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47698100000010

第10章 保护环境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的定义

节能减排标志

节能减排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1.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2.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3.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4.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5.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

全球行进在节能减排之路上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节能是指除狭义节能内容之外的节能方法,如节约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2.狭义节能是指节约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在狭义节能内容中包括从能源资源的开发、输送、转换(电力、蒸气、煤气等)和加工(各种成品油、副产煤气为二次能源,直到用户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节能的具体工作去做)。

节能包括减少浪费、增加回收两个部分。1.减少浪费:加强对用能的质量和数量的管理,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物流损失,能源介质的无谓排放等。2.增加回收:大力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能源(包括余压、余热、余能和煤气等)。

节能减排节能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能源展望

2009年11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09》。在这部广受世界能源界关注的作品中,IEA调低了对全球能源需求的预期,并称金融危机为全球的能源体系转型提供了机遇,而各国政府则将在这种转型中扮演决定性作用。

1.金融危机降低全球能源需求

在《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IEA预计2007~2030年这段时间,全球能源需求将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最终将增长40%。而2008年的数字是2006~2030年年均增长1.6%,最终增加45%。这两个数字均低于2008年同期的预测,IEA表示,修正的数字反映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政府启用鼓励增加能效政策的作用。

在这种能源愿景预期中,发展中的亚洲国家是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国将占去全球新增一次能源需求的39%,印度则占去大约15%。IEA表示,中国新增加的能源将主要来自于煤炭。这意味着,中、印两家将占据未来20多年新增能源的54%,而两国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将由2007年的21%上升到31%。

从能源形态来看,原油仍将是全球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其年消耗量将由2007年的41亿吨上升至50亿吨。这意味着其年平均增长率为0.9%,是一次能源中增长速度最慢的能源形态。

随着煤炭清洁技术的应用,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有所增加,其消耗量将由2007年的32亿吨油当量增加到49亿吨油当量,年平均增速达到1.9%,不仅高于油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也高于原子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能源,仅低于由风能引领的新兴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速达到7.3%)。

2.避免灾难性气候

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能源投资大幅减少,在各国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大多包含了推动清洁能源的措施。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全球范围内,2009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下滑三成以上,而不是2000年的1/5。

能源投资的下滑将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能源贫困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这取决于政府的应对措施。如果人类依然延续今天的能源道路,不对现行政策作出修改,那么,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快速增加,这将给气候变化带来惊人的后果。

海平面上升这种惊人的后果是,到2030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02亿吨,几乎是1990年(209亿吨)的两倍。而2030年较2007年(288亿吨)增加的大约11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超过八成将来自于东亚地区(排放量增加60亿吨)、南亚地区(20亿吨)和中东地区(10亿吨),而这些仅仅是在现行政策不作出修改的前提下。这将意味着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长期浓度将超过1000ppm(ppm=百万分之一)二氧化碳当量,全球气温将上升6℃。

2009年10月底,英国政府曾发布一张“4℃地图”,对气温上升4℃之后的地球作出描述:北极地区气温可上升达16℃,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将减少70%,美洲的玉米和谷物产量将减少40%,而亚洲一些国家的水稻产量将减少30%。

可以想象,在4℃的增长图景下,结果将会是更加灾难性的。为此,IEA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450ppm愿景”,即在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气温上升不超过2℃的可能性。

在这种愿景之下,预计到2020年,当年全球需减排38亿吨碳,其中,16亿吨由经合组织成员(OECD)即发达国家“贡献”,而中国一家将会“贡献”10亿吨,将成为最大的减排贡献国。

中国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节能潜力

中国节能的潜力在哪里,潜力有多大呢?与国外比一比能源利用效率,就知道中国节能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1.单位产值能耗。据有关机构研究,2008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100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52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2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3.3倍、5.2倍、9.3倍和0.45倍。

2.单位产品能耗。2008年,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3%,如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31.2%,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

3.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2008年,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千米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

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分析,我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约50%的节能潜力。

5.能源效率。我国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7个百分点。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浪费严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表明,节能潜力巨大。根据有关单位研究,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

专家指出,能源消耗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节能的潜力也在于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倡导全民参与等方面。

1.节能的潜力在于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过40%。经合组织国家这一比重平均超过70%,其中,美国为75.3%。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5.1%和51.2%。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能耗行业比重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200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0.3%。按照目前的工业结构,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地下降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

2.节能的潜力在于加快技术进步

比如,我国目前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如果每度电的供电煤耗下降10克标准煤,则全国一年可少消耗2000万吨标准煤。又比如节能灯。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2005年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但70%以上都出口了,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

3.节能的潜力在于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无论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节能管理都是薄弱环节,浪费能源、跑冒滴漏现象仍很普遍。比如,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通过完善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仅燃煤锅炉一个方面的节约潜力就有7000万吨。

4.节能的潜力在于倡导全民参与

节能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上海市算过一笔账,如果夏天把空调温度调高1℃,全市480万户家庭每天可减少24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如果每天将白天不用的电器插头全部拔掉,全市可再减少7.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这两年,中国倡导将夏天的空调温度调高到26℃,作用就很明显。必须进一步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节约文化,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能源是战略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解决能源约束问题,一方面要开源,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节约优先,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

三次产业结构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次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