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哈佛财商课
47663900000041

第41章 知识点亮人生,学习能力和赚钱能力成正比(2)

有一句格言说:“只因准备不足,导致失败。”这句话可以写在无数失败者的墓志铭上。有些人虽然肯努力、肯牺牲,但由于在知识和经验上准备不足,做事大费周折,始终达不到目的,实现不了成功的梦想。

比如有一种人:在商店里工作多年,只会按顾客的要求拿东西,对商业一窍不通。他只是在挣钱糊口,不思考,不关心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如果他不被淘汰的话,只能当一辈子售货员。那些精明强干、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却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一个行业的秘密,时机一旦成熟,就能独当一面。

青年汉姆在一个律师事务所任职3年,尽管没有获得晋升,但他在这3年中,把律师事务所的门道都摸清了,还拿到了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的毕业证书。一切都是为了开办他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也有不少在律师事务所的人,按从业时间来说,他们的资格够老的了,但他们仍然原地踏步,拿着极少的薪金。

两相比较,前者意志坚定、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并能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终将获得成功;后者恰恰相反,不管他们是否满足于现状,他们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将永无出头之日。

学习——内在的财富

在巴黎的一次成功人士的聚会上,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了聚会的焦点。有人问他:“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获奖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问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获奖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在场的所有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学习不仅仅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财富,还能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影响到我们的财商以及最终在财富上取得的成就。

不要看到比尔·盖茨、乔布斯,就感叹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的创富天才。诚然,世界不乏天才,然而进一步探究:天才的本质是什么?他们比你更有能力、更成功,只是因为天才比你更爱学习、更会学习。

台湾有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讲演经常能令所有听众折服。他记数字的本事十分惊人,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贸易收入等,他都如数家珍。

陈茂榜只有小学学历,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主要是凭借他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是一辈子坚持每天晚上不间断地自修。15岁,陈茂榜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书店变成了他的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

日子一久,他养成了每晚至少看两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8年,也读了8年书。

陈茂榜说:“学历固然有用,但更有用的是真才实学。”

记住这样一句话吧: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学习走向成功的。终生学习才会终身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知识不进步,就会后退;知识就像机器一样也会折旧,特别是电脑方面的知识,数年不进步,就会面临淘汰。一个人要成长得快,就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的知识,“博”是有限度的。但你也要能比较广泛地掌握与经营目标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管理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乃至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和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等综合性或边缘性知识。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懂得国际上的外贸经济理论,并加以实践,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要努力成为一个万事通晓的杂家,通才。

目前,经营事业日益复杂,一个人很难完全兼具所有的知识。因而,要从博中求专,干一行钻研一行。对经营目标中所涉及的专业,要设法掌握它的全部真谛,成为专业中的佼佼者。对有些企业家来说,这个要求是很难做到的,但最低限度也应该身怀一技。“博”,会拓宽视野,丰富头脑;“专”,会热爱自己的事业,增加胜利的信心。

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在商业管理中所考虑的问题便越全面。“博”可以使一个人的视野开阔,决断正确,具有不断上进的雄心壮志。

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

1930年,亨利·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他完全甩开了祖父的某些片面经验。他勤奋好学,虚心地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并聘请专家组建研究室和试验室。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又成功地把电脑引进公司许多工作领域,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亨利·福特二世的好学精神,弥补了他先天不足的能力和经验,使福特汽车公司迅速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业中,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永远都要有不自满的工作态度,像福特二世那样,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丰富知识,哪怕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57年起开始成为美国首富的格蒂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方面,应当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不至于迷失;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企业家强化自我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进行大量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才能使人高瞻远瞩,看清形势,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预知未来的目的。以上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在事业发展中不应有所偏离。的确,格蒂本人就是如此。他既对石油钻探、股票交易等专业技术相当的熟练,又狂热地学习世界历史,搜集各地的精美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能力来自其早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

在哈佛军事学院读书期间,格蒂成绩平平。他想接受更多的教育,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在当时,美国的经济课程只关注美国的经济,而且大部分都是设计了一套理论来证明美国的经济政策是无可匹敌的。至于政治学方面,教科书和教师也是同样地盲目,甚至幼稚。这严重限制了格蒂力求拓展眼界的想法。

1912年4月,格蒂离开南加州大学,进入了当时学术氛围自由的牛津大学。在这里,他可以学自己愿意学的任何课程,这正好使格蒂散漫的性格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格蒂虽然成绩无过人之处,但哈佛大学源远流长的传统还是在他的脑海里扎下了根。那就是:永远追求向上,从不言败。

哈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为人类社会所共享。然而,哈佛的辉煌和成功,绝非来自传统与岁月的光荣,而是来自一代代哈佛人的努力与拼搏。

在哈佛,分数并不是代表成功的唯一标准。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董事长理查德·芝罗说:“仅有聪明是不能把任何人带上高职位的。今天商业界的领导人士,其高考分数并不理想。”高学历、高分数只能说明你本身聪明,在掌握知识方面的能力超然卓越。你的确需要这些基础和能力,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你更要增强和传达你的精明强干。这里的“精明”与聪明有很大不同,“精明”是指善于发展和沟通。一位上司对他手下的一位财务天才是这样评价的:“他是如此的聪明,以致无法再前进一步。”

企业经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牵涉的关系方方面面。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必须知识面宽广、博学多才,做到身怀专技、万事通晓,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投资有方,一本万利,财源滚滚。

学习知识,力求全面

哈佛教授认为:年轻时,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肯学习,就会获得丰富的知识。

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数量增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个半小时的学习课程。也就是说,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到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换句话说,大约要建立好几十所和哈佛大学规模相当的新大学,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需求。

目前,美国已有26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每投资1美元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3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的“赢利”策略。

学校里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来说,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学习获得的知识要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这样知识也就转化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积极地努力就是足够了。

一个人越能储蓄就越易致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和后农业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土地。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财富的源泉转为劳动力。到了19世纪末,随着铁路、电话和电报等的出现,财富越来越多地以资本的形式出现。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

哈佛是一所能容纳各种思想的开放的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力求尽善尽美。哈佛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愿意尝试的事情。这不仅体现在学术争鸣上,也体现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中。

哈佛每年要公开举行1000余场音乐会,定期邀请著名演员和导演到校园来访问、演出和演讲。哈佛90%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水平也很高。自1894年恢复奥运会比赛以来,哈佛先后派出数百名运动员参加,共获得50多枚金牌。

哈佛校内有很多政治组织,这些持不同观点甚至对立观点的组织和平相处。他们的政治辩论非常活跃,常常引起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似乎从一场场激烈的学子论战中,看到了未来的美国商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