皇阿玛不清河务妄加指挥,还是另有企图?那么四阿哥对治理河道一定是成竹在胸啦,有什么良策快说给我等听一听,也让皇上早早将张鹏翮撤职查办,另委四阿哥以重任,早早把黄淮二河治好,使天下百姓免遭水旱之灾。”

胤祀也够阴损的,他不仅直接批驳胤禛所分析的黄淮两河泛滥的原因,而且把胤禛的言论与康熙的政绩搅在一起,让康熙因此对胤禛产生反感。康熙当然明白胤祀的用意,只作没有听见,等到胤祀停了下来,便说道:

“二人就河水泛滥,连年涝灾的原因进行一番激烈论争,各有一定道理,无论谁对谁错暂且不提。既然都能找出涝灾的原因,就一定有治理的策略,可各抒己见。”

胤祀一时哪里拿出什么治水的合理见解,但他知道胤禛今天是有备而来,一定有预先考虑成熟的方案,只要胤禛能够说出几条,他就可以大加挞伐,并从中悟出几条办法来,于是说道:

“这治河一事是四阿哥先提出来的,就请他先谈谈自己的治河方案吧?”

胤禛也不客气,说道:“好,那我就抛砖引玉,先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我认为治水可分两步走,一步是近治,一步是远治,只有远近结合,长短相宜才能根本解决连年的涝灾,使黄河与淮河顺利归海。”

“究竟什么是近治,什么又是远治,请四哥谈具体一些,如果真能奏效,我老十三愿随四哥一道去治水,像当年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连夫人也不要,不治好黄河不娶亲,有什么好招四哥快说吧?”

胤禛见胤祥愿意随自己一道治水,心中十分高兴,急忙说道:

“十三弟不必着急,这治水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完事的,心急喝不了热稀饭,你先听我说完这远近两步的措施,让皇阿玛及众兄弟仔细商讨后是否可行再讨令去治水也不迟。”

胤禛所提出的近治,就现在的短期工程,能够很快见出成效,具体地说:

一是挑挖云梯关至海口一段的河身,加宽海口,使水流畅通。同时,两岸筑堤,加固河身河堤的抗冲击力。

二是疏浚清口,使淮入黄,加固高家堰堤坝,堵塞决口,疏浚淤塞。

三是为了使堤岸免于冲决,修筑减水坝,用减水坝疏泻雨季高峰期河水,降低水位,缓冲河水的冲击力。

四是将黄河与洪泽湖的汇口处清口一带的黄河大堤向东修筑三四里,变垂直交汇口为倾斜交汇口,使洪湖水斜行流入黄河归海,减少黄河倒灌洪泽湖的机会。

胤禛所提出的远治方案有三点:

一是将黄河下游的众多拐弯处开直,使水流畅通,水速加快,水直行刷沙,减少河水沉积抬高河床高度,若黄河刷深一尺,则各河之水浅一丈,漫溢之灾缓减,这一策略叫做釜底抽薪。

二是使黄淮分流,重点是使黄河流出河南后由向东南汇人洪泽湖改为折向东北,从山东境内入海,这一策略叫做分道扬镳。

三是退耕还林,加大中流地区及河堤河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固堤防,降低河水含沙量。

胤祀听完胤禛的几项措施,早已做到心中有底,决定用各个击破的策略驳倒胤禛,也不等别人催促,自行站了起来,哈哈一笑说道:

“老四的这项措施听起来一条一条的,一步一步的,对于那些对河务工作一窍不通的人听来可能觉得十分新鲜,会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对于内行人来说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甚至嗤之以鼻。多年前皇阿玛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时写下《经理河工八疏》一文就提出了开挖云梯关至海口一段河身的建议,也曾提出黄河改道的建议,修筑减水坝不仅有多人提出,也付诸实施,其效果如何呢?表面上听起来似乎十分正确,而实际上这一做法则形成新的隐患,一旦河水泛滥漫延,减水坝就成为新的河堤决口,其后果将比原来直接从堤上决口更为严重。我认为四阿哥的什么近治与远治规划根本不足取,如果实施起来只会贻误治水大事,后患无穷。”

胤禔见胤祀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把胤禛精心设计讨好皇上的治河方案给否定了,自己也不甘落后,想趁此在皇阿玛面前显示一下才华,但他毕竟是外行,只好采用折中的办法各打五十大板。

“我从老四与老八的论争中分析了二人对治水的见解,各有可取之处,也都各自固执己见,偏失一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别是老四的近治与长治,虽然不少见解落于俗套,也都是对前人治黄经验的总结,并做到了取他人之精华,弃他人之糟粕为我所用,个别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也不失为治水的一项合理见解,可以适当采用其中几条。皇阿玛,你认为儿臣说得对吗?”

康熙始终都在仔细关注胤禛与胤祀等人的论辩交谈,对胤禔几次从中煽火点火拨弄是非大为反感,但听了他这几句折中的话还算满意,于是颔首说道:

“胤禛的近治与远治方略不外乎三点,筑坝、挖河、改道,多年治水的经验也多是从这三点人手,但由于用人不当或操作技术有误,成效一直甚微,朕也有心亲临河道工地督促,无奈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再加上国事缠身一直没能如愿。朕心中实觉有愧。治水、漕运与国家安稳是朕的三大心病,而这三个问题又息息相关,不能根治河道,漕运不畅,南北大动脉受阻,京城供给受损会造成京师经济混乱,一旦边陲有事,势必影响战事发展。同时,涝灾不断,百姓惨遭厄运,也会激起民愤民变,动摇国之根本。治水一事实在是我大清重中之重工作。朕本打算出了正月由户部廷议后处理此事,今天胤禛率先提及并讨论了这事,提出一系列治水措施,是对以前治水经验的总结,较之靳辅的《经理河工八疏》更为系统详备,也有创见。当然,个别建议也不乏闭门造车脱离实际之嫌,如果能够再次亲临实地考察,经过深思熟虑后重新整理提炼,可能更加合理可取,尔等以为呢?”

“皇阿玛圣明,皇阿玛万岁,万万岁!”众阿哥异口同声地伏地山呼。

康熙捻须说道:“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吧,我父子私下谈话何必如此行大礼呢。”

众阿哥都起来了,唯有胤禛伏在地上说道:

“儿臣听了阿玛一席话茅塞顿开,对治河一事本来浑沌不清,如今似日照中天,十分澄明。恳请皇阿玛准许儿臣亲赴黄淮灾区考察,修正治水方案,并督导治水工程。儿臣一向愚笨,不能为阿玛多做些事为阿玛分忧解难心中实在愧疚,自从儿臣担负起赈灾之事起,儿臣就决心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聊表孝心。儿臣正当盛年,整日呆在京城也无益,不如外出多做些事,也是一种锻造的机会,请皇阿玛应允!”

“好,朕答应你,你与河道总督阿山共同负责河务工作,力争早早付之行动,使治水工作卓有成效,也了却朕的一块心病。”

胤祥见皇上答应了胤禛的请求,也急忙跪地恳请道:

“皇阿玛,儿臣愿随四阿哥治水,请阿玛准奏!”

康熙知道儿子们一向不睦,相互猜疑,缺少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现在见胤祥主动要求随胤禛外出治水,哪有不答应之理。

“好,朕也答应你,不过,万万不可顽皮,惹是生非,要听四阿哥的调遣。”

“儿臣遵命!”

胤祀见自己的心思白费了,十分恼火,却又不便发作。向胤禟与胤使个眼色,二人会意,胤檐先半真半假地嘲笑道:

“拼命十三郎小心跟着鲨鱼拉破鳃,只怕到头来捉不到黄鼠狼,反惹一身骚,那时候就拉屎也找不到茅坑了。”

胤械更是不顾轻重好歹,俯身奏道:

“皇阿玛明鉴,胤禛的这些治水方略并不是他个人的高见,而是出自他的一位谋士之手,凭胤禛的那点水准,如何能够提出这样有见识的治水举措,阿玛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