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科良方
47659800000006

第6章 妇科生殖系统炎症方(5)

本病的治疗以局部治疗外主,如物理疗法(电灼、电熨、冷冻、激光治疗等)、药物腐蚀法(重铬酸钾结晶、硝酸银溶液等涂于糜烂面),对严重、久治不愈者,宫颈息肉,宫颈撕裂及外翻,应采用相应手术治疗。

结合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带下”、“腹痛”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或因脾虚生湿,郁久化热,湿热下注胞宫;或外感热毒湿浊之邪;发病经久不愈,正气渐伤,气血往往不足,以至形成正虚邪实之候。治疗当以清热解毒、祛腐生新、利湿为大法,或兼顾补益正气。方法上一般以外治为主,或内外合治,并注意攻补兼施,可望提高临床疗效。

本节选介中药三品方、复方止带汤等外治或内服方计18首。

1.中药三品方

【药物组成】①三品一条枪:白砒45g,明矾60g,雄黄7.2g,没药3.6g,经高温煅烧后,制成片、杆剂型,经紫外线消毒后,供宫颈局部外用。

②鹤酱粉:鹤酱粉、败酱草、黄柏、苦参各30g,冰片3g,共研细末,高压消毒后,供局部外用。

【治疗方法】先用呋喃西林棉球清洗宫颈、阴道,再用双氧水、酒精分别擦洗宫颈、宫颈管、阴道部,敷贴三品片于宫颈部或插置三品杆于宫颈管,用凡士林纱布保护阴道穹窿,再用鹤酱粉棉球压紧,以利固定和消炎,48小时后换凡士林纱布,以后每天换鹤酱粉1次,9天上“三品药”1次。根据宫颈局部情况,一般治疗2~3个月。在上“三品药”2~3天内要卧床休息,少活动,以免药物移动位置。避免在月经前3~4天及月经净后1~2天内插置杆型制剂,以防感染。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散血消肿、去腐生新、止痛生肌。适用于慢性宫颈疾患(包括慢性肥大性宫颈炎、宫颈赘生物等)。

【临床运用】共观察133例,经2~3个月治疗,均获近期治愈。其中110例进行了1~11年的定期随访,肥大宫颈全部恢复正常,宫颈糜烂治愈率为83.81%,宫颈赘生物治愈率为91.84%。

【经验体会】慢性宫颈疾患,属中医带下,多因湿热蕴结,影响任带二脉失固所致。现代医学常用电熨、冷冻、激光等治疗。但对肥大性宫颈炎和宫颈赘生物尚难取得满意效果。本报道用三品方治疗效果较好。研究证实,三品方对局部病灶具有较强的凝固、坏死、自溶、脱落药物圆锥的作用,上药时既着眼于宫颈管,又注意宫颈阴道部病灶的治疗,因而摧毁病灶的深度和广度可达25ram和5mm,远较手术锥切、激光、冷冻疗法为彻底。鹤酱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制腐生肌、促上皮新生作用。本方按常规用药,可保临床用药安全。本疗法简单、经济、安全、高效,可在城乡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方剂来源】熊楠华,等.中药“三品”治疗慢性宫颈疾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10.

2.烙铁外用方

【药物组成】①紫草油膏:将紫草、白藓皮、白及、儿茶、乌梅分别研成细面,过100目筛后,依次按2:2:2:1:0.5的比例混匀,经紫外线消毒,用香油调匀后,加少量冰片备用。

②小烙铁:将制成各种形状的紫铜块铆接在长28~30cm的自行车辐条一端。

【治疗方法】患者月经干净1周内,妇检无宫颈充血、脓性分泌物、阴道炎者,可施用本法治疗。方法是:用窥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后,用干棉球拭净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确定糜烂面积及病变程度;将小烙铁在酒精灯上烧红,自宫颈下唇开始灼烙,逐渐向外移动,直至糜烂边缘,然后再灼烙上唇。糜烂面一般宫颈外口处较严重,故在该处烙的时间要长一些,压力要大些;渐向外周,则压力渐轻,时间渐短。单纯型糜烂柱状上皮增生较轻,故灼烙要浅,压力要轻,时间要短,灼烙后局部呈黄色焦痂为宜;乳突型、混合型糜烂柱状上皮增生较重,伴有肥大和囊泡,故灼烙要深,压力要大,时间要长,将囊泡彻底破坏,灼烙后局部呈黑褐色焦痂。无论哪一型,灼烙术后,宫颈局部应呈喇叭筒状。然后将带线棉球一端涂以紫草油膏,用长镊子送入阴道,使药膏紧贴在宫颈灼烙表面。棉球线头留在阴道外,24小时后自行抽出,每隔5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禁止性交及盆浴。

一般灼烙1次即可治愈。

【功效主治】祛腐消疮。主治子宫颈糜烂。

【临床运用】用本法治疗子宫颈糜烂10余年,先后治疗1062例(其中Ⅰ度糜烂者164例,Ⅱ度糜烂者468例,Ⅲ度糜烂者430例;按临床类型分类,单纯型258例,颗粒型302例,乳突型238例,混合型264例)。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灼烙治愈者1049例,占98.77%。

【经验体会】用小烙铁配合紫草油膏治疗宫颈糜烂,经临床观察,治愈时间短于国内其他疗法,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随访107例,其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1.87%,复发时间均在1年以内)等特点。经小烙铁灼烙病变局部,具有祛腐生新之作用,然后用紫草油膏预防感染,以促进灼烙局部上皮生长。

【方剂来源】于慕贞,等.小烙铁治疗宫颈糜烂1062例疗效观察.吉林中医药,1985,(4):19.

3.黄柏蜈蚣散

【药物组成】①Ⅰ号方:黄柏64%,轻粉13%,蜈蚣7%,冰片3%,麝香0.7%,雄黄12.3%。

②Ⅱ号方:Ⅰ号方中去麝香。

③Ⅲ号方:Ⅰ号方中去轻粉。

④Ⅳ号方:硼砂19.74%,硇砂6.58%,朱砂19.74%,炉甘石19.74%,冰片32.89%,麝香0.66%,珍珠粉0.66%。

将以上各方药去杂质,黄柏、蜈蚣焙干,分别研成细末,过100目筛后,按处方中规定的剂量混合备用。在研磨冰片时,应将该药与其他药粉一起研磨,以免冰片粘于器皿上难于取下。药物研好后密闭存藏。研磨用的乳钵,用前应用酒精消毒。

【治疗方法】用窥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后,用于棉球拭净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在预先制成的专用棉球上(扁形,较宫颈稍大,中央贯穿长棉线,无菌,干燥),撒药粉1g左右(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稍增减),用长柄镊子送入阴道,使药粉紧贴于宫颈上,棉球的线头留于阴道外,待24小时后,患者自行拉出棉球。轻者1周上药1次,重者1周上药2~3次。

1号方因含麝香,价格昂贵,故仅对有核异质细胞的宫颈糜烂患者使用;一般用Ⅱ号方;对轻粉过敏者用Ⅲ号方;对少数颗粒和乳头较大者以及糜烂面与周围境界清晰者,加用Ⅳ号方;对重度糜烂及乳头型和颗粒型患者治愈后继续上药3~5次以巩固疗效;有慢性盆腔炎症者加服宫外孕Ⅱ号方(丹参、赤芍各15g,桃仁9g,三棱、莪术各3~6g,水煎服)。

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性生活,遇月经来潮和怀孕期间停止用药。

【功效主治】上方功可祛腐生肌、清热解毒。主治宫颈糜烂。

【临床运用】用上方先后治疗共970例,结果:治愈625例(64.4%);基本治愈292例(30.1%);好转43例(4.4%);无效10例(1.1%)。总有效率为98.9%。治愈病例上药次数最少2次,最多者在41次以上,治愈率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经验体会】本组病例共随访720例,随访资料表明,复发率与年龄、糜烂面积、糜烂类型和治愈时间长短等都无明显关系,表明本方的疗效基本上是稳定好。

用药后绝大部分病人无副反应,970例中仅有13例出现过敏现象(占1.3%),这主要与轻粉有关,而且患者大多有过敏史。此时可改用噩号方,局部红肿者外用红花、透骨草、蒲公英各90g,煎液熏洗1~2次即愈。

本方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较高、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小、无禁忌证等特点,有临床推广价值。

【方剂来源】于载畿,等.黄蜈散治疗宫颈糜烂97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2,(6):25.

4.消炎生肌散

【药物组成】枯矾、五倍子、银花、儿茶、甘草各等份。将上药干燥后,粉碎过100号细筛,制成粉剂,置消毒瓶内备用。

【治疗方法】上药前用干棉球清擦阴道及宫颈,再用带线棉球蘸上消炎生肌散,放在糜烂刨面上,24小时后将棉球取出。每隔2天上药1次,5次为1疗程。宜连续用药4~5个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功可清热祛湿,防腐生肌。主治子宫颈糜烂。

【临床运用】本组52例,其中Ⅰ度糜烂18例,Ⅰ度29例,Ⅲ度5例。经用本方治疗,结果:痊愈48例(92.2%),好转4例(7.8%)。其有效率为100%。

【经验体会】经临床观察,本方外用,疗效显着,副作用小,价格低廉,配药简单,治疗方便,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运用。同时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①除经期外,应连续上药,不得间断;②避免性生活(指治疗期间);⑧上药时间2日1次为宜;④上药量视情而定,但必须对准糜烂创面上,防止涂在健康粘膜上造成损伤。

【方剂来源】庄玉芳.消炎生肌散治疗宫颈糜烂52例临床小结.吉林中医药,1982,(1):37.

5.消炎拔毒散

【药物组成】①消炎散:硼砂、青黛、玄明粉各500g,樟脑200g,冰片100g,黄柏250g,象皮50g。上药分别研碎过筛后混合,经紫外线照射后,作常规细菌培养,以无细菌生长者为合格,装瓶内备用。

②二味拔毒散:生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备用。

③宫颈糜烂片(丸):珍珠、轻粉、三七粉、象皮、赤石脂、猪胆、乳香、没药、梅片、炉甘石、儿茶、石膏、鹿茸等各适量,研碎,制成片剂。

④止带方: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各10~20g。水煎服,每日1剂。

⑤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各10~20g。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方法】①慢性宫颈炎:常规妇科检查,以排除宫颈癌,定出糜烂程度后上药治疗。上药前先用1‰新洁尔灭棉球擦净阴道分泌物,用竹板将消炎散1g散布于宫颈及阴道后穹窿,后以带线棉球塞住阴道,以防药粉撒出,嘱患者第2天将棉球自行取出。一般慢性宫颈炎隔日上药1次,如合并急性阴道炎分泌物增多者,每日上药1次,5次为1疗程。对宫颈表面呈乳头或颗粒状的Ⅰ。糜烂患者,第1次上药时加用二味拔毒散撒布于糜烂面,并撒布消炎散1g于阴道后穹窿,以防药粉腐蚀阴道壁。上二味拔毒散1~2次后,此时糜烂面变浅,局部分泌物减少,可改用单纯消炎散治疗。对于宫颈Ⅲ。糜烂者,采用宫颈糜烂片治疗,方法是用新洁尔灭棉球擦净阴道分泌物后,将宫颈糜烂片贴于糜烂处,以带线棉球塞住阴道,嘱患者第2天自行取出棉球,每隔5~7天上药1次,5次为1疗程,宫颈糜烂好转后,可改用消炎散治疗。

②阴道炎:对滴虫性阴道炎,用消炎散1g加灭滴灵2片(研碎)散布于阴道表面,隔日1次,5次为1疗程;霉菌性阴道炎,用消炎散1g加制霉菌素2片(研碎)散布于患部,方法、疗程同上;对老年性阴道炎,用消炎散1g加己烯雌酚2mg(研碎)散布于患部,方法、疗程亦同滴虫性阴道炎。

⑧加用内服方:对症状严重、白带多者,根据辨证内服汤方。如湿热下注,带下黄臭如脓者,加服止带方;脾虚兼有湿热下注者,用易黄汤清热健脾,利湿止带。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带,祛腐生新。主治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

【临床运用】本组460例,慢性宫颈炎400例中,Ⅰ°糜烂111例,Ⅰ°糜烂207例,Ⅲ°糜烂82例;阴道炎60例,其中滴虫性13例,霉菌性7例,非特异性阴道炎40例。结果:经上方治疗后,阴道炎60例,获痊愈者59例(98.3%),好转1例(1.7%);慢性宫颈炎400例,获痊愈者349例(87.3%),好转49例(12.2%),无效2例(0.5%)。其疗效与宫颈糜烂程度有关,即Ⅰ°、Ⅱ°者疗效较好,噩。疗效较差。一般上药5~7次即愈,个别患者需上药达15次。

【经验体会】中医认为,慢性宫颈炎及阴道炎属湿热瘀毒带下范畴。故治疗当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燥湿止带。以局部用药为主,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解毒祛湿;对于病情较重者配合内服汤方,又可增强药力,提高疗效。经临床观察,消炎散对慢性宫颈炎及各类阴道炎均有较好疗效,配制过程中虽未曾高压灭菌消毒,但细菌培养未发现细菌生长。

【方剂来源】程玉珍,等.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46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