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1905年6月13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渔民的家庭里。出生的当晚,星斗满天,星光灿烂,母亲因此给他取名星海。
冼星海出生不久,父亲便在贫困中去世。孤苦伶仃的母亲,靠勤劳的双手,以针线缝补、浆洗、杂活等勉强维持生活。年幼的冼星海深深地尝到了人间的疾苦。
冼星海的母亲是一位善唱渔歌、民歌的农家歌手,丈夫去世后,她把一切希望和爱抚寄托在儿子身上,经常不断地哼唱渔歌、民歌给他听。少年的冼星海单靠记忆就能背唱出母亲教他的上百首歌谣。可以说,冼星海的第一位音乐老师就是他的母亲。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是与母亲的巨大影响分不开的。
在法国求学的6年里,冼星海每时每刻都思念着母亲。他受尽了人间的苦难,几次饿昏,有一次还差一点就被送进存尸房。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冼星海,就是凭借着母亲的告诫和对母亲的思念活过来的。
1935年夏天,冼星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富有孝心的冼星海用第一个月领到的工资给母亲做了一套衣服,母亲流下了幸福的热泪。
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毅然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母亲没有挽留刚刚归来的儿子,而是积极支持鼓励他。
冼星海来到延安,艰苦困难的生活把他的意志磨炼得更加坚强,他的思想境界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作出许多震惊世纪的不朽乐章,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和歌剧《军民进行曲》等上百部作品。他对母亲的思念也更为强烈,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要把最伟大的爱,贡献给国家,把最宝贵的时光和精力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冼星海把对母亲的爱和孝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