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居住区分若干小区,每一小区容纳5000~6000人;小区内分若干住宅组,每组有1000~2000人;
3.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分别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4.车行与人行分成两个系统。居住区有完整的绿化系统沟通。
此后,小区规划的原则和手法在我国被普遍地采用,并不断地得到发展。
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科学都有各自特有的领域,这是很明显的。那么这两门科学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有些什么共同点呢?
(一)目标的一致性。对于一个城市,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使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城市环境优美、有特色、令人喜爱,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重点任务的相同性。城市环境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因为70%的污染物从城市产生。“七五”期间,国家列出了51个重点保护的城市,加强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以及计划控制指标。其中,相当一部分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要依靠城市合理布局,特别是调整城市工业布局才能达到,而这恰恰又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相似性。环境科学还比较年轻,呈多方位的发展,只有多触角、多方面的探索,才能摸索出一条比较科学的学科体系。比如环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从单项治理走向区域防治。近些年来,区域环境规划、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地显示了它们的生命力,宁波开发区、云南开远市、安徽淮南矿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也是从一个城市走向一个区域,探索市域、县域的规划,研究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这样,区域环境规划、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评价与审批、实施就与市域、县域规划、城镇体系布局直接联系起来了。如上海经济区的规划就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环境规划这两大块内容。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四)与经济建设的紧密性。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使建设收到良好的效益;同时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布局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坚实,城市的效能就高。而布局的合理性、设施完备程度又受经济实力的制约(如投资的多少、投资的方向、投资的先后等)。环境保护几乎与城市规划与建设相同,它既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又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如环境保护的投资目前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而如果要真正能控制污染,一般应在1.5%~2%;国家规定的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中应有7%用于环境保护设施的改造上,而现在仅达2%左右;应收到20亿元左右的超标排污费,而实际上仅收到14亿~15亿元;治理污染的示范工程(如脱硫装置、废弃物处理场等)还没有投资渠道;环境保护事业自身建设(如环境监测站等)的费用仍很紧张。这些无不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
(五)工程措施的集中性。城市综合整治和设施水平、效率,与城市涉及环境的诸因素的改善密切相关,而又基本上汇集到工程措施上来。比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气化率的提高、烟气脱硫装置的使用、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无不要采用工程措施来达到目标要求的效果;不采取工程措施就能比较彻底地解决污染防治是较少的。城市规划的目标要求,同样需要诸多工程措施来体现,而它的工程措施中有不少又是环境保护目标所要求的。
从以上5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协调的内容。但是,也应当同时看到,它们毕竟是两个学科领域,工作的开展上也各具特色。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协调配合得更好,共同振兴事业,有以下几个方面是要着力促进的:
(一)新建的工程项目的选址、定点要紧密配合协作。尤其是工业建设项目和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都要有合理布局。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功能、效益,又能减轻污染,改善城市风貌。
(二)努力做好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这样一个难题。现实的污染扰民,企业技术改造,城市总布局的合理化,都要求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这两支队伍共同配合,制定出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并推动其实施。
(三)协力规划、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上述几项工作,都有两个学科的共同的工作领域,在工作中学科之间又互相渗透、交叉。我国的文物古迹和有特色风貌的景观不少分布在中小城市,而当前污染又正在向小城市扩散,因此中小城市的工作更应引起大家的严重关切。还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的趋势,正在威胁着城市的发展。满洲里、海拉尔等城市之所以有特色,正是由于它们镶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大兴安岭茂盛森林的抚育,呼伦湖碧水滋润,使它们生机盎然。如若这些条件恶化,城市特色、生机也将消失、衰退。
大兴安岭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都有各自的科学领域和工作范围。从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情况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城市规划工作借鉴的:
(一)环境保护立法系统化。重视立法执法,才能逐步地走向高效益、高层次的管理。一项事业仅有技术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环境保护有比较完善的立法体系,除了《环境保护法》这项基本法以外,还有《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环境法规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环境法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比较健全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规划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积极创造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有相应的人才,都要一定的经费,都要有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房屋、设备、仪器等)。环境保护每干一项工作,都积极物色人才、培养人才,使他们除了懂专业,还要会管理。为了适应环保事业的发展,还要积极疏通渠道,开辟财源,使相应的机构(科研、报刊、出版、学校、培训基地等)基本上建立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
这当中有一个观点——不少教材中、讲课中都强调城市规划有“地方性”特点。实际上,这并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特有的特点。难道环境保护工作的“地方性”不强么?一项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事业,在它的发展中,尤其是起步阶段,如果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宏观上加以指导,而却过于强调“地方性”,这样常常会使它难于具备开展工作的充实条件,会使“分散性”冲掉了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战略
生态环境战略就是人类基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对环境采取的行动和要达到的目标。从人类历史和进化的全过程来看,可分为4种战略:利用环境战略、保护环境战略、与环境合作战略及扩展环境战略。以上4种战略也可以说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4个历史阶段,即过去、现在、将来和遥远的未来。
(一)利用环境战略。这种战略是以人为中心,把自然环境看做是获取利润和财富的陪衬。在行动上则采用违背自然环境的技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开发,造成环境的破坏,物种的灭绝。城市空间一般采用集中同心圆式外延发展,目标是最大限度的生产,最小限度的经济消耗,对生活条件的改善则视为第二位的。这种战略已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中证实是过时了的,但目前有些国家还在应用;
(二)保护环境战略。这种战略产生于古时的“自然道德观”,对生态的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保护环境战略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没有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因而保持环境十分必要,破坏环境是道德所不相容的。这种战略采取的行动主要是防治污染,限制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有价值的地区;在空间上,采取分散发展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使人类能生存下去。这种战略较前一种战略有了进步。但这种战略主要采取限制的态度,局限性较大,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
(三)与环境合作战略。这种战略基于近代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的,有生命的有机物与自然是相互适应的,是不断创造、不断更新的。按照这些观点来考虑人类空间和经济活动的模式,才能出现一个新的更为高级的“人类—环境系统”。这种战略采取的行动是实现相对独立的、不断循环的城市和工业过程,线性的定向发展体系,并以长期的自我更新,实现科学的生态观念为目的;
(四)扩展环境战略。这是一种在遥远的未来将实现的人类向太空发展的计划。
基于对上述几种环境战略的认识,再来分析研究空间体系战略就有依据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平原地区只占全国总面积1/5,并在此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城镇和人口,城市化还处于初始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城乡空间发展战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来探索一个既适合于中近期发展又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城乡空间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化的格局对整个国土环境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应由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形成处处冒烟,到处是城市却又找不到城市的分散局面,任其自流,而应有引导地走相对集中的道路。那么怎样一种空间布局形式最适合发展呢?区域规划对理论的空间模式的研究(从事物的本质上,而不是外形上)此时就十分必要了。
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个规划都不能套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正因如此,首先必须了解城市形成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在的基本规律,从时代变化及技术发展来分析其优缺点和适应性,进而分析研究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因为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模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应该结合起来考虑。
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出发,由于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流通领域发展的要求,节点(极心)—走廊城市地带的形式是值得一提的。其基本思想是沿主要城市(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交通走廊,线性地发展城市,形成一个串珠式的城市地带(而不是连绵的带形的城市地带),城市与城市之间保留有足够的绿色空间,满足未来人类大量游憩活动的需要,也可满足生产发展、城市扩展的需要。其实质是将未来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沿轴线相对集中起来,自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而同时将由走廊与节点组成的网络之间的网眼地带的大片绿色空间保留下来,并保持其原有的自然面貌,与走廊地带组成一个大的自我更新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符合城市适度分散又相对集中的要求,也能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
在平原地区,这种线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可根据不同的城市和人口密度,编织成若干种基本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网络形式。在沿海地区,可随海港的发展组成线性的网络。在山区可根据自然地形的限制条件,因势利导,组成各种形式的城镇网络。总之,从保持城乡协调发展来看,适应性较强。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是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
外向型经济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必须能够参与国际分工;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其外贸体制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