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大清律》,吕留良及其子、门徒犯十恶不赦谋逆之罪。吕留良处凌迟,其子、门徒处斩立决,其余吕氏族人按律坐,处发配充军。吕氏家产全部充公。吕留良所著一切文集、诗集、日记均应列为禁书,民间所藏收缴焚毁,匿藏不交者从重处治。”
雍正点点头道:
“你退下吧!”
达哈维如蒙大赦,慌忙叩头谢恩,躬身膝行,回到本位,方觉全身冰凉,那两重内衣,竟全部被汗水湿透了。
雍正扫视满朝文武,语气严正地道:
“达哈维乃刑部尚书,于《大清律》自是熟稔,定罪也有根据。但朕想请今日朝会的诸位爱卿一起讨论定罪,朕对此案不自专,也好让逆犯明白其逆行乃人神共愤,天理不容,非朕一人之成见。言者无罪,朕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雍正话音刚落,便有一群见风使舵的大臣揣摸准了圣意,纷纷上前跪奏,请旨按律惩治吕氏一家,也有顺承雍正之意,力主严惩的,雍正面带慈祥的笑容,一一表示准奏,张廷玉是极精明的人,看出雍正把自己的乾断意志,以集体讨论的名义强加于臣下,手腕可算高明到家。
但也有逆圣意直言上奏的。刑部侍郎陈学海就是一个。他上前奏道:
“吕留良乃前朝名儒,倚声名立逆说,著逆书,散布反清复明之流毒,其罪当诛。但吕氏终归只是停留在著书立说上,并未将其言论付诸行为。皇上却说吕氏比曾静恶十倍,臣不敢苟同。况且吕留良与其长子吕葆中已死,凌迟之罪如何加之?”
“浅薄之词!”雍正脸上微怒道:“似你等目光短浅,只能看到曾静表面赤裸裸的造反,却看不到一个死去几十年的人仍在兴风作浪。王国栋就是跟你一样的人,所以朕要革他的巡抚之职。朕居高临远,看得清楚。我朝立国已近百年,天下承平日久。但汉人还有如此强烈的排满反清情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可不防微杜渐。但如何去防,仅仅处斩几个像曾静一样在表面蹦跶的臭虫是远远不够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落下千载骂名。朕不可能效法他,但朕也不会有妇人之仁。既然众卿公论当按律惩治,朕即照准,这就是国法难容。陈学海,你逆公论而谏,本该有罪,但朕说过言者无罪,你退下吧!”
陈学海一脸的惶惑,不敢多说,慌忙谢恩。满朝文臣众口一词,再无人敢作仗马之鸣。
雍正似乎颇为满意地扫视一片群臣,又道:
“朕还有一事也请诸位爱卿一同议处。曾静投书谍逆案经由达哈维会同六部九卿的审理已审清问明,再无可疑之处。曾静、张熙两名逆犯该作何处置,请大家议一议。”
大殿上,立刻响起一遍嗡嗡的议论声。群臣依着刚才皇上在吕留良案上的态度揣测着圣意,大多认定曾静、张熙必被按律严惩。有几个大臣竟不顾朝堂礼仪,慷慨激昂地述数曾静张熙的大逆罪。雍正只是半咪着眼睛,倾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声。约莫一袋烟的功夫,他才轻轻一摆手,朱儿立刻走到阶前,大声喊道:
“肃静!一个个奏来。”
达哈维今天的心情特别好,看来皇上对他的差事很满意,连处置吕留良一案也依从了他的意见。曾静一案是自己亲自审理的,如果不在朝堂上奏明自己的处置此案的意见,似乎于理不合。为着再次讨雍正的欢心,达哈维第一个高声叫道:
“臣达哈维有本奏!”
雍正欠身扫了他一眼,道:
“你就在那儿说吧,朕听得见。”
“臣亲自审理此案,万分震惊。曾静、张熙所犯谋逆之罪,逆情之大,为历朝不曾有。其逆书满纸呓语,荒谬而恶毒,此等大逆不道之徒,非按律严惩而不得立国威,倡圣德。按我《大清律》,臣以为当如此治罪:
一、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二、曾、张之祖父、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男丁十六岁以上,依律斩立决;三、两家男丁十五岁以下,及母、女、妻、妾、姐、妹、子、女。解送刑部发配功臣之家为奴。臣启奏完毕,请皇上照准。”
雍正点点头道:
“你是刑部尚书,按律而奏,自然是正理。诸卿有不同意见,也可奏来。”
话音刚落,礼部班中有人叫道:
“臣有话说。”
雍正欠身看了看,却没看见是谁说话,朱儿近前一步喊道:
“请到前面来奏。”
礼部班中立刻走出一名二品朝官,来到丹墀前,叩头道:
“臣礼部侍郎阿克里。”
雍正道:
“说吧!”
“臣参加过曾静一案的会审。曾静谋反大逆,历朝未有,臣审讯之下,无时不切齿恨愤此等逆贼,虽食肉寝皮,难消臣恨,臣请旨立斩曾静、张熙及两家男女、仆佣,以儆效尤。”
雍正打断他的话道:
“你的意思是比达哈维所奏还要严惩。”
“是!”
“朕知道了。退下吧!”
阿克里一腔的愤恨,、本来还想多说几旬,被皇上一句话给打发了。只得悻悻退下。
雍正面带微笑,扫视群臣道:
“达哈维和阿克里所见略同。曾静谋逆之罪,乃板上钉钉,毋容置疑。你们当中持相同看法的人肯定不少,但是朕想听听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就得出不同的看法。陈学海敢于逆公论而奏,虽然荒唐浅薄,朕还是欣赏他的胆识。朕说过,言者无罪。有什么看法,大胆地讲。”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弄不明白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虽然雍正一再声称言者无罪,但陈学海刚刚遭到申斥,就是有不同意见,谁还敢再作出头鸟。何况曾静一案也如皇上所说,板上钉钉,毋容怀疑。
见半天没有人出来说话,雍正一笑道:
“看来大家对处置曾静、张熙一案没有异议。但是朕有不同的看法,不妨今儿个当众说一说。”
群臣中立刻出现一阵骚动,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允祥、张廷玉等一班近臣素知雍正处事不拘常理,随心所欲。猜测这一次他肯定又有别出心裁的料理。于是,一个个凝神侧目,洗耳恭听。
果然,雍正清咳一声道:
“达哈维所奏,对曾静、张熙的量刑不为过分。二逆犯大逆不道,虽凌迟处死也不足以赎其罪。但是,朕以为二逆贼尚有可赦之情由。留之不杀,于朝廷功莫大焉。”
雍正一语既出,满朝皆惊,群臣一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连允祥、张廷玉、弘历、鄂尔泰等人也惊讶不已。李卫是个急性子人,一下子从东屏风下站起来,大声叫道:
“主子您是怎么啦?这种人也能饶他!”
文武百官从未见过有人敢在朝堂上对皇上这么说话,又是一阵骚动。尹继善用手一拉他的袍袖,着急地道:
“李大人,皇上自有道理。你也跪下听听再说。”
李卫不听,索性躬着腰,大步走到雍正御座前,跪倒叩头道:
“皇上,说什么也不能饶了那两个混球。”
雍正一看是他,气不打一处来,虽说是自己的雍邸宠臣,但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竟如此无礼。自己若不严加申斥,臣子会怎么看。因此他把脸色一捋,怒道:
“李卫,该着叫你,朕自会叫你。如此无礼,成何体统,快些退下。”
“皇上!”
“莫要以为功绩卓著便如此张狂。再不退下,看朕怎么砍下你的狗头。”
“是……”
李卫见他脸色铁青,心里害怕了。再不敢说什么。灰溜溜地退下去了。群臣中立刻响起一阵轻轻的讥笑声。
雍正缓和一下脸上的怒气道:
“朕若不念他一片公忠之心,定不饶他。朕接着说。去岁张熙给川陕总督岳钟琪投书,严刑拷打,逆犯至死都不肯说出实情。岳钟琪没办法,只得上奏。朕批示他多动动脑筋。岳钟琪不负朕望,不惜屈尊降贵与逆犯义结金兰,骗出实情。岳卿虽是假意,但结拜已成事实。三尺之地皆神明。朕如果杀了曾静、张熙,岂不令岳钟琪违背誓言,陷他于不义?为着岳钟琪是朕不杀此二逆贼的第一个原因。曾静,一个穷乡僻谷的穷教书先生,居然也想到造反,而且还搜集到这么多诋毁朕的谣言。可见天下诋毁朕躬的不知还有多少人。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朕岂敢掉以轻心?必竭力塞其源而截其流,方为根本,如今达哈维已经查明,恶言诽谤诋毁朕躬的就是阿其那、塞思黑之流。其太监在流放途中,到处散布谣言,为曾静搜集情报。如果不是曾静、张熙投书案的发生,朕恐怕永远也无从知道民间有如此恶毒的流言。没有曾静,也暴露不了吕留良的大奸大恶。单就这一点,曾静还算有功呢,他既然幡然悔悟,朕何必一定要治他的死罪呢。当年圣祖爷平息三藩之乱,那么大的逆情,只要真正悔过,也尽数不加罪。曾静、张熙又算什么?严格地说,他们只是吕留良的从犯。受吕留良的蛊惑才犯逆的。首恶元凶是吕留良。曾静满纸呓语,辱及朕躬的全是荒诞不经,无凭无据的谣言,朕光明磊落,心胸坦荡,此等小人谣言,朕容得下,也就从轻发落他们。诸位臣工也知道朕,一向无妇人之仁,也不想博取仁君的虚名。宽赦曾静、张熙,实在是有利于大清的江山社稷。朕意已决,将曾静受审的全部供词,朕逐条驳斥逆书长文特谕和其他有关谕旨,一并刊刻,朕亲题书名《大义觉迷录》。书成即通行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使读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并且各地书馆、学宫必收藏一册,备将来后进新学之士,人人观览知悉。如有未见此书,未闻朕旨者,经朕随时察出,一定将该省学政及该县教官从重治罪。宣诚亲王、方苞、陈梦雷!”
“喳!”
朱儿遵旨,阶前高呼:
“诚亲王允祉、翰林院侍读方苞、翰林院编修陈梦雷近前见驾!”
允祉和方苞就在丹墀下,两人早已听见雍正亲口宣他们,慌忙往御座前跪爬几步。
“臣允祉见驾!”
“臣方苞见驾!”
陈梦雷还在礼部班中,慌忙膝行到方苞下首跪了。
“臣陈梦雷见驾!”
雍正一脸严正之色道:
“你三个也算是学界泰斗。朕今日就把《大义觉迷录》交由你们编纂刊刻,务必使出全力,像编纂《律历渊源》一书一样认真。不得有误。”
对于允祉、方苞、陈梦雷三人来说,编这种书还不是小菜一碟。只是他们这样的学界泰斗来编这种小儿书一样的东西,未必有些屈尊。但这是圣旨,圣命谁敢违抗。于是三人一齐叩头道:
“臣弟遵旨!”
“臣遵旨!”
允祉、方苞、陈梦雷刚退下。朱儿又高声喊道: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户部尚书史贻直听宣!”
杭奕禄在刑部班中正跪得双腿发麻,忽听喊到自己的名字,顿觉浑身发软,头皮发乍。当初在湖南审讯曾静、张熙时,就遭到雍正申斥,还险些像王国栋一样被革职。这次又喊到自己,不知是福是祸。他这么一犹豫。户部尚书已到了御座前跪好,朱儿以为他没听见,又高喊一声: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听宣!”
“奴才在!”
杭奕禄慌忙答应一声,连滚带爬地到了御座前,在史贻直身边跪好。
雍正看着他的狼狈相,半嗔半怒地道:
“杭奕禄,当初曾静、张熙案发时,朕命你为钦差大臣,会同王国栋审理,竟没有问出任何结果来。王国栋因而被罢职。朕念你祖上有功,只加申斥,未曾降罪。今日朕给你一个立功补过的机会。朕命你为南路观风整俗使钦差大臣,携曾静沿江苏官道,往浙江、江西、湖南一路。史贻直!”
“臣在!”
“朕命你为西路观风整俗使钦差大臣,携张熙沿西安官道往山西、陕西、湖北、湖南一路,曾静、张熙由朕特赦,不再是朝廷钦犯,而是随行的观风整俗使成员。你们两人记住,要一路缓慢行走,沿路让曾静、张熙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宣扬《大义觉迷录》,让他们讲我大清立国之正,讲圣祖皇帝六十年文治武功之盛,讲朕的仁政恩德,抵湖南后,可将二人留在巡抚衙门听从观风整俗使调用,也可听随其便。总之,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朕的恩德无物不可化悔。曾静、张熙虽冥顽不化、大逆不道,犹为朕恩德所化。”
杭奕禄、史贻直惶惑不解,只知叩头领旨。
“臣遵旨!一定不负圣望。”
“臣遵旨!”
雍正这一番出奇料理,不仅杭奕禄、史贻直和满朝文武大为惊奇,就是允祥、张廷玉等一班近臣、宠臣也始料不及。张廷玉是宦海中滚久了的人,至此才明白,案发伊始,皇上就定下了“出奇料理”的方针。利用曾静一案小题大作,揪后台、惩朋党。雍正莫测高深,工于心计,非历代为君者所能比。
满朝文武正在惊愕之机,忽听朱儿又叫道
“李卫、尹继善进前见驾!”
李卫、尹继善忙不迭地跪爬到阶前。雍正看着自己的两位得意宠臣,略显得意之色道:
“你们两个,一个是进京述职,一个是陛见,这些不是紧要的。李卫可在散朝后,向怡亲王述职即可。朕叫你们过来,有两件事。一是李卫补直隶总督的缺,明日走马上任。家眷可派人接来。浙江巡抚之职交由程元章署理。‘二是元长署两江总督,明日即刻赴任。朕已命兵部捷报处行文浙江杭州将军鄂弥达,缉拿吕留良全家。元长抵任后,即将吕氏全家就地正法。不必押解至京。朕有特旨给元长。朱儿,宣旨!”
朱儿躬身取过圣旨,走到阶前站定,尖嗓高声念道:
“浙省逆儒吕留良者,悍戾凶,好乱乐祸,自附明代王府仪宾之孙,追思旧国,愤懑诋讥。著邪书、立逆说,丧心病狂,肆无忌惮辄敢于圣祖仁皇帝任意指斥,公然骂诅,以毫无影响之事,凭空撰造,诋毁圣朝。实为大逆不道。今吕留良虽死,其后子弟仍承其衣钵,敌视天朝,逆情之大,亘古罕有。不惩将律历不行,朝威不立。特旨两江总督按律惩治。
一、着吕留良及长子吕葆中二人已死,开棺戮尸;二、充没吕氏家产:
三、着将吕留良之九子吕毅中斩立决;吕氏族人按律坐:罪,流放荒漠;四、吕留良所著文字,凡文集、诗集、日诘皆为禁书,民间收藏,收缴焚毁,匿藏不交者以重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