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多离合”。常人交友,既以需要为目的,则需要发生变化,朋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或加深,或疏远,或转移。所以常人的朋友关系,往往会不断地重新组合,老朋友渐次疏远,新朋友纷至沓来。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无妨说是一种“好事”,因为能扩大交往的范围。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视朋友如夫妻,一味强调“从一而终”,既不现实,也不尽合理。因为对人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在交往过程中,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志趣不同,性情不合,道路有异,亦不妨说声“再见”,从此各奔前程。单方面强调“从一而终”者,往往都有一种“霸气”,以一己是非为是非,以一己善恶为善恶,要求朋友处处与自己相同,事事与自己相合,倘有异议,便视为“叛徒”,这其实是“同而不和”。其结果,不是变成“小人之交”,便是变成“孤家寡人”。许多人终身无一知己,道理往往在于此。如果还要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来作遁词,便未免阿Q精神了。“古来圣贤皆寂寞”,多因其思想超前,观点独异。但圣贤固然多寂寞,寂寞者却不一定都是圣贤。非圣贤而又寂寞的人,多半是心理过于狭隘之故。狭隘并无好处。因此,我们还是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常态为好。
难得糊涂交友之道
一、毛泽东的交友之道
毛泽东待人接物很有人情味,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做事以事论,私交以私交论,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他的这一席话,反映出他在做人与处世中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至诚、至信、至义。
至诚
至诚相交,倾之肺腑,这是毛泽东私交的出发点。在交友过程中,毛泽东从不以领袖自居,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平等相处。
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例。这位1936年就冲破重重阻力,冒着生命危险,在红色苏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与毛泽东初识后,便对毛泽东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俭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憋了一肚子的问题要问,于是分组列出了一大串问题请毛泽东回答,但很快又为自己爱“追根究底”感到很不好意思。毛泽东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爽快地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斯诺求之不得。于是,他们一谈就是十几个晚上。正因为毛泽东的坦诚相交,才使斯诺对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才有了轰动世界的真实报道《红星照耀中国》(又译作《西行漫记》),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全世界的影响。
至信
处友交友,以信为本,这是毛泽东私交的支撑点。在交友的过程中,毛泽东特别重信义讲信用,不失信于友。他说:“力不可用于私人之交谊,用于私人之交谊则绝对无效。”
毛泽东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爱看书法书。有一次,听说老朋友黄炎培那里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便借来研读,说好期限一个月。大概是真迹太珍贵,黄炎培很不放心,借出一个星期便频频打电话询问值班室:主席看完没有?什么时候还?如此几次下来,毛泽东有些生气了,将手中的烟嘴往桌上一摔:“怎么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毛泽东喝了一口茶:“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可是,后来黄炎培憋不住又来电话,电话一直打到毛泽东那里,先谈一些别的事,末了还是问那真迹。毛泽东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为此,毛泽东笑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一个月的期限到了,毛泽东将王羲之的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待卫士在零点前必须送到。卫士尹荆山说:“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毛泽东摆摆手:“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
至义
重情重义,有恩必报,这是毛泽东私交的又一大特点。在交友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讲义气,并不因时间、地点、身份、环境的变化而冲淡友情。朋友有了困难,总要尽力给予帮助。
以章士钊为例,毛泽东与之交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毛泽东就曾受到章士钊的帮助。特别是1920年春,毛泽东为筹集建党经费及送部分同志赴法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额较大的费用,便到上海向章士钊求助。章士钊一口答应,随即向工商界名流募集了两万银元悉数交给毛泽东,确实帮了大忙。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于是,从1963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便派一位秘书送上两千元钱到章士钊家里,一直送到1972年满两万元。1973年,毛泽东说,这个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又派秘书送去两千元,直至章老谢世。毛泽东不仅从经济上报答章士钊,更从精神上给予宽慰,学术上与之交流,书信往来不断。章士钊开始写传世之作《柳文指要》就受到毛泽东的支持,为此书两人多次切磋,毛泽东不仅读书稿,还逐字逐句研究,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有趣的是,毛泽东最初在收到章士钊的书稿后给章老送去桃子、李子各5斤,并附言:“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李各5斤,哂纳为盼。”
二、宋江交友有一套
组织管理手法多
在管理梁山集团时,宋江惯用的手法主要有几种:
1.结交死党
在梁山上,宋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的死党,可谓不少。李逵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在“真假宋江”那一段故事里,他以为宋江强抢刘老汉之女,砍倒了杏黄大旗,除此之外,他对宋江言听计从。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让人感叹李逵的忠诚。
花荣、吴用、武松、戴宗、张顺等人,都属此列。
2.利用死党
梁山中的小集团现象十分普遍。张青和孙二娘一干人等,算是武松的小集团成员。阮氏三雄、刘唐等那一票劫生辰纲的英雄,则是晁盖的嫡系,等到晁盖死后,这些人自然唯吴用马首是瞻。其他如“孙立集团”、“李俊集团”等,也是如此。
3.求同存异
在组织管理上,宋江与江湖好汉大讲兄弟义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与朝廷降将大讲辅国安民,建功立业,总之,花样百出。这些人在梁山寨内,又没有别的关系,所以,政治上必定依靠宋江。
4.银子结网
这也是宋江用得最好的一点,人称宋江视金钱如粪土,以小小的代价,收买了许多英雄。比如,收买武松花了十两银子;收买李逵先是十两,后是五十两。金圣叹评此云:“以十两银子买一铁牛,宋江一生得意之笔。”宋江又不是开银行的,他哪有那么多钱送人?他的艺术在于一个“巧”上,从来都不是锦上添花,只是雪中送炭,所以,人们才管他叫“及时雨”,而且,只在一个“情”字上做文章。
商业上的情,学术上的名词叫“社会资本”,经济学上是指人际关系网络和人际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持续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忠诚用户关系和忠诚伙伴关系。
如果宋江不会挣银子,就说明他交不到朋友,拉不起打群架的队伍,他还怎么占据山寨,在江湖上混呢?这恐怕跟宋江的性格有关。若对自己进行评判,他肯定会说:“过去,我是一个愤怒的年轻人,现在,是一个愤怒的中年人。我追求完美,可是,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要改造这个世界。”
这种自视清高的愤青性格,可能阻止他低下头来,与别人结党营私。而宋江,您看他姿态多低呀。除了杀阎婆惜那回,喝多了一点,从来不愤青。所以,大家喜欢结交他。
宋江就是靠这些方法,在山寨里结了一张大网,而他处于这网的中心。这就保证了宋江在梁山内部的绝对领导权。
出门总带4个人
每次离开梁山,出去私访,宋江总喜欢带4个人。前两个自然是落难时结交的死党戴宗与李逵,戴宗是他第一心腹,如蒋介石的戴笠,是个情报头子,当然要十分仰仗;李逵不但忠心耿耿,更兼武艺出众,是最好的保镖。另外两个就是燕青、柴进,这两人的优势是宋、戴、李这三个小吏所缺乏的。燕青成长于大城市,是著名大员外卢俊义的心腹,相貌英俊,精通各种方言,了解各地风月,连李师师这样阅人无数的花魁,对他也是一见倾心,足见其魅力。宋江这样的人,顶多能在山东县城里的卡拉OK厅里摆摆谱,到了大都市的“天上人间”,他就傻眼了。
你看他们一行到东京,见到李师师。“但是,李师师说些街市俊俏的话,皆是柴进回答,燕青立在边头和哄取笑”。“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指指点点,使出梁山泊手段来。”柴进笑道:“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这样的大台面,自然只有柴进和燕青才能撑起来。
柴进骗过值班的王观察头上的翠花(大内的通行证,那时没有照片,只能如此),然后进了皇宫。这活只能柴进做,他是周世宗嫡传后裔,真的皇室贵胄,那种贵族气质,梁山其他人物谁也学不会。
戴宗已经够能干的,拿着伪造的蔡京信件,来见蔡九知府,当知府问及在蔡府见了谁,他杜撰早晨寻见一个门子接了书信,一会又是这个门子接待,次日,又是这个门子交给回信。金圣叹批阅道:“寻见二字好笑,写得如市之门,可张罗雀。只是这个门子,如贫士仓头相似。”一个常常处在基层的监狱官,如何能想像相府的气派?蔡九更加相信书信是假冒的,他骂戴宗:“门子小王不能够入府堂里去,但有各处来的书信缄帖,必须经由府堂里张干办,方才去见李都管,然后递知里面,才收礼物。便要回书,也须得伺候三日。”
可怜的戴宗,可怜的小吏,这样繁琐的办事程序,让小地方的人如何了解,尤其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
拉拢“高层次人才”
后来,宋江极力诱柴进、卢俊义、呼延灼这些高层次人才上山,有经济的、军事的考量,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指望改变领导层多为低层次人物的状况。靠这样的人,可以起事,却不能做大。
聪明的草寇是不甘心永远做草寇的,一有机会,就会极力改变其核心层的组成。刘邦乃沛县小吏出身,但能网罗天下贵族,如韩国贵族后裔张良。朱元璋是个叫花子,但手下的宋濂、刘基、李善长等人,无论学问、声望、智慧,都是人中之杰。
当年我们学历史,常常说农民起义成功后,被地主阶级夺取胜利果实,但是,只有这样的王朝,才会命长一些,一直坚持是个农民政权,恐怕国祚不会多长。刘邦进了咸阳,还爱和樊哙那些老乡喝酒赌钱,哪像皇帝,有了叔孙通,制定礼仪,大汉王朝才有点气势。
宋江很自卑,不论对柴进、卢俊义,还是对高俅,一再称自己是“文面小吏”,证明自己地位的方法,绝不是聚集越来越多李逵这样的人(这些群氓只能利用一时),而是需要号令更多像柴进、卢俊义这样的人。就如没学问的人,总在名片上,写着自己是“某某学博士”,暴富的人爱用名牌把自己包裹起来。
小吏出身的宋江,当然不满足草寇的生活方式,他需要建章立制,强化自己的地位,于是排座次后,大力制作各种旗帜、仪仗,让裴宣掌管军法。最富表演性、最能体现权威的地方,自然是朝廷,除了推翻大宋自己当皇帝外,只有招安一途。
宋江没有倾覆大宋的力量,他选择招安,这也符合一个小吏的人生理想
三、刘备的交友策略
任何有远大抱负想成为天下之首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够顺理成章、安安稳稳地登上皇帝的宝座,更何况是在三国诸候争霸的时期,能以厚黑处世而被称为楷模的惟有刘备一人。以仁爱的姿态对待结拜兄弟,以体恤之心对待谋士,以不忌冷淡而三顾茅庐求诸葛亮出山,以仁义之德欲擒故纵赢得徐州,然而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一世之王。
韬光养晦,借雷巧掩饰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讲述了一个刘备借雷巧掩饰的智谋故事。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然雄心壮志未减。同时刘备也防备曹操的谋害,于是他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便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人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英雄之名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心中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慎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就这样,刘备把自己闻言失态的惊恐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有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