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47630100000085

第85章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

最大的泪滴往往只在小孩子的眼里,成人的眼泪远不及小孩的泪珠那么饱满晶莹。

我感动于小孩子努力抑制泪珠流出时的神态。这是一种原本不想然而没有办法避免的哭泣,这泪水像一对难于割舍的朋友分离那样,一步一回头——它留恋着眼眶。这是经过克制而后发生的场面,因而泪水可以蓄积得那么充沛。

小孩子泪水的感人,还在于他们哭得真诚,毫无虚饰与惭愧。能放声大哭是一种高人作为,多属于孩子与诗人。

孩子哭的原因无论因为饥饿、玩具、受父母呵欠,都算作大悲哀。

大人在饥饿的时候仍会做出一副笑容,遭受委屈之后可显出无所谓之态,而被剥夺了快乐的权利之后只好漠然。

大人已经没什么可哭的了,或者说大人再哭就毫无道理了。当然那些怀抱着童真之心的成年人仍哭得深挚有力。

大人的泪水稀薄。

大人的泪水流得极快。

大人擦去自己泪水的速度更快——他们不敢像儿童那样让泪珠晶莹地挂在腮边装饰。

大人的眼睛在哭过之后就发红微肿且有些混浊,儿童的眼睛哭过后像洗过一样清澈。

余光中先生的悼母诗每首都写得感人,如“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招魂的短笛》)柳树之雨几近于哭,但余先生未敷一个泪字。在他自己生日时所写的诗中,他说:“永不忘记,这是你流血的日子你在血管中呼我你输血,你给我血型。”(《登园通寺》)不写泪,写血,更甚于哭了。在余先生的悼母诗中,还有近于中年的冷静和对冥冥大化的思索:“塔顶是印度的云,塔底是母亲启骨灰匣,可窥视我脐带联系的一切。”(《园通寺》)

余光中是有真性情的人,彻骨之痛也终于没有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