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双边、区域性和多边的环境合作与国际公约履约工作成效显著,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环境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合作和履约工作。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推动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方面日益活跃,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环境大国形象;同时,在双边、多边和区域国际环境合作中,坚持“以外促内”原则,围绕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维护国家权益,争取最大利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环境保护进程。
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机构开展的环保引资和项目合作有所突破,对中国的环保建设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其中2003年仅多边机制下就获得7700万美元赠款。环保科技合作项目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大提高了全国环保工作的管理和科技水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污染者付费、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等,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政策、管理制度体系,加快了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通过引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概念原则和方法及国际环境标准ISO14000等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促进了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
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环境义务中,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组织实施的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事务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导的全球区域海行动计划、防止陆上活动影响海洋全球行动计划和双边政府合作协议。
中国是区域海行动计划东亚海行动计划与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成员国之一,在东亚海行动计划框架之下,中国参加的“扭转南中国海项目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简称“南中国海项目”)进展顺利,红树林、海草、湿地和防治陆源污染4个专题在第一轮项目示范区挑选中各有1个获得批准;共同完成了“东亚海跨境诊断分析”报告,组织编写了“南中国海跨境诊断分析与战略行动计划框架”国别报告;参与制定了防止陆源污染东亚海区域行动计划;参加了东亚海区域珊瑚礁监测与数据收集活动。
在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方面,中国参加的6个项目分别为综合性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区域内国家环境政策、法规与战略项目;近海与沿岸及相关淡水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海上油污染防备与应急反应项目;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宣传教育项目;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项目准备。
防止陆上活动影响海洋全球行动计划,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导实施的全球沿海国家环境保护活动,于1995年正式启动,其首要任务是通过寻求新的、额外的财力资源来建立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以减轻陆源对海洋的污染。中国积极参加了这个计划,始于1998年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是国内最大和最直接的活动。
始于1997年的中韩黄海环境联合调查项目是中国政府和韩国政府签约的环保合作项目。开展该项目能大量获取黄海公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科学监测资料,科学、公正地掌握黄海公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为两国政府进行黄海海域环境质量控制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环保国际合作项目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据悉,“南中国海项目”的海草专题组采用国际标准规范在我国南海周边三省区进行了海草资源及其生境状况的普查和重点区域海草场的调查,确定了海草场总面积和主要分布地,建立了重点海草场的信息数据表,分析了海草场面临的威胁及其因果链,评估了海草场经济价值,确定了国家级海草场优先保护区,专题成果提高了政府部门和公众对海草及其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认识。
“未来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据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五六十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