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哮喘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3700000032

第32章 咳喘病的日常饮食宜忌(3)

(1)食宜清淡,忌肥腻。有的病人喜欢肥腻之品,一天不吃肉都不行,这种饮食习惯应该改变。

(2)饮食宜温热,忌过冷、过热。哮喘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患者,脾胃功能较弱,食生冷和过冷食物后,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使病人体质下降,对哮喘康复不利。

(3)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可减轻胃肠负担,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哮喘病人吃得过饱,一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负荷,二则使腹压增高,易诱发哮喘发作。故哮喘病人不应吃得过饱,而应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习惯。

(4)饮食忌过甜、过咸。过甜、过咸食物均易生痰,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哮喘病人应少吃过甜和过咸食物。咸菜、酱菜、咸笋干、咸肉等制品,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这些食品含盐量较大。

(5)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产气食物。过多食用这些食物,可能诱发哮喘。所以应尽量不用。产气食物有地瓜、芋头、土豆等。这些食物进入机体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部胀气,使横膈上抬,胸腔缩小,对肺通气不利,故哮喘病人不宜服用。

哮喘病老人饮食如何调理

每到春冬季节,老年人易诱发哮喘病。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老年性哮喘的诱发多因伤风感冒所致。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所以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柑橘、橙子、山楂、猕猴桃、大枣及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保护呼吸道黏膜,对防治老年人哮喘有一定益处。因此,应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牛奶及胡萝卜等。

另外,可多选用一些益肺理气、止喘止咳的保健食品,如梨、枇杷、百合、莲子、白木耳等。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充血、水肿或痉挛,使咳嗽加重。

支气管哮喘患者怎样忌口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在过敏因素刺激下,引起支气管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管腔狭窄,气道不畅,以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为主症,属于中医学“哮证”范围。从哮喘的发病原因来看,主要有寒邪入肺,饮食偏嗜,脾肾阳虚等。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分型,临床上以寒喘和热喘两种为常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来看,寒喘主要症状有咳痰清稀而少,色内呈黏沫状,口不渴,脉弦滑。因而寒喘者不宜吃生梨、芹菜、荸荠等寒凉之品。热喘主要症状有呛咳阵作,痰黄稠难以排出,口苦口渴喜饮,身热汗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因而热喘者不宜食羊肉、鹅肉、辣椒、胡椒、姜、桂、八角、茴香等辛辣燥热之品,以免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如哮喘伴有腹胀者,忌豆类、芋艿、山芋等食物,以免加重气急、气喘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饮食方面应做到一忌鱼虾海腥,二忌盐,三忌烟酒等。

禁服鱼虾海腥食物

支气管哮喘病多数由过敏因素而诱发,有些过敏体质者,常因吃了鱼、虾、蟹、蛋、牛奶之类的食品诱发哮喘发作。因此支气管哮喘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咸酸甘肥等食物,如:油菜花、黄花菜、虾皮、虾米、带鱼、螃蟹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鸡蛋、肥肉等容易生痰的食物。切不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痰阻气道则于呼吸不利,经常偏食辛热肥甘或酸成食物,久之可酿成痰热上犯于肺,亦能发生本病。

忌盐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起因常与病人自幼过吃咸食有关。《医确》说:“食味酸盐太过,渗透气省,痰入结聚,一过风寒,气郁痰稚即发。”又如清代沈金鳌《沈氏尊生》记载哮病“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明代《赤水玄珠》一书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而发的记载。据现代医学研究报道,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随经济繁荣而增加,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第三世界,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移民也有增加,提示与环境因素有关。这种因素,可用日常饮食中氯化钠含量过高来解释,有人统计,美国不同地区的食盐销售量与当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死亡率成正比,也可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已患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切忌吃得过咸,对食醋等酸性食物亦宜少吃。

戒烟酒

支气管哮喘病人应戒烟酒,因为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壁痉挛,分泌物增加,黏膜上皮损害,鳞状上皮化生,汗毛脱落,腺体肥大增生。烟雾中含有醛类、氮氧化物等毒素,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炎症,引起咳嗽、多痰,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所以要绝对戒烟、酒也官忌之。

另外,日本人还主张哮喘病人发作时忌吃荤菜,其理由是因为动物性食物可使血液的酸度增加,而且人体还不具备使这些异性蛋白完全转化为胺的消化能力,可能成为一种过敏原而诱发哮喘。

支气管哮喘饮食宜忌原则

支气管哮喘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阵发性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哮鸣、咳嗽和咯痰。其诱发因素除粉尘、花粉、或冷空气、油烟、化学性气味等之外,饮食不宜也常常会导致哮喘发作。

传统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生,以痰为内因,由于宿痰内伏,每因感受外邪或其他因素而诱发。由于成痰之因不一,所以,中医又分哮喘为寒哮与热哮两大类型。

宜忌原则由于哮喘主要是内伏之痰遇诱因而触发,所以,除了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之外,还应该注重改食宜忌,尤其是酸成甘肥、生冷海腥之物。具体饮食宜忌又当分清是寒哮还是热哮而选择。

寒哮者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咳痰清稀而少,色白呈黏沫状,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或兼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之症。寒哮之人平素宜吃具有温肺、散寒、豁痰、利窍作用的温热性食品,忌吃生冷性寒之物;忌吃过咸和油腻食品;忌吃海腥和烟酒。热哮者也是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但咳痰浊黄胶黏而稠,排吐不利,胸膈烦闷不安,面赤自汗,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或兼有头痛,发热,有汗等症。热哮之人宜吃性冷清热,清肺化痰的食品,忌吃辛辣温燥,性热上火,油煎炒爆之品;忌吃甘肥滋腻和烟酒。至于哮喘发展到后期,正气受损,肺脾肾俱虚,表现以气喘为主。

中医寒性哮喘忌食物品

支气管哮喘患者若属中医寒性哮喘,应当忌食下列食物。

橘子

性凉,味甘酸。《本草拾遗》中也说“性冷”,虽有润肺润燥,生津止渴作用,但冷哮之人乃寒痰为患,故当忌之。《中药大辞典》中也认为:“有痰饮者不宜食。”正是此理。

枇杷

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渴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多食枇杷能“助湿生痰”,其性又凉,故冷哮寒喘之人忌之。虽然《滇南本草》中说“治哮吼”,恐非寒性哮喘所宜。

香蕉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润肠之功,并无化痰之用,其性又大凉,故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寒哮之人,切忌食之。

甘蔗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但寒性支气管哮喘之人并不适宜。《本草汇言》认为“多食久食,善发湿火,为痰、胀、呕、嗽之疾。”冷哮之人实以寒痰为患。甘蔗性寒,又助寒痰,故当忌食。

螃蟹

性大凉,味咸,民间视之为发物。《本草衍义》中就指出:“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支气管哮喘之人,不宜服食,寒性哮喘者尤禁。

蚌肉

性寒,味甘咸,是为大凉食品。《本草衍义》中也说:“多食发风,动冷气。”所以,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寒哮者,切忌食之。

蚬肉

性味与蚌肉相同,均属寒凉之物,《本草拾遗》中记载:“多食发嗽及冷气。”寒性支气管哮喘者服食宜慎。

蛤蜊

《饮膳正要》中认为“性大寒”?《医林纂要》亦云:“功同蚌蚬”,寒性支气管哮喘之人,忌食生冷性凉之物,蛤蜊性大寒,亦在忌食之列。

性寒,味咸。《别录》中说:“多食伤肺喜咳。”《本草衍义》认为:“病嗽者,宜全禁之。”明·李时珍也告诫:“喘嗽者,盐为大忌。”因其成寒,所以,寒哮之人以及民间所谓的“咸哮”患者,尤当忌之。

此外,寒性哮喘之人还应忌食绿豆、田螺、螺蛳、鸭蛋、西瓜、荸荠、甜瓜、苦瓜、生地瓜、豆腐、蘑菇、金针菇、草菇、生菜瓜、地耳、莼菜、海带、发菜、菠菜、莴苣、马兰头、生萝卜、茄子、竹笋、蕹菜、金银花、菊花、薄荷等大凉之物,以及带鱼、黄鱼等海腥发物。

支气管哮喘者,宜分别选择食用以下物品。

豆腐

《医林纂要》云:“豆腐清肺热,止咳,消痰。”故适宜肺热型哮喘者食用(寒哮者不宜)。凡属痰火热哮,包括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可用豆腐500g,饴糖60g,生萝卜汁50~100ml,混和后煮沸,1日2次分服。也可用鲜豆腐200g,同中药麻黄、杏仁各9g,一同加水煮1小时,去药渣,吃豆腐喝汤。

花生

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童鹿庵言,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予家凡咳嗽,只用生花生去壳膜,取净肉冲汤服,痰嗽自安。世俗以火炒食,反能生痰。”民间有用生花生米、冰糖、冬桑叶各15g,加水同煮至花生熟后,去桑叶,食花生喝汤,此法适宜热哮之人服用。

黑芝麻

适宜老年哮喘者服食。民间有用芝麻250g,炒熟,鲜生姜125g洗净后榨取姜汁。冰糖、蜂蜜各125g,溶后混合均匀。将芝麻与姜汁浸拌,再炒一下,冷却后与蜜糖混合拌匀,放瓶中,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