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味科学馆丛书:生态资源大搜索
47698400000007

第7章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4,人多地少的矛盾比任何国家都突出。水土流失、森林赤字、土地沙化、水面减少等种种问题有增无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3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泥沙50多亿吨,带走氮、磷、钾约4000多万吨,森林赤字近1亿立方,草原退化面积7.7亿亩,土地沙漠化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00平方千米,陆地河流湖泊面积日益缩小。195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天然水面减少了约13000平方千米。江河平原解放初有湖泊1066个、8000多平方千米,现只剩下326个、3000平方千米。中国科学院国情小组著名的预警报告《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生产力——年生物生产量约32亿吨干物质,其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9.5亿,超载人口约1.3亿;到2000年土地资源生产力约35亿吨干物质,包括粮食7200亿公斤,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11.6亿,超载人口约1.4亿。我国土地潜在的自然生产力——年生物生产量约为72.6亿吨干物质,按温饱标准计算,其理论的最大人口承载能力为15亿~16亿。在严格控制人口的条件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或接近土地资源的承载极限。

知识点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生态复杂的森林草地资源

森林和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复杂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它的绿色是地球上一切的象征,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重要的枢纽;另一方面,覆盖着地球表面约84%的森林和草地为人类提供了木材、肉食和牛奶等基本生活品。

地球上分布着多种基本类型的森林和林地。北半球主要是辽阔的常绿针叶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在热带纬度线以北,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北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则分布着热带稀树草原林地;赤道两侧的低纬度高温高湿环境,分布着热带雨林。

森林资源

地球上的郁闭林约有28亿公顷,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1%。郁闭林的43%分布在热带,57%分布于温带地区。郁闭林的62%是阔叶林,38%为针叶林。发达国家拥有世界针叶林的30%以上,而75%的阔叶林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前苏联地区、巴西、加拿大、美国拥有全世界郁闭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欧洲占的份额最小,仅拥有1.45亿公顷。

草地。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后认为,世界土地面积中约有一半可划为草地,约67亿公顷。亚洲、非洲所拥有的草地资源最多,分别为12亿公顷和19亿公顷,其次是北美洲、前苏联地区、南美洲和大洋洲,欧洲、中美洲最少。在我国,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即4亿公顷,这一数据为全国耕地面积的4倍。

草地为世界牧业生产提供了近一半的面积(47%),但地域差异相当大。中国、蒙古、印度尼西亚的畜牧生产几乎完全是集中的,许多南美洲国家则与此相反,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主要靠占其土地总面积80%的草地。

草地——牧业繁衍生息的基础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世界各国的森林和草地资源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毁掉。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一半。

热带雨林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热带雨林覆盖了全球土地资源面积的1/6(约19.35亿公顷)。它不仅孕育着数百万种动植物,还养育着生活在该区域的近10亿人口。然而,象征着巨大财富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30多年中,由于大量的毁林开荒、砍伐林木,已有40%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热带雨林的滥伐速度是每年610万公顷。如果按这一速度持续下去,热带雨林只需180年就将全部被伐完。遗憾的是,现有的滥伐速度还将持续一个时期。

发展中国家森林破坏尤为严重,而这一地区的森林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数量。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状况很容易使人想起工业化国家发展初期那一幕。当时世界上1/3的温带林被砍伐一空。现在,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净毁林面积基本稳定下来,而美洲(南美和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地区的森林面积在以平均每年0.62%的速度减少。拉丁美洲2/3的森林已经消失。南美的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幸存热带森林,但无论是亚马逊森林区还是该区以外的森林都在以每年110万~18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其森林面积正从占全国总面积的80%减到40%。非洲仍在以年平均89.1万公顷的速度滥伐森林。非洲的尼日利亚曾是一个主要的热带原木出口国,但在多年过度采伐和毁林种地后,原木出口量急剧减少。亚洲每年砍伐掉的森林达850万公顷,印度森林面积减少了40%,泰国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

滥伐森林的根本动因是毁林开荒,农业开垦约占每年毁林面积的60%,剩下的40%中,伐木和其他性质的利用各占一半。

人类保护日趋减少的森林资源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每年新增的大量人口所需粮食供给也要相应增加,从而给原本就无力承受的耕地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了增加有限的耕地面积,人们不得不毁林开荒。另外一个事实是,发展中国家仍需砍伐树木用作薪柴,这占其木材消费量的绝大部分。因此,人们要想真正做到切实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并大力植造新林,减少森林耗减,降低森林破坏带给人类的各种灾害的程度,尚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近年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是世界许多地方的牧民不得不争夺逐渐转变为耕地的草地。1970~1985年,亚洲的可耕地和永久性耕地的总面积增加了3.3%。而永久性放牧地总面积却下降了2.8%;在葡萄牙,较适于作永久性放牧的土地被用来种植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导致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用于放牧的土地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半干旱地区,这是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延伸至草地的缘故。这一切发生之前,人们还不会忘记撒哈拉大沙漠原来竟是大草原的历史。而且仅在过去的50年里,仅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又有65万平方千米富饶的土地变成了沙漠。

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也导致了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以及气候恶化等生态问题。

重点看一下中国,下列数据会使我们如坐针毡。由于森林的破坏和草原的退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沙漠化面积扩大了一倍,从66.6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近1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5%,另有1/3的天然草场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溪流、泉水与湖泊、池塘、水库等陆地水体,总面积为4.5×107平方千米。水的来源主要靠降水补给,含盐度低。根据水的流速不同,可分为流水和静水两类,它们之间常有过渡类型,如水库等,有时难于把流水与静水截然分开。

流水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流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潭、泉、水渠等。流动水一般发源于山区,纵横交错的各级支流汇合成江河,最后多注入大海。随水的流速不同,还可分为急流和缓流。一般来说,水系的上游落差较大,水的流速大于50厘米/秒,河床多石砾,为急流。在急流中,初级生产者多为由藻类等构成的附着于石砾上的植物类群;初级消费者多为具有特殊附着器官的昆虫;次级消费者多为鱼类,一般体型较小。水系的下游河床比较宽阔,水的流速低于50厘米/秒,河床多为泥沙和淤泥构成,为缓流。在缓流中,初级生产者除藻类外,还有高等植物;消费者多为穴居昆虫幼虫和鱼类,它们的食物能源,除水生植物外,还有陆地输入的各种有机腐屑。

静水生态系统

静水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池塘、沼泽、水库等。静水并非绝对静止,只是水流没有一定方向,水的流动缓慢。在静水生态系统中,由滨岸向中心,由表层至深层,又可分为滨岸带、表水层和深水层。从滨岸向中心,因水的深度不同,初级生产者的种类也不相同,依次分布着:湿生树种(如柳树、水松等)—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莲等)—浮叶植物(如菱、睡莲等)—沉水植物(如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等)。消费者为浮游动物、虾、鱼类、蛙、蛇和水鸟等。表水层因光照充足、温度比较高,和谐水域硅藻、绿藻、蓝藻等浮游植物占优势,氧气的含量也比较充足,故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如浮游动物和多种鱼类。深水层由于光线微弱,不能满足绿色植物的需要,故以底栖动物和嫌气性细菌为主,底栖动物靠各种下沉的有机碎屑为生。

知识点冰川冰

冰川冰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不同于冬季河湖冻结的水冻冰。新雪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一个消融季节未融化的雪叫粒雪。雪逐步密实、经融化再冻结,使晶体合并,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g/cm3,晶粒间推动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

蕴量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的71%,约3.6亿平方千米,世界海岸线总长59.4万千米,具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浩瀚的海洋中生长着18万种动物和2万种植物。世界海洋鱼类可捕量每年达1亿多吨。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目前尚无准确数据。据法国石油研究所估计,世界石油资源极限储量为10000亿吨,可采储量为3000亿吨,其中海上石油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美国专家威克斯认为,世界石油可采储量为3150亿吨,其中海上石油1100亿吨。另外,据美国科学家估计,全世界油气远景沉积盆地面积7746.3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海域的约2639.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4%。按以上综合估计,海上石油资源量大体在3000亿吨~4000亿吨。海上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40万亿立方米。现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400亿吨和30万亿立方米。大洋底的其他矿产资源蕴藏量巨大,远远超过了陆地同类资源总量。如大洋中的锰结核储量约3万亿吨,其中含锰元素2000亿吨,为陆地储量的40倍;镍元素164亿吨,为陆地储量的328倍;钴元素58亿吨,为陆地储量的1000倍;铜元素88亿吨,为陆地储量的40倍。海水中铀的总储量约为40亿吨,这一数据是陆地的2000~4000倍。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镁、溴、白银和黄金。海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海洋资源,推算1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就含有3千万吨盐,全世界的海水中含盐量高达5×108亿吨。海洋中各种再生能源的理论蕴藏量十分惊人,每年可达300000万亿吨~400000万亿吨标准煤,其中潮汐能每年约有30亿吨标准煤。

广义的海洋资源还包括海岸带资源,如滩涂资源、淡水资源、植物和森林资源、海滨砂矿资源、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主权区域内的资源,因此对海洋国家来说更为重要。

海洋资源由于异常丰富和对未来的作用,而被誉为21世纪的资源。

从人类及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海洋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样历史悠久,而且发展至今已形成许多海洋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分为传统的、新兴的和未来的三大类。

海洋资源开发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水制盐业和海上运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