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47708100000073

第73章 章宗完颜璟

完颜璟(1168年~1208年),金朝皇帝。女真族,汉名璟,女真名麻达葛。金世宗完颜雍之孙。宣孝太子完颜允恭之子。

大定十八年(1178年),完颜璟年十一岁,封金源郡王。以後从太子侍读进士完颜匡、徐孝美学习女真语言、女真小字及汉字经书。二十五年,太子完颜允恭病死。完颜璟以嫡孙成为世宗皇位继承人,出判中都大兴府事,又任尚书右丞相等职,参预朝政。次年,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世宗死,即帝位(章宗)。他进封诸皇叔、诸弟王爵,又减民地税十分之一,河东南、北路十分之二,下田十分之三。设置提刑司,以宣抚按察地方。於亲王府设王傅、府尉官,以限制诸王。又大兴郡学,提倡儒术。他统治时期,北方蒙古、塔塔儿等游牧部族不断南下侵扰,他先後派兵徵讨,大败塔塔儿部。为防御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掠,曾在北边修建界壕。在南方,曾击退宋朝韩侂冑等的北伐,但受到巨大损失。黄河三次大决口,给金朝财政经济造成很大困难。金章宗为解脱困境,大量发行交钞。同时採用通检推排、括田等办法,以增加赋税。这些作法都不能阻止金朝走向衰落。章宗是金朝汉文化最高的一位皇帝,诗词创作甚多,又爱好书法、绘画,在朝中设立书画院,蒐集散佚的书籍和书画名品,尤其推崇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四十一岁病死,在位十九年。

大定十八年(1178年)封金源郡王,时年11岁。允恭择通儒学的女真学士完颜匡、仆散讹可,教之女真语言文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六月,允恭暴病卒,世宗大恸,后遂着意培养完颜璟。十二月,封原王、判大兴府(今北京)事,让他学习政事,以考察才干。完颜璟在任上断事得当,能以女真语审女真诉讼,以汉语断汉事,深得世宗赞赏。大定二十六年四月,赐汉名璟。五月,拜为尚书右丞相,亲闻朝议,习知政事。十一月,诏立为皇太孙。二十八年,世宗病重,又诏为摄政。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世宗病卒,遗诏完颜璟继帝位,是为金章宗,时年22岁。

金章宗承世宗治平之世,继续原定治国方针,使金朝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堪称为“鼎盛时期”。在章宗即位之初,曾下诏拟全面解放寺院奴隶和官、私奴婢。寺院奴隶原为辽“二税户”,金初沦为奴隶。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十一月,始议彻底解放二税户,派大兴府治中乌古孙仲和、侍御史范楫分别检括北京路(今内蒙古赤峰所属旗县,原辽朝内地)和中都路(二路为二税户较为集中的地区)二税户,凡无凭验,其主自言或因通检而明身份者,其税半输官、半输主(地位相当于驱,即农奴),而有凭验者悉放为良。明昌元年(1190年)六月,仅北京路就放免二税户约1700百户,1.39万人。大定二十九年二月,也开始着手解放官奴婢和私奴婢。首先将完颜宗辅(尧)(世宗父,追谥睿宗)、世宗和章宗父完颜允恭(追谥显宗)的奴婢,悉放为良。五月,制诸饥民卖身已赎放为良,复与奴生男女,并听为良。明昌元年(1190年)三月,驱婢所生子女,官府给钱四十贯,赎以为良。同时逐步解放宫籍监户及奴婢。明昌二年二月,更定奴诱良人法。进一步废除奴隶制和限制奴隶制残余势力的发展。自世宗中期以来,女真族的奴隶制急剧向封建制转变。章宗改世宗限制女真封建制发展为肯定女真封建制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女真猛安谋克组织由以牛头地土地分配制度为基础的家族奴隶制,转变为以计口授地为经济特征的封建军屯制度,形成具有女真族特色的封建制。

章宗并没有他祖父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是他为人和善,能够在宗室和身任文武大臣的地位显赫的女真贵族之间维持一种理解和一致。关于女真人的汉化问题,尽管朝廷曾颁布了种种禁令,但汉族的生活方式还是越来越多地被女真人乃至契丹人所采用。然而,衰亡前的种种征兆却在逼近,其中最感棘手的就是蒙古的威胁。如果说前些年这还不过是一种恐慌的话,现在它已发展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个对于金朝内部稳定可能构成的潜在威胁,是多少超出于政府的控制能力之外的,即使它是最好的政府。此前的几年间,黄河在河北与山东的平原曾一再地决口,1194年的一次,不仅淹没了大片地区,并且形成了两个新的河道。这些大灾荒影响的都是国内最肥沃的、经济上最重要的地区。与之俱来的结果通常便是农民破产流亡,驿传中断,民众之中不时发生的骚乱。近年来的研究者认为,金朝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这些自然灾害,它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基础。

对于金朝的内部状况,宋并非一无所知,尽管宋对于蒙古势力的崛起究竟知道多少,至今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章宗统治下的金朝政府却终于理解了蒙古的危险程度,而且从1192年起,沿西北边界大规模地修壕堑,立堡塞,以防御塔塔儿、汪古、珊竹和其他蒙古部落的入侵。这些防卫措施,以及多次以“惩罚”为由向蒙古地区的出兵,都大大加重了金朝的赋税负担。偏偏在此时,黄河的洪水又冲垮了中国北方农业收入最有盈余的地区。政府于是诉诸于拘括汉人尤其是那些逃税人的土地,将其分给他们所依靠的女真人。这种做法伴随的必然后果,就是加剧了汉人和女真人的紧张关系。在这种环境下,金朝当然顾及不到有关是否放弃与宋并存的政策等等事宜。在与宋接壤的地区,他们的农业收入不仅受到黄河决口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一连串旱灾、虫灾的蹂躏,关键地区山东所受的影响甚至比其他地区更甚。宋廷深知金朝所陷入的困境:向中都(今北京)一年两次派遣的使者就是定期的情报来源,他们恰好要横穿金朝领土上这些受灾最重的地区。后来参加伐金战争的宋朝将领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曾经一次或多次出使过金国。从1204年起,宋朝的军队就对金朝淮河一带边界进行不断的侵扰。担负这场收复失地重任的宋臣是韩侂胄,1194年在拥立宁宗一事上有功,曾两次(1189年和1195年)出使金朝。宋军在金朝边界上发动的袭击,不是出于他的暗中唆使,就是出于他的默许,以致在1204年后的几年间,双方的敌意一直在持续上升。最初,这一切并未妨碍正式的外交往来,也未影响到宋向金支付的岁币,但是每当朝廷举行仪式并附带会见外国使节时,就能感觉到那种仇视在升温。在1206年(二月五日)宋廷举行新年朝贺时,金朝贺正旦使节误以为宋朝大臣直呼了金朝皇帝的父亲的名字,认为这冒犯了禁令,因此提出强烈抗议,宋朝当然将此看成是金使傲慢无礼。所有这一切使双方都被激怒,两国间已无法保持原来的关系了。

1206年夏季,宋朝大臣韩侂胄认为出兵北伐的最后时机已经成熟。辅佐他的制置使叶适(1150年~1223年)是著名的学者,被委任起草一份伐金诏书,叶适却以反对兴兵为由拒绝了,结果被贬斥到一个州去做官。取代他的李壁,是韩侂胄的追随者,也是主战派成员之一。他起草的伐金诏书于1206年六月十四日颁布后,在宋朝各地广为流传。六天以后,宋帝正式宣告北伐战争开始,举行了庄重的祭告天地、祖先、社稷的仪式,这个仪式一旦举行,战争便已无法挽回。与此同时,金朝明白战争势在必行,他们也按照通常的惯例,动员全体军队,举行隆重的仪式,向祖先和神灵告称1165年和议现状已被破坏,他们将出师应战。

宋朝的这份伐金诏书被全文保存下来,其内容是表达对金统治的愤慨,声讨金朝的罪行。它断言金朝因作恶多端和无能,已经失去了上天的护佑,因而也就失去了统治他们国家的合法资格。诏书还强调,他们坚信金朝统治下的汉人能够起来反抗女真人并且站在宋朝一边。

宋军部署在最重要的前线即淮河一线的总兵力达16万人。这个数字看来是可信的。金军于1206年12月动员来防御宋军的兵力,从东到西,包括驻陕西与宋富饶的四川接壤地区的军队,总数为13.5万人。表面上,战争开始时,宋军在人数上要比对手略占优势。但很快就可看出,宋朝在这场战争中注定是失败者。的确,宋军能够夺下淮河北岸的边境城镇泗州,但这算不上什么伟大胜利,因为这个城镇就像一个曾亲历其地的宋人所记载的那样,仅靠一道低矮的泥墙防护,根本无法防守。宋朝又企图派兵攻取金的战略要地湖北北部的唐、邓二州,但可悲地遭到失败。

不过,数万宋兵的溃散也部分地归因气候。多日来连续的大雨,冲垮了不得不在野外露营的士兵们的帐篷。给养无法及时到达,将士们为饥饿所困。军马所需的干草也变湿腐败。当时的宋朝史料也承认,宋朝对于这场战争组织混乱,领导无能。而在金朝一方,1206年秋,金兵已深入到宋的领土,对宋的大量城镇展开了围攻,他们还向西进军,占领了宋在陕西南部的几个军事要塞。

宋朝曾寄希望于金朝的汉人,以为他们会兴奋地与宋军一起抗金,事实证明这只是幻想。汉人的大规模反抗并没有发生。相反的倒是宋在四川的节度使、世代在四川任高官的吴曦公开宣布降金,被金封为蜀王。由于吴曦手下掌握着7万士兵,此举对于宋军在四川的防御是一个沉重打击。发生于1206年十二月的吴曦反叛,导致了宋军西线的全面崩溃。宋朝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但是1207年三月二十九日,一批忠于宋的官员杀死了吴曦。尽管从1207年四月以后双方之间再没有过重大的、决定性的交锋,战争却仍在继续。

为恢复和平共存局面所做的初次试探出于宋朝一方。就像1140年那次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夺权力一样,这回在杭州的宋廷中,主张与金并存的一派再度得势。韩侂胄被罢免官职,不久后被杀(120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他和他的一派被指控应对发起这场不负责任的战争承担责任。而金朝对于被拖进这样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也不感兴趣,便同意恢复正常关系,而实际上,他们更希望的,是追回宋朝支付的岁币。金希望停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北方边境上蒙古的威胁。在1207年下半年到1208年的和谈期间,金朝坚持要将韩侂胄作为主要的“战犯”,一再要求将他引渡。得知韩已被诛之后,他们又要求将韩的首级献给金作为赔罪的证物。宋朝最终接受了金的要求。1208年七月,金廷宣布停战,1208年十一月二日,新的和议在宋的努力下正式达成。宋同意付给金的岁币增加了白银5万两,绢5万匹,韩侂胄的首级被涂漆后封于函中,当然也被很快送到金朝。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战争证物被摆放在金朝皇族祭奠祖先的家庙中。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章宗得病,卒于中都福年殿,终年41岁,遗诏皇叔卫王永济即帝位。次年改元大安。卫绍王大安元年(1209年)正月,谥完颜璟神武英孝皇帝,庙号章宗。二月,葬于道陵。

道陵是金章宗的陵墓,位于北京南郊房山。明代末年被掘毁,道陵夕照是北京名景致之一,怀古的好去处。对于金陵,史书记载不多。金海陵王完颜亮从贞元三年(1155年)三月开始至十月,在云峰寺旧址建3个墓穴,安葬了他以前的3个皇帝。第二年又将金朝建国之前的10个祖先之灵迁来此地安葬,各立称号。至章宗末年,金陵各地下宫殿和地上建筑均已建成。金陵区分帝陵、纪陵及诸王兆域3部分。大定年间陵界为78公里,大安年间为64公里。陵域设有围墙,每隔一定距离建有土堡。金以后,陵墓无人守护,地上部分逐渐残毁。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倔起,明皇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金兴起与金陵气脉相关,遂拆毁了金陵地上建筑。清初对有的陵墓进行了修复,还特设守陵户,春秋至祭。乾隆时又进行修复,但后来遭到严重损坏,金陵地上部分几乎无迹。

章宗生前看到了与宋的和平关系的恢复。他死于1208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他近20年统治的几乎整个期间,他都在致力于加强金的防御能力,同时为把金朝变成像唐、宋那样政治体制的国家而加紧进行各项改革。为了将当时制、律混淆的法律予以统一,他下令修订一部新的法典,这就是颁行于1202年的《泰和律》,在这点上他功不可没。另一意义重大的事件,是大约与此同时,章宗与谋士们经过长久拖沓的讨论之后,终于从五行中选定了土作为金朝的德运。

按照传统的政治观念,每个正统的王朝,都相应地以五行中的一种物质来表示。宋朝选定的是火,代表他们王朝的颜色便是红色。对这种所谓德运的正式采用,是极富政治意义的行动。它意味着金朝从此以后就作为合法的继承者,在汉人正统的王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从政治意义上说,选定土,意味着代表整个世界,这特别是针对于宋的,金认为自己对天下的所有一切,也就是说对全部文明世界的统治都已合法化。宋朝因而再不能宣称自己是中国土地上进行合法统治的惟一国家。甚至如果说宋金关系恶化的原因应该部分地归咎于金使用汉人的概念为自己树立了正统王朝的新形象,那么,这种假设可能也是合乎情理的。

总之,章宗的统治标志着女真人汉化的顶点,也是对世宗那种出以公心但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的保持旧俗做法的反动。1206年到1208年的战争说明了金朝的军事实力基本上并未减弱,它仍然是宋朝不能轻视的对手。但是这一切,包括国内旨在解决汉族人民与女真统治者之间关系的诸多改革,在蒙古人的猛攻之下都瓦解了。