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城市垃圾能源,利用城市垃圾发电,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为解决当今能源匮乏问题开创了新路,是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环境污染和日渐短缺的常规能源的一种最佳选择。专家们预言,垃圾发电在21世纪将成为能源市场的新主角之一。
垃圾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弃的废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和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如美国,每年“生产”城市生活垃圾25亿吨,工业垃圾22亿吨。被称为亚洲“垃圾王国”的日本,年“生产”各类垃圾3亿多吨。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达450亿吨,人均约8吨。其中,全球每年新增垃圾100多亿吨,递增速度高达8%~10%。如此大量的垃圾资源已成为全球科技界开发的又一新领域。
科学研究表明,在城市垃圾中,蕴藏着大量的二次能源物质——有机可燃物,其含有的可燃物的比例和发热值相当高。如通常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灰渣可燃物占27%;菜类可燃物占235%;纸类可燃物占844%;塑料可燃物占88%。综合起来,大约2吨垃圾燃烧的热量就相当于1吨煤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因此,能源专家认为,一座城市的垃圾,就像一座低品位的“露天矿山”,可以无限期地进行开发。而开发使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发城市垃圾发电。
近年来,利用城市垃圾能源发电,在全球迅速蓬勃发展。目前,美、日、法、英、德、荷兰、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垃圾发电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开发城市垃圾发电新技术,并使其趋于商业化。目前,全球有800多座形形色色的垃圾电站在运行。1995年,德国有垃圾电厂67座,美国有170多座垃圾电厂;日本目前有垃圾电厂125座,总发电能力450兆瓦,到2010年垃圾电厂将达200座以上,总发电能力10吉瓦(10×109瓦);英国将有50%以上垃圾用于发电。因此,城市垃圾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开发前景广阔。
美国垃圾热电厂的装机容量为127吉瓦(127×109瓦),日本为125吉瓦,法国为970兆瓦。美国的垃圾热电厂是近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美国投资32亿美元于1990年11月运行的埃萨克斯县垃圾热电厂,日处理垃圾2277吨。日本最大的垃圾热电厂——横滨鹤见发电厂,日处理垃圾1200吨,年处理能力34万吨,使用3台高效率的复水式汽轮机,最大发电能力达22兆瓦。
此外,不少国家还积极开展将垃圾制成固体燃料,或用工业垃圾直接燃烧,进行发电。印度在马德拉斯市兴建一座垃圾浓缩燃料电厂,其日处理垃圾燃料60吨,发电能力5兆瓦。英国在苏格兰建成每年可焚烧800万只废旧轮胎的垃圾热电厂,向25万户家庭供电。日本在福岛县的岩木建一座以废塑料作燃料的热电厂,日处理废塑料200吨,发电能力25兆千瓦,向1万个家庭供电。
我国垃圾“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国每年产生垃圾1亿多吨,年增长速度达10%。其中上海市年“生产”垃圾438万吨,北京市每天“生产”垃圾13万吨,广州市日人均“生产”垃圾11千克。我国垃圾发电工业已经起步,利用城市垃圾发电也已列入各大城市的议事日程,不少大中城市已开展垃圾发电。
当前利用城市垃圾发电,有多种途径。一种是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制取沼气,进行发电,而更主要的是将垃圾用焚烧炉燃烧的余热进行发电,再就是将垃圾制成固体燃料直接燃烧进行发电。
利用垃圾“沼气田”发电,可以说是当前技术成熟、投资少、造价低、使用管理方便,备受各发达国家青睐的一种城市垃圾处理途径。因此,目前有140多座“垃圾沼气田”发电站在世界各地运行。荷兰1991年就已颁布城市垃圾沼气发电计划,并投资8000多万美元,建造了几座大型沼气发电厂。荷兰北部威达斯特垃圾沼气田,储有1500万吨生活垃圾,每小时可产沼气5000立方米,可转化为45兆瓦的电能,2000年已经可供荷兰全国30多万个家庭的用电量。法国在梅斯举行了“欧洲发酵垃圾开发大会”,提出加快利用垃圾生产沼气发电的计划。芬兰首座垃圾沼气田发电厂在万塔建成投产,已填埋103万吨垃圾,在今后10年内可生产3000万立方米的沼气用于发电。英国目前垃圾沼气田发电能力达18兆瓦。英国能源部拟将在10年内再投资15亿英镑兴建一批垃圾沼气田发电厂。而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垃圾沼气田发电厂,占地61公顷,填埋180万吨垃圾,发电能力1600千瓦,相当于每年用28万桶石油的发电量。日本在干叶县建成的42万平方米的垃圾沼气田发电厂,年发电量达11万千瓦时。
垃圾分类
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
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资源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