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科良方
47659800000054

第54章 不孕症方(6)

【临床运用】共以本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8例,有效97例,占89.82%。其中妊娠22例,占20.37%;通畅70例,占64.82%;有效5例,占4.63%。总有效病例中尚有输卵管阻塞以外的其它不孕因素36例,故明显影响了妊娠率。如一患者30岁,结婚2年未孕,痛经较重,曾测BBT,黄体功能良好,男方精液化验正常。行多次输卵管通畅性试验,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服本方30剂后痛经消失。原方加党参、黄芪,再服26剂后,输卵管造影显示两侧输卵管通畅,3个月后受孕。

【经验体会】本方经生物学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有一定的抑制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和明显的抗炎作用,这既改善了输卵管局部的血运和血液流变性,又促进了输卵管粘连的松解和吸收,使阻塞的管腔再通。本方无明显毒性作用。

【方剂来源】金维新,等.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8例.中国医药学报,1991,(2):32.

5.助孕通管汤

【药物组成】熟地、益母草、路路通、仙灵脾、皂角刺各15g,当归12g,赤白芍、川芎、昆布、海藻、夏枯草、桃仁、三棱、莪术、制乳没各9g,炮山甲12~15g,丹参、紫石英30g。

加减变化: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肝气郁滞者加柴胡、青陈皮等;寒凝加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输卵管积水加败酱草、红藤、公英、地丁;结核性加百部、十大功劳叶;小腹痛重加延胡索、生蒲黄、炒灵脂。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两个月为1疗程,疗程完成后进行输卵管造影,无效者再服1~2个疗程。最多可服至6个月,多数病人服药1~2个疗程即可见效果。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通络。主治输卵管阻塞。

【临床运用】治疗后妊娠者或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双侧或一侧通畅者为痊愈;治疗1~3个疗程后造影通而欠畅者为有效;治疗前后无变化者无效。本组72例经用本方治疗后,痊愈63例,其中间质部阻塞者5例(妊娠者2例,通畅者3例),峡部阻塞者8例(妊娠者3例,通畅者5例),壶腹部阻塞14例(妊娠者6例,通畅者8例),伞部阻塞22例(妊娠者7例,通畅者15例),混合性阻塞14例(妊娠者4例,通畅者10例),总治愈率87.5%;有效者3例,其中间质部阻塞1例,壶腹部阻塞1例,伞部阻塞1例;无效者6例,其中间质部阻塞2例,峡部阻塞2例,壶腹部阻塞1例,混合性阻塞1例。

【经验体会】助孕通管汤以疏通输卵管为主,兼有促排卵功能。方中炮山甲、皂角刺散结通经透络;三棱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昆布、海藻软坚散结;赤芍、丹参、桃仁、益母草活血祛瘀、凉血解毒;夏枯草消火散结;路路通疏通经络;四物汤加仙灵脾、紫石英补血助阳、促排卵、健黄体。全方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通络之功,它既改善了输卵管局部的血运和血液流变学,又促进了输卵管粘连的松解和吸收,使阻塞的管腔重新再通。经x线观察,总治愈率达87.5%,说明助孕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疗效肯定。

【方剂来源】刘承云.助孕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72例x线观察.山东中医杂志,1991,(4):22.

6.通任种子汤

【药物组成】香附、赤白芍、桃仁、红花、络石藤各9g,丹参30g,川芎、小茴香、炙甘草各6g,当归、连翘各12g。

加减变化;少腹痛重者加元胡、生蒲黄各9g;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9g;腹胀者加木香、陈皮各9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通络。主治输卵管阻塞不通所致不孕症。

【临床运用】凡是女性不孕症者,不论是原发或是继发,一律做输卵管通液术,以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凡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或输卵管虽通,但有少腹疼痛,或附件区增厚、压痛者,皆服冲任种子汤,均能获效。其例数尚未作详细统计。有很多患者,在本院或外院做输卵管通水3次,结论是输卵管不通,经服上方数十剂输卵管通畅而孕。

【经验体会】输卵管阻塞一般是由输卵管炎症引起,输卵管炎症时炎性渗出物使输卵管腔粘连而不通,精子与卵子不能在输卵管结合,故不能受孕。且输卵管不通的患者多有附件炎历史,有少腹痛的症状。根据“痛则不通”的道理,可以认为输卵管炎符合任脉瘀阻不通的特点。本方活血祛瘀药不仅可消除卵管炎引起的少腹痛症状,而且可使炎症消退后输卵管复通,使精子与卵子能结合而受孕。

【方剂来源】李广文.石英毓麟汤、通任种子汤治疗女性不孕症.山东中医杂志,1987,(2):29.

7.化瘀通塞汤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苡仁、熟地各12g,红藤、菟丝子各20g,丹皮、山甲片各15g,红花、地鳖虫、皂刺、路路通各10g,桃仁6g。

加减变化:伴肾阳虚之腰膝酸软而痛,小腹冷,头目眩晕者,去丹皮、红藤;便溏者去桃仁,加炮附子、肉桂等;伴肾阴虚之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者,加女贞子、枸杞子等;伴肝郁气滞之少腹胀痛,胸胁满闷,临经乳胀;急躁易怒者,加柴胡、月季花、玫瑰花等;见体质肥胖,头晕,倦怠者,加苍术、半夏、陈皮等,伴热阻胞宫较重之心烦易怒,头眩晕耳鸣,口干口渴,少腹刺痛或胀痛拒按,尿赤便秘者,加连翘、蚤休、黄连等;若湿热较明显者,加茵陈、黄柏等。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

【功效主治】化瘀散结,滋养肝肾,调理冲任,通络启塞。主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变化共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3例。以治疗后能否妊娠为疗效判定标准。若经治疗2~12个月内仍未妊娠为无效。其中,45人妊娠,占71.4%(有29例为原发性不孕),平均治疗时间5.1个月。本方对瘀热阻胞及肝经瘀阻型的不孕症疗效较好。

【经验体会】中医认为本组病例的病理关键在于“瘀”。其中,以瘀热阻胞、肝经瘀阻者为多,二者共占76.2%。因此,基本方以化瘀通塞为法。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活血调经;以熟地、菟丝子滋补肝肾;以苡仁、丹皮、红藤清热除湿,消瘀散结;桃仁、红花、皂刺、山甲片、土鳖虫、路路通等化瘀破滞,通达经络,启闭开塞。全方共奏滋养肝肾,化瘀散结,通络破滞之功,有攻补兼备,静动结合,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瘀之妙。故临床用之获效满意。

【方剂来源】卞兴亚.“化瘀通塞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3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2):18.

8.红花丹参汤

【药物组成】①中药:红花、丹参、葛根、延胡索、泽泻各12g,当归、桂枝、制香附、枳壳、山楂、五灵脂(包)各10g,吴萸肉、木香、陈皮各6g。

加减变化:若兼气虚者,加黄芪12~15g,党参12~15g.自术10g;若兼瘀实症,加三棱10g、莪术10g、山甲粉(另吞)3~5g,地鳖虫3~5g。

②西药:0.9%生理盐水20ml加α-糜蛋白酶5mg加庆大霉素8万u。

【治疗方法】中药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西药于经净3天后,基础体温上升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作子宫、输卵管三联通液术。术前15~30分钟常肌注阿托品0.5mg以解痉,防止输卵管痉挛,常规消毒后作辅助妇检,以了解子宫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将上述药液缓慢注于子宫腔,时间为15分钟左右。如遇阻力,维持一定压力,这样药液通过药理作用使局部承受一定的压力,促使粘连分离,同时充分发挥药效作用。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消炎。主治输卵管不通的不孕症。

【临床运用】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治疗14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摄片证实治疗前均为两侧输卵管阻塞不通,婚后长期不孕。治疗后11例妊娠,3例经再次造影检查证实输卵管已再通,酚红通液试验均为(+),但目前尚未妊娠。治疗时间最短者1个月经周期,最长者达3年。

【经验体会】通过上述患者的治疗,达到了痊愈和好转的目的,笔者体会到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中治疗疾病的常见基本法则之一。它与祖国医学中的气血学说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容川的《血证论》等着述对瘀血证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以致和平”即理气活血化瘀,使瘀滞的血脉恢复其流通,以达治疗目的。

【方剂来源】孙宁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体会.江苏中医杂志,1983.(6):25.

9.补肾通络汤

【药物组成】桑寄生、川续断各30g,淮山药、牛膝各20g,当归、赤芍各15g,丝瓜络10g。

加减变化:肾虚肝郁型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肾虚夹瘀型选加赤石脂、丹参、苏木、三棱、莪术等;肾虚夹痰湿型加胆星、陈皮、制苍术、制香附、制半夏;肾虚夹湿热型选加红藤、败酱草、碧玉散、黄柏、苡仁等。

在上述辨证论治基础上,与调经相结合,如经后期选加补肾养阴类药,如女贞子、枸杞子、干地黄、白芍、紫河车等;经间期加红花、菟丝子等;经前期加鹿角片、仙灵脾、巴戟,补骨脂之类;行经期酌加泽兰叶、茜草、益母草等。

【治疗方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6个疗程以上未受孕者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进行复查。

【功效主治】本方补肾通络,主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临床运用】本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0例,经本方治疗后13例怀孕,6例输卵管恢复通畅,总有效率为63.3%。其中输卵管部分阻塞者怀孕10例,完全阻塞者怀孕3例;一侧输卵管阻塞者怀孕7例,双侧阻塞者怀孕6例。

【经验体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均有腰酸、少腹痛的症状,腰为肾府,少腹为肝经所过之处,故本病与肾肝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肾亏又见气滞、血瘀、痰浊、湿热阻滞肝络,隧道不通,阳精阴血不能施摄则不孕。根据中医辨证均为肾虚兼夹证,故本病特点为虚实夹杂,导致不孕的根本因素为络道壅阻。据此制定补肾通络方。方中山药、寄生、川断和牛膝益气补肝通络;当归、赤芍、山甲和丝瓜络活血化瘀消症,通络止痛,诸药共奏补肾通络之功。组方贵在选药多入肝肾经,且通补兼施,补不滞邪,通不伤正,结合辨证与调周,收到了较好疗效。本组资料中以部分性阻塞及一侧阻塞者效果为佳,故两侧输卵管阻塞或完全阻塞者,应在服药的基础上,配合通液或激光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方剂来源】吕春英.补肾通络法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30例.新中医,1992,(4):36.(剂量为编者加)

10.通管系列方

【药物组成】①通管汤:当归、熟地、赤芍、白芍、川芎、生茜草、石菖蒲、皂角刺各9g,桃仁,苡仁、红花、制香附各12g,海螵蛸20g,路路通、败酱草、红藤各15g。肝经瘀阻者去熟地,加柴胡、郁金各9g;肾虚夹瘀者去红藤,加菟丝子15g,仙灵脾9g;肝郁肾虚者去石菖蒲、红藤,加柴胡9g,菟丝子15g;内热明显时,熟地易生地,加丹皮、黄芩各9g;表现虚寒时,去败酱草、红藤,加桂心5g,炮姜9g。

②通管Ⅱ号方:熟地、当归、白芍、仙灵脾、肉苁蓉、鹿角霜各9g,川芎6g,桃仁、红花、制香附各12g.菟丝子、败酱草各15g。若乳胀甚,加柴胡9g;少腹痛不解,加元胡9g;小腹冷痛,去败酱草加桂心6g。

③妇透Ⅰ号方:桃仁500g,皂角刺、败酱草各750g。浓煎制成2000ml药液。

【治疗方法】①卵泡期开始服“通管汤”,每日1剂,排卵期前停服。若服药后经量明显增多或淋漓不净,可于经后期停服1~2日,待经净再服。②排卵黄体期用“通管Ⅱ号方”,其中肝郁肾虚型或肾虚夹瘀型于排卵期开始服用,每日1剂,服至经行。服药后如肾虚证或黄体功能仍无改善,可暂停汤剂,于黄体期投乌鸡白凤丸或河车大造丸1~2个周期,观察效果。肝经瘀阻病人则可在此期连续服用“通管汤”。③于经净第3日起,采用zGL-1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治疗,阴极放在八髎穴,阳极放在关元穴。阴极部位贴敷浸过“妇透Ⅰ号方”药液的吸水纸。通电后,通过离子穴位透入作用,达到局部活血化瘀的目的。每日1次,连续10日,一般连用3个周期。如治疗后有不规则出血或月经失调,可暂停用。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管,益肾,养血。主治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

【临床运用】本组4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不孕32例,继发性不孕8例;完全性阻塞19例,部分性阻塞21例。治疗后妊娠为治愈,治疗后3个月~2年内仍未妊娠者为无效。结果:经治疗后妊娠20例,妊娠率为50%;受妊者中,原发不孕14例,继发不孕6例。平均治疗时间为6.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