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得透彻一点,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其实是很脆弱的,它主要只有两条:一条是夫妻之间的情感,另一条是夫妻双方的思想道德观念。当夫妻感情出现危机时,维系家庭关系的责任就落在了双方的道德观上了。我提倡在结婚前要多看对方的缺点,也包括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对方的思想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的强弱,对于家庭关系的是否融洽、协调和稳固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庭观念又是在夫妻双方的共同生活中,或者是在双方的共同呵护下,逐步的建立和不断地加以巩固;或者是在双方或一方的粗心、粗暴之中,一点一滴地被消耗掉,最后变成了名存实亡的婚姻躯壳。夫妻情感处于冷漠期的人们,往往心情抑郁,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其中性格开朗一些的人,愿意向朋友倾诉,以求减轻或消除心灵上的痛苦的无奈。其实向人倾诉确实是缓解苦闷的好办法,通过诉说,心里会轻松许多,有的人正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家庭矛盾的根源,通过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家庭关系逐步走上了正轨。
二、中年人与家庭关系
中年人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子女,是家庭中坚力量,应具备宽容的性格,并通过道德修养,形成伸缩性的宽容姿态,来缓解家庭内部矛盾,制造和睦气氛,才能尽享天伦之乐。那么,如何才能协调好家庭关系呢?
1.公正和睦处理家庭内部之间要一碗水端平,不可有失偏颇。
2.宽容忍让家和万事兴。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3.互相体谅友谊、支持、谅解比什么都重要。
4.奉献爱心家庭成员都充满爱心,家庭一定能和睦幸福。
5.克己自制克制自己,就可以避免好多争吵。
6.化解危机在面对尖锐矛盾,贵在及时和妥协。
7.互信莫疑夫妻间相互信任十分重要,防止不必要的猜疑带给家庭不良的影响。
8.迂回战术当家庭发生冲突之后,避免正面交锋,应从侧面避其锋芒化解矛盾。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泛,而知识更新又很快的高科技发展时代。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又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的观念和现代办公能力的欠缺,很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上,中年人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观点、新问题不习惯,对下岗和再就业一时还难以适应,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对自己缺乏信心。
另外,来自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象子女求学、就业和长辈生病治疗、护理等问题,都困扰着中年人。由此可见,中年人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是相当大的。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中年人的心理失衡,出现了自卑、失落、苦恼、烦躁、失眠等症状。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有的还患有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因此,许多中年人都感到身心疲惫,他们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社会在前进,养生观念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做出相应的变化,减轻心理压力,应该是中年人养生的首要问题。如何减轻中年人的心理压力呢?只有学习,也就是不断更新知识才是减轻中年人心理压力的根本所在。
1.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通过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逐步改造自己落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以与时俱进的饱满热情迎接社会的挑战,才能正确理解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超凡脱俗的心态
2.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给自己不断“充电”,逐步提高工作能力。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发展对知识的要求,就有可能由工作业务先进的后来者替代自己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走在时代的前列,才不会担心失去工作。如条件优秀者还可以主动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随之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也就减轻了。
3.学习养生理论知识,做到健康生活每一天。生命在于运动,要想新陈代谢旺盛,保持健康,防衰抗老,就必须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当的体力活动,做到健康地生活,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学习,防止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危害健康,象酗酒、长时间看电视、上网聊天、打麻将等。要有规律地生活,不要胡思乱想、无事生非,每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散布、慢跑、登山、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活动。这样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总之,现代社会中年人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养生的最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转变观念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首要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和事宜才能走上正规,才能做出妥善、科学的安排,实现中年人养生的目的。所以说学习是中年人养生之本。
许多人心理负荷过重,所以,学习如何减压就显得尤为重要。
1.避免当“超人”不要苛求自己万事都做得完美无缺,并事必躬亲。应先明了哪些事可以让他人分担,哪些事是你必须亲历亲为的,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其他的事情该放手时就放手。
2.排出你的时间表你可以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安排你的时间表,一件一件地处理,可做可不做的可以缓办或不办。
3.不要过于挑剔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否则容易失望。一旦他人不随己愿,便会感到失望、沮丧并伴随着挫败感。每个人都有发展自己的权利和空间,不必强人所难或轻易对别人丧失信心。
4.不要与他人疏离我们中间不少人觉得自己为人们所遗忘、轻视或怠慢,其实很多时候你的态度导致了他人对你的态度,因此不要主动把自己孤立起来。
5.为别人做点事你若为自己的事一直烦恼,不妨帮别人做点事,这样可以有效地转移你的压力,缓解你的烦恼。
6.一吐为快假如你正为某事所困扰,不要闷在心中,应把心中的烦恼讲给你最信任的人听。讲出来可以使你释放压力,心情放松。
7.暂时回避如果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暂时回避使你伤脑筋的问题,当你冷静下来,情绪及理智趋于正常时,再回过头来解决你的问题。
8.给别人留有余地有些人习惯于处处争先,这样自己很累,别人也不见得愉快。竞争并非一定要见输赢,生活中不必处处如此,你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的生活往往也显得更加从容。
9.适当让步你应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但要冷静,要考虑结果。即使你绝对正确,适度地作些让步也会于你的心身有益,同时还会给你带来成熟和包容的快感。
10.休闲必不可少不少人总感到忙得不可开交,完全成了工作和应酬的奴隶。对这样的人来说,学习放松是当务之急,否则身体垮了工作也免谈,这条规则适用于任何人。
三、名人治家有学问
自先秦至清代,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家书家训名篇,突出的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它们为维护当时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封建社会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读本,其中有一些治家之道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颜氏家训》治家篇《颜氏家训》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所著,一共七卷二十篇,分为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文章篇、名实篇、涉务篇、省事篇、止足篇、诫兵篇、养生篇、归心篇、书证篇、音辞篇、杂艺篇、终制篇,是其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主要用于教导子孙,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其“治家篇”中的崇尚孝、爱、义、俭等观点更是脍炙人口,为人效仿。在“治家篇”中,颜之推论述道:“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所以,父不慈就子不孝,兄不友爱就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就妇不温顺了。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
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那样的美,但只要他既骄傲且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妇女的习性,大多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妇,宠爱女婿那女儿的兄弟就会产生怨恨,虐待儿媳妇那儿子的姐妹就易进谗言。这样看来女的不论出嫁还是娶进都会得罪于家,都是为母的所造成。这是家庭里常见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婚姻要找贫寒人家,这是当年祖宗靖侯的老规矩。近代嫁娶,就有接受财礼出卖女儿的,运送绢帛买进儿媳妇的,这些人比量门祖家势,计较锱铢钱财,索取多而回报少,这和做买卖没有区别,以至于有的门庭里弄来个下流女婿,有的家里主管权操纵在恶儿媳妇手中,贪荣求利,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审慎吗?”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系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它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它主张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权贵。
朱伯庐家训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教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曾国藩家书》治家篇选段《曾国藩家书》共收录家书330余封,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等,基本包括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堪称家书典范。下面从其“治家篇”中甄选出的三则以观其治家思想。
诫诸弟教子侄总须有勤敬和三字“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和三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能和,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不和,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此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逸,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诫诸弟子侄不可倚势骄人“托魏荫亭寄百五十金还家,以五十金周济亲族,以百金作家用。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故不能多寄。名者,造物所尊重爱惜不轻以与人者。余德薄能鲜,而享天下大名,自问总觉不称。故不敢稍涉骄奢,家中自父亲叔父奉养宜隆外,凡诸弟及吾妻吾子吾侄吾诸女侄女辈,概要俭以自奉,不可倚势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